成長環境的確會影響我們的未來,但只有自己能改變!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數年前,我還是一個渴望成長的小女生,常常在問自己:「我何時才能長大?學會承擔更多的事呢?」。現在回想,我的人生是幸福的。我成長在小康之家,父親在家管教威嚴,在外辛勤工作接近40年,這份毅力我佩服至今;母親持家有道,她的愛把我餵養得甜美可人,完全成了「溫室小花」。
「愛得恰到好處,令人如沐春風;愛得過度泛濫,令人迷失方向。」
長大後的我,埋怨過父母沒有逼我學一技之長、也沒有接受過任何指導,人生方向應如何設立?就這樣懵懂的長大了,當時的我不知道自己的路應該怎麼走,也不知道自己想做甚麼,離開了校園,家人的灌輸就是要出來工作賺錢養家。我的第一份工是爸爸幫忙找的,就是在麵包店工作,每天賣新鮮出爐的麵包,到收銀櫃檯面對不同的客人,收店前整理崗位、盤點物資,然後下班;轉捩點就是一次搬重物的時候,用錯姿勢而離職養傷。
到醫院覆診時,醫生告訴我:「以後腰部在懷孕時,有機會受到影響,現在一定要好好休養,不能再搬重物。」離開醫院時,想到傷患的後遺症,我忍不住哭了出來,第一個想法是:「我父親為何要給我找這種工作?如果不是他,我怎麼會因工受傷!」無知的我,內心充滿埋怨,沒有想到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也沒有想過工作是父親找,當時我可以拒絕,但我沒有考慮過,就接受了到麵包店上班,這是我自己的決定的;受傷了還在埋怨他,唉,幼稚的想法現在真的很後悔。
過去常常因為自己,並沒有強大到能照顧家人,也沒達到很有成就,把這些我視為失敗的結果,歸咎於過去成長的環境及父母。經歷多了,認知到父母不是萬能,他們也是第一次做父母,不知道的有很多,沒法兼顧到孩子的人生方向,不完全是他們的錯。我只知道天下間絕大部分的父母,都抱著同一心態,「盡力保護孩子,給他們最好的。」我們長大有學習能力,知道父母不是萬能,就應該好好去補足自己。
長大後,知道成長當中滿滿的愛和人生方向不能兼得,就一定有其他安排在等著我。與其埋怨成長環境,令我們人生受到不同的影響,為甚麼不去擺脫這種想法呢?在這裡正好引用《孟子》的君子之道:「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知其可為而為之,知其不可為而不為。」我們每個人都有能力擺脫不能改變的過去,因為過去的都已經過去了,為自己的人生負起責任,選擇去拒絕飾演受害者這個角色;諉過於父母和過去,並不會令人生更有成就。
avatar-img
0會員
17內容數
職場上人與人的相處,往往成了一門重要的學科,然而不求分數的情況下,要拿到好「成績」才對得住多年在職場上馳騁的自己;人際關係這一科當中的博大精深,並不是修讀就能畢業,因為我們面對的是千變萬化的人心。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香雪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早幾天出門和朋友吃飯,將快結婚的她,在聊天時她突然說起數年前認識的一個男生,那個男生每個星期都會和她逛街吃飯,甚至一同出遊,當然我朋友是個潔身自愛的人,沒有做出甚麼越矩的事,盡管她很喜歡那個男生。 定時定候的相處、陪伴,真的以為他們是情侶,但原來只是友達以上,戀人未滿。他們這樣相處快要接近一年,我的
對於手機遊戲,空餘時間我都會玩,因為可以娛樂一下,例如:不用花太長時間就結束的傳x對決或做任務升等的RPG(角色扮演)遊戲,只要畫風不錯,我都有接觸過,至於會不會玩很長時期,就要視乎遊戲的豐富程度及幫會的氣氛為考量,人與人之間離不開交流,總會成為你留下來的原因。 而儲值,在過去我一直持反對態度,玩遊
你有遇過一個要你非他不可的人嗎? 認定了就不想放手的人,那種不是因為執著,不是因為佔有而非他不可;就像宿命讓你們相遇然後相愛,那種密不可分的、心甘情願只屬於對方的,令你們願意為對方停下成為對方的唯一。 最初我以為這才是Mr. Right的指標,由這種宿命般的安排來相遇相愛,就能一起到老。結果這種靈魂
小時候老師常常叫我們多看書,然後寫讀後感,那時寫的讀後感,都是書的內容濃縮後寫出來的,思考的成份很少;也不知道有些感覺要怎樣去形容,只知道每次選圖書,都選較薄的那本就對了,因為很快速就可以看完,隨便寫一百字就能交功課。要是問我當時看的那堆圖書是說甚麼?我連書的名字都沒有印象,現在回想真的感到很可惜。
前天開了一本書,書名叫《習慣致富》書中的內容讓我看得甚為投入,也許是我也渴望富有的生活。作者以實質數據來講述富人與窮人的思維方式、習慣、行動,如何帶來不同的將來;書中一再強調的方法就是思維、習慣、行動,當中的概念我十分認同,思維方式的確很影響我們所作出的行動,例如:我會為自己設下短期目標,一個月要看
人,不應該因為別人的情緒而影響自己的決定,因別人的情緒而去做的決定,那就不是自己真正想做的,只是在過別人想要的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曾經的我在感情中,會因為對方的不高興、對方會感到難受而去配合、去成全。當時的我沒有想過這樣帶來的後果,只是覺得對方開心就好,對方說甚麼就做甚麼,只要不是壞事就可以
早幾天出門和朋友吃飯,將快結婚的她,在聊天時她突然說起數年前認識的一個男生,那個男生每個星期都會和她逛街吃飯,甚至一同出遊,當然我朋友是個潔身自愛的人,沒有做出甚麼越矩的事,盡管她很喜歡那個男生。 定時定候的相處、陪伴,真的以為他們是情侶,但原來只是友達以上,戀人未滿。他們這樣相處快要接近一年,我的
對於手機遊戲,空餘時間我都會玩,因為可以娛樂一下,例如:不用花太長時間就結束的傳x對決或做任務升等的RPG(角色扮演)遊戲,只要畫風不錯,我都有接觸過,至於會不會玩很長時期,就要視乎遊戲的豐富程度及幫會的氣氛為考量,人與人之間離不開交流,總會成為你留下來的原因。 而儲值,在過去我一直持反對態度,玩遊
你有遇過一個要你非他不可的人嗎? 認定了就不想放手的人,那種不是因為執著,不是因為佔有而非他不可;就像宿命讓你們相遇然後相愛,那種密不可分的、心甘情願只屬於對方的,令你們願意為對方停下成為對方的唯一。 最初我以為這才是Mr. Right的指標,由這種宿命般的安排來相遇相愛,就能一起到老。結果這種靈魂
小時候老師常常叫我們多看書,然後寫讀後感,那時寫的讀後感,都是書的內容濃縮後寫出來的,思考的成份很少;也不知道有些感覺要怎樣去形容,只知道每次選圖書,都選較薄的那本就對了,因為很快速就可以看完,隨便寫一百字就能交功課。要是問我當時看的那堆圖書是說甚麼?我連書的名字都沒有印象,現在回想真的感到很可惜。
前天開了一本書,書名叫《習慣致富》書中的內容讓我看得甚為投入,也許是我也渴望富有的生活。作者以實質數據來講述富人與窮人的思維方式、習慣、行動,如何帶來不同的將來;書中一再強調的方法就是思維、習慣、行動,當中的概念我十分認同,思維方式的確很影響我們所作出的行動,例如:我會為自己設下短期目標,一個月要看
人,不應該因為別人的情緒而影響自己的決定,因別人的情緒而去做的決定,那就不是自己真正想做的,只是在過別人想要的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曾經的我在感情中,會因為對方的不高興、對方會感到難受而去配合、去成全。當時的我沒有想過這樣帶來的後果,只是覺得對方開心就好,對方說甚麼就做甚麼,只要不是壞事就可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要說以後有什麼事會改變我的夢想,那大概就是父母對我的期望了吧。媽媽認為我現在年紀還小,應該以學業為重,唸普通高中慢慢尋找自己的興趣與專長,到大學再做選擇也不遲,畢業後有了可以謀生的技能,再去學習其人他興趣,出社會也能有斜槓人生,擁有多種職業身份,這也是一種選擇啊!
Thumbnail
西元二零二四年,八月八日,今天是父親節。 越長大越不喜歡過父親節和母親節,因為那種節日在我們家,已經變成資本主義的那種互相競爭比較炫耀的形式了。 我的父親,從我一出生就很喜歡拿我跟其他同齡的孩子比較。我的童年時,常常因為成績不好,或者沒有好好守規矩,就會被用掃把打、用皮帶抽、或者用手捏到烏青……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很多人從小到大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不得不讓自己「快速長大」,那是一種自然界生物求生本能,碰到壓力自然啟動進化系統來防禦自己,然而在孩提時期進化過頭,不小心就會成為父母的父母。  A的母親17歲那年嫁給父親19歲生下她,家境貧困又時常目睹母親被父親羞辱家暴,孩子從小被迫接收母親大量的悲傷、哭泣、
Thumbnail
父母就是不論你幾歲,都還是會把你當小孩管。 以前跟父母相處,不明白為什麼自己要出去哪裡?總是要被問詳細的出遊地點、回家時間,覺得不喜歡被管。 後來才知道,這個感覺是源自於一種覺得自己還沒長大的屈辱感,當時會因為這種不喜歡的感覺,去跟父母對抗,父母也會因此惱怒,衝突就這樣一發不可收拾。 後來因為
Thumbnail
我覺得我小時候非常希望討爸媽歡心,但是不論怎麼嘗試,總是被笑,被批評,被貶低,被侮辱。後來長大了以後,就很不喜歡爸媽了。看他們表面上成功,細看其實問題也一大堆。就算告訴自己不要學他們的缺點,但是實際上,很多他們的一些做人處事的態度跟方法還是會被我內化了。
Thumbnail
年近(進)中年,隨著身邊的人陸續成為了父母,也各自帶著、領著不同生命階段的小生命成長,似乎也會不禁回顧起自己身為他人子女的歷程,以及我的母親是如何選擇成為一位母親的故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通過離婚、有小孩和母親同住的生活經歷,開始尋找真正的自己。作者自省過去的選擇,並且決定要過一種不被社會期待的生活。這是一個關於自我覺醒和成長的故事。
Thumbnail
25歲像是一個人生轉變的起點!一路走來,苦過、痛過、傷過、愛過、哭泣過、微笑過……。人生的艱難,世事的無常,緣分的飄忽都是在所難免,可我依然對未來充滿了希望,對生活充滿了信心,我學會了寬容,豁達,樂觀,也學會了坦然迎接命運的安排;因為我知道以後人生裡還有更多的滋味等待著我去品嚐,去吞、去咽。我們每個
Thumbnail
父母總是期待孩子擁有幸福的未來,卻忽略了青少年在成長階段有多麼需要自己做決定,應該協助他們經歷完整人生。讓孩子自己摸索、跌倒、爬起,體驗酸甜苦辣,最終他們仍可尋得適合自己的路。何嘗不是一種幸福?
要說以後有什麼事會改變我的夢想,那大概就是父母對我的期望了吧。媽媽認為我現在年紀還小,應該以學業為重,唸普通高中慢慢尋找自己的興趣與專長,到大學再做選擇也不遲,畢業後有了可以謀生的技能,再去學習其人他興趣,出社會也能有斜槓人生,擁有多種職業身份,這也是一種選擇啊!
Thumbnail
西元二零二四年,八月八日,今天是父親節。 越長大越不喜歡過父親節和母親節,因為那種節日在我們家,已經變成資本主義的那種互相競爭比較炫耀的形式了。 我的父親,從我一出生就很喜歡拿我跟其他同齡的孩子比較。我的童年時,常常因為成績不好,或者沒有好好守規矩,就會被用掃把打、用皮帶抽、或者用手捏到烏青……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很多人從小到大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不得不讓自己「快速長大」,那是一種自然界生物求生本能,碰到壓力自然啟動進化系統來防禦自己,然而在孩提時期進化過頭,不小心就會成為父母的父母。  A的母親17歲那年嫁給父親19歲生下她,家境貧困又時常目睹母親被父親羞辱家暴,孩子從小被迫接收母親大量的悲傷、哭泣、
Thumbnail
父母就是不論你幾歲,都還是會把你當小孩管。 以前跟父母相處,不明白為什麼自己要出去哪裡?總是要被問詳細的出遊地點、回家時間,覺得不喜歡被管。 後來才知道,這個感覺是源自於一種覺得自己還沒長大的屈辱感,當時會因為這種不喜歡的感覺,去跟父母對抗,父母也會因此惱怒,衝突就這樣一發不可收拾。 後來因為
Thumbnail
我覺得我小時候非常希望討爸媽歡心,但是不論怎麼嘗試,總是被笑,被批評,被貶低,被侮辱。後來長大了以後,就很不喜歡爸媽了。看他們表面上成功,細看其實問題也一大堆。就算告訴自己不要學他們的缺點,但是實際上,很多他們的一些做人處事的態度跟方法還是會被我內化了。
Thumbnail
年近(進)中年,隨著身邊的人陸續成為了父母,也各自帶著、領著不同生命階段的小生命成長,似乎也會不禁回顧起自己身為他人子女的歷程,以及我的母親是如何選擇成為一位母親的故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通過離婚、有小孩和母親同住的生活經歷,開始尋找真正的自己。作者自省過去的選擇,並且決定要過一種不被社會期待的生活。這是一個關於自我覺醒和成長的故事。
Thumbnail
25歲像是一個人生轉變的起點!一路走來,苦過、痛過、傷過、愛過、哭泣過、微笑過……。人生的艱難,世事的無常,緣分的飄忽都是在所難免,可我依然對未來充滿了希望,對生活充滿了信心,我學會了寬容,豁達,樂觀,也學會了坦然迎接命運的安排;因為我知道以後人生裡還有更多的滋味等待著我去品嚐,去吞、去咽。我們每個
Thumbnail
父母總是期待孩子擁有幸福的未來,卻忽略了青少年在成長階段有多麼需要自己做決定,應該協助他們經歷完整人生。讓孩子自己摸索、跌倒、爬起,體驗酸甜苦辣,最終他們仍可尋得適合自己的路。何嘗不是一種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