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社會】假新聞竟然會得新聞獎!|胡安.莫雷諾.《造假新聞》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新聞有真有假
圖片:1Fake news concept By jirsak
圖源:https://stock.adobe.com/tr/images/fake-news-concept/191839648
現代社會中人人都知道新聞,每天各家媒體都會釋出新聞報導,有的媒體每天好幾十篇,篇幅很短,幾百字甚至一兩百字以內,不用兩分鐘就可以看完。有一類新聞相對少見,它的篇幅很長,字數動輒上千,有時還會針對一個主題寫多篇詳細報導,這類更深入,更全面的報導稱為「調查報導」。國際上有做調查報導的媒體有《經濟學人》,台灣有在做調查報導的有《報導者》,《報導者》做的專題有「COVID-19下的農業現形記」(3篇文章),「山頭上的掠奪:揭露全台原住民保留地流失亂象」(7篇文章)「沒有煙硝的戰爭──奧運的歡呼與悲鳴」(20篇文章)。全都很值得一看。
德國有一家做調查報導而著名的媒體—《明鏡周刊》(下稱明鏡),《明鏡》以嚴謹的分析與尖銳的批評享譽德國,公信力極高,擁有不少的付費讀者。在免費新聞泛濫的年代,《明鏡》擁有一批願意付錢的訂閱者,本書的推薦者林育立在推薦序中表示「在一昧求快的網路新聞時代,慢工出細活的調查報導德國的讀者反而愛看,對自詡為優質媒體的《明鏡》更是證明其自身存在意義的標竿。」
要知道做調查報導所花的時間很長,因為要更深入、更全面,針對一個議題或事件需要花時間研究,少不免要實地採訪相關人士,要找到相關人士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做調查報導的核心就是要「厚」(資料夠厚)、「穩」(寫出來的東要都有根據)、「慢」(要做到「厚」和「穩」就要花更多時間)。從資料搜集到整理,再到寫出一篇報導,一個記者一週未必能產出一篇報導。
然而,以做調查報導而獲得公眾信任的《明鏡》竟然爆出造假新聞。造假新聞記者名字叫雷洛提烏斯(下稱雷洛),揭發者是同在《明鏡》寫調查報導的莫雷諾。更扯的是雷洛從2011年開始寫新聞報導,到2018年才被揭發他造假新聞,期間雷洛還得到過不少新聞獎項。對,你沒看錯,假新聞得了新聞獎……《明鏡》得悉自家記者造假新聞後,也不遮掩,在受到大眾撻伐之前,先狠狠自我批評。莫雷諾表示:「《明鏡周刊》在調查報查中對自己猛烈抨擊,讓競爭對手想要批評它都不知從何著手」。縱然如此,《明鏡》的造假新聞還是為德國的社會帶來衝擊:一家信譽卓著的報社居然有假新聞?!順帶一提,《明鏡》內有事實查核部門,也就是說雷洛瞞過了多重審查,將假新聞送到讀者手上。
不禁要問:「雷諾的假新聞是如何瞞過事實查核的?」
首先查核需要極高的成本,尤其是外國新聞,本地的查核部門如果要專門飛到外國做查核,光是交通與住宿費就要花一大筆了,如果每一篇都這麽做,就跟燒錢沒兩樣了。補充一下,雷洛沒有寫過德國本地的報導。莫雷諾揭發雷洛的契機也是因為兩人要合寫一篇報導,莫雷諾發現雷洛所寫部分與自己所查到的有落差,決定進一步查證。查證過程他自掏腰包買機票,找第一手資料提供者,發現了雷洛的造假。如果莫雷諾不是親身查證,雷洛說不定還能繼續欺騙報社與群眾。
其次,要證明世上某些東西不存在是不可能的事。電影《白日之鴉》提到,要證明天下沒有白色的烏鴉,就必須看過天下所有烏鴉。要找到「所有」難度極高,誰敢聲稱看過天下所有烏鴉?雷洛的報導中就有這些難以查證的「資料」,比如雷洛說他聽到一首歌謠,莫雷諾找到相關的歌謠學家,也找到當地長者,縱然他們都說沒有聽過,也不代表雷洛所說的「歌謠」不存在,因為從客觀角度沒辦法證明歌謠是假的,就像有人說見過白色的烏鴉,在找到所有烏鴉之前,沒辦法說他所講的是謊言。莫雷諾表示:「要證明一件事不存在,尤其是證明沒有某一首兒歌,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再者,莫雷諾認為雷洛所寫的東西滿足了讀者的「信念」。人都希望自己所相信的就是事實,有的人甚至為了捍衛自己的信念而否定事實。雷洛就是透過假新聞滿足讀者心裡的信念,臉書、Netflix、YouTube上的演算法也是如此運作,當你對一篇文章按讚,就會給你更多同類型的東西。莫雷諾表示:「因為那是他的讀者所抱持的信念,雷洛提烏斯保護他的讀者的信念免於遭到真相的破壞。」換句話說,雷洛只是在取悅讀者,讓讀者能繼續相信自己所相信的。一個人對商人不信任,不斷看到黑心商人的新聞,他就能很安心地說:「商人就是可以了錢不擇手段。」從這看來,假新聞其實是在滿足人信念想被肯定的慾望,這也是假新聞在世界各地皆源源不斷的原因。
假新聞就是有市場,才會一直存在,如果人人都做事實查核,假新聞的生存空間就會大大減縮,可是現代社會有多少人願意做事實查核?不要說事實查核,有的人連腦筋都懶得動。動腦筋對某些人來說,是痛若的事,人的腦袋天生就有懶惰的一面。
那要如何讓人們願意動腦筋和做事實查核呢?說真的,很難……但提高事實查核的曝光度是一個方法,讓更多人看到經查核的新聞,或許能一點一點改變不同人對新聞的態度。
最後再推一下自己很常看調查報導媒體,報導者,如有餘力請投幣支持一下這個優質的媒體吧!
報導者官綱:https://www.twreporter.org
《造假新聞》封面
圖源: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89447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4會員
12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眾讀PopRead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除了考試,我們會需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關於「朋友」、「家庭」、「愛情」就有很多東西要學,還有「財富管理」、「私人空間管理」、「面對挫折和成功」、「健康」……作為一個學生,應該說,作為一個人,我們要學習的東西太多太多
如果是「吸收型」技巧就還好,比如英語聽力和閱讀能力,但「輸出型」的就難搞了。遇過一個大學生,英語聽力和閱讀完全沒問題,卻無法用英語與人交談。我訓練他的方法就是不斷跟他講,讓他不斷說,他理解沒有問題,講多了自然會講。眾讀也是因為到外國旅遊,不斷和別人說英語,口語能力才大幅提升。
阿志說:「跟女朋友吵架了,而且吵很大。」眾讀問:「這次因為什麽事?」阿志嘆了一口氣:「拖地板。」
在家裡所得到的待遇與男生有別,在職場裡所得到與男生有別,在家庭裡所肩負的責任也與男生有別。用最簡單的字眼來表示就是「不公平」,男生跟女生從來都不是一視同仁的。金智英一書揭示了女性在韓國社遭受不公平的對待,且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抱括男女),當有人察覺問題,就會有人開始行動。
孩子的哭聲對耳膜進行攻擊、抱孩子對腰部累積攻擊、無時無刻要顧孩子是睡眠剝奪攻擊。雖然受到傷害,但這些攻擊媽媽都一一承受了下來,果然媽媽是地表最強生物。
讀忽發奇想,想到一個小遊戲:大家想出十個有小毛晚回家的理由。眾讀先說她有可能加班,還有遇上塞車,又或許一直等不到公車。一口氣說了三個理由。
除了考試,我們會需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關於「朋友」、「家庭」、「愛情」就有很多東西要學,還有「財富管理」、「私人空間管理」、「面對挫折和成功」、「健康」……作為一個學生,應該說,作為一個人,我們要學習的東西太多太多
如果是「吸收型」技巧就還好,比如英語聽力和閱讀能力,但「輸出型」的就難搞了。遇過一個大學生,英語聽力和閱讀完全沒問題,卻無法用英語與人交談。我訓練他的方法就是不斷跟他講,讓他不斷說,他理解沒有問題,講多了自然會講。眾讀也是因為到外國旅遊,不斷和別人說英語,口語能力才大幅提升。
阿志說:「跟女朋友吵架了,而且吵很大。」眾讀問:「這次因為什麽事?」阿志嘆了一口氣:「拖地板。」
在家裡所得到的待遇與男生有別,在職場裡所得到與男生有別,在家庭裡所肩負的責任也與男生有別。用最簡單的字眼來表示就是「不公平」,男生跟女生從來都不是一視同仁的。金智英一書揭示了女性在韓國社遭受不公平的對待,且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抱括男女),當有人察覺問題,就會有人開始行動。
孩子的哭聲對耳膜進行攻擊、抱孩子對腰部累積攻擊、無時無刻要顧孩子是睡眠剝奪攻擊。雖然受到傷害,但這些攻擊媽媽都一一承受了下來,果然媽媽是地表最強生物。
讀忽發奇想,想到一個小遊戲:大家想出十個有小毛晚回家的理由。眾讀先說她有可能加班,還有遇上塞車,又或許一直等不到公車。一口氣說了三個理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探討了在當今社會中,如何分辨虛擬與真實之間的界線。透過直覺和感受,我們需要挑戰媒體呈現的假象,並仔細觀察周圍的細節。文章強調選擇與自己價值觀一致的劇本,並明白善惡的相對性,使每個人都能在這個複雜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立場。無論你選擇扮演哪種角色,重要的是掌握選擇與操控的權力。
Thumbnail
我們從傳統和網路獲取訊息,但網路訊息的真偽性需要特別小心對待,例如抖音上的虛假視頻和假訊息,建議查證後再相信。
  4月1日過去,愚人節玩笑作為笑話的脈絡會隨著時間被遺忘,但由於它已經是一個高流量與高觸及的文章,它在未來還是可能被看到。假如有某個不夠專業的媒體從業者直接把它抄成新聞,它就是一個貨真價實的、散布出去的假消息。
Thumbnail
現今的資訊環境變得越來越複雜和雜亂,真假資訊交雜在一起。在這種情況下,要判斷消息的真實性變得更加困難。有些消息可能只是謠言或誤解,而有些則是真實的事件。因此,我們必須更加謹慎地對待每一個消息,並且更加積極地尋找證據來支持或反駁它們的真實性。 首先,我們會問自己:這件事情是與事實相反的嗎?也就是
Thumbnail
早前閱讀的《思想控制的技術》及《平凡的邪惡》均指出一個人若缺乏獨立思考,只聽從他人是非常危險的事。 然而現代人每天面對的網絡世界,總是充斥各種帶風向、假新聞、詭辯和偷換概念的陷阱,實在防不勝防。
Thumbnail
【假訊息】 根據法新社報導,2024年代表世界半數人口的國家要舉行關鍵選舉,因而被視為民主的「成敗關鍵年」。 然而新技術卻加劇假訊息/假新聞的擴散,2024年將是對人工智慧(AI)一次重大壓力測試。
Thumbnail
這本書針對假新聞、後真相、資訊戰的議題進行詳細的解析,深入探討了大腦快思與慢想的機制、大腦認知偏誤的機制以及虛幻真相效應等,並從舅舅是佛洛伊德的公共關係之父愛德華.伯內思和希特勒的角度出發,藉由大量引用美國真實案例,讓讀者更清楚理解這些複雜的概念。這本書不限年齡,值得學齡生一讀。
Thumbnail
只有對自己擁有真實的理解(亦即認識自己),人才能活出合乎本性的生活,自我實現才能完成。一個社會所累積的各種信念必須要是真實的,才能成為有用的知識,文明才能進步和發展。 究竟什麼才算真實?真相真的只有一個嗎?如果人活著必得喜愛真實,那為什麼我們同時又看到社會上充斥著如此多的謊言和屁話?
Thumbnail
說謊的時候,如果鼻子真的會變長,人們也許會選擇說真話或保持沉默。 正因爲皮諾丘只是童話,所以謊言從來沒有消失。謊言似真實偽,混淆聽者的判斷,企圖操控利己或損他的結果。謊言大者可以竊國,小謊就算沒有帶來任何實質損害,依然飽受撻伐,世所不容,正因爲說謊的行爲玩弄他人認知,被玩弄的人被當成傻子,豈能不憤
Thumbnail
呱,不夠看,換個有點內涵的戰將好嗎? 小丑耍低能是吧,呵,不織布種類有幾種都不知道,也敢跟本蛙嗆聲。這些主力就是想要騙你,卻不認真、不用功,他們的資料來源是「經濟日報」,呃,咱們假設記者詳實報導,沒有收公司及主力「黑錢」幫忙炒作。 原文如下,一個字未删,一個字未改~證明「小時不讀書,長大當那個」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探討了在當今社會中,如何分辨虛擬與真實之間的界線。透過直覺和感受,我們需要挑戰媒體呈現的假象,並仔細觀察周圍的細節。文章強調選擇與自己價值觀一致的劇本,並明白善惡的相對性,使每個人都能在這個複雜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立場。無論你選擇扮演哪種角色,重要的是掌握選擇與操控的權力。
Thumbnail
我們從傳統和網路獲取訊息,但網路訊息的真偽性需要特別小心對待,例如抖音上的虛假視頻和假訊息,建議查證後再相信。
  4月1日過去,愚人節玩笑作為笑話的脈絡會隨著時間被遺忘,但由於它已經是一個高流量與高觸及的文章,它在未來還是可能被看到。假如有某個不夠專業的媒體從業者直接把它抄成新聞,它就是一個貨真價實的、散布出去的假消息。
Thumbnail
現今的資訊環境變得越來越複雜和雜亂,真假資訊交雜在一起。在這種情況下,要判斷消息的真實性變得更加困難。有些消息可能只是謠言或誤解,而有些則是真實的事件。因此,我們必須更加謹慎地對待每一個消息,並且更加積極地尋找證據來支持或反駁它們的真實性。 首先,我們會問自己:這件事情是與事實相反的嗎?也就是
Thumbnail
早前閱讀的《思想控制的技術》及《平凡的邪惡》均指出一個人若缺乏獨立思考,只聽從他人是非常危險的事。 然而現代人每天面對的網絡世界,總是充斥各種帶風向、假新聞、詭辯和偷換概念的陷阱,實在防不勝防。
Thumbnail
【假訊息】 根據法新社報導,2024年代表世界半數人口的國家要舉行關鍵選舉,因而被視為民主的「成敗關鍵年」。 然而新技術卻加劇假訊息/假新聞的擴散,2024年將是對人工智慧(AI)一次重大壓力測試。
Thumbnail
這本書針對假新聞、後真相、資訊戰的議題進行詳細的解析,深入探討了大腦快思與慢想的機制、大腦認知偏誤的機制以及虛幻真相效應等,並從舅舅是佛洛伊德的公共關係之父愛德華.伯內思和希特勒的角度出發,藉由大量引用美國真實案例,讓讀者更清楚理解這些複雜的概念。這本書不限年齡,值得學齡生一讀。
Thumbnail
只有對自己擁有真實的理解(亦即認識自己),人才能活出合乎本性的生活,自我實現才能完成。一個社會所累積的各種信念必須要是真實的,才能成為有用的知識,文明才能進步和發展。 究竟什麼才算真實?真相真的只有一個嗎?如果人活著必得喜愛真實,那為什麼我們同時又看到社會上充斥著如此多的謊言和屁話?
Thumbnail
說謊的時候,如果鼻子真的會變長,人們也許會選擇說真話或保持沉默。 正因爲皮諾丘只是童話,所以謊言從來沒有消失。謊言似真實偽,混淆聽者的判斷,企圖操控利己或損他的結果。謊言大者可以竊國,小謊就算沒有帶來任何實質損害,依然飽受撻伐,世所不容,正因爲說謊的行爲玩弄他人認知,被玩弄的人被當成傻子,豈能不憤
Thumbnail
呱,不夠看,換個有點內涵的戰將好嗎? 小丑耍低能是吧,呵,不織布種類有幾種都不知道,也敢跟本蛙嗆聲。這些主力就是想要騙你,卻不認真、不用功,他們的資料來源是「經濟日報」,呃,咱們假設記者詳實報導,沒有收公司及主力「黑錢」幫忙炒作。 原文如下,一個字未删,一個字未改~證明「小時不讀書,長大當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