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8/22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生活裡不一樣的體驗 ── 兒童桌遊共學工作坊

兒童桌遊共學工作坊
兒童桌遊共學工作坊
  由澳門青年桌遊教育學會主辦的「兒童桌遊共學工作坊」,於七月三十一日及八月二十日下午假點點工坊舉行。兩節活動分別體驗了《卡卡頌兒童版》、《石器時代兒童版》、《Sleepy Castle》、《拔毛運動會》、《梭羅米諾》、《Fiery Dragons》、《Brandon the Brave》、《龍之吐息》等兒童桌遊,參加者邊玩、邊討論、邊反思,透過桌遊創設的情境,共同探索多元智能理論、周哈理窗、學習的自我效能感、軟技能、成長型思維等思潮與理念在桌遊活動中如何萌生觸發並得到彰顯。
  陳先生的孩子正準備上幼稚園,同時他是一位小學教師,他分享:「我比較有印象係第一天講到周哈理窗。之後我返去都進一步反思:人與人之間如何去溝通?因為,桌遊其實 ── 我覺得好重要的一點係,不是自己一個玩。雖然不乏提供單人規則的桌遊;但是,與人溝通的桌遊係更加有吸引力的,並且能對小朋友的發展帶來更多元的刺激。亦即係話,透過遊戲又好,透過其他都係 ── 上次都講過不同的活動,去旅行又好、運動都好......都係可以令小朋友得到刺激,但係藉著桌遊,我們可以在一個可控制的範圍之內,在for fun 的同時,去做到一個教育的目的。」
《石器時代兒童版》桌上遊戲
  楊先生,是一位桌遊玩家,他回饋說:「我覺得就『如何因應參加者的歲數、年齡改變遊戲的介紹方式』作討論很有價值,獲益良多。我也見識到桌遊為一種教小朋友認知的媒體,而遊戲過程中帶出歡樂體驗。就我所知道和體會到的,人在愉快輕鬆、悲慘痛苦的體驗中最容易吸收資訊和在腦海中留下印象,理想情況是越多美好快樂的回憶,更有助增加小朋友的自信心、創意和愛心。參加工作坊後,感受到通過玩桌遊,真能帶給小朋友們與他們平日生活裡不一樣的體驗。」
  女兒正要上K2的梁小姐認為:「我本身呢,就覺得桌遊可以促進親子的關係 ── 考記憶力的除外。但今天的工作坊講到『軟技能』,讓我覺得:咦,原來都係有幫助喎!之前,我可能更關注:嘩!大家親子 ── 我和女兒玩得開心就好!之後,和她玩的時候,可能會更有意識地,在桌遊的過程中放入軟技能的元素。」
《Sleepy Castle》桌上遊戲
  雷小姐的兒子將滿三歲,在參與活動後她反映說:「桌遊其實 ── 我對於是否適合和小朋友玩桌遊,其實我係一直帶有疑問的。因為,我並沒有和小朋友一齊玩桌遊的經驗,不過,經過這兩次的工作坊呢,我覺得,桌遊其實都係適合小朋友玩的,可能三歲開始都OK;只要在選擇的類型方面去貼合他們的年紀。工作坊中討論過的硬技能、軟技能,我覺得就係一種延伸,係對於桌遊活動自然延伸的發展 ── 玩桌遊的過程中,你想小朋友提升的方面都會具備,記憶啊、邏輯能力啊、空間能力......都會獲得鍛鍊。」
  桌上遊戲,原是一種針對歐洲市場設計的家庭遊戲,在歐洲,尤其是德國,桌遊是一種極度被重視的遊戲類型。近年,桌遊在世界各地迅速發展,漸漸發展成一種崇尚遊戲性、趣味性、社交性的文化教育與娛樂活動。是次活動以兒童桌遊為主題,讓家長、教師、助人工作者等參加者一起面向桌遊與新興教育思想進行共學,通過操作與討論,從體驗中進一步認識桌遊的教育與文化功能。
《Brandon the Brave》桌上遊戲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