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面目(12.11)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不思善,不思惡,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

六祖壇經:行由品第一

「惠能辭違祖已,發足南行。兩月中間,至大庾嶺(五祖歸,數日不上堂。眾疑,詣問曰:『和尚少病少惱否?』曰:『病即無。衣法已南矣。』問:『誰人傳授?』曰:『能者得之。』眾乃知焉)。逐後數百人來,欲奪衣鉢。一僧俗姓陳,名惠明,先是四品將軍,性行麁慥,極意參尋。為眾人先,趁及惠能。惠能擲下衣鉢於石上,云:『此衣表信,可力爭耶?』能隱草莽中。惠明至,提掇不動,乃喚云:『行者!行者!我為法來,不為衣來。』惠能遂出,坐盤石上。惠明作禮云:『望行者為我說法。』惠能云:『汝既為法而來,可屏息諸緣,勿生一念。吾為汝說。』明良久。惠能云:『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箇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惠明言下大悟。(六祖壇經:行由品第一)

藥師佛禪寺的解讀

藥師佛禪寺(2012),針對著「不思善,不思惡」的解讀是:
"惠能告訴他此時要不思善,不思惡,才能真正得法,只要起了意識心便是思善、思惡,因為所有的善惡都是由意識心分別而來的。"
換句話說:不思善,不思惡這個狀態,就不會起意識心,因為意識心才會分善惡。

聖嚴法師的解讀

聖嚴法師(七葉佛教書舍,2016):是這樣解讀上段經文的:
"…五祖勸六祖到南方隱匿起來,否則可能有人對他不利,六祖於是帶著衣鉢到了大庾嶺。當五祖的門下發現法已經傳到嶺南去了,很多人就動身去追。其中有位曾任將軍的出家人叫惠明禪師,追上了六祖,六祖遂把衣鉢放在大石上,自己躲在草叢裡。惠明看到衣鉢,心中產生反應,大叫:「我不是為衣鉢而來,是為求法而來。」六祖聽到這句話,受了感動,從草叢裡出來對惠明說:「在不思善、不思惡的情況下,什麼是你惠明上座的本來面目呢?」這個本來面目就是「明心見性」的「心」和「性」。「心」是智慧,「性」是佛性。一定要到心中無罣礙,心中不存任何痕跡,這時再看一看你的本來面目是誰。《涅槃經》中說,一切眾生都有佛性,人人都可成佛。人本來具備的條件跟佛完全一樣,所以叫本來面目。如果常常有善、有惡、有好、有壞,心中始終被這觀念所混淆,就會愚癡而沒有智慧,唯有不思善、不思惡,才能明心見性。這兩句話使惠明當下就開悟了。"
我的看法
聖嚴法師的解讀中有幾個地方似與經文不大一樣:
1.聖嚴法師說:「惠明看到衣鉢,心中產生反應。」原經文是:「惠明至,提掇不動。」不是看到衣缽心中就產生反應,而是提掇不動之後,心中才產生反應的
2. 「六祖聽到這句話,受了感動,從草叢裡出來對惠明說:『在不思善、不思惡的情況下,什麼是你惠明上座的本來面目呢?』」原經文是:「惠能云:『汝既為法而來,可屏息諸緣,勿生一念。吾為汝說。』明良久。惠能云:『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箇是明上座本來面目?』」聖嚴法師的說法好像惠能從草叢中出來就直接對惠明說了;可是原經文則是要惠明先屏息諸緣,勿生一念,然後過了良久才說的。少去的這些要求是惠明大悟的關鍵。
3. 聖嚴法師說:「在不思善、不思惡的情況下,什麼是你惠明上座的本來面目呢?」原經文為: 『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箇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正與麼時"可解釋成<就在這個時候>,因此聖嚴法師的解讀沒有問題,但把"那箇"解讀成<什麼>與南懷瑾先生的說法不同。那個正確似待商榷。
另外就是最重要的<本來面目>他說:這個本來面目就是「明心見性」的「心」和「性」。似乎也沒有說清楚到底什麼是<本來面目>。

南懷瑾的解讀

南懷瑾先生(後龍北極宮,2017)針對此段經文的解讀是:
"蓋惠明追趕六祖,備極辛苦,至大庾嶺,見六祖放下衣缽,極力提持不動,衣缽非力可爭,其心已自驚伏,粗暴之氣略平,窘急之餘,說出求法目的,六祖方教他"不思善,不思惡",進而遮止其妄念;良久者,即經過許多時間,六祖才問"如何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惠明經此一問,狂心頓歇,本來面目立見,脫口說出個"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此則公案後人不向良久以後理會,僅向不思善惡上領取,謂不思善惡即是本性,大違祖意,不免構成兩失。一、錯認善惡都不思的為本性則本性成為一死物,墮入以"無記空、頑空"為性。二、錯認不思善惡為工夫,不能當下狂心頓歇,不徒只善亦不思,惡亦不想,悠悠忽忽度日,角在無事中,且為影響禪和。
南懷瑾先生特別指出兩點:
1.昔人的解讀似乎忽略了"良久"兩字的重要性,他認為這兩字是關鍵。可是如果沒有這兩字前面的「屏息諸緣,勿生一念」,你靜默再久也沒用,所以"良久"前面的「屏息諸緣,勿生一念」加上"良久"才有意義。而且之所以要"良久"我想信是六祖在觀察惠明的屏息狀況,一直等到他靜默良久,一念不生時,才說出那個公案。因此惠能才能言下大悟。
2.南懷瑾先生認為『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箇是明上座本來面目?』這個公案,前人認為"那箇"(讀去聲)指的就是「不思善,不思惡」他認為那是錯誤的,因此他把"那箇"解讀成"如何""如何是明上座本來面目?"聖嚴法師則把"那箇"(讀平聲)解讀成"什麼"孰對孰錯?孰優孰劣呢?
另外
他認為"不思善惡即是本性"有兩大缺失,1.本性成為死物;2.不能當下狂心頓歇。惠明經此一問,狂心頓歇,本來面目立見。換句話說,狂心頓歇之下,本來面目才會立見。可是兩大缺失都讓人搞不清楚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不思善惡為何本性會成為死物?狂心頓歇又是什麼意思?什麼狀況下才能狂心頓歇?
網路上引用南先生的說詞者不少,可是似乎都只是引用而已,並未針對他的說法提出引用者自己的看法,有的甚至連引用的來源都不提。

中信道佛堂的解讀

中信道佛堂(2021)對不思善不思惡的解讀則為:
…眾修行者奉為圭臬「不思善,不思惡」亦莫「起心與動念」視之金科玉律,竟淪為阻礙隨緣真如還歸如來妙性,最終致命一擊。
…言明「自性圓覺」,圓滿無礙;「自性圓覺」,靈覺不滅;「自性圓覺」,亙古無缺無失。…
 承如師曰:「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六祖大師精簡扼要分明指正,「不思善,不思惡,怎麼會是明本來面目乎?」換言之,六祖對惠明精簡以疑問句反問,意欲令惠明澈悟,自身如來妙締則是圓覺實相。…
我的看法
中信道佛堂(2021)認為「自性圓覺」,前人重視的「不思善,不思惡」或者所謂的「起心動念」都是錯的,不止錯,還阻礙了原有的如來妙性;因此把:「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解讀成「不思善,不思惡,怎麼會是明本來面目乎?」認為六祖透過如此反問,想讓惠明澈悟…問題是:好像沒人是這樣解讀的,而且惠明在六祖的質問下,「言下大悟」,這個大悟好像不是來自對「自性圓覺」的澈悟。而是「屏息諸緣,勿生一念」良久之後,在公案的提問下,霍然開悟。
再者。即令「自性圓覺」,那也要經過修,透過對事,對理的實際修行,才能發現「自性圓覺」的吧?「不思善,不思惡,怎麼會是明本來面目乎?」不思惡,不思惡不是本來面目,最少是一種修行方式吧?那不用此修行方式,又如何發現或達到「自性圓覺」的狀態或境界呢?

lotus4401生命愛徒的解讀

lotus4401生命愛徒(20060) 針對惠能云:『汝既為法而來,可屏息諸緣,勿生一念。吾為汝說。』明良久。惠能云:『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箇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惠明言下大悟。的解讀是:
 惠能的「不思善,不思惡」是在惠明靜心良久之後說的。而惠明在靜心過程中,心裡起伏的有兩件大事:
一輕輕衣缽他竟然提掇不動。惠明深深自責後悔,發現了他自己的惡念。
一是放下衣缽對惠能作禮,但求惠能說法令自己開悟,惠明發現他自己的善念。
要惠明不思善,不思惡。是告訴惠明不在兩端外相的善惡,那麼心在哪裡啊?亦即要惠明體會那「能生善惡妙有的那真實空性」。
我的看法
這樣的說法應該是作者自己的看法而已,既然要惠明「屏息諸緣,勿生一念」,可是你卻說他此時心裡起伏兩件大事,惠能應該是在過了良久後,看到惠明一念不生之時才說出那個公案的,如果此時惠明掙扎在善惡之間,心緒起伏不定,惠能應該察覺得到,即使惠明有掙扎,惠能也是等到他一念不生時才提出公案的。把不思善不思惡看成是針對惠明引發行為的善念和惡念,似乎有點銓釋過頭了。

大覺院的解讀

大覺院(2017)的說法較為清楚:
把「不思善,不思惡」這句話,拿到禪坐中去修,任何人也能在瞬間做到「不思善,不思惡」,也都能在定境中感受到法界大放光明。

但是,這有什麼好高興的?起坐以後,還能保持光明嗎?起坐之後,我們多數人都還是掉入善、惡當中。看到世間不合理的事情,看到世間不好的人、不好的事,仍然「嫉惡如仇」,仍然「執於善」。

「執於善」的心,仍然在召喚煩惱、召喚惡念,就證明還沒有進入「不思善,不思惡」的狀態。

「不思善,不思惡」,是一種「思維狀態」,這不是要讓我們修的。這是告訴我們,一個開悟見性、證得自己本來面目的人的心的狀態——於善、於惡不起分別心。

於善、於惡不起分別心,就如《六祖壇經》裡,惠能大師說:「常應諸根用,而不起用想。分別一切法,不起分別想。」你清楚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但並不執於善、也不迷於惡,你超越善、惡。擁有這樣思維狀態的你,這時候,才是行者的本來面目展現了。
我的看法
這個解讀比較清楚,它要我們「於善、於惡不起分別心。」「擁有這樣思維狀態的你,這時候,才是行者的本來面目展現了。」問題是如何不起分別心?如何擁有這樣的思維狀態?你是透過「時時勤拂拭」的漸進方式,還是「本來無一物」的頓悟方式?是的,它好像比較清楚,但仍然是含含糊糊。

結論

我們會受到外界的影響,乃因外界的人事物會引起我們的想法,引發我們的情緒,你幹嗎"思"?你為何認為"善",這個"思"就是我們的想法,這個"善"就是我們的情緒,你不想去思,你不想有情緒,對不起,只要五官有所察覺,自然而然就會有所思,就會有情緒,所以呢?所以我們就需要時時察覺自己我們在思,我們在鬧情緒;你只要察覺到你在思,你在鬧情緒,就可以把心拉回來,然後不去思,不再鬧情緒;可是它還是會思,會鬧情緒,那就再察覺此點,再拉回來,不去思不再鬧情緒;練習久了,練習熟了,慢慢的思,情緒愈來愈少,也愈來愈小,你的心愈來愈平靜,愈來愈不受外界的影響,然後在「屏息諸緣,勿生一念」的入定中,也許在某種刺激下,霍然大悟,也說不定。
lotus4401生命愛徒(2006/12/30) 六祖壇經心得(21)不思善,不思惡--惠明言下大悟。2021.12.11摘取自http://blog.udn.com/lotus4401/622933
七葉佛教書舍(2016):不思善 不思惡。2021.12.11摘取自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id=87&cid=160&page=10
大覺院(2017):不思善,不思惡。2021.12.11摘取自 https://www.facebook.com/DaJueYuan/photos/%E5%85%AD%E7%A5%96%E5%A3%87%E7%B6%93%E8%A3%A1%E6%83%A0%E8%83%BD%E5%A4%A7%E5%B8%AB%E5%B0%8D%E6%83%A0%E6%98%8E%E9%96%8B%E7%A4%BA%E8%AA%AA%E4%B8%8D%E6%80%9D%E5%96%84%E4%B8%8D%E6%80%9D%E6%83%A1%E6%AD%A3%E8%88%87%E9%BA%BC%E6%99%82%E9%82%A3%E7%AE%87%E6%98%AF%E6%98%8E%E4%B8%8A%E5%BA%A7%E6%9C%AC%E4%BE%86%E9%9D%A2%E7%9B%AE%E9%80%99%E5%8F%A5%E7%B6%93%E6%96%87%E6%87%89%E8%A9%B2%E8%A6%81%E6%80%8E%E9%BA%BC%E4%BF%AE%E6%98%AF%E4%B8%8D%E6%98%AF%E7%85%A7%E8%91%97%E7%B6%93%E6%96%87%E9%80%99%E6%A8%A3%E6%80%9D%E7%B6%AD%E5%B0%B1%E8%83%BD%E9%96%8B%E6%82%9F%E4%BA%86%E5%91%A2%E5%B9%B3%E6%99%82%E6%9C%89%E8%AA%8D%E7%9C%9F%E5%9C%A8%E4%BF%AE%E7%A6%AA%E5%AE%9A%E7%9A%84%E6%9C%8B%E5%8F%8B%E4%B8%8D%E5%A6%A8%E8%A9%A6%E8%A9%A6%E7%9C%8B%E8%A9%A6/325384327905808/
中信道佛堂(2021):惠能云:「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2021.12.11摘取自https://www.jhong-sin-dao.tw/meaning_detail_363.htm
後龍北極宮(2017): 後人錯解的六祖傳心的公案(南懷瑾)。2021.12.11摘取自https://blog.xuite.net/deivyavan/blog/543143050
藥師佛禪寺(2012):禪宗公案:不思善,不思惡。2021.12.11摘取自https://yaoshifo.pixnet.net/blog/post/90668618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我的隨思與雜想空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當下的力量》將「應無所住」解釋得淺顯易懂,告訴我們如何保持心靈的平靜和安和,佛家則是在《應無所住》的平靜和安和的本來面目之外,還要「生其心」,超越平靜和安和,走向六個得度的法門,而且是從利人的布施入手,只是既然進行了就會費盡全力,但又不在乎其結果如何,不因結果而使心境受到影響。
      小兒赴美工作,開始新的生活,結果剛到美國其遭遇就有點出乎意料之外。因為之前赴美當交換學者時,曾在網上先行租房,結果去了之後才發現不如人意,但已悔之莫及,因此此次再赴美,他先在網上找了出租房,但說好到了當地後,他要先看過房子再簽約。結果竟然歷盡艱辛
    2017年11月23日大紀元>刊出一篇名為《美國交換生到中國人家裡住了7天 讓這家人震驚了6次》的文章,內容是作者的女兒就讀的學校與美國的一所中學互相交換學生, 結果有一名美國學生住到他家,這名美國學生的表現讓作者感到震驚。這些震驚包括:她會道謝,並稱讚作者做菜好吃;會主動想幫忙做家事;
    乃翁依舊管些兒,管山管水管竹   早上六點多載小兒去機場,準備赴異鄉工作,重新開始全新的人生。小兒取得博士學位後,博後研究了好幾年,期間亦曾多次尋找國內的大學教職,然而,據他說,投了履歷就聽到內定的消息,讓他很不服氣,認為那些內定者的引用次數根本沒他多,有一個甚至只有5個引用次數也能上;
    能夠第一,為何滿足於第二? 簡短比較當然不能成為定論,可是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應該是父母的職責之一,這兒的獨立自主首先當然是生活的獨立自主,甚次是觀念上的獨立自主,再來是經濟上的獨立自主。從孫永康的例子,可以看到生活的獨立自主是多麼的重要
    可以第一,為何第二? 已經過了九年多了,可是人們似乎仍未忘記虎媽和她那兩個似乎受盡虐待的混血女兒,因而隔段時間就有人想了解一下她女兒的近況,有沒有像多數人所預期的:出現嚴重的心理疾病,與母親的關係疏離,甚至怨恨母親。 這一切都源自2011年
    《當下的力量》將「應無所住」解釋得淺顯易懂,告訴我們如何保持心靈的平靜和安和,佛家則是在《應無所住》的平靜和安和的本來面目之外,還要「生其心」,超越平靜和安和,走向六個得度的法門,而且是從利人的布施入手,只是既然進行了就會費盡全力,但又不在乎其結果如何,不因結果而使心境受到影響。
      小兒赴美工作,開始新的生活,結果剛到美國其遭遇就有點出乎意料之外。因為之前赴美當交換學者時,曾在網上先行租房,結果去了之後才發現不如人意,但已悔之莫及,因此此次再赴美,他先在網上找了出租房,但說好到了當地後,他要先看過房子再簽約。結果竟然歷盡艱辛
    2017年11月23日大紀元>刊出一篇名為《美國交換生到中國人家裡住了7天 讓這家人震驚了6次》的文章,內容是作者的女兒就讀的學校與美國的一所中學互相交換學生, 結果有一名美國學生住到他家,這名美國學生的表現讓作者感到震驚。這些震驚包括:她會道謝,並稱讚作者做菜好吃;會主動想幫忙做家事;
    乃翁依舊管些兒,管山管水管竹   早上六點多載小兒去機場,準備赴異鄉工作,重新開始全新的人生。小兒取得博士學位後,博後研究了好幾年,期間亦曾多次尋找國內的大學教職,然而,據他說,投了履歷就聽到內定的消息,讓他很不服氣,認為那些內定者的引用次數根本沒他多,有一個甚至只有5個引用次數也能上;
    能夠第一,為何滿足於第二? 簡短比較當然不能成為定論,可是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應該是父母的職責之一,這兒的獨立自主首先當然是生活的獨立自主,甚次是觀念上的獨立自主,再來是經濟上的獨立自主。從孫永康的例子,可以看到生活的獨立自主是多麼的重要
    可以第一,為何第二? 已經過了九年多了,可是人們似乎仍未忘記虎媽和她那兩個似乎受盡虐待的混血女兒,因而隔段時間就有人想了解一下她女兒的近況,有沒有像多數人所預期的:出現嚴重的心理疾病,與母親的關係疏離,甚至怨恨母親。 這一切都源自2011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Thumbnail
    「彼,云何,世尊!菩薩乘發行,住應?云何修行應?云何心降伏應?」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所緣境」就是「方法」,譬如念佛的人,佛號就是所緣境;參話頭的人,話頭就是所緣境;數息的人,數數就是所緣境;修不淨觀的人,不淨的境,即不淨的身體,就是所緣境。緣一境,然後繼續不斷地修,這與《佛遺教經》的「制之一處,無事不辦」完全相同;也就是心繫於一境,就能夠入定,入定而能夠產生三昧,從三昧而得智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證得清淨的自性,禪宗講「明心見性」。「明心」如何?明心本淨,明白自己心的實相,知道心本來是清淨無染著的。「見性」如何?見性本空,親見自己的自性,知道它與佛性無二,裡面是空性,空性而具證見,雖然是真空但含藏一切妙有。所以,不管修什麼法門,著重在慈善、禪修、苦行、繞塔經行、誦經......著
    Thumbnail
    人們通常養成以知、欲過生活的習慣,但在道裡,使民無知無欲,是要放下知、欲的,要放下個人的想法、習性、個性等。在知道如何走入道後,第四章則是說明我們要如何真正在道裡,而能體驗到道帶給我們什麼力量。
    Thumbnail
    我們的一切感覺愛恨情仇都不是真的,我佛曾經入世示現也不是假的。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Thumbnail
    「彼,云何,世尊!菩薩乘發行,住應?云何修行應?云何心降伏應?」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所緣境」就是「方法」,譬如念佛的人,佛號就是所緣境;參話頭的人,話頭就是所緣境;數息的人,數數就是所緣境;修不淨觀的人,不淨的境,即不淨的身體,就是所緣境。緣一境,然後繼續不斷地修,這與《佛遺教經》的「制之一處,無事不辦」完全相同;也就是心繫於一境,就能夠入定,入定而能夠產生三昧,從三昧而得智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證得清淨的自性,禪宗講「明心見性」。「明心」如何?明心本淨,明白自己心的實相,知道心本來是清淨無染著的。「見性」如何?見性本空,親見自己的自性,知道它與佛性無二,裡面是空性,空性而具證見,雖然是真空但含藏一切妙有。所以,不管修什麼法門,著重在慈善、禪修、苦行、繞塔經行、誦經......著
    Thumbnail
    人們通常養成以知、欲過生活的習慣,但在道裡,使民無知無欲,是要放下知、欲的,要放下個人的想法、習性、個性等。在知道如何走入道後,第四章則是說明我們要如何真正在道裡,而能體驗到道帶給我們什麼力量。
    Thumbnail
    我們的一切感覺愛恨情仇都不是真的,我佛曾經入世示現也不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