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領悟到了一個道理,難聽一點說就是,‘你對別人好,別人不一定對你好’,意思就是每個人在對人處事方面都有不同的方式,在關心別人上,有些人是行動派,有些人是會在背後默默地付出,因此我們也不應該要求別人用特定一種方式來表達這些所謂的‘好’。
就如別人給了你9塊錢,你以為他有100塊,誰知他也只有10塊。
朋友最近和她男朋友吵架了,朋友覺得他一直不願表達自己,平時甚少分享自己,就算有問題發生也只會逃避,因此覺得在這段關係裡只有她自己獨自付出。
誰知,原來那個男生一直都是這樣的人,在遇見女孩之前的情況更嚴重,他已經開始改變了,甚至連他身邊的好友都覺得他遇到這個女孩之後變得開朗了許多,至少沒有以前那樣的孤僻,可是,這一切一切,朋友也不知道。
我跟朋友說,可能這就是他對別人好的方式。
所以,在每一段關係裡,也不應該過份地要求對方,要想想看,可能對方已經把自己最好的一面給了你。
加上,我們在對待別人對他們好的時候,也不應期待別人給回相對的回應。這樣有目的性的行為,只會令到大家逐漸失去自我,也不是要做到無條件的付出,只是在以自己的方式付出的同時,要做到完全地發自內心,只要對得住自己便足夠了。
只要大家相信,自己在對別人好的時候,別人也在對你好,只是用了另一種方式,只是我們還沒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