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08|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成功的反思》|勝者傲慢、敗者屈辱

The Tyranny of Merit 才能的霸權 Vom Ende des Gemeinwohls 從共善的終點說起

桑德爾(Michael Sander )的新作《The Tyranny of Merit 》,中文版書名是 《成功的反思》,德文版是 《Vom Ende des Gemeinwohls》。三個版本的書名各有不同意義,英文版直譯是「才能(中文版翻成才德,但我偏好才能)的霸權 」,德文版直譯是「從共善的終點說起」。這三種書名焦點:成功、才能、共善終點,剛好構成本書內容闡明的意旨。
本書主軸為,以才能功績制作為評斷個人成功的標準,傷害了社會之邁向共善。
作者強力批判當前社會視為理所當然的才能功績制,他的想法顛覆長久根植的社會觀念,令人耳目一新。才能功績制強調「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重視「天賦」加上「努力」,奮鬥追求成功。這種思維彷彿是不可顛簸真理,但,真是如此?
桑德爾犀利批評當今以才能為成功標準之菁英社會,更難能可貴的是,他不只資料搜集豐富,說理有據、思慮清晰,更提出有執行力的建議解方。他不是空有感性、解說問題能力,卻缺乏具體可行、解決能力的空談者。
作者認為目前的社會分歧,肇因於才能功績制,這種體制讓贏家覺得成功是自己的功勞,輸家覺得自己不被當人看。
本書最精彩的部分是,作者點出「人要為自己命運負責」的倫理觀,存在「責任與自為」的黑暗面:贏家心生傲慢以及輸家倍感屈辱。作者反問,贏家的成功完全自給自足,沒有非自我掌控的因素嗎?完全不是這樣,贏家在成功過程中其實有賴社會協助,而輸家極可能對社會更有貢獻。成功與失敗的認知,在於社會對工作價值的定義,而目前對勞動工作的價值定義並不公允。

世襲 vs. 才能功績
例如2019年美國社會爭相「買入名校」,以進入頂尖大學的醜聞爆發,激起對背後深層倫理的思考。為了打破貴族世襲的階級架構,1940年代,美國名校引入以才能為標準的大學入學方式,使人人都有向上流動的機會,期待社會更平等,但卻意料之外地鞏固成另一種才能霸權,菁英出現勝利者傲慢,貶低輕視一般人,完全否定一般人對社會的貢獻。
在「才能加個人努力」的社會思維下,強調人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成功的人不同情失敗的人,認為失敗是個人造成的。相同地,贏家也自認手上擁有之財富、權勢地位,都是自己才能與努力爭得的,是自己應得的回報。
才能社會中,贏家的態度甚至比以往貴族更糟。因為貴族世襲下,贏家與輸家多半還知道自己的地位是藉著出身的機運,不是自己造就。因此貴族不會貶低普通人人格,普通人也不至於失去人格尊嚴。但在才能社會中,贏家與輸家的地位被認為是個人造就,導致贏家以貶低人格尊嚴的方式對待輸家,造成社會兩方對立。

向上流動的機會 vs. 社會共善
說來是荒謬地悖反。為了打破貴族階級複製的社會不平等,1940年代之後,美國名校逐漸採用SAT(智力測驗)作為大學入學選擇標準,表面上是人人有機會唸大學,向上流動機會增加。但桑德爾論證,個人天賦也是基於機遇獲得,和血統一樣出於偶然,兩者沒有多大差別。再者,個人天賦在社會中是否是被重視的能力,並非自己掌握範圍。更糟的反而是,在才能社會中,贏家認為成功是個人努力獲得,而失去社會群體休戚與共之感,更加不對社會共善做出貢獻。才能制形成另一種霸權,加大社會不平等。

教育文憑與工作
為了要成功、向上流動,才能制下的菁英大學是保證票。大家想方設法進入四年制名校,也因此將青春歲月陷入競賽,競相參加申請大學所需的活動與成績中,而非探索自我與追求智識。就算是贏家,也充滿壓力與受苦,輸家就更是飽受歧視與喪失自尊感。社會也在追求高學歷中,忽略了低學歷勞動者的工作價值。
由此,桑德爾提出一個挑戰觀點:「教育是解決不平等的解方嗎?」他指出目前主流看法是,以教育解決社會不平等的問題。他認為,雖然開放大學很好,但一昧強調學校教育,卻削弱了未上大學者的社會尊嚴,這才是問題所在。迷信高學歷者就是擁有專業能力,但「歷史證明高學歷和實踐智慧幾乎沒有關聯」。他提出的解方是,降低進入知名大學的重要性,認真看待做好一件工作所需要的學習與訓練,重視技職教育。
在篩選大學申請者的機制,桑德爾提出「抽籤制」:只要申請者合乎資格,就以抽籤方式決定錄取者。如此可以降低學生競爭入學的壓力,將心思放在生命的美好事物。
且因為重視高學歷,輕視勞動工作的價值,導致社會不平等,勞動工作者「絕望死」的比例上升。日常生活常出現對勞動階級的菁英式貶低,而造就勞動階級的憤怒。作者提醒要認可工作價值,重視工作尊嚴。他舉2020年的新冠病毒疫情為例,許多人在疫情中發現,送貨員、居家照護者的工作有多重要。
本書結論是超越機會平等,提供更平等的條件,讓一般人也能過得小康與有尊嚴,在工作中發揮所長,和其他公民共同審議公共事務。

瑞士作為典範
可惜桑德爾在書中沒有舉出瑞士作為例子,其實他所提出的理想,已在瑞士實現。(註記:瑞士近年也出現追求學術路線高學歷的走向,但整體仍維持著技職教育人數遠高於學術教育人數。)
也許因為瑞士面積小,人口少,才能實施書中理念。瑞士實施學術與技術雙軌教育制,搭配相應的就業市場,讓學術路線與技術路線沒有巨大落差。並非僅僅大學畢業生能有成就,多所高等專業技術學校及中小企業公司,也讓技職畢業生有向上爬升的機會。
在國中升高中階段,進行分流,目前學術路線與技術路線人數比約為20:80。比起桑德爾所說的抽籤方式上大學,瑞士做得更徹底:進入大學採取登記制。只要有瑞士高中畢業證書(Matura),除了醫學、牙醫、獸醫等科系要另外考試之外,其他科系只要登記就可以入學。父母不必支付昂貴的私立大學學費,子女就可以就讀世界水準等級的大學。(註記:但瑞士大學要求嚴格,每年淘汰25%-30%的學生)
本書解析熱情精彩,我獲得甚多啓發。但書中沒有提及的是,該如何處理美好理念的常見問題:搭便車及不自省而將問題都責怪別人的人呢?我目前的自我解釋是,作者必須先強力反擊社會根深蒂固的才能功績制思維。其他問題則會在兩種思維的來回衝擊間,形成另一討論及解答。
#HM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