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2/27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閱讀成為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一種強迫|為什麼我要參加讀書會?/寓言家

「我每次跟朋友說我在看哪一本書,都會被句點!」這句話是在各個讀書會中,最常聽見的一句。
現在社會中,因為社群平台的興起、資訊量的爆炸,閱讀標題、懶人包成為大多數人的習慣,畢竟資訊量太多,我們的時間卻有限。進而願意從頭到尾讀完一本書,居然已經變成一種孤單的心事。
在現在社群平台、交友軟體興盛的年代,許許多多線上線下的實體聚會都相當熱絡,也成為一種現代生活中社交的管道和方式。但一起讀書的團體,常常都成為各大平台中的「邊緣團體」,畢竟美食、旅遊等等活動,還是比較能夠涵蓋大多數人平時的生活愛好,閱讀這樣的活動,在現在工作緊繃的生活當中,確實很少人會拿來當做消遣。
但現在無論是線上或是實體,都還是有一小群人專注的在進行閱讀的交流。有些是開共同書單一起閱讀,提出書中的問題共同討論;有些是固定時間會到一個地方,由一小批人進行最近閱讀的心得與分享,各個讀書會都有自己運行的方式。也有許多線上的團體,透過語音一起討論與交流,或是定期張貼閱讀心得到社團,分享給大家。但即便形式如此多元,但還是屬於社交團體中比較稀微的存在。究竟在這個資訊快速又多元的時代,我們究竟何須閱讀,又何須以書本為媒介作為交流?
  • 與自身寂寞地晤談,卻讓心靈飽滿
讀書本身是一件寂寞的事情。在閱讀的當下,因為沒有辦法與其他人互動,向來都是一件孤單的活動。尤其在網路資訊迅速的這個時代,似乎彰顯了寂寞是一件值得焦慮的事,與人互動、展現自己,已經無須透過面對面,甚至透過限時動態的發佈,讓我們每天每個時刻都可以大聲疾呼現在的自己在做什麼,與人隨時隨地分享現在的心情。
但這樣的互動就不寂寞嗎?有時過度地向外索求卻沒有辦法減輕自己的焦慮,因為害怕寂寞本身就是來自於自己的內心。閱讀是一件孤單的行為,但卻不是一種寂寞的心事,透過專注在文字上,咀嚼文字的內容、與作者深度的交談,反而豐富了我們的內心,讓我們能夠整理好自己的內在、整理好自己的想法與價值觀、也能整理好自己的生活與外在態度。
「聆聽自己」是我們在忙碌的生活中少有機會做的事,但透過閱讀,反覆與自己的交談,卻是認識自己最好的方式。當我們願意靜下心來閱讀、與自己孤單的相處,反而能讓自己的內心更飽滿,更不用透過外在的刺激,來尋找屬於自己的快樂。
  • 以書本為媒介的交流,更具有深度
既然閱讀是一件孤單的心事,又為什麼要參加讀書會呢?
招募讀書會至今已經將近四年,好多人參加讀書會最大的目的,是因為好想與人分享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現在社群平台、交友軟體不乏各種揪團活動,但人與人之間初次見面,其實難以認識深入。年紀多大?做什麼工作?住哪裡?有什麼興趣?這樣的交流有時候流於表面,也基於保護自我,我們鮮少在不熟悉的人面前隨意袒露自己的想法,因為我們不認識對方,凡事必須小心翼翼,難以展露自我。
但透過書籍為媒介,一群人反而可以在一個觀點上各自輕鬆發表自己的看法。我們除了知道這個人的外在,更能透過各種書籍、議題的討論,了解這個人的態度和想法,對於人的認識也不再流於表面的應酬,更能真正觸及到每個人的核心價值和態度,也能在不斷交流當中,重新架構、形塑自我的價值觀。
以書為核心的交流,反而成為感情的基礎,因為比起聊起生活瑣事、工作抱怨外,更能讓我們認識一個人的,反而是對事情的價值觀以及態度,以書為媒介不用讓我們過度揭露,卻能展現一個人真正的樣子,更深度的進行交流。
  • 讓閱讀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無需強迫
常常有人進讀書會的時候,說自己想要培養閱讀的習慣,因為剛剛開始拿起書本閱讀,所以常常會想要偷懶。本來在現代人的生活當中,空暇時間其實非常的珍貴,那樣的時刻只想滑滑手機、看看影片,放鬆一下。
但參加了讀書會之後,身旁的朋友三不五時都會分享各式各樣的書籍訊息,甚至因為擔心讀書會要到了還沒有東西可以分享的時候,就會自然而然拿起書本來讀,也怕自己分享得不夠好,做點筆記歸納重點也是常有的事。
舉辦讀書會即將四年,也參加過各式各樣不同的閱讀聚會。我們曾經一起在書展大買特買、也曾在聖誕節人家交換禮物的時候,我們交換書。不知不覺,閱讀、買書,已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走過這幾年,更能體悟到,讀書會不僅能與自己交流,也能與他人互動,彼此成為一個一起前進的力量。久而久之,當閱讀成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從來都不覺得是一件很勉強或是必須堅持的事,它是一種自然而然。
面對現在資訊的龐雜、迅速,能夠擁有自己的價值判斷,是很重要的事。大量的閱讀,能建立自我的價值觀,也能擺脫自己仰賴懶人包、被帶風向的文章標題矇騙的情況,更能認識一群深度交流和談話的朋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