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淺談觀察到的繁體未進化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幾年前開始就滿多人意識到所謂的「文化侵略」,從中國的影視文化到簡體字在青少年群體之間的盛行,都透露著一絲一絲主體被剝奪的味道。
其實語言的演進是正常的,互相吞噬與融合也是正常的,特別是在同個語言系統內,只有方言跟口音的差別時,最容易被強勢的分支影響。這在一般的文化競爭框架下似乎沒有那麼有殺傷力,但在政治利用的框架下,就特別需要警醒,因為文化上的同化絕對是比戰爭更可怕的東西。在這個情景下,被剝奪的不單是人的性命,還有整個社群的歷史、文化、認同,這個社群會完全消失在世界洪流中,成為歷史(甚至不會成為歷史)。

其實例子很多。
影片跟視頻、優化跟最佳化、使(用)力跟發力、攝像機跟攝影機…還有一些是根本不是台灣內在發源的詞,直接移植過來台灣的。
該警醒的很多,注意的人卻很少,不知不覺用詞就被同化了。
其實如果是同個政治體內的同文化我都覺得還好,問題就出在政治本質上的不同,還有台灣人必須努力跟中國區分的一個我者情緒。
這就讓我想到一個小例子,就是秦國的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一天下之後,秦利用這些文化跟制度面的一統,把關東六國的存在給抹除了,剩下的就是後世歌功頌德的大一統。
還有一個例子是文化「吸納」,這其實是中國史上常用的手段。因為中國文化自古以來相對周邊民族都是強勢的,自然而然這個文化共同體(也就是中國)會變成周遭效法跟交流的對象,這也是為什麼稱霸中原的異族還是會稱自己為「中國」,它其實是個文化載體、範圍跟意識,進而同化或融合了其他文化。
以此脈絡來看,中國的台灣情結就不僅是政治上的,也是文化上的;事實上,不可否認的,台灣從宗教、文字、節氣等等的,幾乎都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也因此製造台灣價值與意識就變得十分重要。
但是我們總是在最基本的文化載體—語言文字—上擱淺。

社會有這個意識是好的,但缺的是不知道怎麼去激發語言文字的創新。
以中國來說,人口基數其實給語言的創造與演化很大的優勢,加上每個地方方言都會互相影響,卻又有自己的特色,碰撞出來的成果是很可觀的。再加上影劇文化的宣傳還有網路的加持,基本上在台灣取得影響力是遲早的事。
而台灣人要做的,不只是消極的保守自己的用字遣詞,而是要在學術上、社會上、生活上進行語言的創新與推廣。這其實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但是這幾年出現肉眼可見的詞語替換,就可以認知到中國與台灣的文化之相近與融合之快速。
我們總是一再的抵擋「外來」,固守著中華文化的承接者,發揚繁體字,謹守繁體字,卻沒有辦法轉守為攻,我想這也是為什麼近年來母語與羅馬拼音開始承載價值的原因。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7會員
64內容數
五十塊買一個美好的俄羅斯, 一百塊買一個真實的俄羅斯。 大家好,我是不畏風雨疫情去求學的留學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往年紀事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同步發於探路客,堅持發文到最後一刻!※ 昨天電視上無限放映國慶典禮的各種表演,其中最吸引我注意的就是今年標榜特出的「台灣英雄大遊行」。
※同步發於探路客,堅持發文到最後一刻!※ 昨天電視上無限放映國慶典禮的各種表演,其中最吸引我注意的就是今年標榜特出的「台灣英雄大遊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台灣是多元族群文化--常被台派拿來當作否定自身為華人的擋箭牌。他們會開始切香腸:台灣文化中有中華、南島、日本文化等等,所以台灣文化都外來的?真正中立理性的論述方式,應該是將兩者視為對等:『台灣文化和中華文化有相似相異的地方』,只有從這個視角出發,才有可能看出台灣文化更廣更深的發展性。
Thumbnail
這邊的文字指的是中國文字,中華民國台灣繼承了正統的繁體字,對岸中共國則改良了文字結構,成了簡體字。 繁體字又稱正體字,即使筆畫再多,也要一筆一畫地寫完才能讓人看懂意思,而簡體字則是減筆減畫,甚至加上一些不倫不類、和文字本身不相關的筆畫,務求讓人易學易懂,我稱它叫文字的偷工減料,這樣的態度一產生,做
Thumbnail
清末民初,被外國人欺負,當時曾經有種想法,認為國家強弱和使用的語言有關。 而中國積弱不振,就是使用的語言造成。   因此,有人主張中文要改成拼音,如果無法立即改拼音,就先簡化,再改拼音。 中共簡化中文,目的就是要改拼音,早期有些簡體字,都附上拼音。   中文同音字太多,無法改拼音。  
Thumbnail
AI Gemini: 台灣文化面臨的挑戰 台灣與中國在文化上的淵源深厚,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有著共同的文化血脈。然而,近百年來,由於政治和歷史的原因,兩岸文化交流受到阻礙,兩岸文化之間也存在一定的差異。近年來,隨著兩岸交流的日益頻繁,兩岸文化逐漸走向融合。許多台灣民眾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不斷增
Thumbnail
長時間以來,中國官方一直將中國文化視為統戰的一種手段,並標榜共產黨作為唯一的領導。然而,中國文化和政府實質上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該文指出我們應該更關注的是被誰統治、管理,而不是喜歡哪個國家的文化。文章探討了中國文化對臺灣以及海內外華人的影響和困擾。
Thumbnail
在國際場合,台灣被強制冠上中國的命名 Chinese Taipei;在島內,各種過去中華黨國對台灣人的錯誤命名與矮化,也為台派沿用至今,例如:『閩南語』、『本省人』、『中華文化』等等,都是一種試圖將台灣人合理化為中國人的話術。當這些名詞成了日常慣用,甚至成為學術正確,那意識形態的中國化也宣告完成。
Thumbnail
台灣常常對於自身的『量體』有很多錯誤的評估。舉例來說,像『反攻大陸』、『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就是一種遙不可及的幻想。但在文化語言上,有些島民不知哪來的自信,覺得自己有美國般強大的政經能量,有能耐和中國搶奪中華文化的話語權?還可以讓全世界的以 2300 萬人台灣華語為主,而不是 14 億人支語?
Thumbnail
文化底蘊著靈魂淬鍊的美麗 每一種民族都擁有自己的獨特文化,這些文化是民族的精神財富,是民族身份認同的重要組成部分。 每一種民族真正和期望看見的是其他民族和自己的文化傳統,相互學習其他文化的內容和智慧。身為中國人,如果孩子參加學校的文化活動,代表中國文化的元素,才是代表自己的亮點,
Thumbnail
近年來,現代台灣社會隨著科技進步、全球化發展,文化的多元性不斷呈現。在這樣的背景下,有人開始思考,在現代社會,是否還有必要學習古老的文言文?這個問題涉及到文化傳承、語文修養以及個人發展等多個層面,值得深入探討。
Thumbnail
台灣是多元族群文化--常被台派拿來當作否定自身為華人的擋箭牌。他們會開始切香腸:台灣文化中有中華、南島、日本文化等等,所以台灣文化都外來的?真正中立理性的論述方式,應該是將兩者視為對等:『台灣文化和中華文化有相似相異的地方』,只有從這個視角出發,才有可能看出台灣文化更廣更深的發展性。
Thumbnail
這邊的文字指的是中國文字,中華民國台灣繼承了正統的繁體字,對岸中共國則改良了文字結構,成了簡體字。 繁體字又稱正體字,即使筆畫再多,也要一筆一畫地寫完才能讓人看懂意思,而簡體字則是減筆減畫,甚至加上一些不倫不類、和文字本身不相關的筆畫,務求讓人易學易懂,我稱它叫文字的偷工減料,這樣的態度一產生,做
Thumbnail
清末民初,被外國人欺負,當時曾經有種想法,認為國家強弱和使用的語言有關。 而中國積弱不振,就是使用的語言造成。   因此,有人主張中文要改成拼音,如果無法立即改拼音,就先簡化,再改拼音。 中共簡化中文,目的就是要改拼音,早期有些簡體字,都附上拼音。   中文同音字太多,無法改拼音。  
Thumbnail
AI Gemini: 台灣文化面臨的挑戰 台灣與中國在文化上的淵源深厚,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有著共同的文化血脈。然而,近百年來,由於政治和歷史的原因,兩岸文化交流受到阻礙,兩岸文化之間也存在一定的差異。近年來,隨著兩岸交流的日益頻繁,兩岸文化逐漸走向融合。許多台灣民眾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不斷增
Thumbnail
長時間以來,中國官方一直將中國文化視為統戰的一種手段,並標榜共產黨作為唯一的領導。然而,中國文化和政府實質上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該文指出我們應該更關注的是被誰統治、管理,而不是喜歡哪個國家的文化。文章探討了中國文化對臺灣以及海內外華人的影響和困擾。
Thumbnail
在國際場合,台灣被強制冠上中國的命名 Chinese Taipei;在島內,各種過去中華黨國對台灣人的錯誤命名與矮化,也為台派沿用至今,例如:『閩南語』、『本省人』、『中華文化』等等,都是一種試圖將台灣人合理化為中國人的話術。當這些名詞成了日常慣用,甚至成為學術正確,那意識形態的中國化也宣告完成。
Thumbnail
台灣常常對於自身的『量體』有很多錯誤的評估。舉例來說,像『反攻大陸』、『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就是一種遙不可及的幻想。但在文化語言上,有些島民不知哪來的自信,覺得自己有美國般強大的政經能量,有能耐和中國搶奪中華文化的話語權?還可以讓全世界的以 2300 萬人台灣華語為主,而不是 14 億人支語?
Thumbnail
文化底蘊著靈魂淬鍊的美麗 每一種民族都擁有自己的獨特文化,這些文化是民族的精神財富,是民族身份認同的重要組成部分。 每一種民族真正和期望看見的是其他民族和自己的文化傳統,相互學習其他文化的內容和智慧。身為中國人,如果孩子參加學校的文化活動,代表中國文化的元素,才是代表自己的亮點,
Thumbnail
近年來,現代台灣社會隨著科技進步、全球化發展,文化的多元性不斷呈現。在這樣的背景下,有人開始思考,在現代社會,是否還有必要學習古老的文言文?這個問題涉及到文化傳承、語文修養以及個人發展等多個層面,值得深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