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堂-解嚴後臺灣-6/21
主題:釋憲666號與轉型方案
◎指定閱讀:1.范情,〈「罰娼?罰嫖?女性主義觀點的性產業政策論辯」座談會報導〉,《婦研縱橫》71(2004.7),頁109-117。2.林志潔,〈性交易管制〉,《性別正義的刑法觀點》(台北:元照,2015)。
參考書目:
王書奴,《中國娼妓史》,台北:秀威,2014。
林文凱(著)2017〈從「性別政治」論賣妻現象:評論張孟珠「賣某少頭嘴」一文〉,《文化研究》 25: 131–138。
林弘勳,〈臺灣地區「風塵次文化」之社會基礎〉,臺北: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1995。
林威良,〈台北市特種營業有女陪侍酒店經營策略之研究〉,臺北:銘傳大學觀光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8。
姚惠耀,〈戰後臺灣「軍中樂園」研究(1951-1992)〉,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9。
姚毅,〈“犠牲者”、“受害者”言辭的背後-以《婦女雜誌》的娼婦論述為中心〉,《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12(2004.12),頁115-142。
洪婉琦,〈台北市娼妓管理辦法之研究(1967-1999)〉,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財團法人婦女新知基金會,《騷動季刊:公娼失業,婦運旁觀?》5(1998.3)。
張孟珠(著)2017〈「賣某少頭嘴」:從「以妻為貨」現象窺探臺灣底層社會的能動性(從清領到日治初期)〉,《文化研究》25: 81-130。
張曉旻,〈日治時期臺灣性病防治政策的展開〉,《臺灣史研究》20:2(2013.6),頁77-122。
梁秋虹(著)2020〈誰是殖民地毒婦?日治初期臺灣性病治理的人權爭議及其政策轉折〉,《臺灣史研究》。
梁秋虹,〈治理底層女性:日本殖民性治理與被治理者的政治(1895-1937)〉,台北: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博士論文,2013。
陳姃湲,〈一場以失敗收場的殖民地實驗:1910年代臺灣對娼妓就業契約的公證義務化及其廢除〉,《臺灣史研究》26: 2(2019.6),頁1-41。
陳姃湲,〈日治初期澎湖遊廓的建立與殖民地邊緣的行政運作(1896-1913)〉,收於《日本殖民統治下的底層社會:臺灣與朝鮮》(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8)頁177-215。
陳姃湲,〈在殖民地臺灣社會夾縫中的朝鮮人娼妓業〉,《臺灣史研究》17: 3(2010.9),頁107-149。
陳姃湲主編,《看不見的殖民邊緣:日治台灣邊緣史讀本》,臺北:玉山社,2012。
賀蕭,《危險的逸樂》,台北:時英,2005。
廖怡錚,《女給時代:1930年代臺灣的咖啡店文化》,台北:東村文化,2012。
蘇成捷(著)2009〈性工作:作为生存策略的清代一妻多夫现象〉,收於黄宗智、尤陈俊主編,《从诉讼档案出发:中国的法律、社会与文化》,頁111-139:法律出版社。
坂爪真吾,《性風俗のいびつな現場》,筑摩書房,2016。(中文翻譯:陳令嫻譯,《裏面日本 風俗業界現場:對走投無路的最貧困女子來說,風俗業界為什麼會是最後救贖?又或是,註定沉淪的地獄?》光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