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在詞裡透透氣】後疫情時代,無常取代未來的焦慮感(上.哲學篇) ft.《情緒之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明天」與「無常」誰先到來?

疫情爆發後的現今,「無常」不斷地搶先於「明天」佔據於生命中,再也沒有計劃好的未來,取而代之的是新常態的「再調整」「再延期」。

raw-image

愈來愈多的從來不是薪水,而是更多的變化球與疫情數字。大環境的壓力轟隆轟隆地不斷在每個人背後運轉,每個停下來喘息的時間,手指忍不住地搜尋今天的確診人數。當我們與疫情的距離,無法被測量,對於未來的規劃,也因此無法被掌握,停止、重新、延期帶來無止盡的茫然、困惑、焦慮。人們的眼光也被迫回歸到自身,重新思考也重新排序生命中的重要他人與事件。

前幾天在看香港八零年代的港風是如何興起的紀錄片,再次感嘆於八九零年代年輕人臉上那種藏不住的、對未來懷抱希望的閃亮眼神,那樣的自信與意氣風發,對於未來十足的肯定與「明天一定會更好」那樣的信念,實在令人欣羨。

膠著在焦慮與茫然的泥淖之中,空暇之餘我開始不斷地滑社交軟體,舉凡IG臉書、YouTube,藉此逃避焦慮的追殺。但是驗算法帶給我的只有無限的空虛,一抽離這些平台,想到浪費在上面的時間,焦慮與茫然只會更加劇我的頭痛與胃緊縮。

無法被減緩甚至被排解的情緒,使我轉而尋找詩詞與書籍的幫助,在Tiffany Smith《情緒之書》的目錄中,指尖滑過一章節「焦慮」ANXIETY,厚厚的書本、大拇指翻著一頁頁的紙張,找到對應的頁數,開篇第一句作者就引用了丹麥哲學家齊克果的定義:

「焦慮是自由的頭暈目眩」

焦慮在現代人眼中,似乎是一種詛咒,一種需要被克服、被解決的情緒,因其帶來不舒服的生理反應。而藥丸、藥劑、正向練習和冥想就被提供為安定焦慮的一種療法,設法讓心「自由」。

但你知道嗎?焦慮被如此「惡魔化」僅是在一百多年以前才開始,而在此之前,恐懼與苦惱被視為一種「發現自我獲得自由之後的健康反應」而在戰爭與醫療產業急速擴張後,焦慮延伸出抑鬱,更被分門別類定義成各種不同的類型。

而對於丹麥哲學家齊克果來說,將憂鬱視為廣泛流行的心理疾病這樣的想法,恐怕難以認同。他認為焦慮是「懷抱著對現在的苦惱及對未來的畏懼」,也就是

當我們認知到生命還未被拍桌定案之前的適切反應

這是多麼令人興奮的解釋啊!意味著我們還掌握著絕對的自由去做出決定,並且全然地負責並承擔後果。這樣的暈眩、令人膽怯的感受,才是一個人切切實實活著的標記。而我們所面臨的挑戰,不該是避免這些驚恐煩躁的感覺,或是被它們所麻痺,而在於學會承認並瞭解到隱藏在它們背後的是「自由選擇」這件事的重要性。

raw-image

也就是說當生理反應出現恐懼不安,甚至引起胃痛時,我們可以將焦點放在情緒背後「我們掌握著對於自己生命的決定權」這件事上,而這不就是我們掛在嘴邊,不斷想要追求的「自由」嗎?

書的最後提到,如果齊克果知道我們現代人將焦慮情緒,視之唯恐不及之物,而不是自由本身的證據,恐怕是要大驚失色。

回頭探索自己情緒產生的源頭之時,除了將自己的焦慮來源從個人遇到的困境、再到大環境的反思,最後回歸到情緒本身哲學上的探討。過程中除了更加認識自己,也更加認識這一個聽起來很「不好」「應該被消除」的情緒。當「焦慮」不再被我視為一種必須被打壓,可能會妨礙我走向「成功」的路障,反而是作為一種「我現在擁有選擇權」的生理反應時,我更能轉換自己與焦慮共處時的態度。

當我清楚情緒的來源後,我發現我可以練習與之共處,而不再害怕它或是想盡辦法要打倒它,畢竟他就是我的一部分,我永遠無法因為胃痛就把胃切除。

看完齊克果的論點,的確帶給我認知「焦慮」的新觀點。但一下子就要換個方式與焦慮相處,想必還是不簡單的。於是我轉而在文學中尋找對於茫然的未來有相同焦慮的詞人們,想聽聽他們是如何處理生命中遇到的困難,且如何調整心理狀態? 詳見下篇


raw-image


文中部分出自Tiffany Smith《情緒之書》木馬文化

「情緒就像是天氣倏忽而逝,彼此渲染,將世界染成同一色調。」

「有時感覺起來,更像是我們隸屬於情緒,而不是情緒隸屬於我們。或許唯有更加關注自己的感覺,我們才能真正了解自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KC的沙龍
64會員
42內容數
詞,是精煉的情緒感受,很美。 藉由一篇篇的故事而非詞語注釋,我相信每個人都能感受到詞裡封存幾千年前的茶香餘事與愛恨情仇。 讀詞門檻並沒有想像中的高, 秉持著「相信自己讀詞的感受」,將詞中感受到的情感傳遞到每個人心中。 在認識自我的過程中,是文學讀懂我的困境,點出我的盲點,同時擁抱我的脆弱。
KC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6
好久沒有寫文章了,也很久沒有寫日記了,總覺得現在打出來的文字沒辦法一步到位,沒辦法像之前寫的那麼好。 蠻好笑的,現在看回以前的文字,總覺得那些文字不像是我寫的,當下寫的時候很焦慮,覺得自己無病呻吟,每天都在擔憂同一件事,大家會不會看了也覺得很厭煩。 今天打開「每天寫一點」的資料夾,發現自己 20
2025/04/26
好久沒有寫文章了,也很久沒有寫日記了,總覺得現在打出來的文字沒辦法一步到位,沒辦法像之前寫的那麼好。 蠻好笑的,現在看回以前的文字,總覺得那些文字不像是我寫的,當下寫的時候很焦慮,覺得自己無病呻吟,每天都在擔憂同一件事,大家會不會看了也覺得很厭煩。 今天打開「每天寫一點」的資料夾,發現自己 20
2023/10/31
一開始看完蒼鷺與少年,十分感動,作為在觀影前就把《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嗑完的人來說,書與電影的互動與帶來的震撼感更加強烈,我想,宮崎駿用這部電影很好地回答了書中的問題⋯⋯。 不論是在電影還是在書中,都傳達出一則很重要的訊息——在做每個決定的時候,要選擇當個「真誠的人」,並不是「善良的人
Thumbnail
2023/10/31
一開始看完蒼鷺與少年,十分感動,作為在觀影前就把《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嗑完的人來說,書與電影的互動與帶來的震撼感更加強烈,我想,宮崎駿用這部電影很好地回答了書中的問題⋯⋯。 不論是在電影還是在書中,都傳達出一則很重要的訊息——在做每個決定的時候,要選擇當個「真誠的人」,並不是「善良的人
Thumbnail
2023/09/25
這個世界不再公平、美好、良善,當我們愈長愈大,總有一天會需要踏入現實世界,漁夫王時刻,指得就是這「第一次」的經驗,很痛,卻是美好的,因為是蛻變的開始,是踏上自我旅程的起點。而我最近一次又被現實世界重擊,是申請上 Erasmus 碩士 ,卻在與各國學長姊詢問各種職涯問題後,掙扎了許久,最終決定放棄。
Thumbnail
2023/09/25
這個世界不再公平、美好、良善,當我們愈長愈大,總有一天會需要踏入現實世界,漁夫王時刻,指得就是這「第一次」的經驗,很痛,卻是美好的,因為是蛻變的開始,是踏上自我旅程的起點。而我最近一次又被現實世界重擊,是申請上 Erasmus 碩士 ,卻在與各國學長姊詢問各種職涯問題後,掙扎了許久,最終決定放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焦慮」是人類常經歷到的情緒之一,尤其在當今變化快速、充滿未知的世代,就讓我們一起看看怎麼與焦慮共存吧❤️
Thumbnail
「焦慮」是人類常經歷到的情緒之一,尤其在當今變化快速、充滿未知的世代,就讓我們一起看看怎麼與焦慮共存吧❤️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作為人,活在這個充滿變數與紛亂的世界上,本來就是很辛苦的。一個人只要轉過頭,否認自己的感覺,企圖用驕傲掩飾自己的不安,吃憂鬱症治療藥物是難以改善的。正念是一種接納自己情緒的過程,簡單也充滿挑戰,可以幫助我們面對我們內心的脆弱與恐懼。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作為人,活在這個充滿變數與紛亂的世界上,本來就是很辛苦的。一個人只要轉過頭,否認自己的感覺,企圖用驕傲掩飾自己的不安,吃憂鬱症治療藥物是難以改善的。正念是一種接納自己情緒的過程,簡單也充滿挑戰,可以幫助我們面對我們內心的脆弱與恐懼。
Thumbnail
“在未知中保持信任。”這就是生命的全部奧秘。
Thumbnail
“在未知中保持信任。”這就是生命的全部奧秘。
Thumbnail
越來越多人深陷焦慮、憂鬱或恐慌,卻都被視為個人問題。《焦慮世代》引經據典,爬梳比較歷史上不同文化風俗,指出當代的精神健康議題很大原因是由社會環境變遷導致,而這要從現代人普遍有的焦慮思維開始談起。
Thumbnail
越來越多人深陷焦慮、憂鬱或恐慌,卻都被視為個人問題。《焦慮世代》引經據典,爬梳比較歷史上不同文化風俗,指出當代的精神健康議題很大原因是由社會環境變遷導致,而這要從現代人普遍有的焦慮思維開始談起。
Thumbnail
此主題介紹存在心理治療對於自由、決定與焦慮三者關係的觀點,分為三篇短文介紹之:自由的黑暗面與焦慮的關係、決定與承擔責任為何成就了個人自由、以及如何催化人做決定。三篇短文內容主要節錄自存在心理治療大師歐文亞隆的著作《生命的禮物》一書的章節。本篇介紹自由的黑暗面與焦慮的關係。
Thumbnail
此主題介紹存在心理治療對於自由、決定與焦慮三者關係的觀點,分為三篇短文介紹之:自由的黑暗面與焦慮的關係、決定與承擔責任為何成就了個人自由、以及如何催化人做決定。三篇短文內容主要節錄自存在心理治療大師歐文亞隆的著作《生命的禮物》一書的章節。本篇介紹自由的黑暗面與焦慮的關係。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看似沒有盡頭的焦慮,有時候完全找不到任何原因。但焦慮在焦慮這件事,卻可能回應到我們內在失控的情緒與感覺。雖然將這樣的感覺丟給別人可能很爽,但卻無法阻止焦慮繼續產生。讓我們一起學習,要如何透過情緒日記來幫助自己處理失控的情緒與感覺。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看似沒有盡頭的焦慮,有時候完全找不到任何原因。但焦慮在焦慮這件事,卻可能回應到我們內在失控的情緒與感覺。雖然將這樣的感覺丟給別人可能很爽,但卻無法阻止焦慮繼續產生。讓我們一起學習,要如何透過情緒日記來幫助自己處理失控的情緒與感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