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要不要用藥?助人者如何協助照顧者思考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用或不用,舉凡二選一的問題通常選哪邊都是錯的。
到底要不要服藥?重要的是過程,這個家(孩子與父母)是怎麼去想的?
教育照顧者如何獲取知識,解析人性心理歷程,再整理這些資訊從中思考,關於自己所面對的處境應該怎麼辦才好。教育和思考是唯一彌平家庭心理條件差距的方式,提升照顧者的知能和行動。

二選一的問題

要不要用藥,以ADHD為例,網路文章分為兩派,一是要長期持續服藥,二是不服藥,靠ADHD所欠缺的生理限制給予食療、運動、引發興趣、正向支持等陪伴作為。服藥派認為藥物萬能,說明與宣導也簡單,而不服藥派認為藥物是毒(沒錯,所有的「藥」其實都是改變生理機制的毒),另一爭論的點是不服藥派認為孩子吃藥只是讓父母方便而已,但剝奪了孩子的權力與自由,而服藥派認為藥物效果能替孩子快速適應社會、提升自信、關係和諧。兩派目的其實都希望孩子可以掌握自己、建立自信,只是採取的路徑不同。
然而,用或不用,舉凡二選一的問題通常選那邊都是錯的。
從我的經驗,有兩個部分是助人者要省思的,一是孩子的狀況(這不用多說,大家都是為了孩子…),二是更重要的,是孩子的父母(或照顧者)的狀況,這很少人留意,以為做父母的處理好自己本分是應該的,所以照顧兒童只是用不用心、投不投入時間的選擇。並不是。並不是每個父母的內外在條件都一樣,就跟孩子的個別狀況相似,每個人都不同,而當照顧者的條件是被侷限的,照顧兒童的方式也會受限。所以「藥物使用與否」根本是其次議題,它叫做「輔助工具」,端看人怎麼安排使用而已。

感冒時要不要服藥?

你感冒了,很難受,你都怎麼做?是服感冒藥一週會好,還是好好休息採自然療法等它7天自己好?
感冒是病毒引起,服藥不會殺菌(病毒類都是無藥可治),免疫系統工作讓身體恢復就大約這個時間,但是服藥會比較舒服(緩解症狀)還能繼續上班,不服藥最好是請假休息不要過勞。現實裡這2個選擇並非均等,社會多數人是依賴藥物的,因為他們時刻肩負工作、責任、賺錢,有些人甚至沒有休息的權利。我雖不是這類人,但也會依賴藥物,因為可以減少不舒服、價格不貴,這是習慣養成的結果。這裡說明了社會環境下,人因「生存位置」與「心理習慣」互相制約成生活方式,而誰有自覺可以脫離這些制約呢?

對照顧者教育、促思考

每個家庭條件不同,資源充足又會做功課的父母選擇很多,相對資源少習慣相信權威的照顧者就沒什麼選擇,可能連問問題都不會,他只管帶孩子看醫生聽建議就是了,只是有時候反而更糟。助人者要做的,是視每個家庭的條件及需要,提供不同層次的協助,尤其是對父母(照顧者),因為他們的態度、價值、知識會直接影響孩子,給父母希望、信心和工具,正向支持並引導他們思考——為自己的處境做出選擇。
教育照顧者如何獲取知識,解析人性心理歷程,再整理這些資訊從中思考,關於自己所面對的處境應該怎麼辦才好。教育和思考是唯一彌平家庭心理條件差距的方式,提升照顧者的知能和行動。
教育父母何謂ADHD特質:如何出現、心理機制如何運轉、引發的表徵行為是哪些。這當然不是一種病,能夠理解就不可怕,能夠接受就有應對之道。說明時要用照顧者可以懂的話及譬喻(如「過動症狀」就像鍋爐一樣,身體自己產生動力才能對抗注意力缺乏的特質,所以要引導出口,讓「氣」有地方正常出去;對孩子則可形容他像「閃電俠」,要選他適合與喜歡的事來做,壓抑只有反效果)。
傳授給照顧者的資訊、知識越多,他才有內容進行思考,然後考慮自身環境、條件、能力,產生符合實際的應用策略,也許為讓孩子先有成就感而決定用藥的時機,也許讓孩子快樂最重要而先用有限的時間親子共樂,家庭可以討論,稍大的孩子也可以參與表示意見,從被重視的關係裡學會與自己的ADHD特質相處(而不是放任)。
有些照顧者因為習慣或性格使然,他不想這麼麻煩,此時助人者的教育態度就可有些嚴厲(也許運用專家權威),但以正向支持及帶討論的方式,讓父母安心接起/學習父母的責任。現場互動是動態的,助人者本身也要具備足夠的知識、敏銳感知,並考量怎麼說怎麼做才能成為家庭思考的支持與催促者,這個以身作則的角色,就是给他們最好的觀摩學習。
到底要不要服藥?重要的是過程,這個家(孩子與父母)是怎麼去想的?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14會員
214內容數
亞斯伯格(AS)、過動特質(ADHD)及邊緣性人格(BP)整理專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你吃過聰明藥嗎? 你知道孩子無法專心也可能是一種病嗎? 我認為特殊需求兒童的故事,透過照顧者或其親近的任何一位家人寫來格外寫實也更能寫到心坎兒裡。這是作者 林滿秋外甥的故事,透過身為家人的觀察以及紀錄,讓更多大人們看見這些孩子的不容易,對某些孩子來說學習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Thumbnail
小孩受傷後,需藉由許多藥物來幫助他恢復健康,包括控制癇發作的藥(光這就有三種了)、促進腦部循環的藥、幫助胃消化的藥、以及避免便祕的藥,林林總總加起來,每餐要吃超過四種藥,簡直是名符其實的藥罐子。 因為醫生開的藥品有些是錠劑而非水劑,醫院又只會幫忙磨六分之一顆以下的藥,因此身為照顧者的我們,必
上一篇記錄了整個發展的過程,接下來想寫寫這些年來的照護,如果要用簡單的一句話來總括所作的,我會想說我們所作的都只是想辦法讓孩子比較舒服一點。讓孩子比較舒服一些分為兩個面向,第一是讓症狀消失是不可能的事,那退一步盡量讓症狀相對輕微一些,第二是舒緩症狀帶給孩子的不適感,這兩樣應該是這些年來直到現在在照護
Thumbnail
日本兒童節的由來,是五月五日被稱作端午傳統節日(たんごのせっく),當時也是用來祝賀男孩子健康成長的日子,當時稱為「男童節」,後來認為兒童節不應有性別之分,因此在1948年正式訂定五月五日為兒童節,不論男孩、女孩都能一起歡度此節日,每到此日家中有孩童的家庭就會有裝飾....
Thumbnail
#兒童劇場 #勾勾手合作社 《永遠不要長大的地方》 ▌ 完整說明請見:https://bit.ly/4a5UMdD 肚子裡有了二寶金元寶後,突然發現小元寶好像長大了? 但「長大」是甚麼? 是當姊姊就算長大了? 還是開始上學就是長大? 儘管說出關於長大的一百個解釋,也回答不了孩子對於
Thumbnail
   當兒童正常化,發展好人類傾向,那自然是朝善的方向去發展,擁有足夠的愛及接納,會尋找自身的價值及意義,於是幫助他人及環境的行為就會產生了。成人應用愛及尊重的態度,屏除成見,觀察與幫助孩子發展人類傾向。不求上進的人必是童年時期沒有發展好人類傾向。   照顧者對孩子從小到大的言語,會成為孩子長大後
🔥🎬【兒童服用中藥沒問題👌😉❗~藥粉篇】 用診所提供的小湯匙🥄挖出藥粉適量,放入小碟子,加水拌勻,用小口慢慢喝。 多練習幾次,兒童服用中藥當然🆗️的!(🎬影片2021年4月拍的,👧外甥女1歲多,吃中藥😄“面不改色”,😎厲害吧!) 👉另外還有“藥錠篇”及其他…… 有什麼小孩
🔥🎬【服用中藥沒問題👌~藥錠處理篇👍】 對於已經有長牙齒🦷的孩子,咀嚼藥錠也沒問題👌另外,➡️也可以把藥錠壓碎,變成小粒或粉狀,或者加入少量水💧變成液體狀。 (太壹的藥還會兼顧“口感”😌,絕對比你想像的“好吃”👀看看小朋友的反應就知道😊) 各種不同的方法分享給大家參考,當然除
Thumbnail
這本書提供了兩個方面的觀點,一是解決失智症的困擾行為,另一個是利用芳療技術來緩解情緒困擾、減輕焦慮和壓力、改善睡眠等等。此外,也提供方法來幫助照顧者避免自己成為第二個病人以及減少因應周遭人的眼光和不精準的照顧策略帶來的痛苦。
Thumbnail
當然患者如果拒絕吃藥,沒有人能逼他。 有一種人相信藥都是騙人的,也可以。我的經驗是,那些症狀是我在承擔,因此無法工作或就學,也是我在承擔。如果我堅持相信意志力導致復發,然後失業或是入院,絕對不是那些叫我不要吃藥的人在過這種日子,沒有收入,失眠嗜睡等等問題,也不是這些精神飽滿倡導不要吃藥的人在承擔。
Thumbnail
你吃過聰明藥嗎? 你知道孩子無法專心也可能是一種病嗎? 我認為特殊需求兒童的故事,透過照顧者或其親近的任何一位家人寫來格外寫實也更能寫到心坎兒裡。這是作者 林滿秋外甥的故事,透過身為家人的觀察以及紀錄,讓更多大人們看見這些孩子的不容易,對某些孩子來說學習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Thumbnail
小孩受傷後,需藉由許多藥物來幫助他恢復健康,包括控制癇發作的藥(光這就有三種了)、促進腦部循環的藥、幫助胃消化的藥、以及避免便祕的藥,林林總總加起來,每餐要吃超過四種藥,簡直是名符其實的藥罐子。 因為醫生開的藥品有些是錠劑而非水劑,醫院又只會幫忙磨六分之一顆以下的藥,因此身為照顧者的我們,必
上一篇記錄了整個發展的過程,接下來想寫寫這些年來的照護,如果要用簡單的一句話來總括所作的,我會想說我們所作的都只是想辦法讓孩子比較舒服一點。讓孩子比較舒服一些分為兩個面向,第一是讓症狀消失是不可能的事,那退一步盡量讓症狀相對輕微一些,第二是舒緩症狀帶給孩子的不適感,這兩樣應該是這些年來直到現在在照護
Thumbnail
日本兒童節的由來,是五月五日被稱作端午傳統節日(たんごのせっく),當時也是用來祝賀男孩子健康成長的日子,當時稱為「男童節」,後來認為兒童節不應有性別之分,因此在1948年正式訂定五月五日為兒童節,不論男孩、女孩都能一起歡度此節日,每到此日家中有孩童的家庭就會有裝飾....
Thumbnail
#兒童劇場 #勾勾手合作社 《永遠不要長大的地方》 ▌ 完整說明請見:https://bit.ly/4a5UMdD 肚子裡有了二寶金元寶後,突然發現小元寶好像長大了? 但「長大」是甚麼? 是當姊姊就算長大了? 還是開始上學就是長大? 儘管說出關於長大的一百個解釋,也回答不了孩子對於
Thumbnail
   當兒童正常化,發展好人類傾向,那自然是朝善的方向去發展,擁有足夠的愛及接納,會尋找自身的價值及意義,於是幫助他人及環境的行為就會產生了。成人應用愛及尊重的態度,屏除成見,觀察與幫助孩子發展人類傾向。不求上進的人必是童年時期沒有發展好人類傾向。   照顧者對孩子從小到大的言語,會成為孩子長大後
🔥🎬【兒童服用中藥沒問題👌😉❗~藥粉篇】 用診所提供的小湯匙🥄挖出藥粉適量,放入小碟子,加水拌勻,用小口慢慢喝。 多練習幾次,兒童服用中藥當然🆗️的!(🎬影片2021年4月拍的,👧外甥女1歲多,吃中藥😄“面不改色”,😎厲害吧!) 👉另外還有“藥錠篇”及其他…… 有什麼小孩
🔥🎬【服用中藥沒問題👌~藥錠處理篇👍】 對於已經有長牙齒🦷的孩子,咀嚼藥錠也沒問題👌另外,➡️也可以把藥錠壓碎,變成小粒或粉狀,或者加入少量水💧變成液體狀。 (太壹的藥還會兼顧“口感”😌,絕對比你想像的“好吃”👀看看小朋友的反應就知道😊) 各種不同的方法分享給大家參考,當然除
Thumbnail
這本書提供了兩個方面的觀點,一是解決失智症的困擾行為,另一個是利用芳療技術來緩解情緒困擾、減輕焦慮和壓力、改善睡眠等等。此外,也提供方法來幫助照顧者避免自己成為第二個病人以及減少因應周遭人的眼光和不精準的照顧策略帶來的痛苦。
Thumbnail
當然患者如果拒絕吃藥,沒有人能逼他。 有一種人相信藥都是騙人的,也可以。我的經驗是,那些症狀是我在承擔,因此無法工作或就學,也是我在承擔。如果我堅持相信意志力導致復發,然後失業或是入院,絕對不是那些叫我不要吃藥的人在過這種日子,沒有收入,失眠嗜睡等等問題,也不是這些精神飽滿倡導不要吃藥的人在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