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義山》 — 傷痛落成山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義山》之前,先是看過張吉安的《南巫》,由此去,便會對他慣以民俗信仰為本,並藉長鏡頭的凝視裡,聚焦成一種「萬物有靈」的視角感到毫不陌生。
張吉安導演
在族群混雜的馬來西亞現實裡,張吉安總選擇注視奔走著、勞動著的女性,如《南巫》裡為解丈夫降頭,選擇承受宗教、習俗與族群的邊緣的阿燕。這樣的身影亦凝縮了馬來西亞華人長期面對身份認同的處境 — 基於歷史所深植的移民性積累成揮之不去的異鄉感,並在戰後民族主義所掀起的對立下,成為政治上的弱勢者。在《義山》的敘境裡,其指涉的1969年513事件,是馬來西亞戰後所發生第一起大規模種族衝突事件,起因為當年的大選中,反對黨得票率首度超越聯盟政府,暴動隔天馬來西亞宣佈進入「緊急狀態」。面對這樣沉重而難以釋懷的衝突遺緒,導演並未採取激憤的敘事,反而藉著自然的視角、戲曲展演和記錄意味的長鏡頭呈現傷後的人們,在日常化的記敘裡透顯傷痛。
《義山》劇照
《義山》以日常瑣事出發,女性在深景空間中重複著家事,從室內走到室外,所有動作都是切得細碎的彷彿難以拼湊目的。而廣角鏡頭將前後景拉開,人物的比例變得與前方日用器具等長、等高。觀者的目光就這麼等著,待人物完成一串串動作,仿若是一場展演。像是女子跨上機車準備出門的長定鏡,一大包摺好的金紙放在腳踏板上,傾倒後又被撿起,以重複的瑣碎為影片前半段浩浩長長的準備,為後續的祭祀拖曳出生者的慎重,以及創傷後人們的生活樣貌。鏡頭並不施予任何的節奏壓力,僅是純然地紀像,甚至在人物離場後,鏡頭仍駐在原地凝視良久,而這許是張吉安的觀看何以「萬物有靈」的由來。
短片裡,另一段帶有展演性與儀式性的長鏡頭,則是楊雁雁所飾演的戲班女子。在矗立的無名墓碑之間,她著戲服、面覆妝容,飄搖地在墓園裡唱戲。在獨舞的唱詞裡,有孟姜女和卓文君,集了太多中華文化典故裡會有的苦情女性人物,仿若要召喚文化族群根源的悠長來與之共泣。馬來西亞華人從早期移民者的身份演變成根植、本土的,在文化上融合中國性與馬來西亞的風俗,前者因離散的遺緒而構成具有傳承概念的儀式,在流傳下來裡的習俗和展演裡凝聚成了馬來西亞華人的集體性;而後者則因著扎根的過程,逐漸雜揉,並展現在生活場景裡,如混合而多元的語言,成為再認自身身份雙重性的方式。
由此,楊雁雁於母親墓旁展演性且年復一年始終如一的悼念,也許不單只是思親的哭訴,而是加以投射了馬華群體面對這道歷史傷痕所需要的寄託,且試圖探問這樣複雜的身份標籤為何負傷。
戲班女子(楊雁雁 飾)
曾在訪談中看過張吉安說過,之所以發起「鄉音考古」的計畫,是源於自己在語言雜燴的環境中長大,他選擇從語言出發,並跨度到由籍貫所牽扯出來的民俗文化,意在紀錄、保存「鄉音」,小至耆老所唱的童謠、日常話語裡的順口溜,大至民間戲曲的曲藝,皆是張吉安所採集的對象。而這些鄉音,便體現在《南巫》和《義山》裡,成為影像中以民俗為本的底蘊,而聲音的流動,亦不純然指涉戲曲與儀式裡的音韻,在靜態畫幅中,畫外聲音和環境音效的調度,更成為《義山》裡唯一能導引出動態的線索,像是主角騎著機車離去,只留下庭院空景的畫外音,和義山墓園裡處處嘈雜的風聲和人們拿取祭祀品的聲音。不斷地透過聲音去反應現下的環境本身,與積攢在影像裡那份隱微的悲傷宣示著「義山」現場與歷史事件的對比。最末,則選擇以輕快似兒歌的配樂襯著兩位女子並肩吃茶粿(據查是來自中國華南的小點~),在音畫相契,人與墓碑並列於山頭的畫面,這片傷痛築城的山關記憶著仍存的離散史。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6會員
3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謝承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觀影前聽説了《父親》有著舞台劇的前身,初執導筒費洛里安.齊勒(Florian Zeller)的改編了自己同名的劇作。
前陣子久違地鑽進電影院的黑暗看阿莫多瓦的《人聲》,看完電影散場,外頭正在暴雨,沒等到雨停就決定要回家。
在親眼看見沙加緬度如何作為一介紐約文青新血培養皿之前,先是有了《紐約哈哈哈》(Frances Ha)裡的法蘭絲 — 在生活邊緣緊抓著文藝夢,一面失望,然下一秒又能忘情在街頭起舞。葛莉塔潔薇(Greta Gerwig)演活了在紐約載浮載沉的青年面貌,儘管因害怕自己落後於別人的生命進程而心生徬徨,但那份
“李厄醫師此時在夕陽餘暉中看到坐在門口激情擁抱、饑渴互望的人們之所以能如願以償,那是因為他們只希求能由自己決定的事。 — 卡謬《鼠疫》”
《一代宗師》宮家大宅的廳堂裡,宮老爺對著叛國的徒弟馬三談自己畢生的絕活―老猿掛印。 宮寶森話音幽長地說道:「老猿掛印回首望,關隘不在掛印,而在回頭。」眾人心知肚明,宮老爺這番話除了以武功術式比擬做人原則,更是藉喻力勸走上歧途的馬三回頭是岸。詩意的言語總能讓人心領說話者的話中有話,譬喻(metapho
醫療美劇《怪醫豪斯》在許多方面都算是我的啟蒙作品。 一部影集能長年陪伴觀眾,必然有個能讓觀者心繫、著迷且足夠立體的角色,《怪醫豪斯》影集的主角 — 格瑞戈里.豪斯醫生(Dr. Gregory House, 簡稱豪斯)總是理性分析、善於診斷,對謎題和止痛藥成癮,擁著自負的混帳目光甩脫一切,而這多少也讓
在觀影前聽説了《父親》有著舞台劇的前身,初執導筒費洛里安.齊勒(Florian Zeller)的改編了自己同名的劇作。
前陣子久違地鑽進電影院的黑暗看阿莫多瓦的《人聲》,看完電影散場,外頭正在暴雨,沒等到雨停就決定要回家。
在親眼看見沙加緬度如何作為一介紐約文青新血培養皿之前,先是有了《紐約哈哈哈》(Frances Ha)裡的法蘭絲 — 在生活邊緣緊抓著文藝夢,一面失望,然下一秒又能忘情在街頭起舞。葛莉塔潔薇(Greta Gerwig)演活了在紐約載浮載沉的青年面貌,儘管因害怕自己落後於別人的生命進程而心生徬徨,但那份
“李厄醫師此時在夕陽餘暉中看到坐在門口激情擁抱、饑渴互望的人們之所以能如願以償,那是因為他們只希求能由自己決定的事。 — 卡謬《鼠疫》”
《一代宗師》宮家大宅的廳堂裡,宮老爺對著叛國的徒弟馬三談自己畢生的絕活―老猿掛印。 宮寶森話音幽長地說道:「老猿掛印回首望,關隘不在掛印,而在回頭。」眾人心知肚明,宮老爺這番話除了以武功術式比擬做人原則,更是藉喻力勸走上歧途的馬三回頭是岸。詩意的言語總能讓人心領說話者的話中有話,譬喻(metapho
醫療美劇《怪醫豪斯》在許多方面都算是我的啟蒙作品。 一部影集能長年陪伴觀眾,必然有個能讓觀者心繫、著迷且足夠立體的角色,《怪醫豪斯》影集的主角 — 格瑞戈里.豪斯醫生(Dr. Gregory House, 簡稱豪斯)總是理性分析、善於診斷,對謎題和止痛藥成癮,擁著自負的混帳目光甩脫一切,而這多少也讓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上個星期到怡保郊區一間購物中心的戲院觀看《五月雪》。雖然不知道為何怡保市中心的戲院為何沒有上映,但在這門可羅雀的購物中心的戲院院廳,還是有十多位觀眾一同觀賞這部多處被消聲和模糊化的電影。觀眾全都是華裔,顯示部份馬來西亞華裔還是關注和好奇五一三族群暴動這議題,這段歷史傷痕「並沒有過去」。 被消音和模
Thumbnail
#慶餘年/#庆如年 經秦業將軍提起「范闲勾搭北齊聖女」,心𥚃不禁就在想海棠朶朶喲。 重看范闲與朶朶北齊大殿一戰,真箇打得”美麗”😝! 當中的”深情對望”場面, 令我忽然想起2013年王家衛電影《一代宗師》,葉問(#梁朝偉)與宮二宮若梅(#章子怡)在金樓一戰打出感情。運鏡蠻相似的。 其實
Thumbnail
擁有陶瓷老街、陶瓷博物館與新北市美術館的鶯歌,藝術氣息十分濃厚。但在民國70 年以前,鶯歌的天空曾有上百根煙囪,當時家家戶戶幾乎都依賴陶瓷或採礦為生。作家陳映真的童年,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本期特別邀請楊國龍老師,以陳映真小說〈山路〉文本為參照,走讀鶯歌巷弄、聚落與步道,更貼近文學家的胸懷與心靈。
Thumbnail
從巫俗神話、文獻神話和旅行見聞中,挑選了濟州島的島嶼之初、建國神話和守護神的故事。 一起認識雪門台婆婆、三姓神話和石頭爺爺吧!
Thumbnail
"白沙屯媽進香到北港朝天宮;大甲媽遶境到新港奉天宮" ​ 這也是最近我才知道的習俗,聽著北港人的淑芳姊姊說起,因為從未追隨媽祖進香或遶境活動,但能感受民間信仰的力量來自於內心的那份純粹與真誠(雖說自己是信仰佛教),還記得2007年電影《練習曲》裡的一幕,彰化老家的阿公,在等待媽祖進香時,鑽轎腳,
台灣藝術家陳怡潔於公於私對臺南都有一份特殊的感情;在「南藝大」完成藝術博士學位,跟著愛好美食的爸媽也常會想起這裡的牛肉湯和玉米;更不用說這次為了『靈動的目光』光雕創作,尤其 「眾神之都」之稱的臺南府的廟宇,卻是走它千遍也不厭倦。    於是
2023年2月22日,Vakway大頭目石像移回吉安車站前,舉辦慶祝活動。當時鄉長與董事長的致詞可見下影片
Thumbnail
原住民傳統祭儀、漢人文化、人類生活都包含著對世界的尊敬與人與人之間相處的感動,雖然與自己關係依然淺薄,但在閱讀後情感能激起感謝與尊敬。 祖靈的女兒,那些成功背後的付出,傳統與現代社會的衝撞又該如何被解決?
Thumbnail
馬來西亞新銳導演張吉安繼《南巫》後,以《五月雪》帶來大馬「513事件」的另類詮釋,將當地華人移民帶去的「大戲」(歌仔戲)作為穿針引線的工具,自然也少不了招牌的魔幻演出手法,呈現了漢文化與馬來文化的奇妙揉合體,以及對馬來大國主義的探索,拿下六十屆金馬獎最佳音效獎,相當有意思。
Thumbnail
猶記得〈流水帳〉裡澎湖女孩郭秋暖,曾瓊雲,佩媛少女的細膩心思,姐妹淘情感, 村民與阿兵哥間互動,女孩們對台灣來的阿兵哥充滿好奇,家族親友牽絆。 時光溫柔淘洗,經過〈雲山〉後,陳淑瑤再把初老的川金跟她的故事帶回澎湖。 《魔以》裡的主角川金,國中畢業就離家到高雄工廠工作, 直到母親過世了,五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上個星期到怡保郊區一間購物中心的戲院觀看《五月雪》。雖然不知道為何怡保市中心的戲院為何沒有上映,但在這門可羅雀的購物中心的戲院院廳,還是有十多位觀眾一同觀賞這部多處被消聲和模糊化的電影。觀眾全都是華裔,顯示部份馬來西亞華裔還是關注和好奇五一三族群暴動這議題,這段歷史傷痕「並沒有過去」。 被消音和模
Thumbnail
#慶餘年/#庆如年 經秦業將軍提起「范闲勾搭北齊聖女」,心𥚃不禁就在想海棠朶朶喲。 重看范闲與朶朶北齊大殿一戰,真箇打得”美麗”😝! 當中的”深情對望”場面, 令我忽然想起2013年王家衛電影《一代宗師》,葉問(#梁朝偉)與宮二宮若梅(#章子怡)在金樓一戰打出感情。運鏡蠻相似的。 其實
Thumbnail
擁有陶瓷老街、陶瓷博物館與新北市美術館的鶯歌,藝術氣息十分濃厚。但在民國70 年以前,鶯歌的天空曾有上百根煙囪,當時家家戶戶幾乎都依賴陶瓷或採礦為生。作家陳映真的童年,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本期特別邀請楊國龍老師,以陳映真小說〈山路〉文本為參照,走讀鶯歌巷弄、聚落與步道,更貼近文學家的胸懷與心靈。
Thumbnail
從巫俗神話、文獻神話和旅行見聞中,挑選了濟州島的島嶼之初、建國神話和守護神的故事。 一起認識雪門台婆婆、三姓神話和石頭爺爺吧!
Thumbnail
"白沙屯媽進香到北港朝天宮;大甲媽遶境到新港奉天宮" ​ 這也是最近我才知道的習俗,聽著北港人的淑芳姊姊說起,因為從未追隨媽祖進香或遶境活動,但能感受民間信仰的力量來自於內心的那份純粹與真誠(雖說自己是信仰佛教),還記得2007年電影《練習曲》裡的一幕,彰化老家的阿公,在等待媽祖進香時,鑽轎腳,
台灣藝術家陳怡潔於公於私對臺南都有一份特殊的感情;在「南藝大」完成藝術博士學位,跟著愛好美食的爸媽也常會想起這裡的牛肉湯和玉米;更不用說這次為了『靈動的目光』光雕創作,尤其 「眾神之都」之稱的臺南府的廟宇,卻是走它千遍也不厭倦。    於是
2023年2月22日,Vakway大頭目石像移回吉安車站前,舉辦慶祝活動。當時鄉長與董事長的致詞可見下影片
Thumbnail
原住民傳統祭儀、漢人文化、人類生活都包含著對世界的尊敬與人與人之間相處的感動,雖然與自己關係依然淺薄,但在閱讀後情感能激起感謝與尊敬。 祖靈的女兒,那些成功背後的付出,傳統與現代社會的衝撞又該如何被解決?
Thumbnail
馬來西亞新銳導演張吉安繼《南巫》後,以《五月雪》帶來大馬「513事件」的另類詮釋,將當地華人移民帶去的「大戲」(歌仔戲)作為穿針引線的工具,自然也少不了招牌的魔幻演出手法,呈現了漢文化與馬來文化的奇妙揉合體,以及對馬來大國主義的探索,拿下六十屆金馬獎最佳音效獎,相當有意思。
Thumbnail
猶記得〈流水帳〉裡澎湖女孩郭秋暖,曾瓊雲,佩媛少女的細膩心思,姐妹淘情感, 村民與阿兵哥間互動,女孩們對台灣來的阿兵哥充滿好奇,家族親友牽絆。 時光溫柔淘洗,經過〈雲山〉後,陳淑瑤再把初老的川金跟她的故事帶回澎湖。 《魔以》裡的主角川金,國中畢業就離家到高雄工廠工作, 直到母親過世了,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