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0|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談心理健康(10.10)

    創傷不是你的錯,但復原是自己的責任。
    今天是國慶日,也是「世界心理健康日」,聯合報的「願景工程」調查發現,全台約有百分之七的人曾受情緒問題之苦。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2020人類失能疾病以憂鬱症居首;根據衛服部的統計:台灣地區2019年因情緒障礙症就醫人數達209萬人,占人口的百分之九。聯合報A5版的小標題都令人深思:「他們反擊精神病污名」、「別再叫我加油了,好嗎?」、「別只看到病,卻不見人。」病友們的書寫、現身,既是求救訊號,也是渴望被理解。
    我掙脫不了內心的痛苦(取自方格子)
    還沒看報之前,上網查找資料,觀看到的竟然就與情緒困擾有關(咖啡思維:如何度過低潮期?3個讓你馬上快樂起來的方法);而隨手拿起準備閱讀的書竟然是想看的<第一本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自我療癒聖經:在童年創傷中求生到茁壯的恢復指南>(杮子文化出版)。
    我一直相信時候到了,該來的自然會出現。之前已經蒐集過資料寫過一些相關的文章,但今天再見到類似題材,似乎就表示之前所說還不夠完全。事實上,內在創傷之所以難處理,乃因每個人的狀況都不太一樣,對某人有效的對其他不見得,因此必須多方嘗試;再者,復原的過程極其漫長,張愛玲的戀父情結,至死未休;大陸以原生家庭研究聞名的心理學者武志紅,諮商了五年,還在繼續當中…三者,因為患者情緒起伏不定,因此旁人很難-甚至-無法感同身受,也不知如何協助,例如患者是你的家人或朋友,但你有心協助,主動關懷,問他「你現在很難過,需要我做什麼嗎?」他不耐煩的咆哮著要你別管他,都是因為你…他的反應和口氣,令你生懼,又有點不知所措。結果下次他再發作時,你不敢開口,他卻又怪你不關心他…都只管自己…。你動輒得咎,束手無策,不能不受影響…。這也是為什麼那麼多的患者,自己不知如何安頓自己;旁人又插不上手,以致雙方都有不知所措的感覺。
    醫學上對此其實也沒有太好的解決方式,如果有的話,此症也不會人數愈來愈漫延,症狀愈來愈嚴重。而且你可以找到的資料,不管是書刊或網路文章愈來愈多,可以找到的視頻也愈來愈多,可是他們所說是否符合當事人的需求?是否像他們所說的只要怎樣就會得到什麼成果?其實我都抱持可看看、可試試、可參考,但最終還是必須靠當事者自己,找出自己的病因,試出對自己較有效、較能抒解痛苦、抒發情緒的具體做法。
    在我看的<複雜性創傷…>書中,我喜歡留佩萱在序中所說的「創傷不是你的錯,但復原是自己的責任。」。我想說的是「沒錯,你受過傷,但你可以不再那麼痛,也可以不再無止境的痛。」
    什麼是情緒創傷呢?如果你經常性的認為自己不夠好、不被愛、沒價值、不安全、沒人理解,以致人際關係欠佳,對人生抱持負面的、悲觀的想法,有時會因細故而控制不了情緒,那麼你很可能就有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每個人都會有挫折,不安,懷疑自己的時候,但也會有得意、快樂、自信滿滿之時,如果你在得意時也覺得落寞,快樂時又感到哀傷,那麼你可能就有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應該去檢查、鑑定一下了。)
    有了心理或情緒上的創傷,除了心理諮商外,尋找現上或現場的支持團體。互助諮商也可以考慮。事實上,在網路可以找到的有關的書寫即有此功能,因為藉此可以知道自己並非特殊,只是傷了,病了而已。我們沒辦法要求或了解別人如何看待此事,但最少當事者自己應該明白自己的狀況。
    憂鬱或情緒困擾的特徵是陷溺在自己的情緒當中,攀爬不出來,或者掙脫不出來,舉個例子好了,突然感覺很難過;然後呢?就愈想愈難過,愈來愈難過…難過的情緒愈積愈多,愈積愈深,愈積愈重累…可能就這樣躺在床上,只哭,不吃,不說,甚至自殘…。在這過程中,當事者就是關在自己房中,什麼也不想做,覺得什麼都無意義。所以呢?它的特徵就是:陷溺在情緒中,封閉自己。所以我所蒐集的三個視頻分別指出,你要知道情緒是起起伏伏,上上下下的,因此,情緒來時,你靜靜的隨它浮沈,不要抗拒,不要逃避,它終究會過去的(陳永儀);如果你知道自己快陷溺在負面情緒中,那麼在它來臨前,你靜下心來「覺知」到它就要來了,你準備迎接它的到來了;然後你跟著它在一起,觀察著它,陪伴著它,讓它知道它現在是很安全的(吳若權);或者你先去動一下,到健身房去,動個三十分鐘,讓汗水噴灑,此法可以去除一些負面情緒;其次感恩默念,你有得住,有得吃,挺得住,有人關心,甚至沒病痛,沒戰亂…能呼吸,能聽聞…許多人連這些都沒有,這不值得感恩嗎?感恩的心,讓你不再只想到自己;第三設法助人,想辦法給人家一點點幫助,即令只是讚美,只是感謝,只是禮貌,都能讓自己想到別人,關照到別人,對負面情緒的消減多少有幫助(思維咖啡)。
    以上方法都是在打破你受情緒控制;你封閉自己的狀況,你不是情緒,所以透過感知情緒,就可以了解到情緒不等於你,和你是不同的存在,所以呢?你覺知它,觀察它,隨它起伏,它就比較控制不了你了;你出外去動,你感恩,你助人,就沒有再封閉自己了。但這些對當事者是否有效,則因人而異,最少你在嘗試著自救了。
    從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國內衛福部的統計都可以看出情緒困擾的嚴重性,而從其嚴重性也可概推:其實目前並沒有較好的對策,患者除了尋求專業的心理諮商的協助外,更重要的可能是設法自救,因為情緒狀況多元且複雜,每個人的狀況可能都不太一樣,因此沒有什麼方諸四海而皆準的單一有效方法,患者最清楚自己的狀況,也最知道什麼方法對你最有效(也許要經過一段時的摸索和嘗試),既然碰到了,那就接受它並面對它。然後再來設法,而只要對你有幫助的都是好方法,例如神壇仙姑,求神問卜,我覺得都無妨,畢竟你-你的健康快樂-才是最重要也最寶貴的
    看到一則有意思的格言或諺語嗎?它說:「健康的人有千百個希望,不健康的人則只有一個希望:希望自己能恢復健康。」
    不是有這麼一句話嗎,財富、名車、珠寶、豪宅…少了健康,都只是個0。有了健康就像最前面有了個1,那些0才有了意義和價值。
    值此「心理健康日」,祝大家心想事成,健康快樂。
    來聽首<快樂頌>吧!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退休後,目前興趣:靈性成長;旅遊;詩詞;隨思雜想,其他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