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幾句台語順口溜:「選舉沒師父、用錢買就有」;「愛鄉愛土愛查某、重情重義重粉味」?這些都是形容過去惡質的選舉文化下,台灣曾經的自治風景。當政論節目、各大報紙社論乃至於社群媒體知名KOL分析討論起這些現象時,總會說到這些盤根錯節的利益結構。作為參與政治和社會活動的每個人,或許都應該試著了解這些利害糾葛,以便未來在各樣選舉中,能夠擺脫所謂的歷史包袱。
精選了50個關鍵字,圍繞著地方政治生態。就像顏市、苗栗國、花蓮國這些彷彿獨立、司法所不及之處,究竟為何每次選舉總是違反理性政治決策的選出一些背景特殊的人,而這些人似乎遊走法律邊緣,司法又拿這些人特別沒轍。
黨國政治中的恩庇侍從理論的展現,透過諸多的政治社會案件,來說明這些都是臺灣史的一部分,想起小時家裡長輩常開玩笑說縣長是「呷了米」,曾幾何時也變成了顏市,而在讀完這本書之前,還甚至不清楚家鄉的這位挾媽祖以霸海線的冬瓜,原來是公親,喬事之後成了事主,呼風喚雨許多年。儘管中二拒絕了兩次少年阿公,顏市議長仍究是顏家人,而這樣的政治生態,在教育普及以後好像特別難以理解,但卻在中部延續了好長的時間。
各種顏色的地方派系,分類甚雜。在那個威權統治末期,選舉逐漸開放的時候趁臺灣病,要了正常民主的命。車輪黨為了鞏固政治勢力,不惜以分贓的方式與三教九流「合作」,登輝伯也因此背上了黑金教父的批評。各種不正當選舉頻傳的時代過去了,留下的是彷彿世襲制的地方民代、地方首長。各種靠選舉漂白的事有著一張法治國原則下的議會保護傘,儘管修法之後,仍舊根除不了已經仰賴這些分贓制度養起來的龐大共犯結構。
相互監督的行政權和立法權在利益分配下,成了交相賊的單位。司法成了最後的防線,還得寄託有良知、不被威脅利誘所迫的法曹,掀開一個又一個弊案。當妙妙姊深陷從政以來最大的政治風波時,這些醜事,真不該乘著竹蜻蜓飛。至少,應該留下點什麼,供未來還對政治生態有興趣的人,看一下這顛簸崎嶇的政治發展史。
在教育和法治逐步落實的此時,或許更有機會可以重新思考,這樣的分贓結構,是否能在未來每一次投票選舉時,用自己的選票來點改變。二黨政治的生態中,或許更該關心,作為選民應該透過怎樣的監督、投票行為來試圖改變。
每一篇關鍵字的說明都有相應的社會事件,以及當時的新聞報導可以參酌,讓這些關鍵字在事件的支撐下,更能凸顯當時的政治生態。有興趣的讀者甚至可以用搜尋引擎,來找尋相應的資料。
推薦給每一個曾經為理想投票的朋友,也許從政並不是生涯的選項,但生活在社會中,還是知道一些社會事會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