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The Diamond Cutter《當和尚遇到鑽石》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這本書在說什麼

本書作者 Michael Roach 是得到佛學博士學位後入世經營鑽石產業的美國人,其中佛學博士 Geshe 是藏語拼音、意譯為「善知識」,用以表達此人已通曉佛教相關經典。作者之所以如一般人的刻板印象不同,在修習佛法後選擇入世源自於他師傅的建議,而選擇鑽石產業則是他自己的直覺。
原書名 Diamond Cutter 便是指他所從事的鑽石加工業、並且隱喻《金剛經》中最為堅硬的鑽石。在作者入世經營鑽石產業後取得了良好的成績,這本書便是在說明作者是如何將佛法應用在商業活動中,其中又以वज्रच्छेदिकाप्रज्ञापारमितासूत्र《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簡稱:《金剛經》」的內容貫穿本書,闡述我們要如何追求財務以及人生的成功。

🟥佛教的金錢觀

🔷對於佛教徒的刻板印象

一般人談到佛教徒,在心中往往會產生苦行僧的形象,也就是對於物質沒有慾望、並且過著清心寡慾的生活,嚴守著宗教戒律而且似乎不能夠追求金錢或者是事業上的成功,不過作者自述事實並非如此。佛教徒其實並非不能賺錢也不是不能追求事業上的成就,更不是只能過著像苦行僧一般清心寡慾的生活。與出世修行相比、若在塵世中能夠保持心靈的沉靜修行有時更顯得可貴。

🔷佛教真正的金錢觀

上面提到佛教並不否定賺錢的行為,不過對於金錢這部分有三點需要注意:
  • 可以賺錢,重點是知道錢怎麼賺的
  • 可以享受花錢
  • 在回顧自己的事業時,要能夠發現這一切是有意義的
由上述三點可以發現,金錢與賺錢的行為對於佛教來說,其本身是中性的。追求金錢並非罪惡,除了須以正當的行為賺取報酬外,也必須能夠享受自己辛勤耕耘的果實,最後在回顧自己打造的事業時、還需要能夠從中發現意義。
若使用不正當的手段賺取金錢、或者是賺錢後成為一毛不拔的守財奴、亦或者是在人生走向終點時發現自己的努力沒有更深刻的意義,這些都是不那麼好的價值觀,有著錯誤的觀念也容易讓我們在追求財務以及事業的發展時走上歪路。

🟥萬物的「空」性

🔷什麼是「空」

我們常聽佛法提到「萬法皆空」,那麼到底什麼是「空」呢?
就字面上解讀「空」似乎指的是虛無、沒有意義、或者是什麼都不做等等。但作者提到佛教所謂的「空」其實指的是事物的本質沒有好壞之分,這個特質就稱之為「空」。
舉例來說,假設我們是個普通的上班族、在某次專案檢討報告中被主管罵得狗血淋頭、但當初自己其實是依照主管的指示才會造成今天專案以虧損收場。主管冤枉你而對你大吼大叫,在這當下主管在你眼中應該是極其討厭而且不負責任的人;不過在不知情的人眼中可能會覺得主管真的很優秀。
也就是說主管對你大吼大叫的行為、在本質上是空、中性的,如果他真的很討人厭,那應該所有的人都會討厭他當下的行為,但事實上不是,就證實了空的存在。

🔷「空」所伴隨的潛能

這種事物在本質上是中性的特質、也代表著事物的潛能,因為事情的本質沒有好壞之分,好跟壞都是人的主觀認定,一件事情的好壞完全取決於自己怎麼看待這件事情。
舉例來說,假設你很討厭一個人,可以思考是不是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討厭他,如果不是、代表他的本質並不是討人厭,而只是你不喜歡這個人而已。再換個角度思考,如果事物在本質上有好壞之分,代表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會喜歡、或者是討厭該事物。
就是因為事物在本質上並沒有好壞之分,所以世上才有許多無限的可能。

🟥心之銘印

🔷什麼是銘印

除了金錢觀外,在書中也提到《金剛經》內有關「銘印」的說明。
我們日常生活中所有的行為、思想、語言都會留下所謂的「心之銘印」( Imprint ),經文中經常可見「身、語、意」三者也就分別是前面提到的「行為」、「語言」、「思想」三種銘印的成因。這個銘印很像照相機的底片一樣,無論我們做什麼都會在底片上留下痕跡,而這個銘印也就是「業」的真實意義。
換言之,銘印就是我們所謂的「因」,而我們目前所有經歷的一切都是因的結「果」。
而此處比較特別的是,金剛經認為不好的意圖就只會導致不好的結果,不存在本著惡念但是可以獲得福報這種事情。簡單地說即使我們實際上沒有做出惡意的行為、光是起心動念就會形成銘印,也就是形成日後結果的因。

🔷因果關係

前面提到我們目前所有經歷的一切都是因的結「果」,也就是說好的銘印就會產生好的結果、而壞的銘印就會招致惡果。
但社會上很多案例似乎不盡如此,像是偷工減料的商家獲得豐富的獲利跟回報、而誠實的店家反而倒閉;亦或者是選擇旁門左道的人反而獲得職場上的升遷與成就,默默做事的人卻背黑鍋等等。
這一部份是因為因果關係是有時間差的,我們不會期待前天晚上播的種子在隔天早上就結果,但是會經常以為眼前的一切是短期間的作為所導致。現在看似透過不正當的行為所獲得的福報跟利益、可能是過去他曾經在他人窮困潦倒時給予適時的幫助;而誠實的商人之所以失敗,也可能是他曾經在過去種下匱乏或者是惡的銘印等等。
事情的成因往往不如眼前所見,這點跟我們往往只看到別人的成就、卻因為看不到別人努力的過程就以為這是他運氣好等等極為類似。人天性需要為事件找出因果關係,但是找到的關係卻不盡然正確。這種錯誤在科學上也很常見,就是我們很容易找出事件彼此的的關聯性、但是不容易找出事件彼此的因果關係,但是很容易錯把關聯性誤以為是因果關係。
當我們在現實中碰到困難,或許可以反思並詳加檢視自己的「銘印」,找出自己是否可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播下了惡的種子。

🟥小結

本書從作者經商的經驗談起,聊到數個很值得分享的案例作為參考,並且以《金剛經》為本闡述了佛法的精妙與法意。
其中在追求財務自由與人生成就的心態上、搭配銘印的運作機制,與過去自己曾閱讀過的「吸引力法則」頗為類似,也就是當我們發自內心的為他人著想、那麼這種付出日後將會以百倍回報到自己身上。若我們一心只為了縮減成本而剝削員工或是供應商,那麼可以想像員工與供應商便不可能發自內心的為自己著想、更遑論付出。
雖說本書探討的法門用理論看似乎有點不務實,但是作者將這理論透過許多從商的案例與企業管理的角度來做說明與分析,在閱讀上並不難以理解,其中談到如何在生活中實踐的六時書與圓圈日雖於本篇文章未節錄分享,但是很值得讀者嘗試並落實。
最後節錄《金剛經》偈語: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作為結語。修習佛法並非等同於消極的出世或是只能獨善其身、也能夠透過積極作為以追求自己與他人的快樂與成功。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3會員
2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orv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書作者比爾·蓋茲表示自己之所以會寫這本書,並不只是因為要倡議世界各國重視這個議題或是大聲疾呼問題的嚴重性,而是透過幾年來的研究與了解,發現我們已經有實際的方法來避免氣候災難,從政府、企業到個人都有可以盡一己之力的地方,這本書就是他所發現的解決方案。
總覺得自己不值得成功、不值得被愛,充滿了自我懷疑。認為他人之所以讚美我只是因為不了解真正的自己,如果他們看穿真相一定會對我很失望。有這些想法的你可能跟大多數的人一樣,都有「冒牌者症候群」。本書從冒牌者症候群的特徵、成因、影響以及解方提供了完整的解析。
這本書打破企業管理或是專案管理常見的信條。這些常見的信條像是「人們需要反饋」、「人們在意他們在哪家公司工作」、「最佳計畫致勝」等等。從不同的角度來思考這些我們奉為圭臬的信條,除了能夠讓管理階層能夠更有效地做出管理措施、也能夠讓非管理階層的員工了解到企業管理背後的原理、在個人職涯上做出更好的決策。
「剪刀、石頭、布」是我們耳熟能詳的猜拳遊戲,我們經常會用這靠運氣的遊戲來做出決定。但根據統計,即使只出一拳也有勝率比較高的策略。除了猜拳遊戲之外、「隨機」的概念可能與我們所想像中有很大的出入,本書便探討運動賽事、考試出題、股票市場等等許多看似無法預測的事件中,提供一套獲勝機率最高的策略。
不努力、不強求、自然能賺錢? 作者施昇輝曾任職於證券業,在中年時離職成為全職股票投資人,接著將其投資心法集結成冊,除了以其「簡單的」操作模式淺顯易懂聞名以外,其著作也有許多篇幅在描寫正向的人生態度。 本書以 24 篇短文來說明作者本身的投資心法以及其人生哲學,之所以命名為「佛系」,便是引用時下流行
畜牧業可能造成我們無藥可醫? 畜牧業大量使用抗生素的結果,讓牧場內的細菌充滿了各種抗藥性,美國有極大量生產的抗生素不是給人使用,而是用在雞豬牛等牲畜上,嚴重的是這些抗生素跟人類使用在醫療上的抗生素有極高的相似性,換句話說牲畜所衍生出的抗藥性可以完全影響人類,這也導致全球有許多案例在接受治療前就已經
本書作者比爾·蓋茲表示自己之所以會寫這本書,並不只是因為要倡議世界各國重視這個議題或是大聲疾呼問題的嚴重性,而是透過幾年來的研究與了解,發現我們已經有實際的方法來避免氣候災難,從政府、企業到個人都有可以盡一己之力的地方,這本書就是他所發現的解決方案。
總覺得自己不值得成功、不值得被愛,充滿了自我懷疑。認為他人之所以讚美我只是因為不了解真正的自己,如果他們看穿真相一定會對我很失望。有這些想法的你可能跟大多數的人一樣,都有「冒牌者症候群」。本書從冒牌者症候群的特徵、成因、影響以及解方提供了完整的解析。
這本書打破企業管理或是專案管理常見的信條。這些常見的信條像是「人們需要反饋」、「人們在意他們在哪家公司工作」、「最佳計畫致勝」等等。從不同的角度來思考這些我們奉為圭臬的信條,除了能夠讓管理階層能夠更有效地做出管理措施、也能夠讓非管理階層的員工了解到企業管理背後的原理、在個人職涯上做出更好的決策。
「剪刀、石頭、布」是我們耳熟能詳的猜拳遊戲,我們經常會用這靠運氣的遊戲來做出決定。但根據統計,即使只出一拳也有勝率比較高的策略。除了猜拳遊戲之外、「隨機」的概念可能與我們所想像中有很大的出入,本書便探討運動賽事、考試出題、股票市場等等許多看似無法預測的事件中,提供一套獲勝機率最高的策略。
不努力、不強求、自然能賺錢? 作者施昇輝曾任職於證券業,在中年時離職成為全職股票投資人,接著將其投資心法集結成冊,除了以其「簡單的」操作模式淺顯易懂聞名以外,其著作也有許多篇幅在描寫正向的人生態度。 本書以 24 篇短文來說明作者本身的投資心法以及其人生哲學,之所以命名為「佛系」,便是引用時下流行
畜牧業可能造成我們無藥可醫? 畜牧業大量使用抗生素的結果,讓牧場內的細菌充滿了各種抗藥性,美國有極大量生產的抗生素不是給人使用,而是用在雞豬牛等牲畜上,嚴重的是這些抗生素跟人類使用在醫療上的抗生素有極高的相似性,換句話說牲畜所衍生出的抗藥性可以完全影響人類,這也導致全球有許多案例在接受治療前就已經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財富自由是某些人心中的夢想,事實上我們每個人心目中財富自由的情況都不同。這本書寫得跟"和尚遇到鑽石"邏輯有點像,不過神明不同。 這本書是"基督教",而"和尚遇到鑽石"是"佛教"。不過他們都算是商業用書!!他們寫得都是"奉獻"的概念。
佛就說:「如果不是你的東西,你就不要拿;假如是你的東西,你才拿。」 那比丘就自己好好思惟:「天下萬物都不是我的東西,即使是自己的身體,最後也會敗壞。」所以,他想來想去:「天下沒有一樣東西是我的,只有善法才是自家的寶物。」
Thumbnail
這本書分享了一個佛學博士如何在商場中實踐佛法的故事,著重在佛學智慧如何應用於日常生活中,並帶來改善情感和行為的啟發。
Thumbnail
我們(觀音山 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的祖師堪千 阿貝仁波切開示:「法不賣錢。」現在很多的法師都有這個問題:「法」,嘴巴講都不賣錢,為什麼呢?「法」,不賣小錢,只賣大錢。弘法動機:「想賺大錢」。這實在真糟糕!天災人禍怪不得這麼厲害。做弘法的法師真的要警惕自己的身語意,常常審視自己的動機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 ※導讀:   【如來所得法】:如來於法實無所得,以無所得心,悟真空無相之理,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法無實無虛】:真空無相之理,不可取及說,唯假以文字之方便,以心傳心,傳佛心印。如來所得法,此法即此心,心外更無別法
Thumbnail
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書中闡述的內容簡單卻蘊含深遠的哲理!要學習著淡然面對所有事情的發生,因為那些事都是自己的「迴音」,真正的滿足和成功來自於我們如何對待他人和貢獻於社會。瞭解「業力」的概念,為他人服務是種下積極的種子,需要與他人互動成長和進步。
Thumbnail
修行、修道,必然從修心開始。 因為它是一套完整的思想價值與文化,代表著大自然宇宙的自然真理。 修道,就如同是要學習一套新的思想價值,替換那自己從小學習來的心智與思維。
Thumbnail
現在很多世間人來皈依金剛密乘的上師,皈依上師了以後,就好像世間人的概念來跟某一個人談生意、談合作一樣。當我跟你合作不愉快或者合作破裂,我們合作就到此為止,就不要合作了。這個世間法做生意的概念,世間法交朋友與人互動的概念,直接拿來在金剛密乘修學佛法,來依止上師,完全就錯誤了,根本就不是這一套!
Thumbnail
有些人說,開悟了就應該清心寡慾,住山洞穿麻布,跟錢財一點關係都不能有。可是,另外一些人又說,開悟了反而能吸引財富,開著勞斯萊斯去弘揚佛法不是更拉風嗎? 到底哪個才是真的?
Thumbnail
我們的一切感覺愛恨情仇都不是真的,我佛曾經入世示現也不是假的。
Thumbnail
財富自由是某些人心中的夢想,事實上我們每個人心目中財富自由的情況都不同。這本書寫得跟"和尚遇到鑽石"邏輯有點像,不過神明不同。 這本書是"基督教",而"和尚遇到鑽石"是"佛教"。不過他們都算是商業用書!!他們寫得都是"奉獻"的概念。
佛就說:「如果不是你的東西,你就不要拿;假如是你的東西,你才拿。」 那比丘就自己好好思惟:「天下萬物都不是我的東西,即使是自己的身體,最後也會敗壞。」所以,他想來想去:「天下沒有一樣東西是我的,只有善法才是自家的寶物。」
Thumbnail
這本書分享了一個佛學博士如何在商場中實踐佛法的故事,著重在佛學智慧如何應用於日常生活中,並帶來改善情感和行為的啟發。
Thumbnail
我們(觀音山 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的祖師堪千 阿貝仁波切開示:「法不賣錢。」現在很多的法師都有這個問題:「法」,嘴巴講都不賣錢,為什麼呢?「法」,不賣小錢,只賣大錢。弘法動機:「想賺大錢」。這實在真糟糕!天災人禍怪不得這麼厲害。做弘法的法師真的要警惕自己的身語意,常常審視自己的動機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 ※導讀:   【如來所得法】:如來於法實無所得,以無所得心,悟真空無相之理,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法無實無虛】:真空無相之理,不可取及說,唯假以文字之方便,以心傳心,傳佛心印。如來所得法,此法即此心,心外更無別法
Thumbnail
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書中闡述的內容簡單卻蘊含深遠的哲理!要學習著淡然面對所有事情的發生,因為那些事都是自己的「迴音」,真正的滿足和成功來自於我們如何對待他人和貢獻於社會。瞭解「業力」的概念,為他人服務是種下積極的種子,需要與他人互動成長和進步。
Thumbnail
修行、修道,必然從修心開始。 因為它是一套完整的思想價值與文化,代表著大自然宇宙的自然真理。 修道,就如同是要學習一套新的思想價值,替換那自己從小學習來的心智與思維。
Thumbnail
現在很多世間人來皈依金剛密乘的上師,皈依上師了以後,就好像世間人的概念來跟某一個人談生意、談合作一樣。當我跟你合作不愉快或者合作破裂,我們合作就到此為止,就不要合作了。這個世間法做生意的概念,世間法交朋友與人互動的概念,直接拿來在金剛密乘修學佛法,來依止上師,完全就錯誤了,根本就不是這一套!
Thumbnail
有些人說,開悟了就應該清心寡慾,住山洞穿麻布,跟錢財一點關係都不能有。可是,另外一些人又說,開悟了反而能吸引財富,開著勞斯萊斯去弘揚佛法不是更拉風嗎? 到底哪個才是真的?
Thumbnail
我們的一切感覺愛恨情仇都不是真的,我佛曾經入世示現也不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