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3|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跟風效應(一):公布民調對選民的影響

跟風效應(bandwagon effect)滲透進我們生活的每一部份,引導我們買什麼商品、成為哪些明星的粉絲、為哪些名人說話,也會影響我們投票,決定誰能當選。但我們已經太習慣,反而不容易察覺。
人類已經有個很會思考的大腦,為什麼還會演化出跟風效應?一來,思考、做決定是很累的,跟著多數人的想法、決定去走比較省腦力,而且多數人的決定或許是對的,或者也比較不會犯大錯。
二來,在古早時代,做錯決定跟錯隊,有時是會付出生命的代價,所以如果一時不清楚該靠那邊,那就跟著多數人走。三來,人類的大腦,會比較喜歡「跟贏家站同一邊」,所以如果沒有清楚的價值選擇或利害關係,我們就會傾向跟著大眾的潮流走,確保自己的贏家在同一國。
在商品行銷領域,或要打造名人、明星、網紅的幕後團隊,跟風效應應該都是必修課吧。而在實際打選戰時,如果最後勝利者只有一人,如何掌握跟風效應,讓排名第一的人掌握更多領先優勢,或讓在第二、第三糾纏的人先把另一位踢到一邊,這可就是非常非常關鍵。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陳豐偉編譯社】的內容會幫助你瞭解自己、瞭解你的伴侶、家人、親友、同事,讓你更能分析為什麼某些人就是會有這樣的行為模式。無論是人際關係、職場用人或危機處理,以及給予你的親友好的建議,從這裡得到的知識,或許有一天會派上用場。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