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世界的單薄,奪去你生命的厚度:以印度哲學為師,找回內心的自由權】
這本書是2018年出版的,早在出版的那年,我大學剛畢業去加拿大前,就閱讀過了一次,那時候我也有在手機裡寫下短短的心得。
那時候的我是這麼寫的:
[別讓世界的單薄奪去你生命的厚度] 對於宗教,我好像一直抱著一種避而遠之,甚至不只宗教,還有政治或某些組織和論點。這本書解釋了這些。信任某些信念,只是我們都想找到一個理由,而宗教,解釋了科學到目前為止不能解釋的----死亡。因為不能解釋死亡,不能接受一個曾經很親密的人瞬間消失,不能接受自己一輩子的努力化為沒有,於是我們借助宗教,用來世、用天堂地獄來試圖減少一點點痛苦和恐懼。這本書也加深了我想去印度再更多一點,但時機尚未到,現在去印度還沒能有所體悟。印度和華人社會最大的不同是,死不是與生有所分別的,在那裡,生死沒有界線,在恆河,孕育生生死死。我們總避諱討論死,因為死是一切的失敗,只能眼睜睜的面對,什麼努力也做不了,於是沒有人教我們如何面對死亡,甚至畫上界線,人和鬼,相互害怕著。但學會面對死亡,才有能力面對生命裡的失敗。
文字裡,我圍繞著死亡,我想那是因為,關於死亡的敘述,是我心中最震驚、不曾接觸、也不曾想過的議題。三年後,去了加拿大、日本,回台灣也進入職場,甲狀腺亢進、憂鬱症、焦慮症,經歷了種種後,再回來看這本書。在書頁裡加上了標籤,我發現,依然是死亡議題牽動了我的心。
作者在書中分了三個大類別:生是意外,死是必然、情感的力量、真正的快樂,很明確的就是三個議題,生死、感情與快樂。
快樂,這很常聊,很多的書都會教導我們快樂。作者在書中強調著,快樂應該由內向外,而非由外在刺激內在。刺激,購物、玩樂、旅行、休閒......由外牽動的都是短暫的,平靜的心帶來的快樂,才會是長久的。「多」可以來的很容易,而「少」卻能感動我們。
感情,作者分享了一個很特別、也深深觸動了我的觀點,「所有的感情都是刻意的」。談到人際關係,我們總是說想要「真誠」,好像沒有心機、不經過設計矯飾、不刻意做什麼,才是真誠,但另一面的意思卻是:我不刻意做任何事,我想暢所欲言、為所欲為,好像變成了耍賴、不在乎對方感受,就是表現毫不刻意,真誠的自己,這樣的關係會平衡嗎?會快樂嗎?刻意為之,且雙方都要刻意,就像人們常說,感情就像跳探戈,一個進一個退,刻意的前進與後退,找到在乎對方與在乎自己的平衡,才會是長久的吧!
而了解死亡,是感情、也是快樂的根本,也因此這是作者在一開始的第一章,也是不論三年前三年後都最觸動我心的部分,就讓我用激起我心中波瀾的書中金句來分享吧!
1,
我們人很難接受一個至親好友原本好端端的,結果人突然就沒了。他哪裡都不會去,沒有天堂,沒有極樂世界,也沒有來生,什麼都沒有,他就是這樣不見了,消失了。我們怎麼可能有辦法接受?
「一個好端端的人就這樣沒有了。」
第一次讀到這段話的時候充滿震驚,真的耶!我們根本沒有辦法確定他是去到極樂世界又或前往來生,就霎那間停止了鼻息,在繁瑣習俗推進後,化為灰燼。如果是生病也許還有些準備空間,乍然離世的人又要怎麼接受?接受那個昨日可能還暢談甚歡的人憑空消失。
「很多話語與儀式是給還活著的人的。」
2.
或許,對於生活中所遇到的所有問題,我們幾乎都可以有個「合理的說法」、有個解答,但唯獨死亡沒有。死亡好像是一道我們無法跨越的鴻溝,一個沒有人能打贏的戰場。
「死亡的必然沒有人能夠躲得過。」
喜歡作者的論述,「如果接受了死亡這項終極、絕對的失敗,那人生裡還有什麼失敗是無法承受的呢?」,網路上有句流行金句:人生除了生死以外,其餘都是擦傷。這句話很可愛,每次在開心、平靜的時候看到總是讓我會心一笑,但若在憂鬱泥沼時,這句話總能勾出嚎啕大哭的聲息。
我不妄想哪天我能看破死亡,因為死亡這條線後的神秘與未知永遠無法捉摸,但只要還活著就是機會、就是希望,那是每個泥沼的夜晚提醒我自己的動力。
3.
印度哲學大師寂天在著作中曾說過一段話:大地布滿荊棘與碎石,但我們不可能把大地都鋪上地毯;然而,只要剪兩塊地毯在腳上,那保護腳的效果,跟把整個大地鋪上地毯其實是一樣的。這段話是指,我們不可能扭轉外在的恐懼與現實,但如果我們扭轉自己面對恐懼的方式,恐懼可能就不會如此巨大了。
我們求不得別人怎麼想、怎麼做,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怎麼去想、怎麼去做,不只是面對恐懼的時候,還有太多太多別人的眼光。心境轉換好難,但每次我都會把這個小故事放進心裡面想過一遍,讓焦躁的心平靜一些。
4.
認為自己有能力的人,比接受自己無能的人容易掉入痛苦的迴圈裡。
嘿!看到這句話我笑了!我常常自嘲著說:「就是那些聰明但又不夠頂尖的人才或憂鬱症呢!所以我也是滿聰明的嘛...」認為自己有點能力,卻又常常被現實打的體無完膚,然後建築著層層高牆,以為自己在保護自己的內心,孰不知,是把自己關在痛苦迴圈裡無法逃脫。傻有傻的幸福吧!但好強的我也曾在生命旅途上品嘗過豐美的碩果呀!不論是哪方面的能力,即便是我的好強,那個把我關在痛苦迴圈裡的好強,也曾帶給我快樂與成就感,不管如何,他們都是一體兩面的,好處與壞處都不能獨得,就帶著這些能力,繼續前進吧!
5.
我們看不到對方的恐懼,而只關注在自己的恐懼上,才會造成對立。
啊!又是一個恍然大悟啊!
大學時我曾與人爭執,一吵吵了半年,我們是社團的幹部,因為爭吵而失去了團結,兩匹馬拉著往不同的方向奔跑,讓社團的營運停滯不前。那時候我下了一個結論,關於我們的爭吵,是來自於兩個自卑的人碰上了,我們把自卑保護而膨脹成為了自大,那自信滿滿的錯覺相衝突,成為了不能理解的彼此。而今,這句話給了我新的解答。
作者在書裡提出很多案例,最常見的大概是就是青春期的孩子與漸漸年老的父母吧!父母恐懼著孩子不再依賴自己,孩子恐懼著無法長大成自己想成為的大人,於是試著脫離父母,這樣的恐懼明明可以表達和共存的,我們卻藏在我們的內心裡不說、不看,用衝撞來表達,然後兩顆心就受傷了。
6.
能夠「讓別人安心」,我覺得是一個人成熟與否的重要標準----能不能體認到其他人也有他們的恐懼,不只是我們自己有所擔憂而已。
最近的我在教滑雪,前些日子我一直很在意著如何有條理、有章法的將技巧傳授給學員,希望他們的能在短時間內學會基本技能,但最近接觸了很多孩子才發現,技巧並不是學習新技能最重要的事,而是「安心」,只有在有安全感的環境裡,你才會敢做出不熟悉不擅長的動作。不只是孩子,大人也是一樣的。而大人更會偽裝,隱藏著心中的害怕,強化而無視,這樣的我們,擁有再多技巧也無用武之地。
於是我開始嘗試著,假裝理解每個人的害怕,對,是假裝,因為我永遠無法真的理解了誰,但我想讓對方覺得我理解、我在乎、我感同身受,然後陪伴他一再嘗試。
突然發現,不只是這份工作,生活也是吧!旁人的抱怨多半會在覺得傾聽者理解時暫緩,因為他們得到了安心、得到了安全感。
想成為這樣讓人安心的人:)
7.
我們常常會不自覺地將關心變成「如果你害怕,沒關係,我來幫你解決問題」,這種態度背後,常常是潛意識裡的優越感。
接續著第六點,這好像也是我常常發生的事。解決問題很難,但如果能靠自身的力量解決,那必定是很大的成就感呢!而剝奪旁人這樣的成就感,是多麼慘忍的事呀!適其適量的關心,收放自如的理解,是一生中不斷練習的功課。
每本書在每個時期都有不一樣的體悟,很高興,我又再咀嚼了一遍!
關於生與死、情與恨、快樂與否,我們都還在學習和理解著。喜歡這本書也分享給你,人生的路上,如果能多理解一點點,是否可以多一些些的安心、一些些地從容、一些些地自在。
藤蔓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