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的講座,有人問到:哲學常會反思一些人們深信不疑的預設,這往往讓人感到不太舒服。這會是哲普難以推行的原因嗎?如果是,要怎麼辦?
原本的提問沒有舉例,我就拿自身經歷當案例。哲學上所謂的懷疑論,會質疑一切知識的確定性,有種說法是:世上沒有真理。就算有,我們也無從得知;就算能夠得知,我們也無法告訴別人。更具衝擊性的則是:你怎麼知道你現在看到、聽到、摸到、感受到的一切,都是真實而非虛假?
這種虛假有許多類型,譬如作夢、精神錯亂或有人刻意操弄。而多數哲學家會努力論證,我們目前所認知到的一切,大體是可信可檢驗的,或至少是找出哪些部份特別可信可檢驗。
如果把這當成「古人的奇思怪談」來講,學生還不至於毫無興趣。但若認真分類各種知識,並一一分析它們何時會出錯、應該如何檢驗,就開始有人會感到「不切實際」了。事實上,我就遇過有人很直接地問:這種想法滿有趣的,但跟日常生活有何相關?
哲學家會認為,這有助於反思我們生活周遭的一切預設。但絕大部分人會覺得,自己又不會因為懷疑論而改變生活態度或行為習慣,何必那麼認真看待?
想了很久,這裡似乎有個認知模式,或說預設世界觀的問題。學生生活往往規律且單純,很少會有龐大風險或劇烈翻轉,而學業的付出與回報大體是成正比。懷疑論比較適用於理解風險高、隨機性高、誤差值高的環境,利於促成各種應對變動的思維。
所以我認為,從敘事或討論的角度看,反思預設是很好的素材,但如果只強調反思預設本身,會卡在認知模式的落差上。更直白地說,大家喜歡看別人的世界觀崩壞,但討厭自己的世界觀被質疑。
也就因為如此,我認為這種反思預設,應該要搭配風險、隨機性、誤差值三高的題材或領域,比較容易突顯出合理性與應用性。或者是說,反思預設是一種思維導引的工具(而非目的),它應該要能連結到值得懷疑的日常經驗。
聽起來很難?事實上,一個很紅的臺灣YT頻道「反正我很閒」,有個標題為「何謂真實世界?我們如何了解世界?你存在嗎?網路世界又代表什麼?」的短片,播放次數破百萬。(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ASqvGCp-zk)
簡而言之,襯衫男反對做什麼事都要拍照上傳打卡tag,感覺很不真實。眼鏡男則如此反駁他:
「今天這位先生,他如果看書不拍照、不上傳,這件事等於不存在。如果他跟朋友出去玩,他沒有拍照上傳,這件事等於不存在。」
「我告訴你,我們現在這個世界。我們就是活在一個雲端化、數據化的世界,我們都是透過這個雲端去理解其他人,去看到這個世界的樣貌。你的肉體,已經越來越不重要!......我們實際上,是生活在這個地方的(指網路訊號)。如果你再有這種思想,是非常危險的,你等於是在消失!」
這短片絕對有反思預設,但它有讓人反感哲學嗎?從百萬播放次數與一千多則留言當中,可以看出觀眾的反應很不錯。但哲學人可別高興地太早,這同時反映出一個非常殘酷的事實:當觀眾們強烈意識到,相較於一學期的課程,三四分鐘短片更能領略到反思的有趣,他們會怎麼想呢?
我無意貶低哲學系課程。事實上我認為,這類短片的確迅速引起了思辨感,但基本停留在「感」的層次,而哲學課程的目標則是思辨力。當然,思辨感和思辨力根本不互斥,其實還可互補。也就因為如此,回到原先的問題:哲學的反思預設,往往讓人不太舒服,這該怎麼辦?
「不太舒服」的確可能存在,尤其動搖到既有認知模式時。考慮到哲學普及的推廣性質,我認為解法就是找對案例,亦即風險、隨機、誤差事件比較明顯的題材,因為這類事件才容易觸發人們的質疑,並想要去找到確定性。網路普及所造成的、更能刻意塑造與翻轉的人物形象,即是一例。
這其實就是笛卡兒「方法式懷疑論」的初衷:先把一切事物懷疑個遍,再看有什麼東西可以對懷疑論完全免疫,那就會是一切知識的根本源頭。當然從今天的標準來看,笛卡兒「我思故我在」的論點並非毫無破綻,但這種「先大破後求立」的思維方法,依然值得學習。
另外就是,找到一種歷史場景,是人們原本深信什麼但忽然被完全打破,這會使得反思預設變得合理且迫切。不過這得看要反思的預設究竟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