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被Fired,不如先fired自己的腦袋!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一場檯面上圓滿沒有異議,檯面下卻沒有共識的跨部門會議,讓C和A面對棘手的任務,技術單位與業務單位彷如平行時空,技術部門覺得商品幾乎完勝對手,非常具有賣相,但這卻不是業務眼中的賣點,這到底該如何處理?與其改變他人的想法,不如試者改變自己的做法,沒有共識,是不是可以換個方式呢?與其等著被fired,不如先fired自己的腦袋!
C主管跑來跟A部屬說:「高層說要把這個優化成銷售PPT。」A說:「不會是上次會議中技術部報告的那份吧?」C主管點點頭說:「 你果然聰明伶俐,就是那份報告。」A哭喪著臉說:「但...技術部說的根本都不是賣點啊!」C主管說:「其實大家都聽得出來啊!但高層認為這就是產品差異性,就是賣點啊!你點子多,幫忙想想怎麼弄。」
A打開技術部提供的檔案,回想起那天跨部門會議上,技術主管報告時的眼神發亮,顯然對這份嘔心瀝血的報告很有信心,但A也想到當銷售部提問時,技術主管皺著眉頭的神情,沒等他開口,A就知道技術主管心中的OS,十之八九就是覺得業務總是問些摸不到技術邊的問題,一點都不專業,但業務部同仁的每個提問,都是找賣點,但偏偏在場的高層認為技術部提出很好的差異點,認為這樣可以達成雙邊好處,一來降低成本,二來拉高營業額。那天的會議表面上圓滿,但A心知肚明跨部門間沒有共識。

眼前這個棘手的任務,要是以前,A可能找千百個理由拒絕,但現在環境瞬息萬變,萬一配合度不好,搞不好落得被fired的下場,與其被公司fired,A決定砍掉重練,就用Fired法則徹底來打破框架吧!
Fresh—換個新鮮的說法。
技術部慣用於技術語言,雖然業務對應的窗口也多半是工程師,但更多的是採購單位以及其他人員,工程範圍廣泛,也各有專精,加上業務資歷不同,要讓客戶與業務都能理解,就得中翻中的把技術語言換個新鮮的說法。
比如:技術說法:這要精研磨、鏡面處理才能讓表面光滑。業務說法:這就像是女人要去做spa,去角質,男人要刮鬍子,抹油頭,這樣表面看起來才會好。

If—如果我是客戶,我在乎的點是?
業務賣的是產品,但面對的是人,所以要讓客戶覺得有買產品的需求,如果是客戶本身已經有需求,有需求不一定會付諸行動購買,所以要強化客戶需求,讓客戶覺得買了可以解決問題,或是帶來好處。所以技術聚焦在產品本身,但業務就要讓產品與人產生連結。

Rebuild—重建銷售思維。
環境在變,商品技術也在變,銷售的思維也要改變,網際網路讓客戶取得資料很方便,早期因為技術專業資料(know how ) 的資訊不對等,賣方有時候佔比較大的優勢,但現在總有人會把所謂的know how放上網,變成everyone know how to do,既然每個人都知道如何做,客戶為什麼要買你的呢?就像到處都有麵包店,為什麼有人就偏愛吳寶春呢?為什麼吳寶春麵包可以定價比較高,因為他做出跟別人不一樣的口感,因為他對麵包的態度不只是生意,而是一種近乎職人的追求,所以同樣是吐司,講求品質的就會花多一點費用吃吳寶春,要吃粗飽的,就往量販店去。所以當你的客戶思維都在成長,業務當然也要跟著成長。

Easy—簡單易懂。
要讓客戶秒懂,好記憶才能讓客戶印象深刻,不管做的是B2C或是B2B,人的記憶有限,對於成交週期越長的產品來說,要如何讓客戶在有需求時,第一時間就想到你,聯繫你,這就是你搶得先機的優勢,比如說:現在每個人身邊信手捻來都有超過三個做保險的朋友吧!當你有保險需求時,第一個想到誰?當你想要買某些特定保險,你可能會想到印象中好像某某人跟你提過某個保險,於是你就會聯絡對方,所以要讓商品成為客戶的記憶,就要讓商品特色簡單易懂,客戶才會把你記得牢牢。

Demo—演練。
整個銷售的結構重建之後,最重要的還是得上場,就像養兵千日用在一時,沒有上場的戰術都只是空想,試著去跟客戶談,收集客戶的問題,一方面藉機維護客戶關係,二方面可以知道哪些細節上需要調整。上戰場才能真正的分出勝負。

與其改變高層的想法(人腦不是那麼輕易可以改變的),不如試著改變自己的做法,與其等著被fired,不如先fired掉一些不合宜的想法吧!

#海邊小鎮的工作日誌之fired篇
#改變別人的想法不如改變自己的做法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0會員
392內容數
職場大小事,就讓在海邊工作的女子說給你聽。雖然不是所有的事都在海邊小鎮發生,但面對職場海波浪,千萬別讓自己變成消波塊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Emma 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都說工作態度很重要,但是你無法去管控別人對待工作的態度,每個人都會在職場上建立個人口碑,留給人家探聽也是用在職場上,掌握「好自在」工作法則--好好溝通、不自我設限以及站在對方角度思考,讓你輕易建立職場好口碑。
我最近在辦公桌的電腦螢幕下方,貼上了便利貼,寫上四個關鍵字,被我自己稱之為座右銘,多麼老派的名詞與做法!而這個不起眼看起來像是 to do list的便利貼,卻成了我情緒管理的祕技,情緒管理是職場中重要的競爭力,但每個人有不同的方法,而你要找出適合自己的方式。
去年台灣成為抗疫模範生,很多人說因為台灣經歷過2003年的SARS,這個寶貴的經驗保護了我們,今年模範生跌了一跤,很多人說我們的抗疫經驗不夠,所以手忙腳亂,為什麼同樣是經驗,但卻完全不同?經驗不是時間的流逝,經驗不只要有價值,而且還要不斷地增值。
「不安的世界,有彼此相伴,感謝生命的每一個啟程。」by 志玲姊姊。兩年前,甫進入燠熱的夏天,被稱為第一名模的志玲姊姊宣布嫁給日本明星AKIRA,一眨眼兩年過去,夫妻倆的一舉一動依舊是鎂光燈的焦點,在疫情嚴峻下,看到志玲姊姊低調曬著恩愛,也是疫情嚴峻下的一種幸福。
職場中最多人的問題就是不知道怎麼跟老闆或主管相處,先前提過和老闆的相處,有的網友認為我是在宣揚慣老闆,但我個人認為,適度的慣老闆,不是要你承受所有的委屈,而是要你在艱困的職場找出一條求生存的道路。慣老闆就從習「慣」你老闆的做事風格開始,別輕易挑戰老闆的「慣」例,偶爾慣老闆,有機會讓老闆慣你。
A忍不住跟M抱怨,C主管的工作配合度很低,每次溝通都很不愉快,總是埋怨其他單位造成他的作業困擾,每次遇到這種情況,A都覺得難道只能默默承受這些鳥氣嗎?M說,你就跟我一樣,下次遇到這種狀況,在心中大喊SOS就可以啦!
都說工作態度很重要,但是你無法去管控別人對待工作的態度,每個人都會在職場上建立個人口碑,留給人家探聽也是用在職場上,掌握「好自在」工作法則--好好溝通、不自我設限以及站在對方角度思考,讓你輕易建立職場好口碑。
我最近在辦公桌的電腦螢幕下方,貼上了便利貼,寫上四個關鍵字,被我自己稱之為座右銘,多麼老派的名詞與做法!而這個不起眼看起來像是 to do list的便利貼,卻成了我情緒管理的祕技,情緒管理是職場中重要的競爭力,但每個人有不同的方法,而你要找出適合自己的方式。
去年台灣成為抗疫模範生,很多人說因為台灣經歷過2003年的SARS,這個寶貴的經驗保護了我們,今年模範生跌了一跤,很多人說我們的抗疫經驗不夠,所以手忙腳亂,為什麼同樣是經驗,但卻完全不同?經驗不是時間的流逝,經驗不只要有價值,而且還要不斷地增值。
「不安的世界,有彼此相伴,感謝生命的每一個啟程。」by 志玲姊姊。兩年前,甫進入燠熱的夏天,被稱為第一名模的志玲姊姊宣布嫁給日本明星AKIRA,一眨眼兩年過去,夫妻倆的一舉一動依舊是鎂光燈的焦點,在疫情嚴峻下,看到志玲姊姊低調曬著恩愛,也是疫情嚴峻下的一種幸福。
職場中最多人的問題就是不知道怎麼跟老闆或主管相處,先前提過和老闆的相處,有的網友認為我是在宣揚慣老闆,但我個人認為,適度的慣老闆,不是要你承受所有的委屈,而是要你在艱困的職場找出一條求生存的道路。慣老闆就從習「慣」你老闆的做事風格開始,別輕易挑戰老闆的「慣」例,偶爾慣老闆,有機會讓老闆慣你。
A忍不住跟M抱怨,C主管的工作配合度很低,每次溝通都很不愉快,總是埋怨其他單位造成他的作業困擾,每次遇到這種情況,A都覺得難道只能默默承受這些鳥氣嗎?M說,你就跟我一樣,下次遇到這種狀況,在心中大喊SOS就可以啦!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瞬息萬變的職場中,意見分歧可說是家常便飯。無論是專案討論、業務規劃,還是日常工作中的瑣事,總有人會持不同看法。這時候,你是選擇硬碰硬地據理力爭,還是選擇息事寧人、默默退讓?其實,最高明的做法是:用事實說話。 ​ 想像一下,小莉是某科技公司的行銷企劃,最近她正在策劃一場大型產品發表會。
Thumbnail
在台灣的職場中,有一種現象特別普遍:新官上任三把火。但是,這把火燒得好,可以讓團隊煥然一新;燒得不好,可能把自己和整個團隊都燒得體無完膚。今天就讓我們來聽聽阿華的故事,看看這個自以為是的新科主管是如何從一個令人頭痛的「豬隊友」,變成一個受人尊敬的領導者的。
Thumbnail
討論了個體與企業間的矛盾,企業主注重整體投資報酬率與成長性,而員工則更在乎個人福利感受。探討了在不同立場下的觀點分歧,同時也提到了顧客與店家的衝突,以及個體差異和過度分析的問題。最後分享了韓劇中的哲理,提醒讀者要勇於做選擇,不必追求不存在的答案。整篇文章的思想深刻,能啟發讀者思考不同立場下的對立。
Thumbnail
業務與研發之間的溝通是職場一大挑戰,常因認知差異產生誤解,影響工作氣氛與專案進度。 透過本文提出的三點提醒,設定對應方案來打破專業壁壘,就能建立起有效的跨部門合作關係。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製造商和商業經營角度在商業決策上的差異。文章提到了A類型自動化機器的市場趨勢以及公司內部的決策過程,以及不同觀點之間的衝突。最後,作者強調了在工作中碰到的挫折和如何通過與經營層溝通來應對。文章通俗易懂,具有一定的價值。
最近換了一間公司,是一間有很多業務的公司,辦公室通常就只有我跟一個同事姐姐(我們倆打包了整間分公司的行政內容),她是公司元老級的人(工號超前面),原本是公司的TOP SALE(ONE DEMO ONE BOOKING)的神人,後來身體不好轉做行政,基本上公司的事情她都懂,只有她不想講沒有她不知道的事
Thumbnail
當用戶回饋 App 操作不直覺的問題時,是否應該聽取他的建議或調整界面呢?本篇文章探討當用戶反映 App 非直覺使用時,應該怎麼處理,以及專業人士如何被知識所限制。同時,也討論了日本企業為何要求說五遍的文化背景,以及老闆和員工間常見的溝通問題。最終提出瞭如何有效提升執行力的問題。
Thumbnail
這陣子看很多美國科技公司內部開會的影片,最近看到一個開會片段很有意思 裡面有個男同事提到客戶遇到的一個流程問題,他幫客戶處理問題的時候遇到一些困難 他想建議負責這個產品的女同事做一些改變 這個女同事的回答我覺得滿聰明的 她沒有直接拒絕對方 而是用了一套說法「婉轉拒絕對方的要求」...
我是一名新手銷售員,由於天生內向,對於陌生顧客的開發常常都非常頭痛,因此業績常常是單元內最低的,為此整個單元裡的人也自然而然的不是很喜歡與我一起共事,甚至主管也烙下狠話,說要是這次再做不出成績就要炒我魷魚了。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瞬息萬變的職場中,意見分歧可說是家常便飯。無論是專案討論、業務規劃,還是日常工作中的瑣事,總有人會持不同看法。這時候,你是選擇硬碰硬地據理力爭,還是選擇息事寧人、默默退讓?其實,最高明的做法是:用事實說話。 ​ 想像一下,小莉是某科技公司的行銷企劃,最近她正在策劃一場大型產品發表會。
Thumbnail
在台灣的職場中,有一種現象特別普遍:新官上任三把火。但是,這把火燒得好,可以讓團隊煥然一新;燒得不好,可能把自己和整個團隊都燒得體無完膚。今天就讓我們來聽聽阿華的故事,看看這個自以為是的新科主管是如何從一個令人頭痛的「豬隊友」,變成一個受人尊敬的領導者的。
Thumbnail
討論了個體與企業間的矛盾,企業主注重整體投資報酬率與成長性,而員工則更在乎個人福利感受。探討了在不同立場下的觀點分歧,同時也提到了顧客與店家的衝突,以及個體差異和過度分析的問題。最後分享了韓劇中的哲理,提醒讀者要勇於做選擇,不必追求不存在的答案。整篇文章的思想深刻,能啟發讀者思考不同立場下的對立。
Thumbnail
業務與研發之間的溝通是職場一大挑戰,常因認知差異產生誤解,影響工作氣氛與專案進度。 透過本文提出的三點提醒,設定對應方案來打破專業壁壘,就能建立起有效的跨部門合作關係。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製造商和商業經營角度在商業決策上的差異。文章提到了A類型自動化機器的市場趨勢以及公司內部的決策過程,以及不同觀點之間的衝突。最後,作者強調了在工作中碰到的挫折和如何通過與經營層溝通來應對。文章通俗易懂,具有一定的價值。
最近換了一間公司,是一間有很多業務的公司,辦公室通常就只有我跟一個同事姐姐(我們倆打包了整間分公司的行政內容),她是公司元老級的人(工號超前面),原本是公司的TOP SALE(ONE DEMO ONE BOOKING)的神人,後來身體不好轉做行政,基本上公司的事情她都懂,只有她不想講沒有她不知道的事
Thumbnail
當用戶回饋 App 操作不直覺的問題時,是否應該聽取他的建議或調整界面呢?本篇文章探討當用戶反映 App 非直覺使用時,應該怎麼處理,以及專業人士如何被知識所限制。同時,也討論了日本企業為何要求說五遍的文化背景,以及老闆和員工間常見的溝通問題。最終提出瞭如何有效提升執行力的問題。
Thumbnail
這陣子看很多美國科技公司內部開會的影片,最近看到一個開會片段很有意思 裡面有個男同事提到客戶遇到的一個流程問題,他幫客戶處理問題的時候遇到一些困難 他想建議負責這個產品的女同事做一些改變 這個女同事的回答我覺得滿聰明的 她沒有直接拒絕對方 而是用了一套說法「婉轉拒絕對方的要求」...
我是一名新手銷售員,由於天生內向,對於陌生顧客的開發常常都非常頭痛,因此業績常常是單元內最低的,為此整個單元裡的人也自然而然的不是很喜歡與我一起共事,甚至主管也烙下狠話,說要是這次再做不出成績就要炒我魷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