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動未知的世代,我們如何與「焦慮」共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 變動未知的世代,「焦慮」無所不在

「焦慮」是我們常經歷到的情緒之一,尤其在當今變化快速、充滿未知的世代。

新冠疫情歷經了3年多,好不容易才慢慢穩定下來,不過仍無法保證未來是否能一直安然無恙。

這幾年也讓大家很煩惱的是,物價、薪水、股市、經濟的起伏,擔心錢越來越不夠用,以後不知道會不會生活難過、有危機?牽掛著錢要從哪裡來,是不是要更努力投資理財?又或者自己的外表身材、知識才華、能力表現、頭銜地位夠不夠好?有沒有被時代淹沒、淘汰的風險?

加上政治、選舉、世界局勢的動盪,臺灣人已經很習慣滑手機、用網路社群媒體來接觸各種資訊,考驗我們吸收、消化、分辨、判斷外界訊息的耐性跟能力;有時我們跟身邊的人吵架、衝突、意見不合,除了相處上的原因之外,也有可能是出於這些資訊、觀念、立場的落差。

raw-image
  • 我們與「焦慮」的關係

「焦慮」是指向未來的情緒感受,無論現在就有經歷到某些人事物、不確定會怎麼發展下去,或預期、想像以後可能會出現什麼。

「焦慮」一方面讓我們放眼未來、有動力去做事,但若累積過度、無法與之共存,便容易反應在身體,常見像過勞、失眠、頭暈、胸悶、呼吸不順、心悸、胃痛、神經失調、免疫系統出問題等等;心理層面自然也不好過,擔心、緊張、害怕,腦袋停不下來、一直急著找事做,反倒壓力更大、不知道自己在忙什麼,或者拖延、耗費更多時間;久而久之,還可能演變成無力、倦怠,甚至覺得既然以後不知道會發生什麼,那現在為什麼還要努力生活?因此感到厭世、沒有動力。

  • 與「焦慮」共存,如朋友般並肩前行

共存訣竅1:多方培養放鬆、發洩等不同功用的情緒調適方法

大家都知道不需要太焦慮,實際上卻往往做不到,畢竟人不是機器或電子產品,沒辦法完全按照邏輯跟道理去走,情緒也有情緒的方法,等待我們多方探索、嘗試應用。

調適焦慮情緒有許多不同方向,首先是大家通常比較會的「轉移注意力」。

把注意力從那些未來、不確定的事,慢慢拉回到現在。

滑手機、玩遊戲、追劇、做家事等等,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習慣的方法,只是需要適度、適量,畢竟這終究不是直接調適情緒,只是暫時保持距離。

除了轉移焦點、暫時抽離,我們還可以試著多一些「放鬆、撫慰」。

如果大家有網路,找一些輕柔音樂來聽,就是很簡單能轉換氛圍、心情的方式,或是深呼吸、冥想、泡澡、按摩身體、專心去做喜歡又能平靜下來的活動、跟人/動物/大自然來個擁抱等等。

此外,也可以往「發洩、釋放」方向進行。

找個安全環境來體驗用力抒發的過程,比如運動、健身、跳舞、享用美食、旅遊、吶喊、痛快地哭一場、大力在紙上塗鴨亂畫,再把紙撕掉/揉捏/丟出去等等。

調適焦慮情緒的方法其實各式各樣,我們可以多方嘗試,並仔細體會效果如何?可以讓焦慮往哪個方向做調節、轉換成什麼樣的心情狀態?有沒有其他副作用或代價(例如比較花錢或有傷身風險等等)?能不能在生活中持續做到、養成習慣?

raw-image

共存訣竅2:把「焦慮」當朋友,來場深度對話、轉換成生活動力

有方法調適情緒,通常也會自然回到比較安穩的狀態,這時可以趁機喊停,避免再接觸太多外界資訊,使心情能夠暫緩,跟焦慮保持著舒服距離。

大家可以試著回到內心,來場自我對話,看看焦慮的原因、在意的點到底是什麼?比方說很多人為了金錢緊張,不一定是單純考量生活夠不夠用,可能還包含想對重要的人交代、想證明自己以維護自信心和面子、社會上資本主義潮流灌輸的價值觀、曾經貧困過不希望再次發生等等等,有許多焦慮的更深層來源。

會焦慮,往往代表我們認真看待生活,還有一些想做的事、在乎的人、要達到的目標、渴望實現的夢,這些面向也值得我們去探索、開發、轉化成生活動力。

既然焦慮無所不在,不妨試著跟「焦慮」當朋友,甚至可以為焦慮取個不那麼可怕的名字、找個喜歡的圖案來做代表。

看著「焦慮(取名字)」,就看見自己的生活並不容易,需要適時抒發、吶喊一下,也需要適時抱抱、安撫、肯定已經嘗試努力過的地方。

看著「焦慮(取名字)」,就發現自己仍有重視的人事物,可以一起找尋動力、實踐心中嚮往,在未知當中也莫忘初衷,專注在此刻所能做的,一步一步踩穩,就好。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撒籽 心理推廣團隊的沙龍
10會員
6內容數
2023/08/01
「恐怖情人」逐漸進入大眾視野,但不禁疑問:「這個人都已經這麼誇張了,被害人為什麼不趕快逃走呢?」很多時候不是不想逃,而是沒有力氣也不敢逃。許多恐怖情人十分貼心而有魅力,在度過一段甜蜜時光後,有些徵兆才開始浮現。就讓撒籽來幫大家盤點幾個恐怖情人的徵兆和手段,以及被害者遇到恐怖情人無法逃走的原因!
2023/08/01
「恐怖情人」逐漸進入大眾視野,但不禁疑問:「這個人都已經這麼誇張了,被害人為什麼不趕快逃走呢?」很多時候不是不想逃,而是沒有力氣也不敢逃。許多恐怖情人十分貼心而有魅力,在度過一段甜蜜時光後,有些徵兆才開始浮現。就讓撒籽來幫大家盤點幾個恐怖情人的徵兆和手段,以及被害者遇到恐怖情人無法逃走的原因!
2023/07/05
活在當代社會,早已習慣自己擁有生命安全、財產、自由等人權,直到撒籽小編近日前往綠島旅行,透過這塊土地了解過往承載著許多不公義的故事,才再次意識自己身處現代的幸福。 就讓我們一起透過2023年的綠島人權藝術季,聆聽人權、歷史與藝術的迴聲~
Thumbnail
2023/07/05
活在當代社會,早已習慣自己擁有生命安全、財產、自由等人權,直到撒籽小編近日前往綠島旅行,透過這塊土地了解過往承載著許多不公義的故事,才再次意識自己身處現代的幸福。 就讓我們一起透過2023年的綠島人權藝術季,聆聽人權、歷史與藝術的迴聲~
Thumbnail
2023/06/27
隨著METOO運動持續發酵,開始有些不同聲音出現:「我覺得METOO已經太過火了!」、「METOO運動是不是已經走歪了?」 這些問題的提出也相當重要,究竟怎樣叫做「走歪」呢? 「走歪」背後是否還反映出其它值得討論的議題? METOO運動帶來的意義有哪些?又該走向哪裡? 就讓我們一起盤點、統整一下吧~
Thumbnail
2023/06/27
隨著METOO運動持續發酵,開始有些不同聲音出現:「我覺得METOO已經太過火了!」、「METOO運動是不是已經走歪了?」 這些問題的提出也相當重要,究竟怎樣叫做「走歪」呢? 「走歪」背後是否還反映出其它值得討論的議題? METOO運動帶來的意義有哪些?又該走向哪裡? 就讓我們一起盤點、統整一下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哈囉~大家好,我是菜脯👋 ⁡ 今天想要來聊聊當我們現代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的同時,也讓我們不得已必須面對各種挑戰,產生更多壓力和情緒,使得我們常常處在「焦慮」的狀態下。
Thumbnail
哈囉~大家好,我是菜脯👋 ⁡ 今天想要來聊聊當我們現代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的同時,也讓我們不得已必須面對各種挑戰,產生更多壓力和情緒,使得我們常常處在「焦慮」的狀態下。
Thumbnail
活在現代,似乎很難遠離焦慮。根據統計,台灣平均每4個人就有1人為情緒而苦。每6個人就有一位需要透過藥物助眠,活在快速、充滿競爭壓力,且必須要不斷因應變化的現代社會,各行各業,在不同的社會角落及社會位置的人,恐怕很少不焦慮的。焦慮的形成,就生理和心理及社會層面,還有生活型態方面...
Thumbnail
活在現代,似乎很難遠離焦慮。根據統計,台灣平均每4個人就有1人為情緒而苦。每6個人就有一位需要透過藥物助眠,活在快速、充滿競爭壓力,且必須要不斷因應變化的現代社會,各行各業,在不同的社會角落及社會位置的人,恐怕很少不焦慮的。焦慮的形成,就生理和心理及社會層面,還有生活型態方面...
Thumbnail
金錢焦慮是生存焦慮嗎? 這個議題可以分成三個要素來探討。解決金錢上的問題、生存上的議題,與焦慮情緒根源。 金錢上的問題會導致人在物質世界的生存問題產生,進而產生焦慮。這是能被眾人理解的,但是事實上,人的焦慮有時候不是因為真實金錢與生存的問題,而是內心深處的問題,才是真正的問題。
Thumbnail
金錢焦慮是生存焦慮嗎? 這個議題可以分成三個要素來探討。解決金錢上的問題、生存上的議題,與焦慮情緒根源。 金錢上的問題會導致人在物質世界的生存問題產生,進而產生焦慮。這是能被眾人理解的,但是事實上,人的焦慮有時候不是因為真實金錢與生存的問題,而是內心深處的問題,才是真正的問題。
Thumbnail
「焦慮」是人類常經歷到的情緒之一,尤其在當今變化快速、充滿未知的世代,就讓我們一起看看怎麼與焦慮共存吧❤️
Thumbnail
「焦慮」是人類常經歷到的情緒之一,尤其在當今變化快速、充滿未知的世代,就讓我們一起看看怎麼與焦慮共存吧❤️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看似沒有盡頭的焦慮,有時候完全找不到任何原因。但焦慮在焦慮這件事,卻可能回應到我們內在失控的情緒與感覺。雖然將這樣的感覺丟給別人可能很爽,但卻無法阻止焦慮繼續產生。讓我們一起學習,要如何透過情緒日記來幫助自己處理失控的情緒與感覺。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看似沒有盡頭的焦慮,有時候完全找不到任何原因。但焦慮在焦慮這件事,卻可能回應到我們內在失控的情緒與感覺。雖然將這樣的感覺丟給別人可能很爽,但卻無法阻止焦慮繼續產生。讓我們一起學習,要如何透過情緒日記來幫助自己處理失控的情緒與感覺。
Thumbnail
「明天」與「無常」誰先到來? 疫情爆發後的現今,「無常」不斷地搶先於「明天」佔據於生命中,再也沒有計劃好的未來,取而代之的是新常態的「再調整」「再延期」。 對於大環境、對於未來的焦慮,情緒深根於我無法拔除。轉而求助《情緒之書》以哲學角度重新理解「焦慮」,再回到文學之中,找個地方安放自己。
Thumbnail
「明天」與「無常」誰先到來? 疫情爆發後的現今,「無常」不斷地搶先於「明天」佔據於生命中,再也沒有計劃好的未來,取而代之的是新常態的「再調整」「再延期」。 對於大環境、對於未來的焦慮,情緒深根於我無法拔除。轉而求助《情緒之書》以哲學角度重新理解「焦慮」,再回到文學之中,找個地方安放自己。
Thumbnail
真正意識到自己心中有許多錯綜復雜的焦慮時,大概是我23歲的時候了。 那個時候的我,短短畢業不到半年就換到第三份工作,在那之前的第一份、第二份工作,我大概都只撐了一個半月,也許是不喜歡當時的工作環境,又或者無法適應整個不友善的就業環境。
Thumbnail
真正意識到自己心中有許多錯綜復雜的焦慮時,大概是我23歲的時候了。 那個時候的我,短短畢業不到半年就換到第三份工作,在那之前的第一份、第二份工作,我大概都只撐了一個半月,也許是不喜歡當時的工作環境,又或者無法適應整個不友善的就業環境。
Thumbnail
「習慣性焦慮」在這個世代似乎已經快要成為文明病了,過量的資訊每天透過網路放送到我們眼前,社群平台拉近了朋友、同事的距離也讓分享生活變得容易,同時也無形的有了比較的壓力,我們都是那感到巨大壓力而焦慮的族群,進而給自己戴上了厚厚的「窮忙濾鏡」。「對我應該要做這個,還要做那個...」最後什麼都做不好。
Thumbnail
「習慣性焦慮」在這個世代似乎已經快要成為文明病了,過量的資訊每天透過網路放送到我們眼前,社群平台拉近了朋友、同事的距離也讓分享生活變得容易,同時也無形的有了比較的壓力,我們都是那感到巨大壓力而焦慮的族群,進而給自己戴上了厚厚的「窮忙濾鏡」。「對我應該要做這個,還要做那個...」最後什麼都做不好。
Thumbnail
人生中無一處不讓人感到不焦慮的時刻與環境從幼稚園到高齡、從私領域到公領域,社交到禮儀, 從各式樣社會環境到各式樣原生家庭,從世界快速更迭的科技資訊到 社會階級的分類顯著,蒙上追趕著一種共同價值觀的風氣,而引起的個人焦慮或群體焦慮,最嚴重的是,這些焦慮感幾乎幾乎就要被硬生生地忽略了。
Thumbnail
人生中無一處不讓人感到不焦慮的時刻與環境從幼稚園到高齡、從私領域到公領域,社交到禮儀, 從各式樣社會環境到各式樣原生家庭,從世界快速更迭的科技資訊到 社會階級的分類顯著,蒙上追趕著一種共同價值觀的風氣,而引起的個人焦慮或群體焦慮,最嚴重的是,這些焦慮感幾乎幾乎就要被硬生生地忽略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