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洞察日記】發現一個酷的寫作模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前言:寫作不一定要僅是第一人稱的敘述,試著把第三人稱加到你的文章裡,你會發現新的創作模式,讓我來以自己曾經寫過的文章示範一次。

參考個人先前文章: 【生活洞察系列】 台灣真的有點老了? (全文已於今年4/6發布)\
無意見發現新大陸,我是用網路的視覺小說平台"OICE"做的,大家可以玩玩看,還有要注意在對話框裡似乎無法一次容納太多對話,不然會出現吃字。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2會員
94內容數
網路上的資訊這麼多,懶得花時間瀏覽,亦或是無心看太多文字嗎? 說文嚼字系列就是為此而存在的。 你可能聽過youtube上有很多說書人,但你有聽過"說文人"嗎? "說文人"就是為大家說明及解讀關於網路上特定議題的文章,當然會加入個人主觀或客觀觀點。網路世界早已與我們不可分割,他就像是平行世界一樣; 現實中的資訊顯而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喃喃字嶼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圖元你是否覺得公家機關得文宣有點陌生? 你是否認為公營事業提供的優惠不痛不癢?上述提的這兩點是否經常出現在你我的生活中,我們每天用的水,電,及公共資源,我們個人似乎都不大在意,這種不在意,必定會造成某種程度的資源浪費或短缺。我相信這讓很多握有行政資源的公務單位很苦惱,到底該用什麼方式讓民眾積極參與自
最近經常會聽到ISCN 及 IPFS等相關詞彙,其中不外乎強調去中心化及保護創作者原始創作的著作權部分,今天我又突發奇想,想來針對著作權部分說說: 最近去中心化出版的字眼一職在我腦中迴繞,或許是因為這詞彙太新穎,我的小腦袋瓜還不大能吸收,但據我部份了解"IPFS"和"ISCN"的概念(或技術)其主要
註:標題太長字數不夠,完整"【生活洞察日記】強調努力的背後所衍伸的競爭意識,已經不夠說服人,我們將要改寫規則,讓共善共榮成為新典範" 不知你沒有這種感覺,總覺得越努力越倒退;總覺得一直跟身邊的世界軍備競賽,幾乎沒完沒了。不管多努力,總能看到天外天,遇見人上人 不知你沒有這種感覺,總覺得越努力越倒退;
我曾經愛上寫小說一陣子,從大學剛畢業到出社會好一陣子,我都一直期待著成為小說家,直到去年我終於醒悟,才台灣要成為小說家實在是太困難,因為台灣社會不把小說家當作一個職業;甚或一個專業來培育。 韓國或日本能為了培育藝人,可以發展出練習生制度,為甚麼我們社會不行用同樣角度培育小說家? 很多台灣人的認知還停
覺得生活太煩悶嗎? 自製心理測驗是為了解悶用的,心理測驗題目會結合生活時事和大家會關心的議題,每一題都會有分數,分數的累加最會必定產生一些結果,這個結果也意味著你在這議題或實事上扮演的角色。 當然,不管是題目還是測驗結果,都是我個人主觀定義的,所以倘若定義或結果你不喜歡,或覺得有冒犯,恕感抱歉,但也
win 11命令提示字元操作問題: cd變更目錄位置失敗: C:Users\Administrator>cd  \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路徑\public class Hello world { (目錄名稱無效)
圖元你是否覺得公家機關得文宣有點陌生? 你是否認為公營事業提供的優惠不痛不癢?上述提的這兩點是否經常出現在你我的生活中,我們每天用的水,電,及公共資源,我們個人似乎都不大在意,這種不在意,必定會造成某種程度的資源浪費或短缺。我相信這讓很多握有行政資源的公務單位很苦惱,到底該用什麼方式讓民眾積極參與自
最近經常會聽到ISCN 及 IPFS等相關詞彙,其中不外乎強調去中心化及保護創作者原始創作的著作權部分,今天我又突發奇想,想來針對著作權部分說說: 最近去中心化出版的字眼一職在我腦中迴繞,或許是因為這詞彙太新穎,我的小腦袋瓜還不大能吸收,但據我部份了解"IPFS"和"ISCN"的概念(或技術)其主要
註:標題太長字數不夠,完整"【生活洞察日記】強調努力的背後所衍伸的競爭意識,已經不夠說服人,我們將要改寫規則,讓共善共榮成為新典範" 不知你沒有這種感覺,總覺得越努力越倒退;總覺得一直跟身邊的世界軍備競賽,幾乎沒完沒了。不管多努力,總能看到天外天,遇見人上人 不知你沒有這種感覺,總覺得越努力越倒退;
我曾經愛上寫小說一陣子,從大學剛畢業到出社會好一陣子,我都一直期待著成為小說家,直到去年我終於醒悟,才台灣要成為小說家實在是太困難,因為台灣社會不把小說家當作一個職業;甚或一個專業來培育。 韓國或日本能為了培育藝人,可以發展出練習生制度,為甚麼我們社會不行用同樣角度培育小說家? 很多台灣人的認知還停
覺得生活太煩悶嗎? 自製心理測驗是為了解悶用的,心理測驗題目會結合生活時事和大家會關心的議題,每一題都會有分數,分數的累加最會必定產生一些結果,這個結果也意味著你在這議題或實事上扮演的角色。 當然,不管是題目還是測驗結果,都是我個人主觀定義的,所以倘若定義或結果你不喜歡,或覺得有冒犯,恕感抱歉,但也
win 11命令提示字元操作問題: cd變更目錄位置失敗: C:Users\Administrator>cd  \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路徑\public class Hello world { (目錄名稱無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要有那種不會一兩句話就換行、不使用大量小標輔助、不考慮SEO、不聳動或「工具導向」的文字。要有那種讓人覺得「好長好麻煩」但偶爾還是願意讀的內容。要有那種讀完朦朦朧朧、不自己腦補一些事情就會覺得有讀跟沒讀一樣的「空泛」文字;而不是只有那種會讓自己覺得「喔!我學到了一個好用的技巧」的文章。
在還沒開始敲下每個文字以前 嗙嗙的先到別的沙龍逛一逛看一看 無不是專業的文筆、流暢的排版內容以及有鏗有鏘的書寫節奏 緊緊張張的按下右上角的創作鍵 邊寫邊覺得自己也不該妄自菲薄 忙著消遣酸澀自己也不會讓流量更高 如同新生般探索適應 就接受自己還在呀呀學語的階段 世界應該也不會停下來理會
無論你是筆記新手還是進階使用者, 這篇文章都將為你提供重要的寫作啟示。 它能幫助你突破寫作瓶頸, 提升創造力。 今天,我將分享我在一次免費培訓中, 重新認識自由寫作的3個重大體悟。 ▋體悟1 - 結構與好奇心的平衡 在筆記時, 人格可以分成兩種:
我現在感覺到台灣人天生有個盲點, 就是不會引用資訊來源。 2024年6月24日。 我開始使用新設計的「寫作日曆 Writing Calendar」, 來記錄每天產出的短文。 目前採用的短文良品標準, 是內文在300-600個中文字的長度, 並且內文中提到的觀
寫自己,好像很自戀,因為我也是個平凡的人。但作為第一篇內容,寫一下自己好像也不為過吧。 學生是寫最多字的時候,但所謂閱歷被縮限在學生身分。 成年步入工作,則是開始感悟成長的痛和快樂的時候,卻沒什麼時間把這些感受完整紀錄。 就此打算開始動筆當作練習,練習整理自己的心情、生活。 回想起來已很久沒
Thumbnail
一、換語言佮文字是誠悲慘的代誌   以早,日本人來矣!台灣人換讀日本書,講日語。50年了後,另外一个政權來,逐家閣愛改學講華語,寫華文。彼當陣仔的台灣人誠可憐,尤其是佇寫文章,寫東寫西的人,愛換另外一種語言,是真慘的代誌。   我自2019年開始,佇部落格寫「逐工寫一段」,開始用漢字寫台文,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寫作方向進行調整的計畫,包括進行系統書籍閱讀與研究前輩的經驗與背後的故事,以及自由書寫與持續進行寫作的安排。作者計劃從自由工作者的特質及背後的方式和成功的商業模式探索,期望透過系列文更深入地瞭解這些主題。
Thumbnail
我很喜歡寫作,尤其現代詩的創作,從年輕一直持續到中年四十時光,對我來講,創作現代詩,並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這部份的想法偏向創作理論的想法° 我是在新竹讀國中,接觸新竹青年月刊,裡面有不少詩作供人欣賞閱讀° 印象是一篇行道樹的詩作,題材來自張曉風的行道樹散文,這不算
Thumbnail
繼上次的國寫寫作,這次我想來分享英文作文。不過,有把題目和文章保存下來的就只有接下來這篇,所以英文寫作可能就不會像國寫一樣寫那麼多篇。
Thumbnail
最近加入了這個有趣的地方 ,收到了系統關切 ,怎麼還沒看到你的創作 文字,是人們用來溝通交流的工具。 常常會很佩服能把文字依照自己想法,打成一大串文章的創作者。 總是想像,能一直不斷的創作文章,以此維生的人,到底是如何文思泉湧的。 也許真的需要不斷的大量閱讀,才能有更多的文字素材可以隨時讓大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要有那種不會一兩句話就換行、不使用大量小標輔助、不考慮SEO、不聳動或「工具導向」的文字。要有那種讓人覺得「好長好麻煩」但偶爾還是願意讀的內容。要有那種讀完朦朦朧朧、不自己腦補一些事情就會覺得有讀跟沒讀一樣的「空泛」文字;而不是只有那種會讓自己覺得「喔!我學到了一個好用的技巧」的文章。
在還沒開始敲下每個文字以前 嗙嗙的先到別的沙龍逛一逛看一看 無不是專業的文筆、流暢的排版內容以及有鏗有鏘的書寫節奏 緊緊張張的按下右上角的創作鍵 邊寫邊覺得自己也不該妄自菲薄 忙著消遣酸澀自己也不會讓流量更高 如同新生般探索適應 就接受自己還在呀呀學語的階段 世界應該也不會停下來理會
無論你是筆記新手還是進階使用者, 這篇文章都將為你提供重要的寫作啟示。 它能幫助你突破寫作瓶頸, 提升創造力。 今天,我將分享我在一次免費培訓中, 重新認識自由寫作的3個重大體悟。 ▋體悟1 - 結構與好奇心的平衡 在筆記時, 人格可以分成兩種:
我現在感覺到台灣人天生有個盲點, 就是不會引用資訊來源。 2024年6月24日。 我開始使用新設計的「寫作日曆 Writing Calendar」, 來記錄每天產出的短文。 目前採用的短文良品標準, 是內文在300-600個中文字的長度, 並且內文中提到的觀
寫自己,好像很自戀,因為我也是個平凡的人。但作為第一篇內容,寫一下自己好像也不為過吧。 學生是寫最多字的時候,但所謂閱歷被縮限在學生身分。 成年步入工作,則是開始感悟成長的痛和快樂的時候,卻沒什麼時間把這些感受完整紀錄。 就此打算開始動筆當作練習,練習整理自己的心情、生活。 回想起來已很久沒
Thumbnail
一、換語言佮文字是誠悲慘的代誌   以早,日本人來矣!台灣人換讀日本書,講日語。50年了後,另外一个政權來,逐家閣愛改學講華語,寫華文。彼當陣仔的台灣人誠可憐,尤其是佇寫文章,寫東寫西的人,愛換另外一種語言,是真慘的代誌。   我自2019年開始,佇部落格寫「逐工寫一段」,開始用漢字寫台文,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寫作方向進行調整的計畫,包括進行系統書籍閱讀與研究前輩的經驗與背後的故事,以及自由書寫與持續進行寫作的安排。作者計劃從自由工作者的特質及背後的方式和成功的商業模式探索,期望透過系列文更深入地瞭解這些主題。
Thumbnail
我很喜歡寫作,尤其現代詩的創作,從年輕一直持續到中年四十時光,對我來講,創作現代詩,並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這部份的想法偏向創作理論的想法° 我是在新竹讀國中,接觸新竹青年月刊,裡面有不少詩作供人欣賞閱讀° 印象是一篇行道樹的詩作,題材來自張曉風的行道樹散文,這不算
Thumbnail
繼上次的國寫寫作,這次我想來分享英文作文。不過,有把題目和文章保存下來的就只有接下來這篇,所以英文寫作可能就不會像國寫一樣寫那麼多篇。
Thumbnail
最近加入了這個有趣的地方 ,收到了系統關切 ,怎麼還沒看到你的創作 文字,是人們用來溝通交流的工具。 常常會很佩服能把文字依照自己想法,打成一大串文章的創作者。 總是想像,能一直不斷的創作文章,以此維生的人,到底是如何文思泉湧的。 也許真的需要不斷的大量閱讀,才能有更多的文字素材可以隨時讓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