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02|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我媽媽做小姐的時陣是文藝少女

作為一個偽文藝青年,看一本書名就有文藝的書也是挺自然的(誤)。這本書其實注意一陣子了,居家避疫百無聊賴,翻翻看看就看完了,說的是一個性別認同少數與他的母親互動、日常,這種在平常不過的主題,寫得讓人讀來舒暢就是種才華,簡言之作者有才。
作為扛起一家老小的母親,這角色一直都有種配角氣息,在家庭地位中,不可或缺卻又不夠受重視。國台語夾雜的表述,在田間、巷弄裡、餐桌前和工廠間,漸漸勾出生活細節、關係和種種相處的摩擦與應對。
粗線的看到一半才發現作者是位男同志,母子關係在各樣互動中,呈現的是代溝間不斷試圖跨越、跌傷乃至凝視對方突然了解其中各自的努力,其實真的不容易,特別是並不富裕的經濟條件中,很多事並不這麼理所當然。
從對彼此生日的慶祝方式和互動中,特別看見光一個農曆、國曆;來點豬腳麵線或生日蛋糕;是否記得彼此出生的日子等等,都顯示出他們其實彼此在乎,但又疏於以對方覺得舒服的方式表達。那些沉積已久的相互期待、落空乃至於接受理解,在時光的催化下逐漸圓滑,少了那些帶刺的對應,或許有裂痕的事物也就這麼填補起來,成了個能接受的形狀。
做小姐、做母親和做人,三個部分構成了一個女性一生可能的三個樣態,好像做母親之後,小姐的部分就淡了,甚至想不起來了。那些曾經的美好進入了家庭、養育了下一代,經歷了很多不被理解,卻又默默付出的日子。想當年的不只是好漢,那些做小姐的時陣,比起總是當兵的共同記憶,好像再深刻、再多樣一些。
柴米油鹽醬醋茶,撐起一個家真的不容易,有個體的差異,也有各自的需求。作者沒說的男生宿舍裡,住著一位女性,她打理了家裡的大小事,體貼了爸爸、哥哥還有作者,做小姐之後,當媽媽的她和作者的互動,在各方面都值得記上一筆。
文藝的部分是青春的樣貌,那些年輕歲月可能想要抓住但是錯過的,再從兒時回憶中抓一點回來。兒子視角和媽媽逐漸沒了印象的青春少女記憶,那些用文字、音符譜成的青春歲月,對照起日常食物的各種滋味,和生活中夾縫裡找到舒適圈的經驗,這些故事,隔著一點時間上的距離,或許沒有光年遠,但也是產生了朦朧美。
經驗交織的故事,充滿了代間溝通的艱難和相互理解的過程,那些有些時日的記憶,也許都是長大了才懂的故事。每一個人都困在自己的時空裡,跨出自己的世界,真不知通往哪裡。性別認同的經驗不是這本書的主旋律,對照起自己的生活和原生家庭,很多當時的不理解和苦澀滋味,都有了新的風味。
推薦給也對家庭關係有興趣的朋友,這本書沒有教你如何營造一個好家庭,但提供了不同的視角,讓你在理解關係的時候,可以更溫柔的對待你生命裡的各位重要他人。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