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以為時間久了,我就會沒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我們是否時常聽到以下的話?


「沒關係啦!長大就會自然好了啊!」
「時間久了,就忘了啊!」


然而,看似雲淡風輕的背後,其實暗藏了波濤洶湧正在伺機而動,某一天被喚醒的時候將會絆住我們而動彈不得。


內在小孩是什麼呢?


精神分析學的創始人佛洛伊德最早開始使用這個心理學用語「內在小孩」,指的是童年的自己會一直活在我們的內心。
倘若孩子的情感受到壓迫,便會在「無意識」下受傷,而這些所受的傷便會成為「自卑感」的原因。每個人都有內在小孩,可能是快樂的小孩、也可能是「受傷的小孩」,被過去的傷痛所束縛的人們都存在一個特徵,那就是在特定的關係或情況下會像孩子一樣去行動,無法用成年人的理性來認知判斷。
許多人會無法理解一個成年人為何會有如此不成熟的幼稚行為,其實多半是童年時期受過傷害,而那些傷害不僅令過去的自己感到痛苦,同時也依然影響著現在的自己。
「受傷的內在小孩」總會在我們精神上出現壓力的時候會無意識地重複過去不穩定的模式,童年時期受到傷害時的負面情緒彷彿成了身體裡的另一個自己在行動和下達命令。(page38-41)


以下的描述,或許大家看了會更能理解過去與現在的因果關係:

  • 從小被父母嚴格對待的人,長大後會特別無法忍受別人的錯誤。在別人眼中,會成為過分挑剔的人。
  • 從小想獲得爸媽關注的人,進入婚姻後,很容易覺得丈夫或太太不夠愛自己,會成為沒有安全感、特別黏人的人。
  • 從小特別聽話的人,長大後會對父母很有責任心,但也容易有被束縛、不自由的感覺。
  • 小時候孤單長大的人,如果送孩子上學,一天會給老師打好幾通電話。工作時也會很擔心孩子。
  • 在學校曾被霸凌的人,為了避免衝突,可能在職場上或朋友圈戴上不同的面具,或變成想逃避衝突的人。
  • 小時候曾苦過來的人,長大後就成為富裕的大人,但內心仍舊不安,會要求家人一起節省。

本書作者催光鉉教授認為:「只有與過去的傷害和解,用新的觀點看待自己,才能改善你的家庭、人際、職場關係。」
作者在書中舉了非常多例子來佐證過去曾經發生的事情如何影響了現在的自己,唯有我們真實不逃避地面對過去那個受了傷的自己,並重新透過自我療癒的方式與過去和解,才能改變對過去的知覺,不再受困於小時候的陰影。


從現在起,問候你的「內在小孩」


「為什麼我總是覺得孤單呢?」

「為什麼我那麼在意別人的看法?」

「為什麼我老是覺得自己不夠好?」

「為什麼我聽到那句話的時候,會這麼生氣?」

「為什麼我看到孩子的某些行為,會忍不住情緒失控?」

「為什麼我會忍不住跟家人大小聲呢?」


作者提供了六種自我療癒的方法,有興趣的朋友們一定要閱讀本書,相信將會在書中的許多例子中看到了自己或是周遭的親朋好友,也使我們能對於這些「受傷的大人」多一份體諒,同時也提醒著自己在教養孩子的時候多一點關懷及同理心以期培養健全的人格發展。

過去的既定事實縱使無法改變,但我們可以找到方法回到過去撫慰那個受傷的自己,告訴他:「你真的辛苦了、委屈了,那一切不是你的錯,有我陪著你,好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正所謂人們常說的,習慣成自然,時間過了就好了等
avatar-img
射手媽咪婷婷的沙龍
210會員
1.2K內容數
射手媽咪婷婷的 Premium
2025/04/30
你是否時常對自己感到懷疑,又或者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 其實一切取決於「信念」,當我們深信自己能力不足,事情就如我們預期的方向走,自然也就離夢想越來越遙遠。 《正念旅程》這本書是作者與十七歲女兒在前往愛爾蘭途中的親子對話,並且剖析思緒如何影響我們的感受與行動,而非他人的想法與感受,也
Thumbnail
2025/04/30
你是否時常對自己感到懷疑,又或者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 其實一切取決於「信念」,當我們深信自己能力不足,事情就如我們預期的方向走,自然也就離夢想越來越遙遠。 《正念旅程》這本書是作者與十七歲女兒在前往愛爾蘭途中的親子對話,並且剖析思緒如何影響我們的感受與行動,而非他人的想法與感受,也
Thumbnail
2025/04/29
當你做不完堆積如山的工作,你會採取什麼樣的行動? 我猜測多數人會選擇花更多時間來處理,於是工作超時所導致的後續問題讓我們的生活品質及身體健康出現危機。 如果可以,我們都希望可以少花點時間工作,而《慢速工作力》便是告訴我們其實並不需要瘋狂忙碌,也能讓我們的工作既有意義又同時具有價值
Thumbnail
2025/04/29
當你做不完堆積如山的工作,你會採取什麼樣的行動? 我猜測多數人會選擇花更多時間來處理,於是工作超時所導致的後續問題讓我們的生活品質及身體健康出現危機。 如果可以,我們都希望可以少花點時間工作,而《慢速工作力》便是告訴我們其實並不需要瘋狂忙碌,也能讓我們的工作既有意義又同時具有價值
Thumbnail
2025/04/26
相信許多人聽過「男兒有淚不輕彈」這句話,代表的是男性就必須要展現剛強的氣概,不能被人發現軟弱的一面。 也因為如此,養育男孩的標準注定與女孩不同,比如男孩不能喜歡粉紅色,或是玩娃娃會被取笑,都是對於男性有著既定的框架,也使得許多氣質較為不同的男性感到痛苦,甚至在成長的過程飽受霸凌。
Thumbnail
2025/04/26
相信許多人聽過「男兒有淚不輕彈」這句話,代表的是男性就必須要展現剛強的氣概,不能被人發現軟弱的一面。 也因為如此,養育男孩的標準注定與女孩不同,比如男孩不能喜歡粉紅色,或是玩娃娃會被取笑,都是對於男性有著既定的框架,也使得許多氣質較為不同的男性感到痛苦,甚至在成長的過程飽受霸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你曾經好好傾聽過內在小孩的聲音嗎?了解他對於已長大的你帶來的影響嗎?現在就讓我們一同探索那個內在小孩的內心深處。
Thumbnail
你曾經好好傾聽過內在小孩的聲音嗎?了解他對於已長大的你帶來的影響嗎?現在就讓我們一同探索那個內在小孩的內心深處。
Thumbnail
生命的完整,完整自己的內在,看見自己的內在小孩。 看不見的創傷,不幸的童年記憶,用一生來治癒! 從小到大的愛的記憶,原生家庭是我們學習的第一個地方。一個人不夠成熟,也來自原生家庭的生活影響。 好奇的世界 大人說的每句話 我都牢記在心中 想要長大 想知道大人的生活 後來 我不知道大人的世界 讓我失去我
Thumbnail
生命的完整,完整自己的內在,看見自己的內在小孩。 看不見的創傷,不幸的童年記憶,用一生來治癒! 從小到大的愛的記憶,原生家庭是我們學習的第一個地方。一個人不夠成熟,也來自原生家庭的生活影響。 好奇的世界 大人說的每句話 我都牢記在心中 想要長大 想知道大人的生活 後來 我不知道大人的世界 讓我失去我
Thumbnail
DAY16. 我疼惜地擁抱內在小孩(小時侯的自己) 我發現與內在小孩一起療癒過去的傷痛,成效最為可觀。不過,有時候我們無法與內在那個驚恐的小孩連上線。 ——《每一天愛自己:世界最知名身心靈出版社創辦人露易絲‧賀366篇療癒經典收錄》
Thumbnail
DAY16. 我疼惜地擁抱內在小孩(小時侯的自己) 我發現與內在小孩一起療癒過去的傷痛,成效最為可觀。不過,有時候我們無法與內在那個驚恐的小孩連上線。 ——《每一天愛自己:世界最知名身心靈出版社創辦人露易絲‧賀366篇療癒經典收錄》
Thumbnail
你曾被說過「幼稚」嗎?那即是類似內在小孩的概念。 我們從未真正長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內在小孩,例如男性在長大後重拾對玩具/玩耍的熱情,像個大男孩。
Thumbnail
你曾被說過「幼稚」嗎?那即是類似內在小孩的概念。 我們從未真正長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內在小孩,例如男性在長大後重拾對玩具/玩耍的熱情,像個大男孩。
Thumbnail
相較於被討厭的勇氣一書引用阿德勒理論 我感覺這本更傾向於佛洛伊德 兩本書都在討論專注現狀及角度改變 不過對於如何改變有著不同見解 我沒有特別追隨哪一派 兩種方式我都接受也願意嘗試 互相比對的過程也很有意思
Thumbnail
相較於被討厭的勇氣一書引用阿德勒理論 我感覺這本更傾向於佛洛伊德 兩本書都在討論專注現狀及角度改變 不過對於如何改變有著不同見解 我沒有特別追隨哪一派 兩種方式我都接受也願意嘗試 互相比對的過程也很有意思
Thumbnail
我們是否時常聽到以下的話? 「沒關係啦!長大就會自然好了啊!」 「時間久了,就忘了啊!」 然而,看似雲淡風輕的背後,其實暗藏了波濤洶湧正在伺機而動,某一天被喚醒的時候將會絆住我們而動彈不得。 內在小孩是什麼呢? 精神分析學的創始人佛洛伊德最早開始使用這個心理學用語「內在小孩」,指的是童年
Thumbnail
我們是否時常聽到以下的話? 「沒關係啦!長大就會自然好了啊!」 「時間久了,就忘了啊!」 然而,看似雲淡風輕的背後,其實暗藏了波濤洶湧正在伺機而動,某一天被喚醒的時候將會絆住我們而動彈不得。 內在小孩是什麼呢? 精神分析學的創始人佛洛伊德最早開始使用這個心理學用語「內在小孩」,指的是童年
Thumbnail
不論你歲數多大,都可能在某個時刻驚覺你的需求,是你孩堤時期那些未處理完的渴望、恐懼、和創傷。 ......... 當不再忽視,刻意壓抑甚至選擇性地遺忘那些傷痛,你就能以更明瞭、同理的姿態去處理現在的成人問題。
Thumbnail
不論你歲數多大,都可能在某個時刻驚覺你的需求,是你孩堤時期那些未處理完的渴望、恐懼、和創傷。 ......... 當不再忽視,刻意壓抑甚至選擇性地遺忘那些傷痛,你就能以更明瞭、同理的姿態去處理現在的成人問題。
Thumbnail
#演講  #情緒繪本  #內在小孩 [繪本喚醒內在小孩 / 吳在媖老師主講] 自從有孩子後,一方面會注意各類童書繪本資訊,同時也因為帶養孩子,有稍微閱讀一些心理學類的書籍,意外注意到「內在小孩」這個名詞,才知道孩子的童年經驗,特別是六歲以前的經驗,攸關孩子一輩子的情緒發展。 👩‍🏫演講摘要 ⭐
Thumbnail
#演講  #情緒繪本  #內在小孩 [繪本喚醒內在小孩 / 吳在媖老師主講] 自從有孩子後,一方面會注意各類童書繪本資訊,同時也因為帶養孩子,有稍微閱讀一些心理學類的書籍,意外注意到「內在小孩」這個名詞,才知道孩子的童年經驗,特別是六歲以前的經驗,攸關孩子一輩子的情緒發展。 👩‍🏫演講摘要 ⭐
Thumbnail
即便許多人說你「重蹈覆轍」、「自己要的,怪誰?」但那並不是你能控制的,更不是為了自虐,我們都不是真心的想傷害自己,而是卡在無解的輪迴中找不到答案,才會在創傷出現時,再度上前,瞧一瞧。因為我們都欲求一次良善的鬆綁,迫切的想把心中那塊沉重的巨石,放下。
Thumbnail
即便許多人說你「重蹈覆轍」、「自己要的,怪誰?」但那並不是你能控制的,更不是為了自虐,我們都不是真心的想傷害自己,而是卡在無解的輪迴中找不到答案,才會在創傷出現時,再度上前,瞧一瞧。因為我們都欲求一次良善的鬆綁,迫切的想把心中那塊沉重的巨石,放下。
Thumbnail
還記得小時候的自己嗎?你對於那個孩子還有多少的印象呢?會輕易地為一件事情傷心、會輕易地為一件事感到快樂,能坦然地愛與相信這世界的良善,你還記得這個孩子嗎?    
Thumbnail
還記得小時候的自己嗎?你對於那個孩子還有多少的印象呢?會輕易地為一件事情傷心、會輕易地為一件事感到快樂,能坦然地愛與相信這世界的良善,你還記得這個孩子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