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成全的米飯愛情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愛米飯,一天三餐沒吃到飯,就覺得沒吃飽。現在想想,自小家裡似乎就很少吃麵,主食都是飯食,可能跟父親來自中國魚米之鄉有關,若哪天想吃麵,那只得上我外婆家去,跟外婆撒潑討賴,才能討到一碗麵吃。
父母親都是教師,父親身分比較特殊,拒絕國民政府的仕途邀約後,就用他那稍嫌濃厚的鄉音,在國中裡誤人子弟;而父母工作的關係,我們孩子很小就是俗稱的鑰匙兒童,下課後,要嘛去媽媽學校做功課,要嘛自己回家,用脖子上掛著的鑰匙開門入室,至於甚麼時候去媽媽學校?甚麼時候回家?這要等每天清早母親交代,才能知道下課後我該飄向何方。
父親準備配飯的小菜,在那時代,往往豐富的另人咂舌,有魚有肉有菜有蛋有湯,對比樓下生養眾多那一大家子的晚餐,豆干豆腐地瓜葉小黃瓜炒肉末醃菜,我們家的餐桌簡直奢侈到有點過份。
我從沒沒嚐過餓肚的滋味,記憶中也沒這個經驗,但有次下午回家,自己做完了功課,就在四樓陽台趴著,望著樓下小孩追逐玩耍,其實我很想加入他們,但爸爸不准,爸爸嫌這些孩子每每掛著兩行鼻涕,流淌到盡頭,不是拿袖子一抹,把自己抹成個大花貓;不然就是更不拘泥一點,乾脆舌頭往上一舔,把那液體給捲進嘴巴裡,所以父親嚴禁我絕對不可下樓跟這些孩子一起玩,直說那個衛生習慣,是家裡大人沒在管造成的,我千萬不可照學。
但這些孩子們笑得多歡快啊,百般無奈下,我恨恨拔下我媽種的蘭花,給芭比娃娃前前後後拈著,玩著玩著無聊,乾脆揉爛花朵,抹了娃娃面上一臉稀爛,自己看得哈哈大笑,笑完,一眼瞧見樓下孩子們舉著兩三根地瓜,不知蒸烤還煮的,跟兄弟姊妹們分食起來,看到那皮剝除後,露出金黃亮麗的瓜肉,不知怎的,我肚子也咕嚕咕嚕跟著叫了起來。
平常家裡給我們帶完便當後,剩菜總在冰箱裡冰著,我打開飯鍋,裡面果然還熱騰著白飯,再打開冰箱,卻發現裏頭沒有剩菜,我不甘心,就是想吃飯......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130 字、2 則留言,僅發佈於理想神經病的吃掉人類學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avatar-img
1.5K會員
74內容數
在這專題內,我說吃寫吃,因為我愛吃也煮。我先生在宜蘭種米,不用農藥、不用化學肥料,所以食物對我來說,除了果腹,還有我人生的軌跡,並且還藉由我的孩子仍繼續在延續著,這是好悠遠好長的過程,想分享那滿滿的記憶跟感概,這就是我在這裡的原因。 我是個理想的病人,我仍然過著我理想的生活,你也一定可以。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彭顯惠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出生生長在台北中和,婚後移居台中,最後落腳宜蘭。在中和的時候,家中吃食沒有那麼時令的感受,頂多跟著幾個重大節慶,外婆父親會準備應景的食物,中秋吃月餅、端午吃粽子、清明吃冷餃子、過年的全雞一品鍋等等;我想,是因為台灣的物產跟外婆父親老家不同,所以準備不上,另外對他們來說,時節的變化,帶來最多的是鄉愁
這幾乎是一篇倡導偏食的文章,不過我主要是想介紹本次活動的爆米餅。 這個爆米餅,你可以把他想像是素食、沒有味道的蝦餅,咬進嘴裡時,他會像蝦餅一樣交纏住你的舌、你的齒,但當他充分被唾液潤澤後,米香會洶湧的猛然出現,是一種後生可畏的食品,更重要的是,這是我們家先生,不使用農藥、化學肥料所種出來的米製作的。
因為方格子,認識了一些新朋友,新朋友問,妳寫食物,那自己下不下廚做飯?做,當然做,不但做,我還做來賣。 早已忘了第一次下廚是幾歲的時候,唯一清晰的記憶,是為了料理一道紅燒吳郭魚而進的廚房,那是我爸爸的菜,那魚的味道隨著年紀越大,越誘人食癢難耐;曾經,自助餐也挑揀過的紅燒魚、奢侈上館子點食的紅燒魚、朋
個性不好是真的,端午節前後滿滿粽子文,不想跟人擠,所以節日過去幾天,才想說粽子。 在外婆的家鄉,外婆說粽子其實是不吃鹹的,人們吃的的是純白米粽,裏頭沒有餡料,蒸煮出來後,要冰一會兒才蘸著糖粉食用,想想真的很時令,畢竟端午就代表夏天正式到來,冰涼的甜粽,消暑又飽食,的確是一種節令食的智慧。
疫情嚴峻,在家上班上課,連帶三餐也得在家料理,雖說粉紅色的熊貓、黑綠色的屋伯,在各大街小巷川川梭梭,像流水麵線一樣,把各種吃食送到每家飢腸轆轆的人手上,但免不了,還是有自家煮飯人的出現。 這件事我想很久很久了,像我們這種自產自銷的小農,標榜的又是不用農藥、不用化學肥料的種植方式,於是免不了便會被賦予
【最近忙著開發自家商品,所以好久沒寫文,這邊對訂閱的朋友表示歉意,並會多加督促自己儘量按時發文,謝謝大家的支持。】 第一次下廚的記憶深刻,動機是想吃著有父親味道的紅燒魚,這味,我尋尋覓覓好久,坊間餐廳、自助餐,只要看到紅燒魚,就儘著想辦法點來吃,但每每總是失望,實在跟爸爸燒煮出來的口味相差甚多,最後
我出生生長在台北中和,婚後移居台中,最後落腳宜蘭。在中和的時候,家中吃食沒有那麼時令的感受,頂多跟著幾個重大節慶,外婆父親會準備應景的食物,中秋吃月餅、端午吃粽子、清明吃冷餃子、過年的全雞一品鍋等等;我想,是因為台灣的物產跟外婆父親老家不同,所以準備不上,另外對他們來說,時節的變化,帶來最多的是鄉愁
這幾乎是一篇倡導偏食的文章,不過我主要是想介紹本次活動的爆米餅。 這個爆米餅,你可以把他想像是素食、沒有味道的蝦餅,咬進嘴裡時,他會像蝦餅一樣交纏住你的舌、你的齒,但當他充分被唾液潤澤後,米香會洶湧的猛然出現,是一種後生可畏的食品,更重要的是,這是我們家先生,不使用農藥、化學肥料所種出來的米製作的。
因為方格子,認識了一些新朋友,新朋友問,妳寫食物,那自己下不下廚做飯?做,當然做,不但做,我還做來賣。 早已忘了第一次下廚是幾歲的時候,唯一清晰的記憶,是為了料理一道紅燒吳郭魚而進的廚房,那是我爸爸的菜,那魚的味道隨著年紀越大,越誘人食癢難耐;曾經,自助餐也挑揀過的紅燒魚、奢侈上館子點食的紅燒魚、朋
個性不好是真的,端午節前後滿滿粽子文,不想跟人擠,所以節日過去幾天,才想說粽子。 在外婆的家鄉,外婆說粽子其實是不吃鹹的,人們吃的的是純白米粽,裏頭沒有餡料,蒸煮出來後,要冰一會兒才蘸著糖粉食用,想想真的很時令,畢竟端午就代表夏天正式到來,冰涼的甜粽,消暑又飽食,的確是一種節令食的智慧。
疫情嚴峻,在家上班上課,連帶三餐也得在家料理,雖說粉紅色的熊貓、黑綠色的屋伯,在各大街小巷川川梭梭,像流水麵線一樣,把各種吃食送到每家飢腸轆轆的人手上,但免不了,還是有自家煮飯人的出現。 這件事我想很久很久了,像我們這種自產自銷的小農,標榜的又是不用農藥、不用化學肥料的種植方式,於是免不了便會被賦予
【最近忙著開發自家商品,所以好久沒寫文,這邊對訂閱的朋友表示歉意,並會多加督促自己儘量按時發文,謝謝大家的支持。】 第一次下廚的記憶深刻,動機是想吃著有父親味道的紅燒魚,這味,我尋尋覓覓好久,坊間餐廳、自助餐,只要看到紅燒魚,就儘著想辦法點來吃,但每每總是失望,實在跟爸爸燒煮出來的口味相差甚多,最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直認為食物是情感記憶的鑰匙,能夠煮自己愛吃的食物,也是愛自己的一種方式,雖然餐桌對面少了一個可以分享美味的人,不過每到周末時,還是會煮一頓好吃的晚餐,謝謝家裡的小小(小小是一隻貓)總是陪我吃晚餐。
Thumbnail
赤肉裹粉下滾水煮熟,配料有筍子,白菜,香菇等
Thumbnail
文章描述作者童年時期追求的溫暖回憶,闡述了白稀飯在家中的溫馨意義。透過親身經歷與感受,喚起讀者對美食、家庭、童年回憶的共鳴。
Thumbnail
在我們家都叫鹹稀飯,每次只要媽媽煮這道我鐵定要吃到飽到天靈蓋才會罷休。媽媽會在粥內加菜豆,一個跟四季豆長得很像但口感軟爛的傢伙不得我喜愛。除此之外,濃郁的排骨湯頭揉合海鮮釋放出的鮮美,滋味甜美讓人欲罷不能的一碗接著一碗。
兒時胃口奇差,飲食從來跟美學無關,而是繁重的苦差事,吃沒幾口便感覺飽足感已滿至胸口,常常有那麼一碗吃不完的聚寶盆飯等著我—隨著湯汁、菜汁、醬汁膨脹得無以復加的飯。  真的,吃不下了。
我媽媽不愛煮飯 她的名言就是吃一頓飯~ 何必搞成那樣~ 所以她就算自己煮 也是炒菜+外面的冷凍雞塊炸熱 (因為外婆很會煮~也會教我媽家事~ 我想她是不喜歡煮) 過年過節我們家族是吃餐廳 小時候我跟姐姐說我要找一個很會煮飯的人當老公 這樣我就不用煮飯了~ 後來因為工作搬到鄉下~只能
Thumbnail
小時候的我超愛吃泡麵,尤其早年爸媽除了正職上班還要夜間兼差賺取我和老姐的教育費用,家中老姐和我最常吃的就是泡麵啦!不管如何,泡麵香總縈繞腦中。直到有次在折疊書桌上放好熱騰騰泡麵然後準備大快朵頤,接著就支撐桌面的支撐架卡榫沒卡好,熱水一整個灑落燙傷大腿後,泡麵這件事就暫時離開我童年一段時間,直到高中離
Thumbnail
我兒很喜歡吃炒飯,假日吃不完的白飯,就可以做炒飯了。 今日食材: 隔夜飯 兩顆雞蛋 波菜 豬絞肉 胡椒鹽 將雞蛋跟白飯攪拌均勻,倒入平底鍋炒半熟,再放入豬絞肉,炒到肉快熟再放入波菜,炒到全熟就好嘍。 洗幾顆小番茄。 搞定。
Thumbnail
一盒400的國產草莓,觸發了母親對年輕時的味蕾回憶。從青橘子、雞蛋到魷魚片,都是代表窮日子時期的滋味。這篇文章回顧母親的美味回憶,以及滋味背後的故事。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直認為食物是情感記憶的鑰匙,能夠煮自己愛吃的食物,也是愛自己的一種方式,雖然餐桌對面少了一個可以分享美味的人,不過每到周末時,還是會煮一頓好吃的晚餐,謝謝家裡的小小(小小是一隻貓)總是陪我吃晚餐。
Thumbnail
赤肉裹粉下滾水煮熟,配料有筍子,白菜,香菇等
Thumbnail
文章描述作者童年時期追求的溫暖回憶,闡述了白稀飯在家中的溫馨意義。透過親身經歷與感受,喚起讀者對美食、家庭、童年回憶的共鳴。
Thumbnail
在我們家都叫鹹稀飯,每次只要媽媽煮這道我鐵定要吃到飽到天靈蓋才會罷休。媽媽會在粥內加菜豆,一個跟四季豆長得很像但口感軟爛的傢伙不得我喜愛。除此之外,濃郁的排骨湯頭揉合海鮮釋放出的鮮美,滋味甜美讓人欲罷不能的一碗接著一碗。
兒時胃口奇差,飲食從來跟美學無關,而是繁重的苦差事,吃沒幾口便感覺飽足感已滿至胸口,常常有那麼一碗吃不完的聚寶盆飯等著我—隨著湯汁、菜汁、醬汁膨脹得無以復加的飯。  真的,吃不下了。
我媽媽不愛煮飯 她的名言就是吃一頓飯~ 何必搞成那樣~ 所以她就算自己煮 也是炒菜+外面的冷凍雞塊炸熱 (因為外婆很會煮~也會教我媽家事~ 我想她是不喜歡煮) 過年過節我們家族是吃餐廳 小時候我跟姐姐說我要找一個很會煮飯的人當老公 這樣我就不用煮飯了~ 後來因為工作搬到鄉下~只能
Thumbnail
小時候的我超愛吃泡麵,尤其早年爸媽除了正職上班還要夜間兼差賺取我和老姐的教育費用,家中老姐和我最常吃的就是泡麵啦!不管如何,泡麵香總縈繞腦中。直到有次在折疊書桌上放好熱騰騰泡麵然後準備大快朵頤,接著就支撐桌面的支撐架卡榫沒卡好,熱水一整個灑落燙傷大腿後,泡麵這件事就暫時離開我童年一段時間,直到高中離
Thumbnail
我兒很喜歡吃炒飯,假日吃不完的白飯,就可以做炒飯了。 今日食材: 隔夜飯 兩顆雞蛋 波菜 豬絞肉 胡椒鹽 將雞蛋跟白飯攪拌均勻,倒入平底鍋炒半熟,再放入豬絞肉,炒到肉快熟再放入波菜,炒到全熟就好嘍。 洗幾顆小番茄。 搞定。
Thumbnail
一盒400的國產草莓,觸發了母親對年輕時的味蕾回憶。從青橘子、雞蛋到魷魚片,都是代表窮日子時期的滋味。這篇文章回顧母親的美味回憶,以及滋味背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