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10|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2020語言文學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紀要

#學院宮牆 今天(2020.06.30)在國立台中科技大學中正大樓國際會議廳參加[2020語言文學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下午並擔任一場學術討論的「特約討論人」,負責討論一位年輕助理教授所提的論文。
2020.06.30於台中科技大學
2020.06.30於台中科技大學
她的論文研究的是漢武帝時期重要文人東方朔、董仲舒、司馬遷有關「士不遇」作品。正史資料紀錄這三個人時,並未如實呈現這麼重要的西漢文人,何以會在盛世遭逢「不遇」?他們回應的心態究竟如何?這個議題使人很感興趣。
其實「士不遇」不僅是漢代文學常見題材,歷代詩人作品中也相當普遍。學界研究成果非常多,稍稍檢索大陸的學術資料庫就可以檢索到100筆以上的資料,可知這個議題多麼熱門。
台灣學界也有不少討論。其中國立東華大學顏崑陽教授〈論漢代文人「悲士不遇」的心靈模式〉一文早在1990年6月就刊載在政治大學中文系主編的《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顏教授又在2016 年1月又發表增補修訂本,是這個議題相當有名的論述。
2020.06.30於台中科技大學
我仔細觀察學界現存成果,從《詩經》、《楚辭》、歷代詩文,一直到《聊齋誌異》都有「士不遇」之陳述;以個別作家而言,自屈原、賈誼、董仲舒、司馬遷、東方朔、陶淵明、到梁啟超等文士都曾遭逢「不遇」。以「士不遇」,「悲士不遇」為題目的辭賦作品也出現不少精湛的分析。舉凡「士不遇的成因」、「士不遇的心靈型態」、「士不遇的情感表現」、「士不遇的文學類型」、「士不遇的表現特徵」都有學者討論。只是這些刊載在大陸地區的期刊論文普遍篇幅短小,而且僅僅點到為止。
拜讀這位年輕助理教授的大作,我還是發現到:她的題目雖然不新穎,條理卻更見分明、論述更為精細。中間還有許多嶄新視角與個人的洞見。
比方說對於漢武帝時期的政治背景及士人處境,就說得非常通透。文中引述班固《漢書‧東方朔傳.梅福傳.主父偃.嚴助傳》對於史家之筆「未能傳述文人實際遭遇及感受的落差」、「董仲舒、司馬遷、東方朔 三家各有不同困境,但同樣都是「價值倫理生命觀」與現實政治有很大的扞格,而且「難以調和」所致。
論及東方朔的部分,涵蓋〈答客難〉及〈七諫〉兩文、論及司馬遷的〈悲士不遇賦〉之前也先討論〈報任安書〉。其中論及東方朔的部分,我個人非常欣賞。例如從東方朔〈答克難〉給人「滑稽打諢」之感,其實這是錯誤的。一般人對於東方朔的認識其實並不深入,甚至是大大誤會了他。作者提到東方朔感嘆周代士人可以平交王侯,而大一統時代的士人卻只能期待君王關愛的眼神、一般人對於東方朔作〈答克難〉的深層動機認識不多。而這位年輕的助理教授却分析得很到位。
再如論及董仲舒時,對於董仲舒「仕途雖非得意,仍能壽終」、「兩次遭遇陷害(主父偃、公孫弘之陷害)都能脫身」、「董仲舒晚年實際受到朝野禮遇和尊敬」,凡此,都很有見地。在論及司馬遷時更先討論〈報任安書〉、對司馬遷努力區分「死節與死罪」之不同、「勇敢活著很不容易」、「承受腐刑極辱的目的是在發憤著述以自我拯救」,都分析得很精彩。唯獨對於〈悲士不遇賦〉論析較少。
總之,拜讀這位年輕助理教授的論文是個很令人喜悅的經驗。要言不煩地剖陳東方朔、董仲舒、司馬遷三家「遇與不遇」無關乎「用與不用」,更在意執政掌權者能否通過他們堅持的、「義與不義」的價值標準。(2020.06.30於台中科技大學)
2020.06.30與老友合影於台中科技大學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