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8/09閱讀時間約 15 分鐘

抵抗菁英階級【烏托邦絕對化】-洪席耶 2022 最新專書,第一時間導讀

    從華爾街佔領行動、法國黃背心運動、阿拉伯之春到香港街頭的民主抗爭,這些運動都試圖提供「另一個世界」、「另一種邏輯」,在「資本主義絕對化」中,顯現「不相容世界的衝突」,也就是於「不平等世界」和「平等世界」的對抗,以斷裂宰制的邏輯,創造另一種空間與時間。

    前言:直球對決,爭議先鋒
    對外國際知名,對內卻引發法國學界、政界不斷爭議(querelle)的政治/藝術思想家-洪席耶(Jacques Rancière),二十一世紀以來,已經出版約三十本著作,2022 新年肇始不到一個月,81 歲的退休榮譽教授即以新書-《不光榮三十年-政治場景》(Les trente inglorieuses - Scènes politiques),再次吹皺巴黎知識圈一池春水。
    這本 228 頁的政論合輯,可說洪席耶三十年來,一個左派知識份子介入現實(engager)的思想運行軌跡-如從歐洲極右崛起到種族主義猖獗,從美國波灣戰爭到攻擊國會山莊,從世紀末生物政治到眼前疫情延燒,洪席耶數十年如一日,可說無役不與。弔詭的是,本書收錄的從 24 頁到 2 頁不等的 25 篇多樣政論,正可顯現洪席耶在自己國家,思想某種「被邊緣化」(marginalisé)-這些文章絕多只能在極左媒體刊登,如過去的《解放報》、當今爭議獨立網路報-Mediapart,享譽國際的洪席耶甚至被中間偏左的法國《世界報》退稿!洪席耶思想的「被邊緣化」,更可說顯現於他於法國政治光譜之放逐路線-從法國至上的極右、親美共和黨的右派、親美民主黨的左派,到親中國共產黨的左膠,政治思想家洪席耶宛如遺世獨立,不但沒有位置、無法收編,更似被主流排擠。也就是一種不討好任何人、任何黨派的姿態,洪席耶擅長以「直球對決」論述,尤其在這本政論合輯更可看出,他如何可能以「菁英邏輯」,批判「來自高層」的種族主義、美國「不民主」,和歐洲「銀行家政治」;面對當代最先進國家的民主政治,洪席耶給出一個直接了當的標題-「不光榮三十年」
    洪席耶對「菁英邏輯」的長期批判,不僅展現其三十年來對政界之論述,更可能發展於其六十年來的學界研究。不怕爭議的洪席耶,於就讀巴黎高師期間,即以學生身分批判當時如日中天的恩師-阿圖賽(Louis Althusser),震動法國學界。其博士論文企圖以底層話語取代菁英語言,得到口考委員的一致反對(後成其早期思想代表著作-《無產階級之夜》La nuit des prolétaires);於政治思想上,洪席耶於世紀末提出以底層人民自發的「歧異」(dissensus),對抗先進民主國家菁英的「共識」(consensus);於藝術思想上,洪席耶於新世紀肇始,大膽提出反對後現代「真實效應」(文學中無意義現實並非「頑強殘渣」,卻是翻轉敘事的動能),批判《詩學》「文本愉悅」(英雄理性因果作為問題本身),至今不斷震攝世界美學界。
    個人有幸近年於洪席耶新書發表的第一時間,撰寫5篇導讀文章(請見文末連結);這次本書到手,個人試以5日閱畢,記下50頁筆記,撰寫5000字報告,於新書上架兩星期,希冀能拋磚引玉,於華文世界衝撞民主思想、匯流最新世界思潮。
    (筆者研究自製,引用須註明出處)

    菁英階級,資本主義絕對化(capitalisme absolutisé)
    (筆者研究自製,引用須註明出處)
    這本著作可看出思想家洪席耶三十年來持續介入當下政治情勢,嘗試面對艱難社會議題,如九十年代歐洲種族主義竄起,美國 911 事件、攻擊國會山莊,到當今生命政治疫情封鎖,與其民間反彈,大多政治評論家都將極右蔚然崛起,鎖定於「民粹主義」(populisme)-非理性的烏合之眾,如川普鼓動的暴民,如何造成民主大倒退;洪席耶思路卻一夫當關、反其道而行,認為當代民主問題癥結,長期源於一種「菁英主義」(élitisme)-他持續論述極右種族主義「來自高層」(d'en haut),反民主運動根源菁英邏輯「絕對化」(absolutisé)。
    洪席耶的當今政論思路,似要回到三十年前,隨著柏林圍牆倒塌、蘇聯解體,隨著美國為首的民主國家空前勝利,法蘭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於 1992 年寫下《歷史之終結與最後之人》(The End of History and the Last Man),主張自由民主將成為人類演化之終點,人類政府的終極形式;宛如一種童話故事般的邪不勝正,民主政體戰勝共產烏托邦,隨即成為西方的主流價值。
    美國菁英知識圈提出的「歷史終結」,隨即受到對外和對內的嚴重挑戰。對外而言,美國於蘇聯瓦解後,布希馬上帶領盟國,捲入波灣戰爭,後小布希又以「虛構」理由發動伊拉克戰爭,於 911 事件重創後,隨即展開報復性的阿富汗戰爭-二十年間,世界最貧窮國家戰火綿延,世界第一大國最後卻落得狼狽撤退收場。「歷史終結」似成為「美利堅和平」(Pax Americana)一個顫顫巍巍的信仰,一個血腥與淚水的考驗,或者金玉其外的謊言。
    「歷史終結」作為民主制度,其最大挑戰,卻來自其制度本身的內部矛盾-美國實行的是真正的民主嗎?洪席耶批評美國為首的當今代議制度,源自西方千年政治哲學的「菁英主義」-沒受高等教育的底層人民,自然陷於現實的混亂中,需受作為「哲學家皇帝」的菁英,以崇高理性指引明路。人民於是選舉菁英,交付代理所有政治事務,一旦選舉結束,人民即難以控制議員,政治於是成為黨派的利益戰場。洪席耶於新書中整合其大膽的長期論點-「美國不民主」(la non-démocratie en Amérique)-美式代議制度,為以民主自由之名,行菁英「寡頭政治」(oligarchie)、富人「金權政治」(ploutocratie)之實,富豪川普政權蔚然崛起,正為美國民主制度邏輯,推至極致的代表。
    西方極端種族主義「美國至上」、「白人至上」竄起,即是以謂為「歷史終結」的代議制度作為溫床。與其把所有問題推給沒受教育的「民粹盲目」,洪席耶爬梳歐美極右崛起,更應是「菁英理性」的產物。一方面,極右黨派背後真正勢力,實為精英結合富豪之頂層聯合操縱(如法國極右政黨高層結構);另一方面,西方民主政府被表面腥羶、實為算計的極右論述挾持(如法國三十年移民政策),檯面上雖政治正確,口頭一致反對種族主義,卻於立法行政步步退讓,經由越來越嚴格刁難的移民法案,種族主義成為西方法治不能說的實質內容,成為西方菁英主義的一種祕密實現,以至於洪席耶提出他突破民粹迷霧的觀點-「種族主義來自高層」。
    菁英主義無所不在,如眼下疫情延燒,洪席耶不僅認為這是西方生命政治的進一步推演,更是當今代議制度,資本社會、法律國家結合專家政治,實踐進一步宰制,洪席耶認為疫情不但沒有動搖國本,卻經由危機,更強化菁英社會於「後疫情」時代全面掌控。
    面對三十年來「歷史終結」、極右種族主義和生命政治迷思,洪席耶嘗試以「資本主義絕對化」(capitalisme absolutisé),作為當代政治解析。以自由民主為名,代議制度卻不斷強化了「寡頭政治」、「金權政治」,更經由蘇聯解體,新資本主義恍如入無人之地,邏輯無上發展,成為一種「絕對化」(absolutisation)。洪席耶近年爬梳「絕對化」的歷史概念演化,發現當代民主政體菁英邏輯,與專制政體路易十四的絕對主義(absolutisme),兩者之緊密傳承。柏拉圖菁英烏托邦的至高理想,似於太陽王統治得到一種古典主義巔峰,高貴王室結合知識份子與藝術菁英,於凡爾賽花園創造了一望無際的人造天堂,路易十四追求的美學,不僅是絕美藝術創造,更在於無上政治展演,呈現絕對理性與宇宙秩序互相輝映,一種征服野性自然、超越低下現實的永恆視野。然而,菁英邏輯的絕對理性有其代價,不僅造成奧爾巴哈(Erich Auerbach)所言:「兩個世紀人民噤聲」,更引動底層人民的蓄勢待發,最終引爆法國大革命。物極必反,菁英邏輯絕對化,引發了人民意識之平等邏輯。

    兩個世界,兩種邏輯,之對抗斷裂
    (筆者研究自製,引用須註明出處)
    凡爾賽花園看似戰勝自然的幾何絕美,完美輝映法國菁英的絕對理性,卻激發了於無意義自然中生存滋養的人民主體意識,發展出人生而平等概念,終引爆了法國大革命。洪席耶特別研究這段關鍵時刻的政治哲學鉅變,一種古典的菁英模式,對抗新起的平等模式,發展出其兩個世界,兩個邏輯,分庭抗禮,相互碰撞的思想模式,而從十八世紀法國大革命,到二十一世紀元宇宙時代,人類社會一直身於菁英邏輯和平等邏輯的激烈對抗中。
    人類的普世性價值,洪席耶並不懷疑,卻極為尊重,然這位法國思想家認為,人類普世性是複數、多重、相對的,「一個普世性可能掩蓋另一個普世性」,如西方文明價值,從中世紀神聖宗教普世性,過渡到文藝復興以降的人文科學普世性,而西方政治的近代發展,更是菁英價值的歷史普世性,面對平等價值的政治普世性,兩者數百年衝突、於各領域交戰。
    西方菁英邏輯世界淵遠流長,如奠定當代民主的古希臘文明,其實奠基於階級意識,尤其在藝術領域中,一葉知秋、一覽無遺-悲劇專屬貴族,表現華族面對崇高命運的奮鬥;喜劇專屬人民,表現百姓陷於低下現實的可笑。如此古希臘的階級意識,洪錫耶稱為「天才的政治哲學」,即是用光鮮漂亮的藝術語言,即確立穩定長久的階級秩序,如此希臘美學以古典主義之名流傳下來(「古典主義」classicisme 之字根即是「階級」classe),建立一個又一個西方強權,如亞歷山大帝國的希臘化,羅馬帝國的希臘傳承,路易十四獨尊古典戲劇,拿破崙獨尊新古典繪畫,直至二十世紀,第三帝國和法西斯帝國都以回歸希臘、羅馬美學作為榮光。
    面對看似堅不可破又光鮮亮麗的西方菁英世界,法國大革命可說大破大立,以平等意識,讓菁英邏輯產生「斷裂」(rupture)。若說菁英社會以階級意識崇拜卓越英雄才能,洪席耶認為法國大革命的價值,在於創造平等社會,展現「任何人才能」(capacité de n'importe qui),並深刻影響於藝術作品上。洪席耶為此特別研究十九世紀現實小說和繪畫的蔚然興起。面對拿破崙新古典主義的英雄敘事宰制,受大革命鼓舞的作家、藝術家,突發奇想,開始嘗試以「任何人」為題材創作,如巴爾札克(Honoré de Balzac)描繪大千社會、三教九流的91部《人間喜劇》(La Comédie humaine),而福樓拜(Gustave Flaubert)以平凡鄉間一個偷情婦人,寫作《包法利夫人》(Madame Bovary),不僅震驚巴黎菁英文壇,甚至成為社會醜聞,引發敗德訴訟;於繪畫上,馬內(Édouard Manet)以一個生活場景的無名吧女,作為其如維納斯女神般的畫作女主角,以日常點滴取代英雄題材,終成現代美術之濫觴。早在攝影和電影之前,受大革命影響的文學和繪畫,即於熙攘的馬路上,寧靜的鄉村中,展現「任何人才能」。
    平等邏輯「斷裂」菁英邏輯,洪席耶在這本 2022 出版著作,更從法國大革命,延伸到 68 學運,直至當代的社會運動,如華爾街佔領行動、法國黃背心運動、阿拉伯之春和香港街頭的民主抗爭。於「資本主義普世性的當代勝出」之下,這些運動都試圖提供「另一個世界」、「另一種邏輯」,在「資本主義絕對化」中,顯現「不相容世界的衝突」,也就是於「不平等世界」和「平等世界」的對抗,以斷裂宰制的邏輯,創造另一種空間與時間。
    兩個世界、兩種邏輯的衝突,最後呼應洪席耶終身研究的政治理論-菁英邏輯以一種權力「共識」,以「警察」(la police)維持國家秩序;平等邏輯則讓無權力者展現「歧異」,以「政治」(la politique)產生社會異端。
    香港雨傘運動(By Studio Incendo)

    不純/矛盾,作為方法
    【佔領華爾街】行動(By David Shankbone - Own work, CC BY 3.0)
    兩個世界、兩種邏輯的對抗,可視為兩種烏托邦的對峙,然而任何烏托邦的絕對化,應視為問題本身。洪席耶在本書研究當代無遠弗屆的烏托邦和其後果-「歷史終結」,美國於蘇聯解體後,提出新自由主義價值絕對化,其具體的實踐之一,即是美國發起「無限正義」的世界戰爭,以一種宛如西部電影的邏輯,以一種「純粹的善」,對抗「純粹的惡」。如此「無限正義」的概念,更從國防武力,延伸到所有權力領域-以一種絕對的政治邏輯,新自由主義試圖一統法律、權力與知識,於全球發起全面性的「金權政治共識之無上終極戰爭」。
    如此「無限正義」的烏托邦絕對化,卻不斷製造重大矛盾,讓美國價值遭受外部與內部的嚴峻挑戰,更於 2021 年嘗到摧朽拉枯的關鍵挫敗-二十年的阿富汗反恐戰爭,以塔利班回歸的羞辱性撤退收場,然而,美國自視「歷史終結」之最致命打擊,在於其內部矛盾-富豪出身的民選總統唐納·川普,不承認大選落敗結果,鼓動暴民攻擊正在開會的國會山莊,造成 5 人死亡,超過 140 人受傷。「歷史終結」可能導致「民主終結」。
    如此代議制度本身的矛盾,洪席耶試圖追本溯源,爬梳西方政治哲學的根源理念,柏拉圖《理想國》,其中的人民,正是作為矛盾本身。一方面,人民作為本體,為柏拉圖烏托邦的存在基礎,另一方面,人民卻作為一種缺陷,被視為混亂無知、追求身體愉悅的動物,需要無上理性的菁英領袖導引;於是乎,人民一旦投票,給予代議政治正當性,卻弔詭地失去自身價值,宛如投票是為了放棄自己的權力。
    若說代議制度本身即是人民矛盾,洪席耶指出,社會運動更是理念矛盾,「沒有純粹的社會運動」,對洪席耶而言,與其存在唯一絕對普世性價值,「社會運動和組織,為兩種相對邏輯的永恆爭戰。」與其專注於純粹理性理念,洪席耶卻提出-「無法解釋,作為美德」(les vertus de l'inexplicable),社會運動似為難以解釋的邊緣底層話語,與某種價值的核心菁英語言,兩者不斷衝撞過程。洪席耶結論道,社會運動並非追求一種政治本質「純粹」,與此相反,呈現一種政治本身「曖昧」(ambiguïté),展現兩個不同世界的衝突。
    法國反馬克龍之【佔領共和廣場】(By Olivier Ortelpa CC BY 2.0)
    以一種不純/矛盾,作為兩種邏輯的對抗,綜觀本書25篇政論思考,個人試圖提出洪席耶政治思想的兩個重要方向-
    1,認同包括異端
    政治作為一種矛盾,核心「認同」(identité)包括邊緣「異端」(altérité),認同即為讓「共同」作為問題本身。也就是認同作為一種普世性價值,和異端的另一種普世性,不斷衝撞、交會、辯證。
    2,創造另一種空間和時間
    嘗試與宰制社會的邏輯「斷裂」,創造另一個對抗權力絕對化的空間與時間。如放慢速度,和社會慣性保持間距;或者加快速度,讓身體超越社會習性反應。時空意識改變,約制思想產生變化,「轉換事物的可見性與感知的可能性」。
    洪席耶最後結論,後疫情時代當務之急,在於「改變生活模式和重新徹底思考,我們和自然的關係。」
    政治/藝術思想家-洪席耶

    【延伸閱讀】個人之前 5 篇洪席耶第一時間導讀-
    (以上引用請註明研究者與譯者)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