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訊息的洪流中有時不免會讀取到過去看過、又重新看見的內容;昨天就是這樣讀到一篇文章
〈瑞典五十年前的歷史教科書──福利政策的反思系列二〉,在訊息流中看到的標題不是這樣,而是「瑞典的老師說『你們的教育很便宜』.....」之類比較引起閱讀興趣的感覺(笑),總之我點擊了連結,看著看著覺得似曾相識,後來拉回標題處一看,發現是2015年的文章,如此看來,過去我曾點過這篇文章的可能性也是有的。(就在剛才,我發現作者吳媛媛小姐也有在方格子開設專題,這篇文章也有再度出現在
這裡~)
既然讀到的文章是在過去某個時間就曾注意過的,可見我持續對教育這個主題還保有著興趣(畢竟有孩子要自學,自己也要學習),而從另一個角度看,就是即使2015年(或者更早?)就寫成的文章內容,在今日閱讀也依然讓人覺得有參考的價值。那就意味著當時提到的問題仍然存在著不是嗎?
想想這篇文章的標題「瑞典五十年前的歷史教科書」──如今已過了六年!台灣的教育體制雖然有108課綱的調整,入學方式現在看來相對多元,但是我們看到或聽到現在台灣的孩子接受的教育,型態上仍然與過去沒有太大的差別,雖然現在一個班級的學生人數已不如我當年讀書時那麼多,但大多數老師上課仍是要用最有效率(同時便宜?)的方式,來檢視學生們的學習,不然進度教不完、期中考期末考仍然會來,而最終家長還是會檢視孩子的分數可以考到甚麼學校......像瑞典教育看重的,強調思辨與質疑的教育方式,我們與其距離真的還是非常遙遠。
問題來了,我們的孩子沒有能提出問題,是因為甚麼原因呢?
可能是一切通透了然於心,這樣當然很好,但如果是不顧一切照單全收,沒有經過更深度的思考,那可就不大好了,但我感覺後者的成分可能更重一些。質疑並且進行更深度的思考是很必要的,但台灣目前的教育體制卻不容易達到這樣的深度。
我個人在讀大學、到就讀研究所寫碩士論文的過去經驗中得到的一項很深刻的體會就是,我的「問題意識」真的相當有限:習慣了被出題目、寫作業,接收老師教學的內容資訊,為了考試而讀書背書......不知不覺養成的就是一個習慣「解決這些作業和考試就覺得足夠了」的「好學生」,不一定需要舉一反三,也不見得要質疑權威(不管是老師或是課本),學生生涯的大半部分都可以完成,但直到讀大學,需要面對自我,去尋找想做的題目──也就是研究動機──來寫作報告或論文的時候,我才發現自己在這個部分是缺乏的。雖然我最終完成了論文,但也就此發現自己並不是個能長久投入在學術研究領域的人,除了興趣終究不在此(做研究)之外,或許個性也早已被體制教育養成了某種慣性。
想必也有人會說即使在這樣的制度,也有人可以精神飽滿地提出各種思考、問題,沒有辦法省思提問的學生,其實是自己不夠用心去動腦思考吧──但我想,以比例來說,這樣的精彩學生恐怕還是少數,大多數的孩子還是以能夠完成作業、準備好隔天的考試,達到基本的「學生本分」為主要任務。
但事實上就是學生的本分任務定位錯誤了吧!學生時期是孩子一段包含了身體和心靈都在快速成長的階段,最應該在學生時期做的,是透過生活和傳達而來的種種資訊,思考我們是甚麼樣的人、嘗試、反思與歸納自己,可以或應該去做些甚麼?不過回想起過去的經驗,是不是這些思考都是夾在考卷和作業之間,在通勤、吃飯、下課...之間去做,零零碎碎,而非大量投入?
或許我有那麼一點想要改變的靈魂,所以我選擇的丈夫相對我而言,是個很能夠挑戰常規和思考的人,所以我的人生下半段開始增加了不少衝擊(笑),甚至讓我們的孩子申請了在家自學,所以目前孩子們沒有期中考、期末考的體驗,他們要面對的是每天晚上爸爸問「你今天做了些甚麼有意義的事情?」「為什麼你覺得這樣有意義?」「你明天計畫做甚麼?」兩個孩子一個十歲、一個將滿八歲,被爸爸問到這類題目,回答很可能只是直覺的反應,或者隨意的抓取一個不久前發生的事情來分享,不過爸爸會追問下去,讓孩子們不得不再動腦思考該如何回答。或許這是小小的生活分享,但是也是讓孩子們逐漸學習再多認真思考一點,以及為自己的話語負責。這是我們家庭目前採用的方式,我不會說我們的做法必定有成效、能追步歐美的邏輯教育、或者適合所有的家庭操作,只是分享我們也正在嘗試一些方法,正因為我們身為孩子的父母,是更親近孩子的角色,因此更能夠做到一些目前體制教育的老師可能沒有太多心力去做的事情,希望我們這樣的比例調整,能幫助我們的孩子,在未來能越來越會為自己、為這個世界提出各種有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