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在詞裡透透氣】後疫情時代,無常取代未來的焦慮感(上.哲學篇) ft.《情緒之書》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明天」與「無常」誰先到來?
疫情爆發後的現今,「無常」不斷地搶先於「明天」佔據於生命中,再也沒有計劃好的未來,取而代之的是新常態的「再調整」「再延期」。
Andrew Neel
愈來愈多的從來不是薪水,而是更多的變化球與疫情數字。大環境的壓力轟隆轟隆地不斷在每個人背後運轉,每個停下來喘息的時間,手指忍不住地搜尋今天的確診人數。當我們與疫情的距離,無法被測量,對於未來的規劃,也因此無法被掌握,停止、重新、延期帶來無止盡的茫然、困惑、焦慮。人們的眼光也被迫回歸到自身,重新思考也重新排序生命中的重要他人與事件。
前幾天在看香港八零年代的港風是如何興起的紀錄片,再次感嘆於八九零年代年輕人臉上那種藏不住的、對未來懷抱希望的閃亮眼神,那樣的自信與意氣風發,對於未來十足的肯定與「明天一定會更好」那樣的信念,實在令人欣羨。
膠著在焦慮與茫然的泥淖之中,空暇之餘我開始不斷地滑社交軟體,舉凡IG臉書、YouTube,藉此逃避焦慮的追殺。但是驗算法帶給我的只有無限的空虛,一抽離這些平台,想到浪費在上面的時間,焦慮與茫然只會更加劇我的頭痛與胃緊縮。
無法被減緩甚至被排解的情緒,使我轉而尋找詩詞與書籍的幫助,在Tiffany Smith《情緒之書》的目錄中,指尖滑過一章節「焦慮」ANXIETY,厚厚的書本、大拇指翻著一頁頁的紙張,找到對應的頁數,開篇第一句作者就引用了丹麥哲學家齊克果的定義:

「焦慮是自由的頭暈目眩」

焦慮在現代人眼中,似乎是一種詛咒,一種需要被克服、被解決的情緒,因其帶來不舒服的生理反應。而藥丸、藥劑、正向練習和冥想就被提供為安定焦慮的一種療法,設法讓心「自由」。
但你知道嗎?焦慮被如此「惡魔化」僅是在一百多年以前才開始,而在此之前,恐懼與苦惱被視為一種「發現自我獲得自由之後的健康反應」而在戰爭與醫療產業急速擴張後,焦慮延伸出抑鬱,更被分門別類定義成各種不同的類型。
而對於丹麥哲學家齊克果來說,將憂鬱視為廣泛流行的心理疾病這樣的想法,恐怕難以認同。他認為焦慮是「懷抱著對現在的苦惱及對未來的畏懼」,也就是
當我們認知到生命還未被拍桌定案之前的適切反應
這是多麼令人興奮的解釋啊!意味著我們還掌握著絕對的自由去做出決定,並且全然地負責並承擔後果。這樣的暈眩、令人膽怯的感受,才是一個人切切實實活著的標記。而我們所面臨的挑戰,不該是避免這些驚恐煩躁的感覺,或是被它們所麻痺,而在於學會承認並瞭解到隱藏在它們背後的是「自由選擇」這件事的重要性。
Alex Green
也就是說當生理反應出現恐懼不安,甚至引起胃痛時,我們可以將焦點放在情緒背後「我們掌握著對於自己生命的決定權」這件事上,而這不就是我們掛在嘴邊,不斷想要追求的「自由」嗎?
書的最後提到,如果齊克果知道我們現代人將焦慮情緒,視之唯恐不及之物,而不是自由本身的證據,恐怕是要大驚失色。
回頭探索自己情緒產生的源頭之時,除了將自己的焦慮來源從個人遇到的困境、再到大環境的反思,最後回歸到情緒本身哲學上的探討。過程中除了更加認識自己,也更加認識這一個聽起來很「不好」「應該被消除」的情緒。當「焦慮」不再被我視為一種必須被打壓,可能會妨礙我走向「成功」的路障,反而是作為一種「我現在擁有選擇權」的生理反應時,我更能轉換自己與焦慮共處時的態度。
當我清楚情緒的來源後,我發現我可以練習與之共處,而不再害怕它或是想盡辦法要打倒它,畢竟他就是我的一部分,我永遠無法因為胃痛就把胃切除。
看完齊克果的論點,的確帶給我認知「焦慮」的新觀點。但一下子就要換個方式與焦慮相處,想必還是不簡單的。於是我轉而在文學中尋找對於茫然的未來有相同焦慮的詞人們,想聽聽他們是如何處理生命中遇到的困難,且如何調整心理狀態? 詳見下篇

情緒之書: 156種情緒考古學, 探索人類情感的本質、歷史、演化與表現方式(圖出自誠品官網)
文中部分出自Tiffany Smith《情緒之書》木馬文化
「情緒就像是天氣倏忽而逝,彼此渲染,將世界染成同一色調。」
「有時感覺起來,更像是我們隸屬於情緒,而不是情緒隸屬於我們。或許唯有更加關注自己的感覺,我們才能真正了解自己。」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4會員
42內容數
詞,是精煉的情緒感受,很美。 藉由一篇篇的故事而非詞語注釋,我相信每個人都能感受到詞裡封存幾千年前的茶香餘事與愛恨情仇。 讀詞門檻並沒有想像中的高, 秉持著「相信自己讀詞的感受」,將詞中感受到的情感傳遞到每個人心中。 在認識自我的過程中,是文學讀懂我的困境,點出我的盲點,同時擁抱我的脆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KC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撕心裂肺之後,伴隨而來的是無法停止地想像著那時的你,是不是很害怕?是不是很痛?是不是叫著我的名字,但我卻來不及趕到你身邊? 十天了,距離他離開這個世界。日子的天數是如此的無感,明明昨天我們才約在咖啡廳相見。第十天,背著他送的背包、想著他的話,決定要為我們做一件事,一件特別的事
歡樂的當下,懼怕人散心空。重逢的到來,擔憂別愁銷魂。漫漫人生,滾滾紅塵。相遇不易,更是難得。 在泰國與緬甸的邊境,山巒波濤洶湧,放眼望去滿山滿谷枯黃的草。沿著斜坡,一棟又一棟房子蜿蜒朝著山上而去,每轉一個彎,
縱使只有一晚,就讓我們在黑夜中載浮載沉。一起做一個夢,一個黃澄澄的夢,然後永遠不要醒來。 那年冬天,沒有下雪,天氣很冷,我滯留在北緯40度的某個城市。你問我城市的名字嗎?記憶有些模糊了,只記得那裡出產的刀子鋒利無比。
撕心裂肺之後,伴隨而來的是無法停止地想像著那時的你,是不是很害怕?是不是很痛?是不是叫著我的名字,但我卻來不及趕到你身邊? 十天了,距離他離開這個世界。日子的天數是如此的無感,明明昨天我們才約在咖啡廳相見。第十天,背著他送的背包、想著他的話,決定要為我們做一件事,一件特別的事
歡樂的當下,懼怕人散心空。重逢的到來,擔憂別愁銷魂。漫漫人生,滾滾紅塵。相遇不易,更是難得。 在泰國與緬甸的邊境,山巒波濤洶湧,放眼望去滿山滿谷枯黃的草。沿著斜坡,一棟又一棟房子蜿蜒朝著山上而去,每轉一個彎,
縱使只有一晚,就讓我們在黑夜中載浮載沉。一起做一個夢,一個黃澄澄的夢,然後永遠不要醒來。 那年冬天,沒有下雪,天氣很冷,我滯留在北緯40度的某個城市。你問我城市的名字嗎?記憶有些模糊了,只記得那裡出產的刀子鋒利無比。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焦慮症是一種心理疾病,常伴隨著心理與生理症狀。本文將介紹焦慮症的症狀,並探討應對方法。透過瞭解焦慮症,讓讀者能更好地照顧自己。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焦慮的本質在於我們過度遵循社會規則和自我設定的“禁區”。本文將探討焦慮的根本原因,提供減輕焦慮的方法,幫助找到更輕鬆的生活方式。透過減少自我設立的禁區,接受並重新定義發生的事件,我們可以找到更輕鬆、更快樂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下個階段,應該會重新聚焦於「焦慮」的主題,焦慮是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其實如果搜尋認知行為療法(CBT),會發現與佛法、斯多葛主義有關,另外叔本華也與佛法、印度哲學有關,所以整體的方向依然是一致的。
在現代生活的快節奏和高壓力下,許多人會經歷恐慌情緒。恐慌是一種無來由的巨大壓力,常常因對外界環境過於敏感而引發的不安。然而,學會安於當下,專注於當下,警覺到自己正在恐慌,才能有效地讓自己冷靜下來。這篇文章將探討如何面對和管理恐慌情緒,並提供一些實用的方法幫助你在面對恐慌時保持冷靜。 恐慌的本質與來
Thumbnail
不斷地擔心未來 在這個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中,人們往往陷入一個陷阱:不斷地擔心未來,而忽略了當下的美好。生活總是充滿了各種挑戰和壓力,我們常常為了未知的將來而焦慮不安,卻忘記了當下正是我們擁有的珍貴時刻。 不確定的未來 每個人都曾經為未來的不確定性而感到困擾。或許是工作上的壓力,或許是人際關係的波
恐懼驅使焦慮! 😰 焦慮源於對未來無法掌控的恐懼。俗話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們常感到焦慮,要麼是因為行動不及能力,要麼是因為企圖控制不可控制的事情。當你明明有能力卻遲遲不動...
Thumbnail
在科技迅速發展的現今社會,過多的選擇和資訊常常讓人們感到焦慮和壓力。這篇文章解釋了焦慮的根源以及如何應對焦慮情緒。作者提出了以正向思考和減法生活等方式來放鬆生活、降低壓力。
Thumbnail
焦慮是一種我們意識到悲慘未來的恐怖,認為平靜可能會被打破的那種心理的不安全感與壓力感。我們會感到不安、某種危險、心慌、坐不住、壓力,忍不住的猜測可能的情況、不斷試圖拼湊線索、尋找讓自己安定的答案。需要注意的是這種不安全感,源於「意識到」,這代表著危機與悲慘未來並不一定真實存在,而是我們「認為存在」。
文/晨光暖果醬   「好擔心明天的工作!」、「後天就要上台了,真煩惱!」、「不曉得下個禮拜的報告,能不能表現得好?」你是否也經常如此,日日焦慮呢?曾經的我,也時常為未來的事情擔憂,然而某天我看到一段話,突然明白過來,其實不需要太過憂慮未來。   先來說說現代精神官能症的問題,有一部分的焦慮症都是
Thumbnail
在這個什麼都追求「快」的時代,我們很容易陷入一種短線思維,今天努力、明天開花,後天我就要摘果實,進而陷入焦慮的惡性循環。 曾經我也是這樣的人,尤其疫情後的這幾年,大環境變化又更加快速,產業更替、AI興起、各國紛爭不斷,身為一般普通百姓不免感到焦慮,但其實這樣的短線思維,會讓我們過得越來越辛苦...
Thumbnail
焦慮症是一種心理疾病,常伴隨著心理與生理症狀。本文將介紹焦慮症的症狀,並探討應對方法。透過瞭解焦慮症,讓讀者能更好地照顧自己。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焦慮的本質在於我們過度遵循社會規則和自我設定的“禁區”。本文將探討焦慮的根本原因,提供減輕焦慮的方法,幫助找到更輕鬆的生活方式。透過減少自我設立的禁區,接受並重新定義發生的事件,我們可以找到更輕鬆、更快樂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下個階段,應該會重新聚焦於「焦慮」的主題,焦慮是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其實如果搜尋認知行為療法(CBT),會發現與佛法、斯多葛主義有關,另外叔本華也與佛法、印度哲學有關,所以整體的方向依然是一致的。
在現代生活的快節奏和高壓力下,許多人會經歷恐慌情緒。恐慌是一種無來由的巨大壓力,常常因對外界環境過於敏感而引發的不安。然而,學會安於當下,專注於當下,警覺到自己正在恐慌,才能有效地讓自己冷靜下來。這篇文章將探討如何面對和管理恐慌情緒,並提供一些實用的方法幫助你在面對恐慌時保持冷靜。 恐慌的本質與來
Thumbnail
不斷地擔心未來 在這個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中,人們往往陷入一個陷阱:不斷地擔心未來,而忽略了當下的美好。生活總是充滿了各種挑戰和壓力,我們常常為了未知的將來而焦慮不安,卻忘記了當下正是我們擁有的珍貴時刻。 不確定的未來 每個人都曾經為未來的不確定性而感到困擾。或許是工作上的壓力,或許是人際關係的波
恐懼驅使焦慮! 😰 焦慮源於對未來無法掌控的恐懼。俗話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們常感到焦慮,要麼是因為行動不及能力,要麼是因為企圖控制不可控制的事情。當你明明有能力卻遲遲不動...
Thumbnail
在科技迅速發展的現今社會,過多的選擇和資訊常常讓人們感到焦慮和壓力。這篇文章解釋了焦慮的根源以及如何應對焦慮情緒。作者提出了以正向思考和減法生活等方式來放鬆生活、降低壓力。
Thumbnail
焦慮是一種我們意識到悲慘未來的恐怖,認為平靜可能會被打破的那種心理的不安全感與壓力感。我們會感到不安、某種危險、心慌、坐不住、壓力,忍不住的猜測可能的情況、不斷試圖拼湊線索、尋找讓自己安定的答案。需要注意的是這種不安全感,源於「意識到」,這代表著危機與悲慘未來並不一定真實存在,而是我們「認為存在」。
文/晨光暖果醬   「好擔心明天的工作!」、「後天就要上台了,真煩惱!」、「不曉得下個禮拜的報告,能不能表現得好?」你是否也經常如此,日日焦慮呢?曾經的我,也時常為未來的事情擔憂,然而某天我看到一段話,突然明白過來,其實不需要太過憂慮未來。   先來說說現代精神官能症的問題,有一部分的焦慮症都是
Thumbnail
在這個什麼都追求「快」的時代,我們很容易陷入一種短線思維,今天努力、明天開花,後天我就要摘果實,進而陷入焦慮的惡性循環。 曾經我也是這樣的人,尤其疫情後的這幾年,大環境變化又更加快速,產業更替、AI興起、各國紛爭不斷,身為一般普通百姓不免感到焦慮,但其實這樣的短線思維,會讓我們過得越來越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