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icron 強勢來襲,你招架得住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2020匆匆過去,眼看2021也將近尾聲,Covid-19病毒也從最初的病毒,逐漸演化到他的子孫們 Alpha、Beta、Delta,本來以為Delta,已經是大魔王等級,只要挺著撐下去,一切就海闊天空了。想不到又來了一個狠角色,Omicron!
我身邊很多已經打過兩劑疫苗的人,紛紛緊張了起來,口罩也乖乖戴好了,疫苗趕緊去預約,就怕Omicron這一波衝過來,中招的就是自己。畢竟新聞報導說,有很多得了Omicron的病人,其實已經打了兩劑。
本來我尢看到我打了第三針莫德納之後生不如死的樣子,想逃過不打,因為這個新的病毒,也乖乖在感恩節前一晚跑去打了BNT。美國叫輝瑞、台灣叫BNT,同樣的配方,不同的生產公司。他跟我一樣,前兩針也是打BNT,第三針他堅持要保持一致,還特別跑去醫院打針,這樣才有辦法選 (細節我就沒辦法在這裡報告,理工直男嘴巴裡講不出細節來)。
打完針當天晚上
我:你感覺怎樣?
我尢:(正在PS5上打怪)還沒發作啦,你自己當天打完也好得很。
打完針12小時(因為感恩節,所以大家都在家)
我:你感覺怎樣?
我尢:我好像頭有點痛,我要先去吃藥。
我:沒發燒就不用吃,醫生說不用預防性吃藥。
我尢:感覺快要痛了,不要吵我!
我:(頭痛不是因為昨天晚上打電動打太晚的關係嗎?)
打完針14小時
我:你感覺怎樣?
我尢:吃完藥好一點了。(還是偷偷跑去吃藥)
我:你感覺不舒服要跟我講。
我尢:喔(繼續在PS5上面廝殺)
打完針18小時
我:你感覺怎樣?
我尢:(繼續在PS5上面廝殺)還是有一點頭痛,你飯煮好了嗎?
打完針20小時
我:你感覺怎樣?
我尢:(繼續在PS5上面廝殺)你怎麼一直問我感覺怎樣?我正在打電動請不要吵我。
打完針24小時
我:你現在呢?
我尢:我好得很,哪像你這麼弱,就叫你打BNT你不聽,你看我打了第三針就有一點頭痛而已。
沒事就好,只能說打完針每個人的反應都不同。星期一到辦公室,同事們聚在一起聊天,又講到打加強針的話題(我們辦公室規定每個人都要兩劑打好打滿,沒打的每三天要去測新冠,所以好像大家都去打了)。
同事J:我上星期六也跟我先生去打加強針。
我:那你沒事吧?
同事J:我很好呀,就是手臂有點痛,我先生跟你一樣倒在床上起不來,衣服床單都汗溼了,一大疊在旁邊等著洗。
我:手臂痛是正常啦,沒其他副作用就好。
同事J:我之前也沒怎麼注意,因為我先生發燒,所以一直都在照顧他,結果昨天晚上才發現,我手臂上腫了好大一包(掀起袖子),你看!(手臂上有直徑8公分的紅腫)
我:好大!你沒事嗎?要不要冰敷?
同事J:沒事啦,過幾天就好了。
我:你打哪一家?
同事J:我們本來最後一刻不想打了!因為在等的時候,看到Omicron的消息,想說要不要再等一下,等新的疫苗出來再說。
我:新的疫苗出來也沒這麼快。
同事J:是呀,我們後來也這樣想,所以還是打了。我們都打莫德納。
我:你也打莫德納?(我知道他也是前兩劑BNT)那你沒事嗎?
同事J:是呀,我也是去藥房打,所以沒得選。我先生前兩劑打莫德納,結果這一針反應也超嚴重的,他現在還在家裡休息。
我:不是說如果不是混打,副作用反應應該比較輕微嗎?
同事J:我也不知道,不過他之前第二劑反應也很嚴重,在家躺了兩天。
同事K:我之前也去打了,我也是打莫德納(我知道他沒混打),我都很好沒事呀!
我:這可能真的是看人吧!
面對這個新來的大魔王Omicron,新聞上不斷地報導要大家去打疫苗,最好三針都打好打滿。其實我打了第三針之後,真的有那種“我抵抗力滿滿”,在外面走跳的時後,可以稍稍放下心,口罩可以少帶一層(對,我和女兒都戴兩層口罩,連我女兒的小兒科醫生都稱讚我們)。不過現在又來一種新的病毒,我第二層口罩還是戴上吧,畢竟“據說”這個病毒變種數量多,傳染力比Delta多一倍,還是多帶一層口罩,以防萬一。

針對疫苗對於變種病毒的反應,其實早在今年九月就有一篇發表在Nature上的研究指出,打了兩劑m-RNA的疫苗之後,可能還是沒有辦法抵抗不同的變種。
這項實驗是由研究人員,在實驗室裡面自行合成不同的新冠病毒變種(看到這裡很害怕吧),不過只有片段,變種的部分就是病毒上棘蛋白,他們利用當時已知的各種不同變種,就是Alpha、 Beta、 Gamma、 Delta之類的,經過20次不同的演化反應,產生出另一種病毒片段。
研究人員從打過疫苗人的體內抽出抗體,針對這個新的病毒片段,進行研究,結果發現,就算打了疫苗,還是沒有辦法抵抗這個研究室裡面做出來的病毒片段。不過如果是已經得過新冠病毒,之後又打疫苗,就有辦法抵抗。
研究者還說,這次的Omicron比他們做出來的還強,是經果起碼30次不同演化,所以很多棘蛋白,都跟原始的不太一樣,在更新的疫苗研究出來之前,還是乖乖打第三劑吧。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會員
35內容數
曾經的台灣營養師, 現任的美國營養師。 執著於各種最新的營養報告。 目標是將各種艱深難懂的研究數據, 簡化為日常生活中的生活小常識!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Ju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不管先前是施打哪一種的疫苗,加強針可以任意重新選擇不同款疫苗。
好吧,這對住在美國的人而言,可能不是什麼新鮮事。畢竟現在快篩在美國非常普及,只要發生任何"有可能"傳播的情況,第一步就是快篩。 到醫院動手術,先快篩;畢業典禮預演,先快篩;到夏威夷旅行,快篩加上PCR。我還聽到有同事的小孩因為課外活動的關係, 一星期快篩兩次! (鼻子一星期要被捅兩次,也太慘了)
WFH,就是work from home,在家上班的意思。我想,在一年半之前,可能很多人從來沒想過有在家上班的可能。但是因為疫情的關係,從去年三月底開始,我就關在家中開始我的居家辦公生涯。
維他命C的食物講完了,來講其他兩大類食物吧 (其實本來想一口氣把維他命D和鋅都寫在一起,不過突然發現廢話內容太多,所以還是分兩部份這樣大家看起來比較不累)
新冠肺炎在台灣大流行,看到新聞裡面大家努力地跑到各大賣場搶購物資,不禁想到一年多前的今天,我也是其中一員!白米、泡麵、罐頭、礦泉水、和衛生紙,跟不要錢一樣往購物車裡面搬,很多從來不吃的東西,例如罐頭午餐肉,也成為防疫物資出現在我家。 一年過去了,當初大費周章,排了兩個小時隊搶來的食物,到底值不值得?
現在新冠肺炎大爆發,到處人心惶惶,網路上也充斥著各種各樣預防的方法,不過說來說去還是戴口罩和勤洗手,除了這兩個步驟之外,可能還聽過服用維他命會有增強抵抗力的效果,到底有沒有用?要怎麼吃?吃多少?
不管先前是施打哪一種的疫苗,加強針可以任意重新選擇不同款疫苗。
好吧,這對住在美國的人而言,可能不是什麼新鮮事。畢竟現在快篩在美國非常普及,只要發生任何"有可能"傳播的情況,第一步就是快篩。 到醫院動手術,先快篩;畢業典禮預演,先快篩;到夏威夷旅行,快篩加上PCR。我還聽到有同事的小孩因為課外活動的關係, 一星期快篩兩次! (鼻子一星期要被捅兩次,也太慘了)
WFH,就是work from home,在家上班的意思。我想,在一年半之前,可能很多人從來沒想過有在家上班的可能。但是因為疫情的關係,從去年三月底開始,我就關在家中開始我的居家辦公生涯。
維他命C的食物講完了,來講其他兩大類食物吧 (其實本來想一口氣把維他命D和鋅都寫在一起,不過突然發現廢話內容太多,所以還是分兩部份這樣大家看起來比較不累)
新冠肺炎在台灣大流行,看到新聞裡面大家努力地跑到各大賣場搶購物資,不禁想到一年多前的今天,我也是其中一員!白米、泡麵、罐頭、礦泉水、和衛生紙,跟不要錢一樣往購物車裡面搬,很多從來不吃的東西,例如罐頭午餐肉,也成為防疫物資出現在我家。 一年過去了,當初大費周章,排了兩個小時隊搶來的食物,到底值不值得?
現在新冠肺炎大爆發,到處人心惶惶,網路上也充斥著各種各樣預防的方法,不過說來說去還是戴口罩和勤洗手,除了這兩個步驟之外,可能還聽過服用維他命會有增強抵抗力的效果,到底有沒有用?要怎麼吃?吃多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自從新冠肺炎流行後,門診中陸陸續續出現了不少特地來自費施打疫苗的患者,多數是因為疫情的關係,突然開始重視疫苗接種以及自身的健康。其實平常偶爾也有家長問歐醫師,除了流感跟新冠疫苗,還有沒有哪些自費疫苗可以施打?我相信每個爸爸媽媽,心裡一定是希望可以維持身體健康,陪伴孩子更久的時間。 成人也可以打的
之前好不容易解除口罩但其他病例早就開始蠢蠢欲動。 最近看到新聞、廣播都不時提到這個超級無敵大怪獸又作怪,我目前也在照顧失智家人(她目前很〔盧〕的時間點,我弟能選擇能拖就拖跟他講就一堆看似合理的理由,問題我在處理)演變成我的自身免疫系統整個大亂(感冒)。 我中過2次問題都不算大都很頭痛(乾癬大發作
Thumbnail
新冠疫情變異後迎來了新高峰 無法確定化療中施打疫苗的效果與反應 採取躲避戰術,出遊只往空曠的地方走,盡可能的居家生活   2022/5/4(三)  維持期第十週,回診打藥日 上週弟弟出院前,主治醫生特別說明了新疫情高峰的狀況 分析了施打疫苗的利與弊 (但媽媽感覺有說跟沒說一樣,因為根本不
Thumbnail
今天分享一件事給大家。近日有位個案聽完抽血驗尿的報告之後,很認真卻也不解的向我描述發生在她身上的故事,期望有人能告訴她為什麼。 個案說在疫情前1年因為右腳底的抽痛開始睡不好,隨著中西醫看診檢查用藥的次數增加,疼痛的強度、頻率和範圍不減反增。一直到疫情後接種了第一劑和第二劑新冠針劑之後,逐漸減緩
Thumbnail
施打疫苗是大家遠離疾病的方法之一,從小到大我們接種了B型肝炎、小兒麻痹與日本腦炎等等多種疫苗,都是為了提升國民健康生活的狀況。        但是當我們還是小小孩的時候,有的人會非常害怕打針,即使是長大了,還是有人被注射時會有暈針現象,其實打針的確也是身體被攻擊的一種狀態,當你越害怕時,肌肉就
沒錯,從接下店面開始沒幾天,我竟然確診了...covid流行到現在後疫情時代,這是我第一次驗出兩條線...雖然自認絕對會得,不過竟是挑這個時間點,我也是好無奈。 一月分我甚至還去打第五劑的疫苗,沒想到這次症狀幾乎全部都有,頭痛、發燒、鼻涕、喉嚨痛、有痰、微微咳嗽,還好第三天之後就只剩下喉嚨痛和頭痛
Thumbnail
新冠肺炎我是有確診一次,疫苗目前則是打到了第四劑💉 當時就是和我爸媽他們一起相互感染,幸好我們的症狀都不嚴重,類似有點嚴重的感冒,除了咳嗽咳不停,其他方面沒有大礙,沒有發燒更沒有失去味覺這些,起初最擔心我爸媽,幸好我們的症狀都很輕微,可能和有施打疫苗有關吧㊗️ 身體健康真的很重要的啊🥹
Thumbnail
《貓追耗子,笨豬追貓》Delta,Alpha,Omicron,B.1.617.2(印度變種病毒株),B.1.1.7(英國變種病毒株),B.1.1.529,BA.2.75,BQ.1,BA5,X.BB,…..病毒在前面不斷變種,藥廠在後面追,研製新疫苗,(約需半年)。病人又在後面,接受新疫苗施打(需3個
Thumbnail
是的,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大家確成一片防疫隔離假請好請滿的時候,我拖著不去打疫苗直到大家都打到第三劑我才去打第一劑的時候,我都沒確診過covid,我們家除了塔爸確過,其他人皆是天選之人 塔爸、塔弟兩個加上我打完疫苗也都沒什麼副作用,只有我左手痠痛連我最期待的發燒都沒有,就在昨天早上我一起床還以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自從新冠肺炎流行後,門診中陸陸續續出現了不少特地來自費施打疫苗的患者,多數是因為疫情的關係,突然開始重視疫苗接種以及自身的健康。其實平常偶爾也有家長問歐醫師,除了流感跟新冠疫苗,還有沒有哪些自費疫苗可以施打?我相信每個爸爸媽媽,心裡一定是希望可以維持身體健康,陪伴孩子更久的時間。 成人也可以打的
之前好不容易解除口罩但其他病例早就開始蠢蠢欲動。 最近看到新聞、廣播都不時提到這個超級無敵大怪獸又作怪,我目前也在照顧失智家人(她目前很〔盧〕的時間點,我弟能選擇能拖就拖跟他講就一堆看似合理的理由,問題我在處理)演變成我的自身免疫系統整個大亂(感冒)。 我中過2次問題都不算大都很頭痛(乾癬大發作
Thumbnail
新冠疫情變異後迎來了新高峰 無法確定化療中施打疫苗的效果與反應 採取躲避戰術,出遊只往空曠的地方走,盡可能的居家生活   2022/5/4(三)  維持期第十週,回診打藥日 上週弟弟出院前,主治醫生特別說明了新疫情高峰的狀況 分析了施打疫苗的利與弊 (但媽媽感覺有說跟沒說一樣,因為根本不
Thumbnail
今天分享一件事給大家。近日有位個案聽完抽血驗尿的報告之後,很認真卻也不解的向我描述發生在她身上的故事,期望有人能告訴她為什麼。 個案說在疫情前1年因為右腳底的抽痛開始睡不好,隨著中西醫看診檢查用藥的次數增加,疼痛的強度、頻率和範圍不減反增。一直到疫情後接種了第一劑和第二劑新冠針劑之後,逐漸減緩
Thumbnail
施打疫苗是大家遠離疾病的方法之一,從小到大我們接種了B型肝炎、小兒麻痹與日本腦炎等等多種疫苗,都是為了提升國民健康生活的狀況。        但是當我們還是小小孩的時候,有的人會非常害怕打針,即使是長大了,還是有人被注射時會有暈針現象,其實打針的確也是身體被攻擊的一種狀態,當你越害怕時,肌肉就
沒錯,從接下店面開始沒幾天,我竟然確診了...covid流行到現在後疫情時代,這是我第一次驗出兩條線...雖然自認絕對會得,不過竟是挑這個時間點,我也是好無奈。 一月分我甚至還去打第五劑的疫苗,沒想到這次症狀幾乎全部都有,頭痛、發燒、鼻涕、喉嚨痛、有痰、微微咳嗽,還好第三天之後就只剩下喉嚨痛和頭痛
Thumbnail
新冠肺炎我是有確診一次,疫苗目前則是打到了第四劑💉 當時就是和我爸媽他們一起相互感染,幸好我們的症狀都不嚴重,類似有點嚴重的感冒,除了咳嗽咳不停,其他方面沒有大礙,沒有發燒更沒有失去味覺這些,起初最擔心我爸媽,幸好我們的症狀都很輕微,可能和有施打疫苗有關吧㊗️ 身體健康真的很重要的啊🥹
Thumbnail
《貓追耗子,笨豬追貓》Delta,Alpha,Omicron,B.1.617.2(印度變種病毒株),B.1.1.7(英國變種病毒株),B.1.1.529,BA.2.75,BQ.1,BA5,X.BB,…..病毒在前面不斷變種,藥廠在後面追,研製新疫苗,(約需半年)。病人又在後面,接受新疫苗施打(需3個
Thumbnail
是的,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大家確成一片防疫隔離假請好請滿的時候,我拖著不去打疫苗直到大家都打到第三劑我才去打第一劑的時候,我都沒確診過covid,我們家除了塔爸確過,其他人皆是天選之人 塔爸、塔弟兩個加上我打完疫苗也都沒什麼副作用,只有我左手痠痛連我最期待的發燒都沒有,就在昨天早上我一起床還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