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都是你的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聽聽就好!
每個人對事情的看法與想法都不同,因此形成了形形色色不同的文章或影片供大家參考。當有人持特定主張,吸引了相對應族群的支持時,那人即成為一方的意見領袖。而意見領袖到底講得對不對,已經不是重點所在,只要能獲得一定數量的支持就好。例如明明知道是太極拳的場子,卻跳進去說詠春拳最強。就算說的再有道理,還是會被在場的人報以噓聲。這時已經不管誰是誰非,而是立場對了就一切都對了。
又例如有人就喜歡小孩熱熱鬧鬧,所以決定生育;而有人則喜歡家中安安靜靜過兩人世界,所以決定不生小孩。也可以很偏頗的說,因為台灣女孩都喜歡外國帥哥,所以不想與台灣男性結婚,自然生育率下降,問題在於女性。反之,也可以說是因為男性精蟲數大為減少,導致不孕的可能性大為增加,問題其實出在男性。 兩個不同陣營站在兩個不同角度思考,各自支持對其有利的主張。又站在行政機關的立場來說,如果想要增加生育率,當然就採取獎勵政策,發放各種生育補助。如果認為生育率過高,就宣揚一個不嫌少,兒孫滿堂不是福等等。
對於意見領袖而言,選擇任一立場並抨擊不同立場的人,可獲取其中一個陣營的支持,這是這些人的優勢,就算只是打高空毫無建樹,只要能搏取好感就行。那些被指為罪人的人,能夠自己跳出來反駁這些意見領袖的錯嗎?這無疑是自行對號入座了。例如說把問題都歸究於都是又高又胖的人造成如此的現象,那高胖人就要自己跳出來說不是這樣嗎?說穿了,少子化現象,就是當代人類經由思考後而做出的決定,而成為一種趨勢。如果說從地球的角度來說,人類自願減少數量,這也是一件好事,讓大自然能夠修養生息,不再過度開發,因為沒有那麼大的消費需求了。 對地球而言,它會希望人類的數量不要太多,才不會造成太多的汙染,對於大自然造成過度的開發。
所以說,看事情有不同角度。就算被意見領袖的指責掃到,那也是這極少數人的意見而已,又能代表什麼?就是代表事實的真相了嗎?就應該出面謝罪認錯了嗎?別傻了,為何這些意見領袖說是這樣就是這樣?自己要有判斷的能力,既然不是指名道姓,又何必為這些言論而動怒呢?如果完全不是自己的錯呢?那又如何?有必要因此想東想西影響心情呢?
月光覺得,自己不用因為他人的一面之詞而受到影響,即使對方是意見領袖也是一樣,或許那只是因為立場不同的發言而已,真的因此在意起來,那才是真的輸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心想事成需要持續不斷的實踐與練習,無論多麼普通平凡抑或是多麼無邊無際的願望,都可以化為文字,持續的增強吸引力法則的力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趨勢向上的股市多頭時期,獲利看來容易許多,似乎不小心一天就可以賺到日薪或週薪甚至更多。那這樣說來,是不是應該可以提升花費?有人可能會想,都賺到兩份月薪了,難道不能對自己好一點嗎?本來賺五萬,不敢隨便亂花,上個月進出股市獲利五萬,是不是就可以拿來花掉?反正
        接續上一篇文章,最後來一道鮮甜海陸排骨湯,這時才真正有很飽的感覺。很下飯的料理吃下肚,才發現湯已經喝不太下了,但至少每道菜都有吃完,代表大家都認為味道不錯,才願意通通吃光光。        在用餐的同時,同時接到經濟日報編輯傳來要求轉載月光文章的要求。實在是很認
       針對當下的事情發表看法,通常沒能經過多次反覆思考就提出意見了。這樣的意見想必然是不夠嚴謹,但至少比沒意見要好的多,代表願意在短時間內思考並下判斷,這是在訓練自己的反應。         但發表意見之後,可能在事後才發現完全不是自己想像的那樣,
       接續上一篇文章,一邊吃著甜點,一邊觀察別桌都拿些什麼料理,沒想到有很多人還是繼續拿了烤香魚!那不是很鹹嗎?怎麼大家還會去中這樣的陷阱?再仔細觀察後才發現: 烤香魚要直接吃中間的魚肉,不然會太鹹! 烤香魚要直接吃中間的魚肉,不然會太鹹! 烤香魚要直接吃中間的魚肉
      饗賓集團旗下的品牌,繼饗食天堂,饗泰多還有饗饗之後,再來繼續挑戰日式吃到飽餐廳,看看有什麼特別之處。因為訂位要等很久,免不了翻閱一下網友的心得,可說是欣葉日本料理的強化版,光是下午茶就破千,到底自信之處在哪呢?令月光十分的好奇。         其實吃到
          當自己努力在作的事被指沒用時,應該要如何應對呢?被指沒用是不是就真的沒用?這真是個好問題,但當被否定時也無需要急著辯解,到底誰對誰錯,有時不能馬上論斷出來。        例如有文章提到在股市上看萬八時主張要減碼,要減少手中持股,有幾個投資人會聽得進去呢?
     在趨勢向上的股市多頭時期,獲利看來容易許多,似乎不小心一天就可以賺到日薪或週薪甚至更多。那這樣說來,是不是應該可以提升花費?有人可能會想,都賺到兩份月薪了,難道不能對自己好一點嗎?本來賺五萬,不敢隨便亂花,上個月進出股市獲利五萬,是不是就可以拿來花掉?反正
        接續上一篇文章,最後來一道鮮甜海陸排骨湯,這時才真正有很飽的感覺。很下飯的料理吃下肚,才發現湯已經喝不太下了,但至少每道菜都有吃完,代表大家都認為味道不錯,才願意通通吃光光。        在用餐的同時,同時接到經濟日報編輯傳來要求轉載月光文章的要求。實在是很認
       針對當下的事情發表看法,通常沒能經過多次反覆思考就提出意見了。這樣的意見想必然是不夠嚴謹,但至少比沒意見要好的多,代表願意在短時間內思考並下判斷,這是在訓練自己的反應。         但發表意見之後,可能在事後才發現完全不是自己想像的那樣,
       接續上一篇文章,一邊吃著甜點,一邊觀察別桌都拿些什麼料理,沒想到有很多人還是繼續拿了烤香魚!那不是很鹹嗎?怎麼大家還會去中這樣的陷阱?再仔細觀察後才發現: 烤香魚要直接吃中間的魚肉,不然會太鹹! 烤香魚要直接吃中間的魚肉,不然會太鹹! 烤香魚要直接吃中間的魚肉
      饗賓集團旗下的品牌,繼饗食天堂,饗泰多還有饗饗之後,再來繼續挑戰日式吃到飽餐廳,看看有什麼特別之處。因為訂位要等很久,免不了翻閱一下網友的心得,可說是欣葉日本料理的強化版,光是下午茶就破千,到底自信之處在哪呢?令月光十分的好奇。         其實吃到
          當自己努力在作的事被指沒用時,應該要如何應對呢?被指沒用是不是就真的沒用?這真是個好問題,但當被否定時也無需要急著辯解,到底誰對誰錯,有時不能馬上論斷出來。        例如有文章提到在股市上看萬八時主張要減碼,要減少手中持股,有幾個投資人會聽得進去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險惡的外界可以很輕易辜負你任何努力和決定,誠實認清自己,那是最實在。
Thumbnail
這個世界既競爭也合作聽起來是個合理的概念,但我相信90%的人根本過不了這種生活。 競爭的結果只有一個贏家,合作就是大家一起融洽的完成一件事。 這是99%台灣人對於競爭與合作的既定印象。
1. 誤以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意見: - 很多人實際上只是隨波逐流,並沒有真正的獨立思考。這些人常常在看到某些意見時,會說「我也是這麼想的」,但實際上他們並沒有深入思考過這個問題。 2. 站隊形成優越感: - 有些人會因為站在某個特定意見的隊伍中而產生優越感,覺得自己比別人更有見地。
Thumbnail
「只要做了ABC,就可以達到目標」,「就是因為欠了XYZ,所以才會失敗」。這種單線敘述的邏輯有道理嗎?其實還蠻有道理的,單線邏輯可以解決生活中大部分的小事,像是「考試考不好就應該多練習」。可我們遇到網路上宣稱某種觀點才是正確者,解決的對象都是系統性問題,不是小事。
Thumbnail
我們現在遇到的問題,幾乎可以說就是少子化所造成,不是只有台灣才少子化,全世界的先進國家都一樣。真正造成少子化的主要原因,一個是避孕技術的成熟與低成本,另一個是文化上鼓吹個人主義、享樂主義,使人規避家庭與生育。
Thumbnail
我認為運動產值絕對下降,而要解決少子化,只有一招
Thumbnail
想來聊聊生育這件事,或許是因為春節見了親戚,又被催產了,奇怪的是家裡兩個20多歲的女孩子都沒有男朋友,比起催產不是應該先催婚嗎?
Thumbnail
隨著時代演變,談戀愛、結婚、生子已經不再是一生中必然的過程。為此,從來沒有談過戀愛的人也並非少數。 然而,也不是所有人都樂於當個母單。為什麼不知不覺就走到這一步了呢?這次將介紹母胎單身男女特質,以及擺脫母單的方法。
Thumbnail
我們都堅持自己是對的,他人是錯的。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Thumbnail
險惡的外界可以很輕易辜負你任何努力和決定,誠實認清自己,那是最實在。
Thumbnail
這個世界既競爭也合作聽起來是個合理的概念,但我相信90%的人根本過不了這種生活。 競爭的結果只有一個贏家,合作就是大家一起融洽的完成一件事。 這是99%台灣人對於競爭與合作的既定印象。
1. 誤以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意見: - 很多人實際上只是隨波逐流,並沒有真正的獨立思考。這些人常常在看到某些意見時,會說「我也是這麼想的」,但實際上他們並沒有深入思考過這個問題。 2. 站隊形成優越感: - 有些人會因為站在某個特定意見的隊伍中而產生優越感,覺得自己比別人更有見地。
Thumbnail
「只要做了ABC,就可以達到目標」,「就是因為欠了XYZ,所以才會失敗」。這種單線敘述的邏輯有道理嗎?其實還蠻有道理的,單線邏輯可以解決生活中大部分的小事,像是「考試考不好就應該多練習」。可我們遇到網路上宣稱某種觀點才是正確者,解決的對象都是系統性問題,不是小事。
Thumbnail
我們現在遇到的問題,幾乎可以說就是少子化所造成,不是只有台灣才少子化,全世界的先進國家都一樣。真正造成少子化的主要原因,一個是避孕技術的成熟與低成本,另一個是文化上鼓吹個人主義、享樂主義,使人規避家庭與生育。
Thumbnail
我認為運動產值絕對下降,而要解決少子化,只有一招
Thumbnail
想來聊聊生育這件事,或許是因為春節見了親戚,又被催產了,奇怪的是家裡兩個20多歲的女孩子都沒有男朋友,比起催產不是應該先催婚嗎?
Thumbnail
隨著時代演變,談戀愛、結婚、生子已經不再是一生中必然的過程。為此,從來沒有談過戀愛的人也並非少數。 然而,也不是所有人都樂於當個母單。為什麼不知不覺就走到這一步了呢?這次將介紹母胎單身男女特質,以及擺脫母單的方法。
Thumbnail
我們都堅持自己是對的,他人是錯的。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