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05|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大秦王朝特別篇-戰國策】

    上次提到張儀出山了。
    據說,張儀這個人生而比脇,也就是肋骨長成一片,胸部不像一般人一樣凹凹凸凸的。在他之前只有一個人生此異相。
    晉文公,禮義廉姬重耳是也。
    據說,張儀跟蘇秦,都是鬼谷子的徒弟。這兩個傢伙,應該都是肄業生。人家孫臏龐涓一出山,馬上就大富大貴跟著來。蘇秦張儀卻是遊走各國,鐵板踢到爽免錢……
    老實說我覺得戰國故事充滿了豪小,特別是司馬遷獨家系列。
    蘇秦張儀這兩個人的特殊性,或許可以從客卿說起。在春秋到戰國初年,主國的卿大夫,其實就是他下面子國的貴族。比方江東四大家的陸遜在東吳出將入相。
    而這兩位大大則開啟了新的工作型態:我領你的錢,幫你出謀劃策,但是不受封你的土地。
    戰國Freelancer的概念。
    按照司馬遷小故事,他們兩個都是非常在乎功名利祿的人,怎麼會不要土地呢?
    儒家的理想跟實踐,是古聖之道天下無敵。
    法家的理想跟實踐,是以法治民天下無敵。
    兵家的理想跟實踐,是戰無不勝天下無敵。
    當時其實也沒有幾個OOXX家,大家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是想要完成自我實踐。
    孔子丘透過周遊列國想要證明他是對的。
    孫子武透過吳國稱霸證明他是對的。
    商君鞅透過秦國變法證明他是對的。其實管子仲就證明過了。
    臨床實驗有成效是最重要的。
    而蘇秦張儀這兩位「同門師兄弟」很可能一開始就盤算著要試驗他們的學說。
    認為他們倆一夥的概念也算行之有年。
    當時縱橫三大家,魏有公孫衍,趙有蘇秦,秦有張儀。戰國策說蘇秦先到魏國,說了一番大家應該一起抵抗強秦的理論……這一定搞錯了什麼。
    戰國策的史料從三家滅智持續到戰國末年,一般論述相信,漢初蒯通就是戰國策的原作者。
    更重要的是,戰國策其實就是一個縱橫家的大合輯。
    這個名稱是西漢劉向定的。某方面來說,它幾乎肯定了縱橫家在戰國時代,很可能是一個有系統的學派。
    而戰國策最早之一的事件主角,在魏策名任章,在趙策名趙葭。
    其實在去年,我有看過一些蘇秦的資料,當時就覺得非常不自然。蘇秦不像是一個人,更像是許多人共用這個名號,導致記錄紛亂。
    到這裡我想提出一個大膽的假設:縱橫家是一個派系,裡面的人志在操作國際情勢,維持「平衡」。
    就像上次提到的,縱橫並不是兩個對立的概念,而是陰陽相輔相成的概念。縱橫家初始使用不同的名字,在國際間遊走。這非常符合間諜的特性。
    而蘇秦的出現則是一個變革,一個打造英雄的變革。
    一個造神的手法。
    蘇秦的效果不能說非常好,因為有人成功,也有人搞事。
    在戰國策,秦策中,第一個智者是商鞅。最後一個智者,是呂不韋。他們同樣都是衛國人。
    衛國其實一直到秦王政統一天下,都沒有亡國。都保持著諸侯國的身分。直到秦二世,一個不在計畫中登基的嬴胡亥,才消滅了衛國。
    戰國策裡頭,只寫了呂不韋出走離開秦國,並沒有說他什麼飲鴆自殺的事情。而秦策的結尾,則停在韓非被誅。
    縱橫家的操作原理,必須根基在國家有一定實力上。也就是說,這個門派的入門心法,正是法家。
    當我們把從來沒有自己組織過門派的法家跟縱橫家放在一起看的時候,事情就有點恐怖了。
    用通俗一點的說法,有一個號稱鬼谷先生的奇才,創立了這個門派。他基於前面數百年的爭戰,認為稱霸統一是沒有用的,選擇強大的國家維持平衡並列才是正道。
    所以他首先派出了許許多多的門人,選擇過去較大的國家,來使他們更加強大。把小的國家併吞掉,維持在一個可控的範圍下。接下來的幾百年,這個集團的門人就是使用各種方法,來調整各國之間的平衡。
    但問題是,鬼谷門派雖然不低調,但並非顯學。它的建立合理來說應有公卿支持,這個公卿沒意外就是衛國的南文子。
    說到南文子就想到衛國在孔子的年代故事。嫁給衛國國君的公主南子。南子後來是被國君的兒子蒯聵所殺。
    蒯聵是名,就春秋姓名學上,他的本名比較可能是衛聵(沒有瘍)。
    在蒯姓源流考中,也認為蒯聵可能是蒯姓的始祖之一。
    蒯應該是他流亡時期的姓。他當時流亡在晉。蒯國非常不負眾望的,就在春秋晉國的境內。而後來蒯姓則有著戰國縱橫家們的記錄。
    是巧合嗎?
    還是這個門派的雛型,其實早在孔子時代就已經建立了?
    鬼谷派系就像薩諾斯跟他的快樂夥伴們一樣,為了大中華地區的平衡而戰。而秦嬴政就像是呂不韋所打造的無限手套一樣。
    在這套邏輯底下,我相信呂不韋其實是故意要終結混亂平衡。呂不韋對異人下手,就已經侵犯了范雎的任務。
    基本上,秦嬴政很可能是呂不韋的親子。
    呂不韋又作斷代史,對自己的歷史地位已經開始打造。秦國更是在秦嬴政親政之前就已經展開侵略行動。
    他大概覺得自己的規劃能夠維持平衡,不需要再這樣大費周章下去。
    而橫中插一手破壞呂不韋大計的,很可能就是另一個鬼谷派系的弟子:李斯。最終也是李斯還在世的期間,將衛國解散,以免除鬼谷派系未來的威脅。
    不過秦朝並沒有撐那麼久。
    蒯通、張良……這些可能殘餘的鬼谷系門人,再次顛覆了秦朝。或許後來還有人繼承了他們的知識與學問。但再次組成一個從背後操控天下並且成功的派系,應該是沒有的。
    今天的腦洞就開到這裡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以王蘧常先生所著《秦史》為底,講述從上古時代開始的秦國歷史。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