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學更有效 2】別在通靈做讀書計畫表了!你該用的是「回顧性計畫表」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前言 : 認識「回顧性計畫表」

這是摘要 Jamie Miles Redraft 課程的第二篇文章,主題是「回顧性計畫表 (Retrospective revision timetables,下均用中文)」。
小提醒:建議先閱讀前一篇《制定個人的學習目標,以終為始的學習》,學習效果會更好唷!
我們都喜歡制定讀書計畫表,一開始滿腔熱血、在白紙上列下各種想要學習的內容、時間,認為未來的自己一定可以完成這個縝密計畫。但通常的結果呢?1 個星期後這張計畫表就沒有更新、一個月後這項計畫就被拋在腦後了。
為什麼會這樣?是我們不夠有耐力所以失敗了嗎?
並不是,其實真正問題是:大腦不擅長預估事情要做多久,因此計畫表根本不準確,很容易做了也不會持續使用。
那該怎麼辦呢?難道不做計畫表、隨性的學習嗎?
其實呀,我們要做的計畫表應該是彈性的,這種計畫表不是用來「規劃未來要讀些什麼」,而是「記錄與評估過去的學習狀況」。這種計畫表叫做「回顧性計畫表 」。
你一定會問:這兩種表都需要計劃,兩者有什麼區別?
「回顧性計畫表」和「傳統計畫表」最大的不同在於:
前者注重「紀錄學習狀況」,後者注重「規劃與預測」。
既然我們的大腦時常會有「估不準現象」,那麼就別強迫它估算每個章節要學習多久、要花多久時間完成學習一個科目。換個心態,我們關注自己已經學習了多少東西,有哪些東西學習的已經很熟悉了、哪些則很不熟悉要趕快複習或繼續學習。
要制定「回顧性計畫表」 有 3 個步驟 :
  1. 製作表格:建立一張表,寫上學習主題以及他的子主題
  2. 紀錄時間:當對該主題進行 revise 時,就紀錄時間
  3. 評估效果:根據 active-recall 的狀況,紀錄理解狀況

Step 1. 製作表格:建立一張表,寫上學習主題以及他的子主題

以 Jamie Miles 的圖片舉例,假設我們要學習「Chemistry (化學)」這個主題,可以先列下要學習的子主題。
圖片來源:Redraft — Jamoe
如果你是學生、或是正在學習一個有教學大綱 (Syllabus) 的科目,可以直接把大綱的內容列下來當成子主題 ; 如果沒有明確的教學大綱,則要使用{上一篇文章} 提到的「Creating a curruculum (建立個人學習課表)」,將想要學習的內容當成子主題列下來。

Step 2. 紀錄時間:當對該主題進行 revise 時,就紀錄時間

第二步要開始紀錄學習時間、從左至右開始填寫,例如今天學習了 Atomic structures (原子結構) ,那麼就在這一列寫下今天的日期 ; 明天若學習了 Redox recations (氧化還原反應),則將明天的日期寫在格子內。
紀錄一陣子的情況如下圖。
圖片來源:Redraft — Jamoe

Step 3. 評估效果:根據「主動回想 (active recall)」 的狀況,紀錄理解狀況

最後一步,我們要對這些子主題的內容作主動回想 (active recall),並根據理解狀況分別紀錄理解程度,可分成 High、Medium、Low,使用不同顏色做標記。
什麼是「主動回想 (active recall)」? 也就是用某種方式測試自己,或是在某種形式下使用知識 (application of knowledge)。
例如寫考卷、教別人、寫成 Q&A flashcards (閃卡)、整理學習內容的架構、畫學習內容的心智圖…等都可以,這些舉動都是自己主動調用學習知識。
相反地,讀筆記、從課本複製/貼上知識、重複播放課程影片…等都屬於「被動回想 (Passive Recall) 」,是相對沒有效率的複習方式。我們感覺自己 “都記住了”,但實際上只是自我感覺良好罷了。
根據每一次「主動回想 (active recall)」的狀況,我們替當天的複習打上一個簡易的分數,如果回想狀況良好就代表 High,可以用綠色標註該日期 ; 覺得普通,就用橘色 ; 如果複習時很吃力,代表我們對該知識的理解有待加強,可以用紅色標註該日期。
圖片來源:Redraft — Jamoe
舉例來說,Atomic Structures (原子結構) 在 2021.09.18 的「主動回想」程度不是很好,因此用紅色標註解。後來情況漸入佳境,因此分別用橘色 (Medium) 和綠色 (High) 註記。
圖片來源:Redraft — Jamoe

透過「回顧性計畫表」複習弱點科目

回顧性計畫表怎麼幫助我們學習呢?我們留意那些日期寫得很少、且標註是紅色與橘色的子主題,這些項目就是進度落後的學習項目,需要優先投入時間加強進度。
可以發現,我們將時間專注在「關注學習進度」,而不是「規劃漂亮的計畫表」。
如果同時有多個主題需要學習,那麼可以建立多張回顧性計畫表,這樣就可以同時掌握多個科目的學習進度,針對弱點加強。
另外,我們可以將「主動回想 (Active Recall) 的實際例子」和「學習目標截止期限」加在表上 (如果有的話),就可以提醒自己注意學習時間。

總結

以上就是「回顧性計畫表」的介紹,3 個步驟分別是:
Step 1. 製作表格:建立一張表,寫上學習主題以及他的子主題
Step 2. 紀錄時間:當對該主題進行 revise 時,就紀錄時間
Step 3. 評估效果:根據 active-recall 的狀況,紀錄理解狀況
追蹤學習過程可以幫助我們了解進步狀況,看看還跟「專家」差多少距離、或是「目標」相距多遠。
這套方法不論是學生準備考試,或是自我學習,都是非常實用的。
重點回顧

喜歡我的文章嗎?以下是更多關於我的資訊。
▶ 關於文章
1/ 歡迎訂閱 我的電子報 獲得實用的生活與工作技巧,每週二中午 12:00 準時發刊
2/ 常滑 Facebook 嗎?可以幫我的 Facebook 粉絲團 按個讚,就可以看到文章啦~
3/ 想要掌握最新文章,可以點擊「追蹤」我~
4/ 如果你覺得文章寫的不錯,可以對文章點愛心讓我知道 ❤️
▶ 關於我
我是朱騏,一個組織能力超強的軟體產品經理,喜歡研究各種生產力工具、時間管理方法。
1/ 我可以提供產品管理、時間管理、生產力工具的「個人問題諮詢」與「講座邀約」。
2/ 若是個人諮詢,可以請我喝杯咖啡、吃頓晚餐,可透過 Email/ Facebook 跟我約時間,請參考「聯繫方式」。 (由於疫情期間無法實體碰面,可以幫我分享一篇你最喜歡的文章到個人社群平台上,分享後透過 Email/Facebook 告訴我即可)
3/ 若是講座邀約,請直接使用 Email 聯繫。
▶︎ 聯繫方式
- 📪 Email:muhenry608@gmail.com
- 💬 Facebook:請先加我 個人好友 並簡短說明想要諮詢的主題
▶︎ 建立人脈
歡迎使用 LinkedIn 與我交流,你可以「加我為好友」建立連結| LinkedIn @ Chi Chu 歡迎交流

avatar-img
210會員
129內容數
分享學習相關的技巧、工具與方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朱騏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喜歡學習卻發現學習效果很差嗎?別再怪自己了,很可能是大腦不喜歡你的學習方法。學習通常會跟認知心理學、神經科學有關,因此如果要好好學習,我們必須了解自己的大腦。這篇文章我想介紹一位美國研究「學習」的專家給你,她的研究有非常多簡單易懂的圖片輔助說明,可以更了解學習與大腦的複雜關係。
現代人都會面臨到「知識焦慮」的問題,解決方法需妻以「輸出」為目糯,優化資訊的「輸入>處理>輸出」過程。問題有3個:(1)輸入:怎麼讀跟做筆記,之後才會回來看?(2)處理:怎麼複習讀過的東西,才能記得久?(3)翰出:怎麼把讀過的東西輸出成結果?這場講座我會分享自己的學習方法。
你使用過番茄鐘嗎?概念很簡單,但細節很重要,不注意的話用個 1-2 次就不會想用了。這篇文章分享用好番茄鐘的 4 個細節 : (1)使用方法要簡單(2)紀錄方式要單純(3)我們有調整番茄鐘長度的權力(4)組間休息很重要,選擇你最喜歡的休息方式
在每個領域,我們都曾經是新手,必須從這門學科的基礎開始學習,逐步加深知識直到掌握殿門,能夠自在的應用領域知識來實際解決問題。但為什麼偏偏都是新手,有些人可以很快的上手,有些人花了倍數的時間卻還是學不會?這篇文章就提供一個有邏輯的學習方法一階梯式學習法。
對於上班族來說,每一次的學習都是有成本的。你花時間讀書與學習,就必須放棄追劇與打電動的時間。既然時間都花下去了,當然要在未來把知識的價值賺回來。時間有限,掌握好『間隔重複」這項厲害的武器,我們都能夠花更少的時間,記得更多學習的內容。
我們都喜歡制定讀書計畫表,一開始滿腔熱血,認為未來的自己一定可以完成這個縝密計畫。但通常的結果呢?1個星期後這張計畫表就沒有更新、一個月後這項計畫就被拋在腦後了。並不是我們不夠努力,而是大腦不擅長預估事情要做多久。我們要做的計畫表應該是彈性的,這種計畫表叫做「回顧性計畫表」。
你喜歡學習卻發現學習效果很差嗎?別再怪自己了,很可能是大腦不喜歡你的學習方法。學習通常會跟認知心理學、神經科學有關,因此如果要好好學習,我們必須了解自己的大腦。這篇文章我想介紹一位美國研究「學習」的專家給你,她的研究有非常多簡單易懂的圖片輔助說明,可以更了解學習與大腦的複雜關係。
現代人都會面臨到「知識焦慮」的問題,解決方法需妻以「輸出」為目糯,優化資訊的「輸入>處理>輸出」過程。問題有3個:(1)輸入:怎麼讀跟做筆記,之後才會回來看?(2)處理:怎麼複習讀過的東西,才能記得久?(3)翰出:怎麼把讀過的東西輸出成結果?這場講座我會分享自己的學習方法。
你使用過番茄鐘嗎?概念很簡單,但細節很重要,不注意的話用個 1-2 次就不會想用了。這篇文章分享用好番茄鐘的 4 個細節 : (1)使用方法要簡單(2)紀錄方式要單純(3)我們有調整番茄鐘長度的權力(4)組間休息很重要,選擇你最喜歡的休息方式
在每個領域,我們都曾經是新手,必須從這門學科的基礎開始學習,逐步加深知識直到掌握殿門,能夠自在的應用領域知識來實際解決問題。但為什麼偏偏都是新手,有些人可以很快的上手,有些人花了倍數的時間卻還是學不會?這篇文章就提供一個有邏輯的學習方法一階梯式學習法。
對於上班族來說,每一次的學習都是有成本的。你花時間讀書與學習,就必須放棄追劇與打電動的時間。既然時間都花下去了,當然要在未來把知識的價值賺回來。時間有限,掌握好『間隔重複」這項厲害的武器,我們都能夠花更少的時間,記得更多學習的內容。
我們都喜歡制定讀書計畫表,一開始滿腔熱血,認為未來的自己一定可以完成這個縝密計畫。但通常的結果呢?1個星期後這張計畫表就沒有更新、一個月後這項計畫就被拋在腦後了。並不是我們不夠努力,而是大腦不擅長預估事情要做多久。我們要做的計畫表應該是彈性的,這種計畫表叫做「回顧性計畫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研究生活中,定期回顧學習進展是確保計畫執行力的關鍵。透過三日回顧、目標分析與行動計畫的制定,碩博士生可以隨時掌握學習動態,快速針對阻礙進行調整,讓每一步都朝向研究目標穩步前進。 ▋Task 3.1:三日回顧與標記進度 建立「三日回顧」的習慣,讓每個學習計畫的進展都能被清楚追蹤。每三
Thumbnail
透過閱讀《超牢記憶法》所學到的提升記憶力的技巧,包括提取練習、間隔學習以及交錯學習等方法。透過自我測試及定期回顧,能有效深化長期記憶,克服記憶力不佳的困擾。這些方法促使作者在學習中取得顯著進步,希望能對讀者有所幫助。
在近四年的教學經驗中,我發現到不少大學生相當缺乏持續學習的動力,以及在不同的課程中,藉由「刻意練習」來提升一己的學習能力。在現有的大學體制中,雖然學生各自選擇不同的專業領域,但對於如何建立有效的「流程」,以因應紛雜的知識領域與知識內容,則顯得力有未逮。
在繁忙的學習生活中,許多人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筆記記滿滿,但回過頭來卻發現什麼都記不住。這樣的困惑,其實可以通過改變學習方法來解決。以下是九個有效的建議,幫助你更好地記住所學內容。
1. 完善計畫與靈活應變: - 很多人在做計畫時,會把一套計畫做得非常完美。然而,實施計畫時,總會有意外情況發生,使計畫無法順利執行。這時候有兩個辦法,一個是留下足夠多的餘量,可能是時間,可能是資源。另一個辦法,就是事先準備好B計畫,當局勢發展不如預期時,你可以依據這個替代計畫來應對。
Thumbnail
本篇文章介紹如何使用心智圖和主動回憶的方式來提高讀書效率,包括製作心智圖、使用主動回憶背誦心智圖和進行間隔重複的讀書方法。這些方法可以幫助讀者更有效地學習,並且根據個人的學習節奏進行調整。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應考策略在考試準備中的重要性,並提出了分門別類的記憶方式對於考試準備的重要性。文中作者強調了認識自己的大腦運作機制和個性對於選擇適合的讀書方式的重要性。建議考生在準備考試時,不僅要注重死記硬背,更要重視應考策略,並瞭解自己的閱讀習慣和個性,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Thumbnail
以前考試最愛買參考書,參考書的編排通常是重點精華+題目+詳解。 不愛讀課本,只看重點精華就去做題目,以為這樣可以節省時間,做題目的時候模模糊糊,A好像也對,C看起來也很像...,根本沒搞清楚基本原理,又要重頭念一次。 才發現重點要自己整理,整理的過程是釐清內容和鞏固記憶最重要的環節。 整理是一
制定學習計劃: 每科都要讀。 加強弱科。 進行模擬考試: 限時完成近年考題。 練習時間管理和壓力下的表現。 回顧和強化: 著重於錯誤較多的部分和難以掌握的概念。 制作重點筆記和心智圖,幫助記憶和回顧。 維持健康的生活作息: 確保充足的睡眠(每晚至少7-8小時)。 適度運動
Thumbnail
本文用輕鬆對話的方式,探討如何制定一個符合個人學習風格和目標的結構化學習計劃,包括時間管理和資源整合的技巧。 如何制定結構化學習計劃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們來聊聊怎麼制定一個結構化的學習計劃。你知道嗎,擁有一個結構化的學習計劃可以幫助你保持專注,更有效率的達到學習目標。』
Thumbnail
在研究生活中,定期回顧學習進展是確保計畫執行力的關鍵。透過三日回顧、目標分析與行動計畫的制定,碩博士生可以隨時掌握學習動態,快速針對阻礙進行調整,讓每一步都朝向研究目標穩步前進。 ▋Task 3.1:三日回顧與標記進度 建立「三日回顧」的習慣,讓每個學習計畫的進展都能被清楚追蹤。每三
Thumbnail
透過閱讀《超牢記憶法》所學到的提升記憶力的技巧,包括提取練習、間隔學習以及交錯學習等方法。透過自我測試及定期回顧,能有效深化長期記憶,克服記憶力不佳的困擾。這些方法促使作者在學習中取得顯著進步,希望能對讀者有所幫助。
在近四年的教學經驗中,我發現到不少大學生相當缺乏持續學習的動力,以及在不同的課程中,藉由「刻意練習」來提升一己的學習能力。在現有的大學體制中,雖然學生各自選擇不同的專業領域,但對於如何建立有效的「流程」,以因應紛雜的知識領域與知識內容,則顯得力有未逮。
在繁忙的學習生活中,許多人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筆記記滿滿,但回過頭來卻發現什麼都記不住。這樣的困惑,其實可以通過改變學習方法來解決。以下是九個有效的建議,幫助你更好地記住所學內容。
1. 完善計畫與靈活應變: - 很多人在做計畫時,會把一套計畫做得非常完美。然而,實施計畫時,總會有意外情況發生,使計畫無法順利執行。這時候有兩個辦法,一個是留下足夠多的餘量,可能是時間,可能是資源。另一個辦法,就是事先準備好B計畫,當局勢發展不如預期時,你可以依據這個替代計畫來應對。
Thumbnail
本篇文章介紹如何使用心智圖和主動回憶的方式來提高讀書效率,包括製作心智圖、使用主動回憶背誦心智圖和進行間隔重複的讀書方法。這些方法可以幫助讀者更有效地學習,並且根據個人的學習節奏進行調整。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應考策略在考試準備中的重要性,並提出了分門別類的記憶方式對於考試準備的重要性。文中作者強調了認識自己的大腦運作機制和個性對於選擇適合的讀書方式的重要性。建議考生在準備考試時,不僅要注重死記硬背,更要重視應考策略,並瞭解自己的閱讀習慣和個性,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Thumbnail
以前考試最愛買參考書,參考書的編排通常是重點精華+題目+詳解。 不愛讀課本,只看重點精華就去做題目,以為這樣可以節省時間,做題目的時候模模糊糊,A好像也對,C看起來也很像...,根本沒搞清楚基本原理,又要重頭念一次。 才發現重點要自己整理,整理的過程是釐清內容和鞏固記憶最重要的環節。 整理是一
制定學習計劃: 每科都要讀。 加強弱科。 進行模擬考試: 限時完成近年考題。 練習時間管理和壓力下的表現。 回顧和強化: 著重於錯誤較多的部分和難以掌握的概念。 制作重點筆記和心智圖,幫助記憶和回顧。 維持健康的生活作息: 確保充足的睡眠(每晚至少7-8小時)。 適度運動
Thumbnail
本文用輕鬆對話的方式,探討如何制定一個符合個人學習風格和目標的結構化學習計劃,包括時間管理和資源整合的技巧。 如何制定結構化學習計劃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們來聊聊怎麼制定一個結構化的學習計劃。你知道嗎,擁有一個結構化的學習計劃可以幫助你保持專注,更有效率的達到學習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