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和兒童哲學很搭?

更新於 2022/12/07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的兒童哲學線上課程,有種模式漸漸成型:從敘事角度來看,是寓言+知識+角色;從內容類型來看,是歷史典故+自然現象+意義應用;從呈現形式來看,是轉折+圖像+對白。
一開始是想開發故事型的課程,再結合歷史典故,比較容易兼顧動機與知識兩者。光看這個條件,先秦文本中有不少題材可用,但《莊子》所提及的動物形象與自然現象特多,算是很大優勢。因為現在上課一定會用ppt來輔助,邊講邊用ppt放圖,能有圖文並茂的效果,而網路上又容易找到動物與自然景觀的好圖。
(最近想到一個怪招,就是設計某種要在圖裡找答案的問題,譬如一張有山坡、樹林、草原和河流的圖,問學生哪種地形是野馬最常出沒,或最常停留的點。)
所以一開始,我大量從《莊子》內取材。但為了強化與聽眾們的互動,這往往不是以文本詮釋為核心,反而更像是加油添醋的改編,譬如:
1.加入更多轉折點,或說改變觀點或情節的新資訊。這會大量運用到「但是」、「可是」、「想不到」、「忽然發現」、「嚇了一跳,因為...」、「覺得很奇怪,因為...」的句型。
2.有時變成在講生物或地理知識,因為需要解釋角色如何理解眼前的事物。小孩子通常頗有興趣,因為他們通常聽說過但不太了解細節,而且也想了解角色的反應。值得注意的是,這有時必須把文本裡的概念替換掉,像我就會把「大鵬」換成「鳳凰」,因為後者比較為人所知、更好解釋。
3.營造更多情感代入,強化人物在面對新資訊時的直覺反應,並做進一步的延伸或比較。譬如「如果你是...,看到...,你會...?」,或「你覺得角色在看到...,會有什麼樣的想法?」。
這裡可以先行提醒學生,我們是在玩一種「猜猜看接下來會怎樣」的遊戲,由於不同學生常常會有不同的回答,你可以稍微分析一下各種答案的合理性,最後再說角色實際上怎麼說怎麼做。
由於學生對情感代入的反應不一,你在故事解讀上最好也有彈性,不要堅持特定一種說法,必要時還可以準備第二觀點或第二結論。這樣嘗試久了,我發現一件很有趣的事:《莊子》的許多段落,好像是刻意設計成彈性解讀。
譬如「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用了燃料與火焰的意象,說燃料會消耗但火焰可以燒下去,好像在說理念不滅。
又如「朱泙漫學屠龍於支離益,單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無所用其巧。」說了某人花大錢學屠龍術但沒地方用,似乎代表投資失敗。
這些「一句話說一件事」的段落,具體是要影射什麼?搞不太清楚,上下文沒有明確線索,似乎四個人可以有五種解讀。學院研究者通常不太喜歡這類隨機性或誤差值,他們更常做的,是宣稱那反映了一種深刻理論,或乾脆說只是文學修辭。
但從談說者的角度來看,容許隨機或誤差所帶來的彈性,其實是超大優勢,給你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空間。對方如果小有成就,就可奉承一番,最後談薪盡火傳、理念不滅;如果對方討厭某人小有成就,就可貶低一番,最後談屠龍無用、投資風險。
我認為先秦的其他文本,都不太具備類似性質(《戰國策》也許吧),因為它們常常預設了高度同質的讀者群,所以直接講讀者感興趣的題材或觀點就好。但《莊子》看似預設了讀者群高度異質,所以給了談說者更多詮釋或裁量空間。
中國傳統在學習或詮釋時,向來有兩種取向:傳言或傳意,若用做菜來描述,前者是完全跟著食譜走,後者是鼓勵自由變化食材。
這裡先不論誰好誰壞,但《莊子》顯然是高度傳意的。除了一些懷疑語言有多少傳達功能的論證,古代在貶抑傳言之類的觀點時,也常用《莊子》那句「古人之糟粕」,用以諷刺不知變通或墨守成規。
當然,有種常見的詮釋是說,許多技藝無法光靠理性思考學會,只能靠大量實作與練習達成。也就是所謂的「內隱知識」,必然是傳意而非傳言。但認為《莊子》整本書都是傳意而非傳言的人,那就很罕見了。
《莊子》的成書時代,正逢人類資訊傳遞模式的轉換期,書寫模式正在快速追上口述模式。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些古代哲人並未留下著作,因為他們本是口述模式內的超級成功者。(蘇格拉底曾說,把知識記在書裡,不如記在腦子裡)
而《莊子》的寫法,有如意識到這種轉換所帶來的威脅,而拚命要用書寫形式來保留口述精髓一樣。或許,這就是它特別適合當成互動式素材的原因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2會員
212內容數
用ChatGPT協助寫作,打造自家專屬的神隊友,提供標題、故事、對話、名言的好候選,蹦出未曾想過的好創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哲學開箱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哲普人講了某派的簡單版本,然後被敵派學者猛烈批評。這該叫學界敵視哲普,還是有人刻意挑了好打的對象?
無奈之下,王莽讓會飛的那位演示給大家看,至少這傢伙講的還不至於違反物理定律。
世上有三種謊言:謊言、該死的謊言、統計數據。
疫情不來就去遊天玩地,疫情一來忙著呼天搶地。
既滿足原先的基本需求,又能增添「訓練思辨」的價值,那市場規模顯然正在成長。
哲普人講了某派的簡單版本,然後被敵派學者猛烈批評。這該叫學界敵視哲普,還是有人刻意挑了好打的對象?
無奈之下,王莽讓會飛的那位演示給大家看,至少這傢伙講的還不至於違反物理定律。
世上有三種謊言:謊言、該死的謊言、統計數據。
疫情不來就去遊天玩地,疫情一來忙著呼天搶地。
既滿足原先的基本需求,又能增添「訓練思辨」的價值,那市場規模顯然正在成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隨著孩子越來越有自我的意識時,父母親愈無法控制孩子,就愈容易感到憤怒。 前幾日,我在房間處理公務,婆婆勤勞地在拖地,她從二樓拖到一樓沒多久,就聽見「碰」一聲,是女兒的後腦杓撞地的聲響。 「我特地為妳只拖那邊的角落,妳就是硬要走過去。」婆婆怒道後,先生跟著附和。 這類的事情,經常在家中上演,那些不想孩
Thumbnail
Hi this is Allee,今天想繼續筆記《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書中,關於孩子的偏差行為。 我在老大未滿一歲時便接觸了羅寶鴻老師的第一本書《教孩子學規矩一點也不難》,也曾經參加了羅寶鴻老師的講座,自此成為羅寶鴻老師的粉絲。 但隨著孩子越來越大,管教一事卻沒有一點也不難。 尤其當孩子做了我們非
Thumbnail
本書一版是在2014年,然而同樣談論如何善用時間、培養習慣,但很明顯地在各方面都與《原子習慣》相差甚多。個人看來主要問題出在以下三點:「成書方式不同」、「章節安排凌亂」、「內容欠缺明確與高度可操作性指導」。
Thumbnail
每失去一個東西,就失去了一部分珍貴的人生 第一個消失的對象:代表情繫彼此的愛戀-「電話」 假如今天是你的最後一天,你也有想打電話的人嗎?又會是誰呢?
Thumbnail
Ökonomisch-philosophische Manuskripte aus dem Jahre 1844  Karl Marx 1927,Давид Борисович Рязанов 編輯出版 第一手稿  工資  資本的利潤 
Thumbnail
米契爾·瑞斯尼克(Mitchel Resnick)《學習就像終身幼兒園:打造X人才,培養創意思考者的4P新教育》 終身幼兒園是個比喻,作者提到學習要像幼兒園,孩子親手做,投身去探索與玩樂,呈現的是熱愛學習的樣貌。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隨著孩子越來越有自我的意識時,父母親愈無法控制孩子,就愈容易感到憤怒。 前幾日,我在房間處理公務,婆婆勤勞地在拖地,她從二樓拖到一樓沒多久,就聽見「碰」一聲,是女兒的後腦杓撞地的聲響。 「我特地為妳只拖那邊的角落,妳就是硬要走過去。」婆婆怒道後,先生跟著附和。 這類的事情,經常在家中上演,那些不想孩
Thumbnail
Hi this is Allee,今天想繼續筆記《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書中,關於孩子的偏差行為。 我在老大未滿一歲時便接觸了羅寶鴻老師的第一本書《教孩子學規矩一點也不難》,也曾經參加了羅寶鴻老師的講座,自此成為羅寶鴻老師的粉絲。 但隨著孩子越來越大,管教一事卻沒有一點也不難。 尤其當孩子做了我們非
Thumbnail
本書一版是在2014年,然而同樣談論如何善用時間、培養習慣,但很明顯地在各方面都與《原子習慣》相差甚多。個人看來主要問題出在以下三點:「成書方式不同」、「章節安排凌亂」、「內容欠缺明確與高度可操作性指導」。
Thumbnail
每失去一個東西,就失去了一部分珍貴的人生 第一個消失的對象:代表情繫彼此的愛戀-「電話」 假如今天是你的最後一天,你也有想打電話的人嗎?又會是誰呢?
Thumbnail
Ökonomisch-philosophische Manuskripte aus dem Jahre 1844  Karl Marx 1927,Давид Борисович Рязанов 編輯出版 第一手稿  工資  資本的利潤 
Thumbnail
米契爾·瑞斯尼克(Mitchel Resnick)《學習就像終身幼兒園:打造X人才,培養創意思考者的4P新教育》 終身幼兒園是個比喻,作者提到學習要像幼兒園,孩子親手做,投身去探索與玩樂,呈現的是熱愛學習的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