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1|閱讀時間 ‧ 約 12 分鐘

北魏的統一

前情提要: 隨著梁武帝的改革,梁朝出現了一段太平盛世,而武帝虔誠信奉佛教,四度捨身的結果,造成帝國的財政日益惡化,讓梁朝漸漸走向了衰亡。
侯景之亂
推倒梁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侯景之亂,緣由是北朝東魏的將軍侯景向梁朝請求歸降。侯景是北方人,並不擅長武藝,但臨陣勇猛,且謀略過人。侯景對待士兵非常嚴苛,立下不少戰功,在北朝末年的大亂中發跡,成為東魏高歡的左右手。但高歡死後,兒子高澄繼位,侯景成了眼中釘,侯景察覺這個狀況後,於梁武帝太清元年(西元547年)率部隊投降南梁,但隨即奪取南梁的壽陽。梁武帝為收復中原而招納侯景,默許他割據壽陽,封為河南王。武帝姪子貞陽侯蕭淵明被東魏俘獲,梁武帝打算用侯景與東魏進行交換。這件事激怒了侯景,隔年(西元548年)舉兵反叛,在壽陽起兵反梁。暗中勾結臨賀王蕭正德,讓他在梁都建康(今江蘇南京)作內應。梁武帝命蕭正德為平北將軍、都督京師諸軍事,屯守丹陽郡(今江蘇南京西南)。蕭正德派大船數十艘,以運蘆葦為名,暗中接濟侯景輜重。後來侯景大軍抵達朱雀桁(今江蘇南京南),蕭正德開宣陽門,迎接侯景軍入建康城
號稱固若金湯的建康城就這麼落入侯景軍的手中。梁武帝遭到軟禁,臨死前口內苦澀,懇求喝一口蜜水卻沒有獲得同意,梁武帝蕭衍在西元549年結束了其長達八十六年的人生。當侯景攻入建康成後,嘗試「挾天子以令諸侯」,以梁武帝名義下詔解散各地勤王軍隊,自任丞相,但各藩鎮並不服從,侯景只好動用武力鎮壓,並挑了物產最豐饒的三吳之地下手。這個地區是整個江南自東晉南渡以來最富庶的地區,更是江南的經濟基礎,卻跟建康城一樣,在侯景的侵襲下慘遭蹂躪,首都及三吳之地這些南朝政經樞紐地帶,在侯景之亂下幾乎毀於一旦。
當初侯景曾向蕭衍求婚於琅琊王氏、陳郡謝氏兩家,蕭衍認為王謝門第太高而無法答應,說:「王謝門高非偶,可於朱張以下訪之。」侯景恨道:「會將吳兒女以配奴!」侯景深深記恨,一進入建康後,屠殺王謝兩家幾乎亡族。侯景之亂歷時長達三年八個月,南朝士族遭到沉重打擊,南方社會造成極大破壞,六朝古都建康「千里煙絕,人跡罕見,白骨成聚,如丘隴焉」。
《資治通鑑》記載當初悲慘的情況:「初,閉城之日,男女十餘萬,擐甲者二萬餘人;被圍既久,人多身腫氣急,死者什八九,乘城者不滿四千人,率皆羸喘。橫屍滿路,不可瘞埋,爛汁滿溝,而眾心猶望外援。」
陳霸先登場
陳霸先為了救援首都建康,自嶺南出發,一邊結合途中的各地豪傑,一邊沿著江西揮軍北上,在湓口(江西九江)與王僧辯會合,在王僧辯等人的努力下,侯景之亂終於平定,盟主蕭繹受王僧辯等人擁戴而登基為帝(梁元帝,在位期間西元552至554年)。然而皇族宗室的內部鬥爭並沒有因此而停歇,武陵王蕭紀打著討伐侯景的旗號自成都發兵,梁元帝只好出兵迎戰。這場戰爭雖由梁元帝獲勝,但四川卻落入了趁火打劫的西魏手中。在這樣的局勢下,又發生了一件大事,鎮守在漢水中游重鎮襄陽的岳陽王蕭詧(ㄔㄚˊ),因向來與梁元帝交惡,竟然投降了西魏,並借助西魏的兵力進逼江陵,在西魏攻打江陵之際,由於侯景之亂剛平定,王僧辯等人率領的梁朝主力部隊,還在忙著鎮撫長江下游流域及阻擋北齊的侵犯,因而來不及派兵救援,西魏以五萬兵力攻陷了江陵。才華洋溢,好讀老莊且為後世留下不少著作的梁元帝,在城破的前一刻,焚毀了城內收藏的十四萬卷書,並留下「文武之道,今夜盡矣」的遺言。梁承聖三年(西元554年),西魏破江陵,梁元帝被殺。
陳霸先立蕭方智為帝,後又擊退北齊,剷平了王僧辯餘黨的反抗,晉封陳公,受九錫。之後晉爵陳王,於梁太平二年(西元557年)梁敬帝蕭方智禪位,陳霸先代梁稱帝建立陳朝,史稱南陳,即位二年即病逝。隋滅陳後,王僧辯之子王頒是隋軍大將,為報父仇,掘陳霸先之墓,挖出骨骸,焚化成灰水喝進肚裡。
由於侯景之亂的緣故,南朝梁受到的破壞極大,百廢待興。導致陳朝建立時,已經出現南朝轉弱,北朝轉強的局面。南朝已失去不少領土,到陳朝時,雖然北朝分裂為西魏和東魏(後被北周及北齊取代),長江以北為北齊所佔,西南(四川)被北周所佔,只能依靠長江天險維持南北對峙的局面。陳朝只有短短32年,便被北方的隋朝楊堅在南征中所滅,天下一統。
目光轉向華北
前秦的滅亡(西元394年),讓華北統一的趨勢出現短暫的倒退現象,但歷經其後的後秦、後燕以及北魏等國,華北逐漸重新走出混亂的局勢,最後擔起統一大任的國家,就是鮮卑拓跋部所建立的北魏(鮮卑簡史可參考https://vocus.cc/article/60700402fd89780001260060 )。 首領拓跋什翼犍的率領下,拓跋部以山西省北部大同一帶為根據地,於西元338年即代王位,設百官,訂法律,由部落轉變為國家形式。建國三十九年(西元376年)前秦苻堅發兵擊代,什翼犍兵敗奔逃後被殺,代亡。而後隨著前秦的滅亡,拓跋部的殘餘勢力,再度擁立什翼犍的孫子拓跋珪建立國家,其後國勢迅速壯大。拓跋珪於西元386年稱帝(道武帝),定年號為登國,國號為魏,史稱北魏。拓跋珪任用賢能,勵精圖治,重興代國,並推動農業,讓人民休養生息。西元396年,拓跋珪首次立天子旌旗,親自率領四十餘萬大軍,展開中原爭霸之戰,北魏就此崛起。這個非漢族的國家為其後的北朝諸國及隋唐帝國奠下了基礎接下來的時代裡,北魏不斷吞併周圍諸國,終於在西元439年,由第三代的太武帝拓跋燾(ㄊㄠˊ)統一了戰亂長達一百年以上的華北,形成與江南漢族王朝劉宋對峙的局面
胡漢情節
在西元311年永嘉之亂後,華北地區開始了五胡十六國的時代,胡族有著軍事的優越感,而漢族內心對胡族的排斥,以及文化上的優越感,造成胡漢之間長期的隔閡。經過一百多年到北魏時,已經慢慢有士大夫開始接納胡族,而且認為即使是家破人亡,北魏也是要盡忠報國的國家。北魏自道武帝以後,政治上使用漢族高門,汲取不少魏晉典制。西元431年,太武帝下詔,徵聘關東地區的數百名士(多為地方的世家大族)入朝為官,也就是把山東郡姓如范陽盧氏、博陵崔氏、趙郡李氏等勢力一網打盡。
為什麼這些漢族士大夫會在這個時期,展現出接納胡族王朝的態度?可以想到的理由很多,而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北魏統一華北的壯舉已接近完成,以及伴隨而來充分展現出從容自信的「軟化」延攬手法,以前是你不來當官我就殺你,甚至屠城!現在是「延請」,畢竟北魏是個統治華北廣大疆域且局勢安定的國家,不同於過去那些政局不安定,且有如曇花一現的五胡諸國,想必對該時代的漢族士大夫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力。此外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當時身為鄉村社會領袖人物的漢族士大夫,多半秉持著儒家精神,以「達則兼善天下」為人生最大宗旨。就算他們沒這樣的想法,百姓也對他們抱持著這樣的期待。這樣的一群人,肯定對自西晉末年算起,已混亂長達一百年以上的亂世感到憂心忡忡。北魏王朝的態度「軟化」想必激發了他們心中實現「兼善天下」理想的熱情。
在此必須介紹畫時代的人物崔浩。崔浩出身於清河崔氏,和范陽高門盧玄是表兄弟。連姻皆士族。《魏書·崔浩列傳》:「少好文學,博覽經史。玄象陰陽,百家之言,無不關綜,研精義理,時人莫及」,面容姣好宛若婦人,自比張良。崔浩曾仕北魏道武、明元、太武三帝,官高至司徒,是太武帝最重要的漢族謀臣之一。
從崔浩在軍事、行政、宗教等各方面積極參與國政,便可看出他開始接納北魏,並思考未來中國之路。其中特別值得注意的一點,是他試圖將全天下的門第(姓族)排列出明確的尊卑順序。盧玄聽了他這個想法後,對他提出忠告:「夫創制立事,各有其時,樂為此者,詎幾人也?宜其三思。(表示你這制度太先進了,怕大家不能接受)」但崔浩沒有接受這個忠告,或許是他招來殺身之禍的主因,而這也表示崔浩的姓族評定,將胡族也包含在內。就廣義來說,這將為胡漢融合帶來一個新的契機,像這樣透過政治規劃推動胡漢融合的做法,在此之前還不曾有人嘗試過,姓族評定一旦完成,胡漢之間只要門第相當就可以通婚。但在崔浩的時代要實施這樣的政策,只能說時機尚未成熟。崔浩遭殺害的四十餘年後,孝文帝才正式實施了天下的姓族評定。
第一次佛教法難
太武帝任內另外一件大事便是滅佛。他尊崇提倡「新道教」的漢人寇謙之,將道教定為國教,並自詡為道教中帶有救世主意義的太平真君!他在消滅北涼(十六國之一),統一華北的隔年,還將年號由太延改為太平真君。由這樣的決策,便可看出太武帝為了因應統一華北這個前所未有的新世界,想必他已跨越了過去胡族君主的立場,企圖讓自己成為中華世界的皇帝。尤其值得注意的一點,是他所採納的道教並非過去的五斗米道之流,而是將傳統道教加以改革之後產生的「新道教」,這位改革者便是寇謙之。寇謙之,字輔真,《魏書.釋老志》記載,他「早好仙道,有絕俗之心,少修張魯之術,服食餌藥,歷年無效。」後來遇到一個名叫成公興的仙人,隨之去華山、嵩山修道七年。
他曾兩次接受神人授傳經典:一次是在神瑞二年,得授《雲中音誦新科之誡》二十卷,並受命「清整道教,除去三張偽法、租米錢稅及男女合氣之法。」另一次在泰常八年,又得授《錄圖真經》六十餘卷,及《天中三真太文籙》,燈召百神,以授弟子。這兩部書,實際上即可能就是寇謙之所作,他根據這兩部書,對北方的天師道進行了改造。泰常八年,北魏明元帝去世,太武帝繼位,寇謙之攜《錄圖真經》進獻,並未得到積極的回應;唯有司徒崔浩「獨異其言,因師事之,受其法術。」「世祖(太武帝)初繼位,亦遵太祖、太宗之業,每引高德沙門,與共談論。……及得寇謙之道,帝以清淨無為,有仙化之證,遂信行其術。時司徒崔浩,博學多聞,帝每訪以大事。浩奉謙之道,尤不信佛,與帝言,數加非毀,常謂虛誕,為世費害,帝以其辯博,頗信之。」寇謙之是通過崔浩引薦使太武帝接受他的,而崔浩實際則是想利用寇謙之實現他的政治目的。
西元439年,太武帝完成了統一北方的大業。西元440年,寇謙之為帝祈福於中嶽,精誠通感,太上冥授帝以「太平真君」之號,並冠服符籙,師還具奏,是歲改為「太平真君元年」。西元442年,太武帝親至道壇授符籙,備法駕、旗幟皆青,以從道家之色彩。北魏皇帝成了道教徒,道教也成了國教,北天師道在此時發展至最極盛。
道教如此的發展,導致北魏對佛、道二教的政策發生轉變,這正是崔浩的意圖,並非寇謙之本意。太武帝在崔浩的說服下,開始對佛教採取排斥的政策;太武帝在鎮壓蓋吳起義的過程中,曾親見寺僧藏匿武器,崔浩篤信道教,主張崇道廢佛。西元445北魏太武帝下令關閉長安沙門,焚燒寺院,搗毀佛像,為「三武滅佛」之一。翌年,再度下令各地官員焚毀佛像、經籍,坑殺寺僧。幸有太子晃暗中相告,各地僧侶得以隱匿,免去劫難。然而北魏境內一切的佛像、經典,全遭破壞。《梁傳》描述廢佛情況:「以太平七年,遂毀滅佛法,分遣軍兵燒掠寺舍,統內僧尼悉令罷道。其有竄逸者,皆遣人追捕,得必梟斬。一境之內,無復沙門。」
寇謙之以殺僧過多,曾苦求崔浩,阻止滅佛行動。西元452年,北魏文成帝下詔復興佛教。這次事件在中國佛教史上,劃下第一道傷痕。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