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睡眠"(10.2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淺淺的睡眠,沉沉的夢幻。醒來,你已在彼岸。 郭敬明
不管外界如何,先睡個好眠再說吧。(取自方格子)

前言

人類的一生當中約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花在睡眠上面,當我們睡著的時候,不能工作,不能互動,不能交配,不能保護後代,甚至讓我們更容易陷入危境,那為什麼還要睡眠?而且時間還那麼長?
<為什麼要睡覺>一書的作者花了二十多年的時間去探索和研究睥眠問題,結果發現:睡眠是極其複雜、有趣的,並且與健康有著驚人的密切關係。睡眠不止可以增強學習能力、記憶力、選擇和決策的能力;更有撫慰創傷、平和情緒、安撫大腦等效用;甚至於透過做夢還能激發我們的創造力…( 楚汐思讀繪,2021)

睡眠週期

一般人在正常狀態下,每晚大概會有4-6次的睡眠週期循環,每一週期大約90分鐘,可分為四個階段:入睡期、淺睡期、熟睡期與深睡期、快速動眼期。(liuyouzhen, 2019;李偉康, 2017))
  • 入睡期:準備進入睡眠,此時會出現昏昏欲睡的情形,腦波開始變化,頻率、振幅漸漸變小。占整晚睡眠的2%﹣5%。
  • 淺睡期:屬淺眠階段,此時腦波不規律,忽大忽小。占整晚睡眠的45%﹣55。
  • 熟睡期與深睡期:進入深沈睡眠,腦波明顯變寬變大,頻率、振幅增加。占整晚睡眠的15-25%。
  • 快速動眼期:會出現翻身動作,此時腦波迅速改變,出現如清醒狀態的高頻率振幅。是做夢的重要階段,約出現於入睡後一小時左右。約占整晚睡眠的15-30%。

j牠已進入深眠期(取自方格子)

兩類睡眠的不同功能

科學家把上述四階段,依眼睛的動作分為分為:「非快速動眼睡眠」和「快速動眼睡眠」。占睡眠八成的是睡眠前三階段的「非快速動眼睡眠」,關鍵功能是淘汰、清除不需要的神經連結。占兩成的是「快速動眼睡眠」,在睡眠後期扮演關鍵角色、還包含做夢,它具有加強神經連結的功能。
我們都知道:海馬迴是大腦的「記憶中心」,平時常說的「短期記憶」就主要儲存在這裡。只不過,海馬體的儲存容量有限,一旦接收的資訊過量,就可能出現記不住的風險。透過睡眠,大腦可以將短期記憶轉移到長期記憶,於是隔天起來,海馬迴又有了新的空間,可以迎接新訊息的到來;換言之,學習新內容前,先睡一會可清空海馬迴;再者,學習後的一夜好眠,似乎也可鞏固新學內容。
這是因為睡眠不僅能儲存我們睡前成功學習到的記憶,還能拯救那些在學習後不久就失去的記憶。
不過以上活動都發生在睡眠的非快速眼動階段,總言之,此階段的功能是反思,處理新的訊息,剔除誰訊,鞏固記憶。
快速眼動睡眠的主要功能是整合:人們會做夢。夢會將現實生活中不太可能同時出現的元素流暢地匯聚到一起,通過視覺、動作等方式呈現,造成一種彷彿是真實世界的感覺。夢還能撫慰痛苦的記憶,幫助我們走出創傷。換言之,此期能把新的資訊和過去的經歷進行連結,也把新的資訊彼此間相互連結,洞見和創意大多來自於此。
另一需要睡眠的主因是:修復DNA的損傷。白天的活動可能造成DNA的損傷,修復過程在清醒期間效率不高,睡眠時大腦輸入的指令較少,清掃的效率才會高。 (林以璿, 2019)
此外,好的睡眠還能(徐文雄,2021)
  1. 恢復精神、重獲體力
  2. 調節生理 促進生長發育
  3. 降低死亡率

沒睡好所產生的問題

睡眠為什麼很重要?顯而易見的是,沒睡好,隔天你會超累,工作學習都沒效率之外。另外,更值得注意的是,失眠一直是心理健康的早期篩檢的重要指標。包含像是經歷許多壓力事件、憂鬱症、焦慮症等精神疾病的早期徵兆。(Vicky, 2021)
睡眠不足的壞處,不容輕視:(姚若潔譯。2019)
  .只要一晚睡四小時,對付癌症的自然殺手細胞數量剩下不到一半。
  .腦中的清潔大隊運作不良,無法清除阿茲海默症的毒性蛋白。
  .連續清醒十九小時後開車,你的精神狀態和酒駕沒兩樣。
  .容易覺得肚子餓,吃飽了卻還想再吃,體重居高不下。
  不止如此,作者還指出,超過二十項的大規模流行病研究,在數十年間追蹤幾百萬人,呈現睡眠與疾病之間的相關性:心臟病、肥胖、失智、糖尿病、癌症,都與缺乏睡眠有強烈的因果關係。(姚若潔譯,2019).

結論:

睡眠的功能,超乎想像:學習之前的睡眠,幫助腦準備形成新記憶;學習之後的睡眠,可以鞏固記憶、避免遺忘。夢提供虛擬實境,讓過去與現在的知識融合,激發創意。夢還能撫慰痛苦的記憶,幫助我們走出創傷。此外,睡眠有助於修復DNA的損傷;好的睡眠能恢復精神,重獲體力,調節生理,促進生長發育,並有助於降低死亡率;而睡眠不足則與多種疾病強烈因果關係。不管從睡眠的功能也好,從沒睡好所造成的不利影響也好,都可以概見睡眠對我們的重要性。

參考資料

liuyouzhen (20919) 一張圖搞懂4階段睡眠週期!2021.10.22摘取自https://flippingmed.com/%E4%B8%80%E5%BC%B5%E5%9C%96%E6%90%9E%E6%87%824%E9%9A%8E%E6%AE%B5%E7%9D%A1%E7%9C%A0%E9%80%B1%E6%9C%9F%EF%BC%81/
vicky(2021) :書評《為什麼要睡覺》:所以說不睡覺、睡不好會怎樣嗎?2021.10.22摘取自https://vickyho.com/why-me-sleep/
李偉康(2017):【睡眠階段】你所不知道的睡眠變化——『睡眠結構圖』!2021.10.22摘取自https://tamhd.org/sleep-stages/
林以璿(2019):我們為什麼要睡覺?《Nature》解答:清掃傷痕累累的DNA。2021.10.22摘取自https://heho.com.tw/archives/41017
姚若潔譯(Matthew Walker著)(2019):為什麼要睡覺?:睡出健康與學習力、夢出創意的新科學。台北市:天下文化。
徐文雄(2021) 為什麼要睡覺?好的睡眠能預防阿茲海默症。2021.10.22摘取自https://www.healingdaily.com.tw/articles/%E7%82%BA%E4%BB%80%E9%BA%BC%E8%A6%81%E7%9D%A1%E8%A6%BA-%E5%B8%B8%E8%A6%8B%E7%97%87%E7%8B%80/
楚汐思讀繪(2021) 比爾·蓋茨薦書《我們為什麼要睡覺》:影響睡眠的兩大因素.2021.10.22摘取自https://www.gushiciku.cn/dl/123ng/zh-tw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我的隨思與雜想空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辛辛苦苦幾十年,一吃回到減肥前。 Hard for decades, before a eat to lose weight. 宋醫生2014年開始採用此法,迄今七年不止不復胖,反而更加精瘦,因此甚至跟人開玩笑說「怎麼吃都胖不起來。」原因就在用對了方法。此法不必忍饑挨餓,而是每餐吃飽,因此可長可
瘦不了會讓人受不了  因為「體重設定值」的關係,因此太激烈的減肥,需要極強意志力,然後在碰到停滯期時,往往受不了壓力,以致功虧一簣,因此上文提及應較緩慢、輕鬆的養成良好習慣,或許成效更佳。「體重設定值」顯示大概在體重減少/過百分之十就很難再繼續,因此可以百分之五到七做為階段性進步的依據,例如八十公斤
減肥沒那麼容易,每塊肉都有它的脾氣 ... 總之,體重設定值決定了我們可以增減設定值的百分之十左右的重量,因此減肥與意志力關係不大,與你吃了什麼東西?吃了多少則關係甚大,因此吃對東西,相對重要;除吃之外,多睡一點睡飽一些;增加肌肉量,都對減輕體重有一定的幫助。問題是:知易行難,減重是長期的過程,因此
  「世界上最動聽的三個字,不是“我愛妳”,而是“妳瘦了”。」 體重的增減與體重設定值有關,體重設定值維持的時間越久,身體就越容易保持這個狀態。減少進食量,增加消耗量,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固定做重量訓練和有氧運動,減輕並減少壓力程度,或許你就創造了新的身體所認可的體重設定點了。
練球外,看:我相信的事,天使之書,我們為何吃太多,神雕俠侶。均附心得和看法。坊間所有的節食方法都可以在開始時減掉一些體重,但無法持續減下去,一段時間後,不管那種節食似乎就不再有效。而且只要你停止節食,體重也會立刻回復,而且還相當的…快。蓄意的增減重量,都會引發受試著顯著的心理反應,受試者必須面對的
行行出狀元,每一行都有該行需要用心關注才能發現的訣竅,長期演練才能熟悉的技巧。從阿基師身上我們學到了很多。而且,專業部份我們也許學不了,但做人的謙敬和柔軟,做事的認真和盡責,則可以讓我們一直做為學習的榜樣和目標。
辛辛苦苦幾十年,一吃回到減肥前。 Hard for decades, before a eat to lose weight. 宋醫生2014年開始採用此法,迄今七年不止不復胖,反而更加精瘦,因此甚至跟人開玩笑說「怎麼吃都胖不起來。」原因就在用對了方法。此法不必忍饑挨餓,而是每餐吃飽,因此可長可
瘦不了會讓人受不了  因為「體重設定值」的關係,因此太激烈的減肥,需要極強意志力,然後在碰到停滯期時,往往受不了壓力,以致功虧一簣,因此上文提及應較緩慢、輕鬆的養成良好習慣,或許成效更佳。「體重設定值」顯示大概在體重減少/過百分之十就很難再繼續,因此可以百分之五到七做為階段性進步的依據,例如八十公斤
減肥沒那麼容易,每塊肉都有它的脾氣 ... 總之,體重設定值決定了我們可以增減設定值的百分之十左右的重量,因此減肥與意志力關係不大,與你吃了什麼東西?吃了多少則關係甚大,因此吃對東西,相對重要;除吃之外,多睡一點睡飽一些;增加肌肉量,都對減輕體重有一定的幫助。問題是:知易行難,減重是長期的過程,因此
  「世界上最動聽的三個字,不是“我愛妳”,而是“妳瘦了”。」 體重的增減與體重設定值有關,體重設定值維持的時間越久,身體就越容易保持這個狀態。減少進食量,增加消耗量,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固定做重量訓練和有氧運動,減輕並減少壓力程度,或許你就創造了新的身體所認可的體重設定點了。
練球外,看:我相信的事,天使之書,我們為何吃太多,神雕俠侶。均附心得和看法。坊間所有的節食方法都可以在開始時減掉一些體重,但無法持續減下去,一段時間後,不管那種節食似乎就不再有效。而且只要你停止節食,體重也會立刻回復,而且還相當的…快。蓄意的增減重量,都會引發受試著顯著的心理反應,受試者必須面對的
行行出狀元,每一行都有該行需要用心關注才能發現的訣竅,長期演練才能熟悉的技巧。從阿基師身上我們學到了很多。而且,專業部份我們也許學不了,但做人的謙敬和柔軟,做事的認真和盡責,則可以讓我們一直做為學習的榜樣和目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為什麼要睡覺?:睡出健康與學習力、夢出創意的新科學 Why We Sleep:The New Science of Sleep and Dreams 以科學根據解釋睡眠的重要性。
Thumbnail
夢境通常發生在REM(快速動眼)睡眠階段,而REM睡眠階段在整個睡眠週期中佔比例較小。夢境是由大腦中記憶、情感、感官刺激、想像力等元素交互作用而形成。有多種理論解釋夢的產生,包括信息整理、神經活動和情緒狀態反映。夢的解讀與意義也有可能與個人宗教信仰、心理狀態有關。
Thumbnail
我們呼呼大睡的時候,身體其實忙著幫你修復升級 ? 睡眠不但真的有深淺眠之分,而且還會不斷交替 ? 淺眠、 深眠和做夢其實對身體都超級有用 ? 少睡一些,體內的工作做不完,真的會累積出問題 ? 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睡覺的時候身體都在做些什麼吧 !
Thumbnail
​睡眠必須闔雙眼,而第三眼無法閉合,因為可以帶自己的心靈,在睡眠時刻,進行重生、復活、生命力的能量修護里程。 睡眠是為了休息 即是補充一整天消耗的能量,但往往因為壓力大、過度勞累,無法真的達到良好睡眠作用,甚至失眠、多夢,長久累積下來,失去真正睡眠的目的,甚至需利用藥物控制睡眠,如此浪費了真
睡眠是健康生活的根本,像是淺眠、深睡到 REM 睡眠,這些階段不只幫助身體修復,還能穩定心情、強化記憶!想改善睡眠狀況,其實很簡單喔,像是固定睡覺時間、調暗燈光、睡前少滑手機,這些方法都超有用!好好睡一覺,明天一定更有精神,生活也會更順心!
進入夢鄉:睡眠的奇妙體驗 每天晚上我們都要睡覺,有時候甚至有人睡著了就再也沒有醒過來。當我們進入睡夢時,就渴望脫離了現實,進入了一個無法控制的世界。就像歌德所說的,睡眠就像是天堂,讓我們能夠放鬆身心,擺脫日常的壓力和煩惱,為新的一天做好準備。
Thumbnail
是否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的經驗 將想要完成的意念導演夢境 會有不可思議的吸引力 現代人失眠的現象眾多 是將擔心、害怕、恐懼帶著入眠 因此在夢境也會繼續完成白天的意識 那麼吸引來的能量容易會是同頻狀態 試想將不想要的意識 在入眠前先做反向編輯為想達成的狀態 那麼睡時能先試想一曙光
這篇文章探討了睡夢中切換時間線的現象,大師建議讓自己的視窗開放,感受更多的風景,並在睡夢和冥想中整合更寬廣的視窗介面。
睡眠-佔了人生三分之一的時間,很多人卻嫌棄它,總是希望睡得越少越好,殊不知缺乏睡 眠其實正在剝奪我們的生命、造成整個社會的災難……。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為什麼要睡覺?:睡出健康與學習力、夢出創意的新科學 Why We Sleep:The New Science of Sleep and Dreams 以科學根據解釋睡眠的重要性。
Thumbnail
夢境通常發生在REM(快速動眼)睡眠階段,而REM睡眠階段在整個睡眠週期中佔比例較小。夢境是由大腦中記憶、情感、感官刺激、想像力等元素交互作用而形成。有多種理論解釋夢的產生,包括信息整理、神經活動和情緒狀態反映。夢的解讀與意義也有可能與個人宗教信仰、心理狀態有關。
Thumbnail
我們呼呼大睡的時候,身體其實忙著幫你修復升級 ? 睡眠不但真的有深淺眠之分,而且還會不斷交替 ? 淺眠、 深眠和做夢其實對身體都超級有用 ? 少睡一些,體內的工作做不完,真的會累積出問題 ? 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睡覺的時候身體都在做些什麼吧 !
Thumbnail
​睡眠必須闔雙眼,而第三眼無法閉合,因為可以帶自己的心靈,在睡眠時刻,進行重生、復活、生命力的能量修護里程。 睡眠是為了休息 即是補充一整天消耗的能量,但往往因為壓力大、過度勞累,無法真的達到良好睡眠作用,甚至失眠、多夢,長久累積下來,失去真正睡眠的目的,甚至需利用藥物控制睡眠,如此浪費了真
睡眠是健康生活的根本,像是淺眠、深睡到 REM 睡眠,這些階段不只幫助身體修復,還能穩定心情、強化記憶!想改善睡眠狀況,其實很簡單喔,像是固定睡覺時間、調暗燈光、睡前少滑手機,這些方法都超有用!好好睡一覺,明天一定更有精神,生活也會更順心!
進入夢鄉:睡眠的奇妙體驗 每天晚上我們都要睡覺,有時候甚至有人睡著了就再也沒有醒過來。當我們進入睡夢時,就渴望脫離了現實,進入了一個無法控制的世界。就像歌德所說的,睡眠就像是天堂,讓我們能夠放鬆身心,擺脫日常的壓力和煩惱,為新的一天做好準備。
Thumbnail
是否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的經驗 將想要完成的意念導演夢境 會有不可思議的吸引力 現代人失眠的現象眾多 是將擔心、害怕、恐懼帶著入眠 因此在夢境也會繼續完成白天的意識 那麼吸引來的能量容易會是同頻狀態 試想將不想要的意識 在入眠前先做反向編輯為想達成的狀態 那麼睡時能先試想一曙光
這篇文章探討了睡夢中切換時間線的現象,大師建議讓自己的視窗開放,感受更多的風景,並在睡夢和冥想中整合更寬廣的視窗介面。
睡眠-佔了人生三分之一的時間,很多人卻嫌棄它,總是希望睡得越少越好,殊不知缺乏睡 眠其實正在剝奪我們的生命、造成整個社會的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