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26|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學習示弱擁抱別人善意的付出

我們都習慣凡事自己來,即使遇到問題能不麻煩別人就盡量不要麻煩別人,我們不習慣做求助者,長年累積下來未必是好事,學習接受他人的幫助,享受獨處也樂於共處才是最好的社交模式。
繪本《世界上最長的壽司》中說的是一隻小豬不管什麼事都喜歡單獨行動。喜歡單獨吃飯,單獨畫畫,甚至是單獨在公園裡玩耍。他最常說的就是「不用了,沒關係!我可以自己來。」、「對不起我很忙,要先走了。」、「嗯,這個嘛…」,有一天,小豬看了料理節目,突發奇想,想做一個世界上最長的壽司卷,就在準備材料的同時,許多動物熱心又主動的幫忙。一直以來習慣單獨行動的小豬,就在大家的協助下一起完成了世界上最長的壽司,至此後小豬的想法改變了,生活樣態也不一樣了。
從小就被教導要付出,從未被教導要接受。但事實上,接受並不比付出容易,總是拒絕他人的人,已在不知不覺中養成一種自尊心,不自覺地把接受視為一種不可取的行為並認為是弱者的表現。但我們應該要了解,別人真心的付出就如同你對他人真心的付出一樣,都是值得鼓勵可以接受的,不是嗎?真的不需要那麼直接了當驕傲地拒絕。沒有人是萬能的,我們都有脆弱的時候,也絕對有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也不會有人甘於一味地給予,我們應該從彼此的關懷中獲得良好的互動。一個不懂得以感謝的姿態微笑接受的人,將不再得到任何人的付出,也不可能快樂地付出。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一個人再獨立、再能幹也會有力不從心的時候,特別在照顧者家屬身上,我們常看到這樣的惡性循環,他們總設法自己處理,只有學會承認自己的無助並開口尋求協助時,才是真正圓滿地完成。放下「一切都要靠我自己的堅持」這樣的催眠,將心打開接受別人的愛與付出讓心更柔軟些。
如果你(妳)也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送愛心更歡迎追蹤我,有任何想要交流的意見與想法也都歡迎哦!謝謝你(妳)❤️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在繪本中尋找生命省思,決定50+後的人生悠遊於繪本中漫步呼吸,遇見更多美麗的人事物。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文亭硯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