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26|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筆記】牛的印跡【第五章】四念處

  • 在佛教的經論裡,不同的停心方法都是為了移去粗重的情緒覆蓋,幫助修行者收攝散亂心,培養定力。
  • 四念處的處,是指對四種對象的觀想: (一)身,身體 (二)受,身體對外界種種刺激的感受 (三)心,心靈對這些感受所產生的反應與執著 (四)法,由身、受、心產生的一切
  • 四念處的用意,是對治和根除四種基本的顛倒,及四種對存在的謬見: (一)以為存在是清淨的,存在是不淨 (二)以為存在是快樂的,快樂是苦的 (三)以為存在是永恆常住的,無常的 (四)以為我們和世間有情都有不變的自性,無我的
  • 深入一層考察,就會發現我們對身體的體驗,全都是由這一類的感受構成。正是這種與外境互動時所產生的感受,構成我們對身體存在的感受。
  • 只要自我還在,煩惱就還在,只是以不同的形式出現罷了。

受念處(觀受是苦)
  • 事實上,我們對四周的世界是採取一種防衛性的態度。第一個會在心裡閃過的念頭就是:它是不是可以滿足取悅我們,或是會威脅傷害我們。
  • 我們就這樣以感受為工具,以我/他、樂/苦、威脅/有利等二分法,塑造出自我與世界。
  • 更糟的是,在追尋快樂的形式中,我們已經為自己播下了失敗的種子。因為勒也是無常的,總有一天會消逝。

心念處(觀心是苦)
  • 如果我們近距離審視我們所謂的「心」或「個性」,就會發現它不過是一條極為湍急的溪流,由此起彼落的念頭、感官印象、感受和驅力所連接而成,不斷受外在刺激和內在思緒的影響而起伏不定。
  • 日復一日,我們都站在一個絕對主觀的實體基礎上,評估和操控四周的世界:「我」感知到「世界」、「思考」著某個「想法」,並決定採取某個「行動」。
  • 它是善變和短暫的,就和身念處之於身體一樣,心念處也會逼著我們拋棄心是不變的天真假設。

法念處(觀法無我)
  • 揭示過「身」和「心」的虛假之後,兩者間的界線就此消失,連帶消失的是內在與外在、自我與世界、心靈與物質這些次一級的二分法。
  • 「我」或「自我」不過是一個思想,一個心靈虛構物,它是與其他的心靈虛構物一起產生的。因此,它是無法獨立存在的。在任何一個法(經驗的基本元素)裡,都找不到一個持續和同一的自我。我是由因緣所構成,是沒有根本的。即人的生命存在由五蘊假合而成,並無實在的自性。
「四念處」的最終目的是要讓人體悟四諦,洞見無我,從生死輪迴中解脫出來。
  • 佛教認為只有當修行者對「存在」具有正確的洞見時,才會升起真正的愛與慈悲-也就是只有當修行者體悟到,存在的性質是「緣起」和「無自性」,時,愛與慈悲始克生起。
  • 當我們意識到人類與其他形式的生命或物質存在關係密切時,又怎能不對萬物產生同情心和關懷呢?這種擴及所有地方一切生命的慈悲,來自於「我們其實都是一家人」的洞見,這就是佛教慈悲的基礎。
  • 要想真正自在地過無我的生活,並不是要離開世界,而是要以開放的心,當下慈悲地生活在這個浩瀚、互相滲透的整體之內。當你擁有無邊的智慧,能夠去包容特殊與普通、空與有的萬物時;或者當你擁有無邊的慈悲與方便,能夠像對待身體一樣,去包容萬物與環境的時候,你就是一個修得無上正覺得佛。
書名:牛的印跡
作者:聖嚴法師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我希望把接觸到的佛法記錄下來,讓更多人受到利益。同時推廣理念"提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奉獻我們自己,成就社會大眾"。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