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然後見君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孔子知道學生們心懷忿怨,以致懷疑君子修德,反而遭受惡報。於是再對子路說:「《詩經》有這兩句詩:『不是犀牛也不是虎,它卻率領成群在曠野上徘徊。』難道我的學問方向不對嗎?為什麼咱們會落到這種田地呀?」
子路說:「想必是我們的仁德還不夠吧,人家才不信任我們。也可能是我們的智慧還不多,人家才不按照我們的主張去做。」
孔子帶著幾分指摘的口吻說:「有這樣的道理的嗎?仲由!你以為每個有仁德的人都能有好的下場嗎?那麼伯夷、叔齊為什麼卻餓死在首陽山呢?假如凡是有智慧的人都能事事順暢,又怎會有王子比干被剖心呢?」
子路退了出去,子貢進來相見。孔子將剛才說的那番話講述了一遍,看看子貢的看法。
子貢說:「因為老師的主張太高、太大、太完美了,所以曲高和寡,不為世人所容。老師何不稍微降低點要求呢?」
孔子不滿意子貢的話,板起面孔說:「端木賜啊!有經驗的農民雖然會耕種莊稼,但卻不能保證準有收穫的;好的工匠雖然手藝精巧,但他製造的器具未必能令人人稱心如意的。君子要不斷提高自己的仁德,按照綱紀倫常而行,按照天地良心而做,但不一定為世人所容。現在你不去提高自己的仁德,反而想降低自己的標準以求人容納。賜啊!你缺乏遠大的志向啊!」
子貢退了出去,顏回進來相見。孔子又將剛才說的那番話重述了一遍,看看顏回的看法。
顏回說:「因為老師的理想至高無比,太完美了,所以才不被世人所容納。雖然這樣,老師還要推行這高尚的理想,不被世人容納又何妨。不被容納,然後才顯現出君子的本色!仁德沒有提升,那才是自己的恥辱。至於有那麼高尚的理想而不被採用,那是國家當權者的恥辱。不被容納有什麼關係呢?不被容納,然後才顯現出君子的本色!【註29】」
孔子幽默地說:「是這樣啊,顏家的子弟!假如你有財有勢,我願意做你的管家。」(待續29)
2022-01-20謹識
【註29】「不容然後見君子」,語見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3會員
825內容數
現代人該怎樣看待儒學呢? 能替孔子說句公道話嗎? 怎樣做一個《論語》的明白人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子貢聽了孔子講「君子固窮」的哲理,氣得臉色都變了。 孔子說:「賜啊,你認為我是博學強記的人嗎?」 子貢說:「是啊。難道不是嗎?」 孔子說:「不是的。我是以一個基本原則把全部學問貫穿起來的。」【註27】 所以,孔子很徹底地告訴子貢,說他全部學問、乃至整個思想體系,都只是「一以貫之」。
上文講到孔子師徒被圍困在陳蔡之間,已經到了水盡糧缺、饑渴難忍的時候,學生們都愁眉苦臉,無精打采,有些學生都餓病了。但孔子還照樣不停地給學生講學、誦詩、唱歌、彈琴。 孔子琴聲剛末,子路氣哼哼、面帶怒色地見孔子說:「君子也有窮的時候嗎?」 【註26】語見《孟子‧滕文公下2》
連日來,孔子師徒正在陳國與蔡國邊界上趕路,忽然一陣吶喊聲,接著殺出許多兵馬來,把孔子師徒圍了過水洩不通。
後來,他們終於找到了渡口,過了河。 走著走著,發現迎面有一個荷著除草器具的老人家,於是趕快趨前打聽:「請問這位老丈,你看到我的老師了嗎?」 老丈說:「你們這些人,四肢不勞動,五穀不分清,誰是你的夫子?」便拄著拐杖,自顧除草去了。 2022-01-16謹識
上文講到孔子顛沛流離,飄泊一生,竟然要向人問津,那不是諷刺嗎?為何不閉門立說,以求安身? 但是,孔子就是孔子,
孔子聽罷葉公所講的「治國之道」,對葉公已經徹底失望了,惟有盡快離開葉國,繼續踏上他的飄泊之旅。
子貢聽了孔子講「君子固窮」的哲理,氣得臉色都變了。 孔子說:「賜啊,你認為我是博學強記的人嗎?」 子貢說:「是啊。難道不是嗎?」 孔子說:「不是的。我是以一個基本原則把全部學問貫穿起來的。」【註27】 所以,孔子很徹底地告訴子貢,說他全部學問、乃至整個思想體系,都只是「一以貫之」。
上文講到孔子師徒被圍困在陳蔡之間,已經到了水盡糧缺、饑渴難忍的時候,學生們都愁眉苦臉,無精打采,有些學生都餓病了。但孔子還照樣不停地給學生講學、誦詩、唱歌、彈琴。 孔子琴聲剛末,子路氣哼哼、面帶怒色地見孔子說:「君子也有窮的時候嗎?」 【註26】語見《孟子‧滕文公下2》
連日來,孔子師徒正在陳國與蔡國邊界上趕路,忽然一陣吶喊聲,接著殺出許多兵馬來,把孔子師徒圍了過水洩不通。
後來,他們終於找到了渡口,過了河。 走著走著,發現迎面有一個荷著除草器具的老人家,於是趕快趨前打聽:「請問這位老丈,你看到我的老師了嗎?」 老丈說:「你們這些人,四肢不勞動,五穀不分清,誰是你的夫子?」便拄著拐杖,自顧除草去了。 2022-01-16謹識
上文講到孔子顛沛流離,飄泊一生,竟然要向人問津,那不是諷刺嗎?為何不閉門立說,以求安身? 但是,孔子就是孔子,
孔子聽罷葉公所講的「治國之道」,對葉公已經徹底失望了,惟有盡快離開葉國,繼續踏上他的飄泊之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之前在Netflix電影《薄荷糖》觀影心得有提到《綠洲》這部電影,同樣是李滄東執導的電影,記得那時候在看完薄荷糖沒多久,我就去網路上找來看了。 會突然想到這部電影是因為上週老師幫同學安排了校外參訪,我們去參訪特殊教育學校,與特殊教育的學生互動,在互動過程中,我才對《綠洲》這部電影有更多的了解。
Thumbnail
子曰:『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恆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恆矣!』(述而第七)。 孔子又一次哀歎世道衰落,見不到聖人和善人了,能見到君子和有恆者就不錯了。腹中空空卻自視甚高,內心空
Thumbnail
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雍也第六)。  矢,發誓。厭,憎惡。孔子去見了衛靈公的夫人南子。子路很不高興,大概事後當面指責了孔子。孔子則發誓否認子路的指責,否則讓老天爺譴責我。   這個記述很蹊蹺,語焉不詳。具體是啥情況,後人就只
Thumbnail
💛一直以來分享了不少聯經家的好書, 對他們家會有一點既定印象, 大概是文學、氣質、乖巧⋯⋯ 偶爾有點可愛和有趣, 當我收到這兩本新書的時候, 我的眼睛瞬間瞪大, 只差沒在地上打滾喊著, 這不是聯經、這不是聯經⋯⋯ 🤣但是不得不說這兩本書很⋯⋯ㄎㄧㄤ , ㄎㄧㄤ 到我
Thumbnail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 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惡乎成名? 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 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語譯】 孔子說:「富裕和顯貴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若是不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它,君子就不會去享受;貧窮與低賤是人人都厭惡的,但若是不用正
Thumbnail
我們保護孩子的決心究竟有多少?那應該是無庸置疑的不容動搖,絕不寬貸,即便只是下載持有也絕不容許。 若是,那麼就不該只限於道德要求,而是付諸司法修正。前例可循,美國將未成年保護視為眾人責任,不只限於家庭裡,就算沒有將未成年影片用以營利或與他人分享,依舊是毫不留情的重罪,而且未來禁止與兒童接觸
Thumbnail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雍也第六)。 魯哀公問孔子:『你的弟子中誰最好學呢?』孔子回答說:『有個叫顏回的特別好學,他不遷怒於人,不重犯同樣的過錯。可惜不幸很年輕就死了。現在沒有了
Thumbnail
子謂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公冶長第五)。  公孫僑,字子產,鄭國大夫。孔子稱讚他說:『他有君子的四種品德:『為自己做事謙恭,事奉上司謹敬,養護百姓予以好處,差遣百姓合乎時宜』。  其實是三個方面,一為
一:聽懂是什麼事情,不清楚內容與影響,二:聽懂大致步驟與可能結果,能做決定,三:可以完全復述你說的,甚至能照著做,四:親自做過你說的,可對理解提出見解。 精準的表達就像是一盒工具箱,其中之一的作用,在於辨識理解者的理解層次,隨時調整表達的內容。 每個人理解事情的方式和深度大不相同,就像透過不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之前在Netflix電影《薄荷糖》觀影心得有提到《綠洲》這部電影,同樣是李滄東執導的電影,記得那時候在看完薄荷糖沒多久,我就去網路上找來看了。 會突然想到這部電影是因為上週老師幫同學安排了校外參訪,我們去參訪特殊教育學校,與特殊教育的學生互動,在互動過程中,我才對《綠洲》這部電影有更多的了解。
Thumbnail
子曰:『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恆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恆矣!』(述而第七)。 孔子又一次哀歎世道衰落,見不到聖人和善人了,能見到君子和有恆者就不錯了。腹中空空卻自視甚高,內心空
Thumbnail
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雍也第六)。  矢,發誓。厭,憎惡。孔子去見了衛靈公的夫人南子。子路很不高興,大概事後當面指責了孔子。孔子則發誓否認子路的指責,否則讓老天爺譴責我。   這個記述很蹊蹺,語焉不詳。具體是啥情況,後人就只
Thumbnail
💛一直以來分享了不少聯經家的好書, 對他們家會有一點既定印象, 大概是文學、氣質、乖巧⋯⋯ 偶爾有點可愛和有趣, 當我收到這兩本新書的時候, 我的眼睛瞬間瞪大, 只差沒在地上打滾喊著, 這不是聯經、這不是聯經⋯⋯ 🤣但是不得不說這兩本書很⋯⋯ㄎㄧㄤ , ㄎㄧㄤ 到我
Thumbnail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 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惡乎成名? 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 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語譯】 孔子說:「富裕和顯貴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若是不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它,君子就不會去享受;貧窮與低賤是人人都厭惡的,但若是不用正
Thumbnail
我們保護孩子的決心究竟有多少?那應該是無庸置疑的不容動搖,絕不寬貸,即便只是下載持有也絕不容許。 若是,那麼就不該只限於道德要求,而是付諸司法修正。前例可循,美國將未成年保護視為眾人責任,不只限於家庭裡,就算沒有將未成年影片用以營利或與他人分享,依舊是毫不留情的重罪,而且未來禁止與兒童接觸
Thumbnail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雍也第六)。 魯哀公問孔子:『你的弟子中誰最好學呢?』孔子回答說:『有個叫顏回的特別好學,他不遷怒於人,不重犯同樣的過錯。可惜不幸很年輕就死了。現在沒有了
Thumbnail
子謂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公冶長第五)。  公孫僑,字子產,鄭國大夫。孔子稱讚他說:『他有君子的四種品德:『為自己做事謙恭,事奉上司謹敬,養護百姓予以好處,差遣百姓合乎時宜』。  其實是三個方面,一為
一:聽懂是什麼事情,不清楚內容與影響,二:聽懂大致步驟與可能結果,能做決定,三:可以完全復述你說的,甚至能照著做,四:親自做過你說的,可對理解提出見解。 精準的表達就像是一盒工具箱,其中之一的作用,在於辨識理解者的理解層次,隨時調整表達的內容。 每個人理解事情的方式和深度大不相同,就像透過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