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7|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一句我沒別的意思,其實真正有意思...產生認知衝突時,如何不傷害他人?

by 安
此時此刻的我28歲,女性未婚無子女,在醫學院、醫療院所奔波擔任研究護理師的工作,外語能力部分不是天才但也通德語英語,在台北領著普通的薪水、與另外三位與我年齡相近的女生合租房子,今年在職的情況下考取臨床心理所且準備就讀,自15歲至今我讀書的時間很長,從外語轉跳到護理現在又跨足心理的過程中,我也花很多時間觀察思考著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我的生活圈中已知與我年齡相仿的人少數已達成年薪兩三百萬、部分有房有車、有些已婚有子女,按照著千年傳統的人生時刻表check check。
我最近遇到一個問題,就是有關我今年夏天即將開始我臨床心理所的研究生生活,多數在工作場域遇到的人都表示祝福可理解,畢竟在醫療體系終生學習是不爭的事實且推崇的,三十歲以後到台大醫學院讀碩讀博的也大有人在,28歲讀碩不特別也不稀有,但沒想到在這教育普及的台灣,離開日常工作的圈圈後,還是有長輩們在表示關心問候的同時,說出了一些失禮的玩笑話或是評論,當下若我又不懂得自嘲傻笑給對方台階下,氣氛將凝結至負70度的尷尬中保存著。
姑且先不討論這中間是否夾帶對於所謂「正常好女孩子家」的意識綑綁或是刻板印象。是否過去的教育缺乏尊重個體差異的品德建立?還是終生學習的概念對某些人來說從來不是選項,唯有數誰的鈔票多才是王道,有錢才配得了尊重?我自己很清楚,這樣的人際互動與價值選擇令我作嘔,但出於對個體差異的尊重,我不會當著他的面加以批評爭論,因為我知道那為我對他的來說都無益處,雙方皆無法從中獲得快樂與幸福。
今天這篇文章是出於疲乏與無奈,但與其自己不開心,我想探討的是人為什麼要這樣做?在認知層面有什麼好的切入點可以改善?我也想邀請各位想一想,常常一句「我沒別的意思,但是......」,其實是真正有意思的!是出自於對方與你的差異帶來不安的焦慮感受,於是必須將一些屬於自身的思緒、動機、慾望,安置於他人身上,希望對方改變主意去遵守你的價值觀與滿足你的慾望嗎?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