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軟實力,你最想的是哪一種?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raw-image

職場軟實力,你最想的是哪一種?

如果只能要我選擇一種,我會選擇溝通的能力,溝通、包含了傾聽及換位思考(知道對方要什麼),溝通這門學問所有人都知道它的重要性,卻偏偏喜歡忽略它。

你有沒有遇過一種狀況,你或你的同儕,因為升遷,結果你成為了他的主管,或是他成為了你的主管,這下子挑戰來了,如何帶領那些曾經跟自己平起平坐、甚至比自己資深的同事,尤其是起衝突時,真覺得進退兩難啊。為了樹立主管的威信過於強勢,一定起衝突,保證二敗俱傷,反之為了討好,自己忍的又痛苦。

這讓我想到有一部我很喜歡、也常在演講中分享的電影”魔球”,布萊德‧彼特飾演美國職棒運動家隊總經理比利,帶領球隊脫胎換骨,在大聯盟創造了從一勝難求到連續20勝的佳績,其中有一個橋段讓我印象深刻,他跟一位剛從洋基隊交易過來的大咖球員談話,這球星根本完全不把比利放在眼裡,甚至用不屑的口吻說,你這套用在菜鳥有用,對我沒用,少來煩我!比利聽完以後並沒有生氣,他跟球員說:你知道洋基隊有多麼討厭你嗎?他們甚至願意幫我付你一半的年薪把你送來我這裡,但你知道我為什麼還會要你呢?就是要榨乾你的剩餘能力幫我贏球,那你為什麼要到這裡?不就是你還想繼續留在大聯盟打球嗎。這樣子好了,我們互相幫忙,你幫我帶年輕球員,我給你發揮的舞台,各取所需,你覺得如何?最後這位球員擔任了隊長,並且以身作則,關心並帶領著年輕球員創造佳績。

在職場的溝通上,是要不斷的學習能從自己與別人的角度思考、去看事情,並且嘗試了解對方想要的是什麼,再表達自己的想法目的,最後找出交集,就可能創造雙贏。

朋友們,您是否曾經在職場與人溝通時,只注意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及目的,沒有嘗試了解對方想什麼、要什麼,最後導致溝通失敗的經驗呢?未來的您會如何改變溝通的方式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羽哥的職場充電站
11會員
17內容數
一個喜愛攝影的職場歐爸,不愛教條及框架,喜歡從生活及職場細微的觀察、去體驗生活的價值。 公部門、校園講座、企業內訓聯絡:chenyu777@gmail.com周宸羽
2024/02/23
減碳、碳排、碳權的議題近年來備受矚目,然而碳權交易對大環境減碳目標效果有限。為了有效因應減碳趨勢,生產製造業應該從源頭推動減碳的活動,包括改善生產製程、整備舊設備、使用環保材質、減量/再生/再利用(3R)等。優質、快速的生產製造管理改善是減碳課題的核心基礎功課。
Thumbnail
2024/02/23
減碳、碳排、碳權的議題近年來備受矚目,然而碳權交易對大環境減碳目標效果有限。為了有效因應減碳趨勢,生產製造業應該從源頭推動減碳的活動,包括改善生產製程、整備舊設備、使用環保材質、減量/再生/再利用(3R)等。優質、快速的生產製造管理改善是減碳課題的核心基礎功課。
Thumbnail
2023/03/15
近期幫一群大學生上課,其中一部分是了解自己、職涯及創業的認識,很多小夥伴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上大學,畢業之後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或許,現在的大學錄取率接近100%,如果沒有什麼意外幾乎都可以上,加上在就讀高中時得到的一些資訊、以為大學就是玩四年。 這四年看似精彩的生活,你真的有得到什麼或是學到什麼
Thumbnail
2023/03/15
近期幫一群大學生上課,其中一部分是了解自己、職涯及創業的認識,很多小夥伴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上大學,畢業之後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或許,現在的大學錄取率接近100%,如果沒有什麼意外幾乎都可以上,加上在就讀高中時得到的一些資訊、以為大學就是玩四年。 這四年看似精彩的生活,你真的有得到什麼或是學到什麼
Thumbnail
2023/03/03
許多的職場工作者遇到與管理者間相處的挫敗與工作倦怠時,極有可能採取所謂的「安靜離職」,我只選擇只做最低限度的工作,不想多做或是超越自我,這跟主管希望下屬要做到”當責”有著不小的落差,而不少管理者也會採取一些措施故意讓員工日子不好過,像是變相阻斷你職涯發展的機會、不加薪、對你的溝通冷淡的回應,甚至處處
Thumbnail
2023/03/03
許多的職場工作者遇到與管理者間相處的挫敗與工作倦怠時,極有可能採取所謂的「安靜離職」,我只選擇只做最低限度的工作,不想多做或是超越自我,這跟主管希望下屬要做到”當責”有著不小的落差,而不少管理者也會採取一些措施故意讓員工日子不好過,像是變相阻斷你職涯發展的機會、不加薪、對你的溝通冷淡的回應,甚至處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自認為是一個很會說話的人。雖然小時羞澀、還有口吃,經過入行的一番磨練,死的也能說成活的。年紀大了一點的現在,還擅長把硬的說成軟的。 這可能要歸功我高度發達、且穩定運作的喉嚨中心,人類圖裡的顯化之地,千絲萬縷的信念和行動,都想要通往的那個「羅馬」。
Thumbnail
我自認為是一個很會說話的人。雖然小時羞澀、還有口吃,經過入行的一番磨練,死的也能說成活的。年紀大了一點的現在,還擅長把硬的說成軟的。 這可能要歸功我高度發達、且穩定運作的喉嚨中心,人類圖裡的顯化之地,千絲萬縷的信念和行動,都想要通往的那個「羅馬」。
Thumbnail
在講溝通之前,你要先確定對方跟你之間的問題,是否真的出在溝通上面,為什麼我會這樣說呢? 因為溝通這件事的功能就只是讓對方能夠了解你在說什麼而已,你不太可能靠溝通就要人家把資源都給你,這是一個不切實際的幻想。想要要資源或是想要達到你的目的,你需要的是提升自己的實力與談判技巧,而不是把時間花在增強溝通技
Thumbnail
在講溝通之前,你要先確定對方跟你之間的問題,是否真的出在溝通上面,為什麼我會這樣說呢? 因為溝通這件事的功能就只是讓對方能夠了解你在說什麼而已,你不太可能靠溝通就要人家把資源都給你,這是一個不切實際的幻想。想要要資源或是想要達到你的目的,你需要的是提升自己的實力與談判技巧,而不是把時間花在增強溝通技
Thumbnail
  每個人都很怕自己的話會「刺傷」別人,但是因為在職場上「步調太快」,不直接說的下場可能是傷得「更重」。 下面這兩種對話你會喜歡哪一個? 第一種:如果可以的話。是否能把這篇文章,在你覺得語意「不太通順」的地方,用你「覺得比較好」的方式修改呢?今天下班之前大老闆「可能」就會要囉~ 第二種:麻煩把這篇文
Thumbnail
  每個人都很怕自己的話會「刺傷」別人,但是因為在職場上「步調太快」,不直接說的下場可能是傷得「更重」。 下面這兩種對話你會喜歡哪一個? 第一種:如果可以的話。是否能把這篇文章,在你覺得語意「不太通順」的地方,用你「覺得比較好」的方式修改呢?今天下班之前大老闆「可能」就會要囉~ 第二種:麻煩把這篇文
Thumbnail
有效溝通的起始點在於傾聽,‘傾聽的起始點在於好奇心。 這裡談的是,為什麼「好奇心」這麼重要?還有,好奇的最高級,就是我們也得對自己抱持好奇的態度,因為當知道自己在哪個位置時,更可以放下自己,去理解對方。
Thumbnail
有效溝通的起始點在於傾聽,‘傾聽的起始點在於好奇心。 這裡談的是,為什麼「好奇心」這麼重要?還有,好奇的最高級,就是我們也得對自己抱持好奇的態度,因為當知道自己在哪個位置時,更可以放下自己,去理解對方。
Thumbnail
溝通是一種很重要的技能,在平時與人相處中是,在職場中更是! 和不同的人互動是我們在工作中常常要做的事情,很多職場新人對於如何維護人際關係會感到很頭痛,究竟需要注意哪些技巧才能夠更好的促進溝通? 快跟著我們的腳步,學習職場所需的溝通技巧吧!
Thumbnail
溝通是一種很重要的技能,在平時與人相處中是,在職場中更是! 和不同的人互動是我們在工作中常常要做的事情,很多職場新人對於如何維護人際關係會感到很頭痛,究竟需要注意哪些技巧才能夠更好的促進溝通? 快跟著我們的腳步,學習職場所需的溝通技巧吧!
Thumbnail
身為職場上的上班族,通常每天耗費最多時間的工作就是開會或是溝通,無論是電話、E-mail、會議簡報還是產出業務報表,每一次與他人或長或短的交流,就是一次溝通,而如何「有效率」地溝通,而不是詞不達意或是越描越黑,也往往是許多人的職場軟肋。
Thumbnail
身為職場上的上班族,通常每天耗費最多時間的工作就是開會或是溝通,無論是電話、E-mail、會議簡報還是產出業務報表,每一次與他人或長或短的交流,就是一次溝通,而如何「有效率」地溝通,而不是詞不達意或是越描越黑,也往往是許多人的職場軟肋。
Thumbnail
每天上班下班,跟這麼多人說話、開會、討論,是不是常覺得力有未逮呢?為什麼同事跟老闆「這麼難溝通」?就讓我們把職場的溝通障礙一次拆解,讓你往後溝通無往不利!
Thumbnail
每天上班下班,跟這麼多人說話、開會、討論,是不是常覺得力有未逮呢?為什麼同事跟老闆「這麼難溝通」?就讓我們把職場的溝通障礙一次拆解,讓你往後溝通無往不利!
Thumbnail
職場軟實力,你最想的是哪一種? 如果只能要我選擇一種,我會選擇溝通的能力,溝通、包含了傾聽及換位思考(知道對方要什麼),溝通這門學問所有人都知道它的重要性,卻偏偏喜歡忽略它。 你有沒有遇過一種狀況,你或你的同儕,因為升遷,結果你成為了他的主管,或是他成為了你的主管,這下子挑戰來了,如何帶領那些曾經
Thumbnail
職場軟實力,你最想的是哪一種? 如果只能要我選擇一種,我會選擇溝通的能力,溝通、包含了傾聽及換位思考(知道對方要什麼),溝通這門學問所有人都知道它的重要性,卻偏偏喜歡忽略它。 你有沒有遇過一種狀況,你或你的同儕,因為升遷,結果你成為了他的主管,或是他成為了你的主管,這下子挑戰來了,如何帶領那些曾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