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還記得曾在某一個夜晚,我在新加坡的City Hall附近散步,夜景宜人,一棟棟的商業大廈錯落在似湖一樣的岸邊,而每座橋也用燈光點綴著,對我來說,湖周圍的景色就是「美而不自知」,它們只是各司其職,但組合起來卻是那麼地閃耀。我走了三四個小時,晚上的新加坡是涼爽的、不悶熱的,所以常常在那走路、想東想西。
-
「若能用我所學,分享音樂,不只是演奏,也分享關於音樂的故事、關於樂器的詳細介紹和關於構成音樂的基本元素,甚至是關於生活中的美感給小朋友或是大人,那該有多好。」這顆種子就在那時埋下,並等待時機的到來。
-
就在幾個月前,我還真收到朋友的邀請,要我去跟小朋友分享「木管樂器」。我既興奮又期待,但,繼上次的「一打十七」我還真是怕了,不過我還是一口氣答應了邀約。
-
我和朋友陸陸續續的討論,直到正式上課的當天。一路上,乘著區間車,看著路上景色,酥軟的陽光和搖搖晃晃的樹影好像有種魔力,是可以快速穿越時光的魔力,搭著巴赫的f小調大鍵琴協奏曲BWV 1056的慢板樂章,對比極大的衝擊感,好不真實,甚至可以說是撲朔迷離,但心裡的雀躍實在不是三言兩語能說完的,覺得自己幸運無比,想像自己是音樂劇「真善美」裡的老師,背著一個背包和一把樂器,來到了孩子們的面前,告訴他們這世上最美好的事物。
-
我們擬了一份大綱:熱身、介紹樂器、一段小演奏。身為新加坡音樂學院的學生,我想大家都有個共同回憶,它甚至有個簡稱”PD”,在自我介紹之後,我們簡單的介紹「速度」與「強弱」的遊戲規則,再搭配影像與音樂,小朋友們漸漸開始熱絡了起來,話也漸漸變多,看著們的笑,我對接下來的「木管樂器」介紹似乎有些信心了。
-
總共有九個孩子,有的害羞慢熟、有的調皮、有的話多、有的則是喜歡在旁默默的觀察,都是極可愛的孩子們。為了不讓他們有對樂器既定的印象,所以先讓孩子們聽聲音、聽音樂,之後請他們用自己的小腦袋瓜想像和感覺,然後毫無保留的跟我分享。
-
孩子們的想像力真是沒讓我失望,其中一個三歲的小妹妹,聽到一首大調並附有歌唱性、很感慨的樂段,本來就害羞的她,居然勇敢舉手大聲用她的奶音跟我說:「這首讓我覺得是想吐的感覺。」全場哄堂大笑。
-
每樣木管樂器介紹完畢之後,剩下「單簧管」為壓軸。自己小時候在還沒學單簧管前,因為近視眼又害羞的關係,所以常常沒有能仔細看到每種樂器的樣貌,總是遠遠的看著閃閃發光的按鍵,想貼近又不敢,對此還記到現在。
-
我索性就仔仔細細地從「竹片」開始組裝,跟孩子們說明竹片的重要,什麼是調音管、什麼是按鍵、吹嘴、束圈,最後我把整支豎笛組好了,吹了一小段,他們小小的腦袋裡不知道是不是正在受到一些新鮮的刺激。我相信,讓他們看得夠總是好的,一方面也是圓我自己小時候想「看清楚」的夢,一方面也是讓孩子們知道這美妙音樂的來源。
-
最後的最後,我和朋友演出了一首小品,簡約又不失特色,為這場講座做一個Ending。很感謝很感謝我的朋友,給了我這次機會,讓我能圓一個小小的夢,讓我埋下的種子發出小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