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宮牆
收到清華大學黃雅莉教授的新書《深心與至境:宋詞主題中的生命意蘊與精神風貌》(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21.1出版),引發很多感觸。
目前台灣政治生態和學術生態都對於中文背景的學者很不利。向科技部提研究計畫也好、或投稿比較前端的學報,若不在論文中故作「驚人之語」、或以眩目艱深的術語「妥善包裝」,都可能承受莫名其妙的攔阻。作為一個文史學者在申請研究計畫補助時,尤其容易受制於出身科技背景的、驕傲的主事者之框限;容易被輕看、甚至被誤解。
就算是一個資深教授、長久鑽研某領域、在這個領域都被公認已經很成熟,投稿後還是可能被出身背景更晚的審查委員「穿小鞋」、莫名其妙被退稿。
就更別提那些在學博士生、畢業後還沒有得到任何大學院校教師身分的後學,他們投稿各校學報,往往屬於「優先退稿」的對象。無論寫得多好,就是會被退, 因為這已經是一個不説白的「潛規則」。原因無他,「退稿率」是全台各大學學術刊物評比的重要指標……
聽到黃教授說到她的稿子大概有將近九萬字曾被退稿,使我萬分驚訝。好在清華大學在專書寫作方面,還有一些補助機制,使她努力筆耕四十萬言,不致埋沒成灰!
她在休假時間寫出如此高量的成果,我深深敬佩,由衷恭喜黃雅莉教授!既然已是正教授的身分,未來除非必要,就別再投什麼期刊論文了。坦白説,再怎麼好的期刊論文,3、5年內就不會有人再看;文史學者應該將有限的時間和精力放在專書寫作上。
甚願黃教授別對過去數年間的遭遇感到沮喪,而是越挫越勇,向另一本專書寫作計畫邁進,加油!好友們都會為妳代禱。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