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翻譯韓文圖書已經超過十年,比起許多資深譯者,我的作品不算多,經驗也不夠豐富,實在不敢出來教人。
不過,一直以來很多人問我要怎麼踏入書籍翻譯的領域,以及翻譯的一些技巧,所以我決定分享我的翻譯經驗,幫助有志成為譯者的朋友,也歡迎先進給予指教。
我的第21本韓文譯作《
我的疾病代碼F 》出版了,翻譯心得可參考我的
部落格文章 ,這裡就以
原文、交稿譯文、正式出版內文 進行比較,分享我翻譯時的邏輯,以及編輯在改稿時著重的地方。
以下節錄的段落都可以在網路書店的試閱 中閱覽,我挑了幾個被編輯潤飾過的地方跟大家分享。翻譯其實是很主觀的,不同的譯者有不同的譯法,我的方式僅供參考不是絕對喔!歡迎大家分享想法,讓我們一起切磋成長!
1
〔交稿譯文 〕第一次踏進精神科診所的記憶猶新,畢竟任何事的初體驗總是印象深刻。診所位於一棟滿是醫療院所的建築物四樓,
〔出版內文 〕我對 第一次踏進精神科診所的記憶猶新,畢竟任何事的初體驗總是印象深刻。診所位於一棟充滿 醫療院所的建築物四樓,
〔韓文原文 〕처음 정신과에 갔던 날이 생생하다. 앞으로도 그럴 것이다. 뭐 든지 처음은 강렬하니까. 정신과는 병원이 모여 있는 건물 4층 에 있었다.
〔翻譯邏輯 〕韓語的敘述方式跟中文不同,中文習慣用逗號表示語意的停頓,句號代表一個句子的意思結束。
但是韓文的逗號大部分是用在列舉,且句號並不表示句子意思結束,意思還沒結束也會使用句號。如果按照韓文原文每一句都用句號,會使中文閱讀者難以判斷這些句子彼此間有沒有關係。譯者應判斷原文的句意結束在哪邊,例如처음 정신과에 갔던 날이 생생하다. 앞으로도 그럴 것이다. 뭐 든지 처음은 강렬하니까. 這三句互相關連,因此三句用逗號連接,下一句轉換場景描述診所,所以到這邊才用句號隔開。
2
〔交稿譯文 〕後來我請教了當初建議我去看醫生的朋友,他曾經接受成人過動症的治療。
〔出版內文 〕後來我請教了當初建議我去看醫生的朋友,因為 他曾經接受成人過動症的治療。
〔韓文原文 〕내게 정신과에 가볼 것을 권유한 친구에게 도움을 구했다. 그는 성인 ADHD 진단을 받고 정신과를 다닌 경험이 있다.
〔翻譯邏輯 〕
1. 這句是新的段落的第一句,為了使時間順序更清楚,我加了「後來」。
2. 因為兩句之間是有關聯繫的,所以中文改用逗號連接。
3. 編輯幫我加上了「因為」,讓兩句話的因果關係更清楚。
3
〔交稿譯文 〕走廊很安靜,但沒想到門一推開裡頭擠滿了人。我好久沒見過私人診所像這樣大排長龍了,記得上次是在急性出血結膜炎大流行的眼科診所。
〔出版內文 〕走廊很安靜,但沒想到門一推開裡頭擠滿了人。我好久沒見過私人診所像這樣大排長龍了,記得上次看到這樣的狀況, 是在急性出血結膜炎大流行的眼科診所。
〔韓文原文 〕조용한 복도를 따라 들어간 병원 풍경은 놀라웠다. 사람 이 무척 많았다. 아폴로눈병이 유행했을 때 안과를 방문한 이 후, 그렇게 붐비는 개인 병원 대기실은 처음이었다.
〔翻譯邏輯 〕
1. 原文的描述方式是「我沿著安靜的走廊走著,進到了診所,眼前的光景嚇了我一跳,簡直是人滿為患。」我想要讓「走廊的安靜」跟「診所的喧擾」呈現對比,因此把走廊挪到前方當作主詞。
2.「嚇了一跳、令人驚訝」也可以翻譯成「沒想到......」,一樣有出乎意料之外的意思。
3. 如果按照韓文句子的順序翻成「之前急性出血結膜炎大流行時,我去看了眼科,從那之後我就再也沒有看過私人診所這麼多人。」會抓不出句子表達的重點。這句想要強調的是「好久沒看過大排長龍的景象」,所以我把它放在前面,後面再補充急性出血結膜炎就診的經驗。
4. 編輯補充了「看到這樣的狀況」,讓句子更好理解。
4
〔交稿譯文 〕等待期間千頭萬緒在我腦中交織。我不像那位女士哭到無力行走,是不是我還不到需要看醫生的地步?真正的憂鬱症怎麼還會有心思化妝打扮呢?其他人看我這樣,心裡會怎麼想?醫生看我穿成這樣,會不會對我有先入為主的想法?萬一我講了我的症狀,醫生卻認為是我大驚小怪怎麼辦?那不就丟臉丟大了?每個人日子都不好過,是不是用不著去看精神科?要不要趁現在離開呢?護士應該不會把我叫住,問我要去哪吧?
〔出版內文 〕等待期間千頭萬緒在我腦中交織。我不像那位女士哭到無力行走,是否意味我還不到需要就醫的地步?(⋯⋯略)
〔韓文原文 〕우느라 걷지 못할 정도는 아닌데 병원에 와도 되는 걸까? 정말 우울증이면 이렇게 옷을 차려입을 마음도 없어야 하는 게 아닐까? 대기실에 있는 사람들이 나를 보고 뭐라고 생각할 까? 의사가 내 차림새를 보고 선입견을 갖지는 않겠지? 증상 을 말했는데도 오버한다고 생각하면 어쩌지? 아, 그러면 정말 창피한데. 남들도 다 이 정도는 힘든데 괜히 병원에 왔나? 지 금이라도 나갈까? 어디 가냐고 물어보는 건 아니겠지?
〔翻譯邏輯 〕
1. 如果段落一開始就像原文連續好幾個問句,讀者恐怕會不知所以然,所以我參考原文下一段的句子(머릿속에 오만가지 생각이 둥둥 떠다니던 중 내 차례가 왔다.),加了「等待期間千頭萬緒在我腦中交織」,讓文章更符合中文閱讀習慣。
2. 前一個段落提到哭到無力行走的女士,所以再提一次「那位女士」做為提醒。
3. 「是不是我還不到需要看醫生的地步」太口語,編輯改成「是否意味我還不到需要就醫的地步」
4. 어디 가냐고 물어보는 건 아니겠지? 原文沒有主詞,若中文也省略主詞會讓句子意思不夠完整。因為作者在候診室等待,所以我推斷是護士,因此翻成「護士應該不會把我叫住,問我要去哪吧?」
我剛開始翻譯書籍的時候,很容易受到原文的影響,翻出不太通順的中文。後來我除了翻譯書籍之外,也翻譯遊戲、審閱其他譯者的譯稿,在職場上也用韓文溝通,我發現文化不同,語言表達方式本來就很不一樣,一定有無法百分之百對照的地方,重點是如何讀懂原文的意義,然後替換成意義相同又符合中文情境的文字 ,這也是我所認為忠於原文的方式。
你還想知道哪些有關翻譯的事嗎?
歡迎留言,或加入我的粉絲團《旅讀譯生活 》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