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釀投稿|今天,或者一個房間──《父親》的情感迷宮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文/林予黥
院線上映中的《父親》(The Father, 2020)在角逐本屆奧斯卡前已摘下許多國際獎項,電影自舞台劇改編,原創者和改編者皆為弗洛里安.澤勒(Florian Zeller)本人,澤勒最初是法國知名小說家、劇作家,寫過許多膾炙人口之作,如今第一部劇情長片也令他成為優秀的導演。
錯識的可行
故事描述一位年老失智的男人,其執拗的個性令幾個看護難以照料、接二連三離去,女兒找不到適合人選照顧爸爸,眼見父親病情加劇、自己且要前往巴黎與戀人同居,面對分身乏術的情形必須另求解決之道。
情節可以這麼簡單。然而當我們真正進入電影,就會發現影像本身聚焦的是失智者的所見所聞,以及病情帶給患者與周遭的種種內外衝突。此間有實景,有幻象,有更多疊合兩者的歧途和誤入。
於是,整部《父親》是簡明的,內容卻不似一般劇情片有著易於口語傳述的劇意,前身的舞台劇特質即錨定作品著重人物內在、更勝角色行動,並異於過去多數以阿茲海默為題者試圖還原生命景格的企圖心。
電影最深刻處,是導演運用主客鏡頭的交遞,放大失智一事本身的觀感。影像不單以空間的轉換、嫁接動搖了時間的感知,甚至進一步連結病人的視角,將意識的斷續和情感的斷續緊密綰連。
旋渦裏的悖論
作為故事舞台,黯淡的公寓看上去如此空洞、又異常地飽和。一切之所以懸宕虛無,在於內部的人已無法準確地向周遭提取意義,環繞的傢俱佈置和人為行跡,終究屬於過去紊亂的空景。公寓,可以置換為某種困境,象徵著一個人的神智。
寓所內發生的種種,其不可解或唯一解,是只能等待下個困境將其推翻。弗洛里安澤勒在人的失智狀態中窺見了一輪旋渦,旋渦底有無止無盡、生命之於自身建構的能耐與徒勞。
當每一個今天,從過去的瑣碎召喚至眼前,櫛次鱗比、緩慢地組成。事物裏頭,有張臉,和我們所認為的那個自己太過相像的臉,一再安放又重複記起:門是開著、燈已熄滅,用過了餐、落掉的錶,說好或來不及脫口的話……。
人早在時間裏不停建構自身的寓所,但某天卻於原地發現自己其實無法擁抱完整,以往那些從容有餘或許無關篤定、悔之不及亦無關遲疑,而我們自認選了一個最好的版本來面對不停造建的人生,持有的則是另個被故事愈削愈薄的完結,自我若能拼湊幾些碎片,也許僅存一道悖論的淒切。
名為今天的房間
在人們熟悉影像與時空辨證關係的現日,《父親》仍非令觀眾一廂情願將自己代入情節的那種電影。一開始我們就拒絕信任──名實的誤差、情景的迷亂只發生於影像中,相對於眼前記憶交疊、意識錯雜的景況,觀看的人必須確認自己多出一份清醒,才能對一切有足夠的掌握。
但究竟我們拿什麼擔保自己的清醒,從而看懂了人類的老而無依、懂了失智者的破碎言語,掌握了電影再三投下的幻象?
開場,女人解開門鎖走進公寓,對著空蕩蕩的廳堂呼喊,彎入長廊尋找房內的父親,背景歌劇聲喑咽地唱,「幾乎不得動彈的我(I can scarcely move)……」隨老人取下耳機悄然停止。如果聆聽歌曲、回顧過往,正好暗示命運的唯一,那麼外界的觀看一途,也就伏藏了人之於自我、生而缺乏的預言能力。
當內部的迫仄成為外界所在之迷宮,我們正式落入《父親》的生命旋渦。人際何以單薄至此,人與物間如何不堪一擊,故事究竟歷經了兩天、一週,抑或一個月──誤識一一浮現,然而之於迷宮,人並不擁有過問的權利。
電影決絕地否定一個人之於自身之可信、之於他人他物之可信,由此造就最後孤冷的一隅,亦是最後的恍然,將人生所記取、遺忘、錯認的深淺,全都攢入一瞬,在灰暗的寓所、寓所內因曝光全然敞開的房間。
自始至終,那幢公寓未曾屬於誰,只是為了抵達這裏,得穿越太多實體和虛設的門檻。而一切終關乎一個患者記憶之衰敗,是嗎?終關乎一個完好的人之垂危?還是說,種種剝落其實無涉病痛完缺,進而本質地存在你我人生底、易碎的關係、日夜對自己持續許下的隻字片語……。
或許我僅被今天擁有。或許從來,就在今天。
全文劇照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他們以血洗共黨贏得掌權的合理性,在戰亂過後的和平年間,即使政府漸漸從爭奪江山的紛亂階段趨向保定江山的管理階段,尚武的風氣仍然雜處並依存。戰士緬懷血洗共黨、強姦共黨女人的日子,坐擁武力和暴力才是王法。政府官員向五戒青年團喊定軍心的口號是:「鎮壓共產黨!」能夠博得掌聲的言論則是:「我們甚至可以更殘忍。」
最後一場戲,李嘉欣與金城武終於逃離了黑夜,在中環迎接黎明。在電影院中的黑夜,即使觀看了角色幾個重覆等待、見面、別離的不同夜晚,對於片終時才看到日光的觀眾而言,那就好比只是一個無奇的夜晚,被斷裂的碎片宕拉得綿長無盡。在金錢社會裡的情愛,實質好比一個夜晚而已。就算殺手送去了幾條人命,都不及與愛人重逢重要
動畫版對愛情的詮釋,像是對於真人版提出的反詰,告訴我們:愛情之中,兩人是平等的。愛的本質是對等的支持,不是互相地寄生,恒夫與喬瑟在愛情中既相互依靠,給予彼此相同的力量,也各自獨立成長,喬瑟獲得奔跑的力量,不再只是擱淺的人魚。愛情裡不必剝離自我的存在,反之更確立自我存在的價值。
和諧性,是處理音樂時所需要的平衡感。從與對方共用同一個譜架,試著拉奏同一個音符,同樣的力度、弓法、音色、表情,互相聆聽,彼此合作,共同完成一件事,就是一種聲部之間的平衡感。音樂提供了這種和諧性,這就是超越語言的情感交流,這樣的經驗,正如薩伊德所說「有一組身份被另一組身份給蓋過了。」
片末,眾人們跟隨著韓三明回老家採煤礦掙錢,臨走前他看見遠方高樓處,一名手中拿著竿子的人戰戰兢兢地走在鋼索上,而站在地面上的他們,即將前往另一個極為危險的地方討生活,似乎也與站在繩索上的人沒什麼差別。猶如小馬哥口中說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哪一次是這些人們能夠選擇並且掌握在手中的呢?
編導曖昧不清的處理,是否展現過份雄性,甚至擁護厭女的價值觀?這樣的討論自然會觸及到藝術的本任,究竟藝術有沒有責任倡導正確的意識型態?如果有,怎樣的呈現才是正確?由此延伸,《幻愛》處理葉嵐和欣欣的手法,成為了理解電影中性別意識處理的重點。
他們以血洗共黨贏得掌權的合理性,在戰亂過後的和平年間,即使政府漸漸從爭奪江山的紛亂階段趨向保定江山的管理階段,尚武的風氣仍然雜處並依存。戰士緬懷血洗共黨、強姦共黨女人的日子,坐擁武力和暴力才是王法。政府官員向五戒青年團喊定軍心的口號是:「鎮壓共產黨!」能夠博得掌聲的言論則是:「我們甚至可以更殘忍。」
最後一場戲,李嘉欣與金城武終於逃離了黑夜,在中環迎接黎明。在電影院中的黑夜,即使觀看了角色幾個重覆等待、見面、別離的不同夜晚,對於片終時才看到日光的觀眾而言,那就好比只是一個無奇的夜晚,被斷裂的碎片宕拉得綿長無盡。在金錢社會裡的情愛,實質好比一個夜晚而已。就算殺手送去了幾條人命,都不及與愛人重逢重要
動畫版對愛情的詮釋,像是對於真人版提出的反詰,告訴我們:愛情之中,兩人是平等的。愛的本質是對等的支持,不是互相地寄生,恒夫與喬瑟在愛情中既相互依靠,給予彼此相同的力量,也各自獨立成長,喬瑟獲得奔跑的力量,不再只是擱淺的人魚。愛情裡不必剝離自我的存在,反之更確立自我存在的價值。
和諧性,是處理音樂時所需要的平衡感。從與對方共用同一個譜架,試著拉奏同一個音符,同樣的力度、弓法、音色、表情,互相聆聽,彼此合作,共同完成一件事,就是一種聲部之間的平衡感。音樂提供了這種和諧性,這就是超越語言的情感交流,這樣的經驗,正如薩伊德所說「有一組身份被另一組身份給蓋過了。」
片末,眾人們跟隨著韓三明回老家採煤礦掙錢,臨走前他看見遠方高樓處,一名手中拿著竿子的人戰戰兢兢地走在鋼索上,而站在地面上的他們,即將前往另一個極為危險的地方討生活,似乎也與站在繩索上的人沒什麼差別。猶如小馬哥口中說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哪一次是這些人們能夠選擇並且掌握在手中的呢?
編導曖昧不清的處理,是否展現過份雄性,甚至擁護厭女的價值觀?這樣的討論自然會觸及到藝術的本任,究竟藝術有沒有責任倡導正確的意識型態?如果有,怎樣的呈現才是正確?由此延伸,《幻愛》處理葉嵐和欣欣的手法,成為了理解電影中性別意識處理的重點。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The Father父親》是由弗洛里安澤勒擔自編自導,於2021年上映的驚悚劇情電影。由安東尼霍普金斯、奧莉薇亞柯爾曼等人主演,講述了一位老年人迷失在失智症幻覺中的故事。本片日在日舞影展全球首映,獲得普遍好評,其中兩位主演的演技,以及電影對失智症的表現獲得高度讚賞。在第93屆奧斯卡金像獎中獲六項提
這是一個關於親人、陌生人、愛與和解的故事。與母親長期失和的兒子在母親罹患失智症後該如何重新面對兩人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承接上一回,我的父親確診輕度失智。   照X光,他的大腦前額葉部分萎縮。那個部位主要是掌管情緒和語言的部分,難怪就覺得他有的時候好像抓不太到別人說話的語意,或答非所問之類的,但這種類型的失智,初期是很難被察覺出來的,我們一開始也以為他沒仔細聽人家在講話,也從來沒想過居然是這樣。   會發現是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這是一篇有關2040年發生的一種高度傳染性失憶症的報導,發病者會逐漸忘記自己,世界各國陷入警戒。文章充滿懸疑和未知的氛圍。
Thumbnail
第一個鏡頭,為電影定調。黑白畫面,一名男子緩緩收拾行囊,離開家,鎖上門,把鑰匙丟進投信口,然後離開,不打算回來。你因此知道,這人以背影遺棄的問題,也將沒有答案。 因為是開場,還能耐得住時間的緩慢、平靜如常的繁瑣,但後來,你發現這樣的緩滿、繁瑣是這部片的節奏,有意為之的紀錄式貪戀。雖然「為何離開」是
Thumbnail
「一個新的自我,必須建築在她舊時生命的灰燼之上。」   最終,這是一部講述老父親辛苦養育女兒長大,眼看著她闖蕩世界,並把她交給一個讓他放心的男人。   (以上是玩笑話。)   故事一開場,一名絕望的懷胎女人從橋上墜河,一名技藝精湛的外科醫生戈德(God)將她救了回來,代價是用她腹中
這是一部詳細描述在離異家庭中適應困難的青少年與父母的關係的電影,也是描述自殺者怎麼一步一步走向死亡,他不是沒有求救,而是求救的訊息不是每個人都能理解。
回家之後-紀錄片故事特展中,總共有三部紀錄片,《神人之家》、《日常對話》、《給阿媽的一封信》,而這三步就是從三個不同的角度出發,神人之家是我,日常對話是她,給阿媽的一封信是你,而我選擇介紹的是日常對話。 導演兒時,身為同性戀者的母親因受不了父親長期家暴,便帶著導演與妹妹到處躲藏,以逃離持刀父親的搜
Thumbnail
「父親怎麼好像變了一個人…?」身為上班族的李先生最近返家之後,發現父親經常記不得當天發生過的事情,需要反覆地詢問同樣問題;獨自出門時也開始會在熟悉的環境迷路;情緒還變得焦躁、總是無來由地發脾氣。李先生的父親還未滿六十五歲,卻沒想到就醫之後被診斷確認為「早發型(年輕型)失智症」。
Thumbnail
我知道生命是一場舞台,我沒辦法選擇我要的人生戲碼。 父親跟母親離婚,捨棄我們三個孩子,我對人生的想法起伏很大,偶然看到童年的照片,我突然想到自己的父親的點滴,父親在我心中已經缺席很久,但是小時候過年回爺爺奶奶家拿紅包的記憶如浪潮湧現,浮現在自己心頭。 我的爺爺是嚴
Thumbnail
《The Father父親》是由弗洛里安澤勒擔自編自導,於2021年上映的驚悚劇情電影。由安東尼霍普金斯、奧莉薇亞柯爾曼等人主演,講述了一位老年人迷失在失智症幻覺中的故事。本片日在日舞影展全球首映,獲得普遍好評,其中兩位主演的演技,以及電影對失智症的表現獲得高度讚賞。在第93屆奧斯卡金像獎中獲六項提
這是一個關於親人、陌生人、愛與和解的故事。與母親長期失和的兒子在母親罹患失智症後該如何重新面對兩人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承接上一回,我的父親確診輕度失智。   照X光,他的大腦前額葉部分萎縮。那個部位主要是掌管情緒和語言的部分,難怪就覺得他有的時候好像抓不太到別人說話的語意,或答非所問之類的,但這種類型的失智,初期是很難被察覺出來的,我們一開始也以為他沒仔細聽人家在講話,也從來沒想過居然是這樣。   會發現是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這是一篇有關2040年發生的一種高度傳染性失憶症的報導,發病者會逐漸忘記自己,世界各國陷入警戒。文章充滿懸疑和未知的氛圍。
Thumbnail
第一個鏡頭,為電影定調。黑白畫面,一名男子緩緩收拾行囊,離開家,鎖上門,把鑰匙丟進投信口,然後離開,不打算回來。你因此知道,這人以背影遺棄的問題,也將沒有答案。 因為是開場,還能耐得住時間的緩慢、平靜如常的繁瑣,但後來,你發現這樣的緩滿、繁瑣是這部片的節奏,有意為之的紀錄式貪戀。雖然「為何離開」是
Thumbnail
「一個新的自我,必須建築在她舊時生命的灰燼之上。」   最終,這是一部講述老父親辛苦養育女兒長大,眼看著她闖蕩世界,並把她交給一個讓他放心的男人。   (以上是玩笑話。)   故事一開場,一名絕望的懷胎女人從橋上墜河,一名技藝精湛的外科醫生戈德(God)將她救了回來,代價是用她腹中
這是一部詳細描述在離異家庭中適應困難的青少年與父母的關係的電影,也是描述自殺者怎麼一步一步走向死亡,他不是沒有求救,而是求救的訊息不是每個人都能理解。
回家之後-紀錄片故事特展中,總共有三部紀錄片,《神人之家》、《日常對話》、《給阿媽的一封信》,而這三步就是從三個不同的角度出發,神人之家是我,日常對話是她,給阿媽的一封信是你,而我選擇介紹的是日常對話。 導演兒時,身為同性戀者的母親因受不了父親長期家暴,便帶著導演與妹妹到處躲藏,以逃離持刀父親的搜
Thumbnail
「父親怎麼好像變了一個人…?」身為上班族的李先生最近返家之後,發現父親經常記不得當天發生過的事情,需要反覆地詢問同樣問題;獨自出門時也開始會在熟悉的環境迷路;情緒還變得焦躁、總是無來由地發脾氣。李先生的父親還未滿六十五歲,卻沒想到就醫之後被診斷確認為「早發型(年輕型)失智症」。
Thumbnail
我知道生命是一場舞台,我沒辦法選擇我要的人生戲碼。 父親跟母親離婚,捨棄我們三個孩子,我對人生的想法起伏很大,偶然看到童年的照片,我突然想到自己的父親的點滴,父親在我心中已經缺席很久,但是小時候過年回爺爺奶奶家拿紅包的記憶如浪潮湧現,浮現在自己心頭。 我的爺爺是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