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 Netflix 上的《那年,我們的夏天》,真的不愧是在朋友圈被大推的作品,很好看!好笑又感人,非常認真的鋪陳各種會讓觀眾共鳴的細節,我猜大部分的人一定都能從男女主角身上找到跟自己的相同點,尤其一開始開場設定中,「那些年」的青春要素,讓人帶入感很強,不管男女都會有共鳴(記得以前看完《那些年》看到哭的好像男的比女的多)。
配角的支線劇情也都有血有肉,在一起之後的發糖也超甜。看戀愛故事最讓人出戲的點就是:哎唷怎麼可能那樣就愛成這樣了拉拜託。但是這部戲的設定跟台詞,大部分都讓人感覺合理、不出戲。最重要的是,沒有硬要讓「大企業的會長」出現!好棒!
其中我印象深刻的一個設定是,男女主角間的貧富差距,造就他們某種程度的階級複製。想到我以前看《致富心態》時印象深刻的一句話:「最有價值的財富是有能力每天一早醒來時說:今天我可以做任何我想做的事。」財富帶來掌控自己時間的能力,這種感受最能預測一個人是否感到幸福。這種「自由」,不只在有想做的事情時有用,在有不願意做的事的情況下更關鍵:「有時間等待更好的工作上門,不用急著抓狂你找到的第一份職缺,那將可能會改變你的人生。」有不屈就的彈性,可以等待好機會來臨,是真正富有的人的最大優勢。
戲裡男主角小雄的悠然自得就是他的原生優勢,相對於女主角的汲汲營營、過度努力,卻只能止步於某個看不見的天花板,我覺得很真實。就像女主角的上司說「我知道如果你有時間準備,一定可以進大公司的」,也說明了取得主流成就,常常不是只有個人能力這個單純要素,光是不用擔心家裡經濟,就已經先贏很多人。
所以我很喜歡最後女主角終於有一個以上的選擇,而不是只有不得不接受的預設值時,她同時也終於有餘裕去想自己想做的事,做出了主動選擇,「不是因為不得已,而是因為我想要這樣的人生」這對我來說是真正的 Happy Ending,她得到了自由。
另一個喜歡的點是,女主角愛生氣的原因是來自自卑。剛好聽了博恩的 Podcast 聊幽默感,他說愛生氣的人比較沒幽默感。我滿同意的,當自信不夠,自己心中過不去,就是幽默不起來。而這種沒有自信的地方,並不都是個人選擇造成的,有時是來自生長環境。但不管原因如何,長大後這就是人格的一部份。「有錢所以善良,有錢的話,我也會很善良。」是《寄生上流》中有名的一句話,我喜歡相對富裕的小雄是比較隨和的這個設定。當女主說出「我很難過」,而不是「我很生氣」之後,就是她跨過自卑的瞬間。
小雄被親生父親拋棄後才被現在的父母領養(還是撿到?),這個設定我反而不太喜歡。感覺有點太刻意要給男主角加上心理黑暗面。整部戲我覺得都在一般人的生活體驗的範圍內,無疾而終的青春校園愛情、艱難地職場生活、失戀發瘋、自由創作者熬出頭。但是最後突然出現這超級沈重的設定,讓人本來沈浸得好好的,一瞬間有點出戲,難以揣摩這是怎樣的心情。
小雄要回答的核心問題「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做什麼?」已經夠大哉問了,突然多了被棄養的過去這個感覺更龐大的議題,覺得突然頭重腳輕。可能是要回答為什麼小雄會從小孤僻,但這也讓我覺得難道這個時代「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一定要有一個戲劇化的外部因素嗎?很懂自己要什麼才異常吧。我怎麼覺得,沒有重大原因,反而更動人。也可能因為我是邊做事邊看,漏看一些細節,或是我見識真的太淺薄,才沒 get 這個點。歡迎這邊有見解的朋友跟我討論!
總而言之,說這麼多我看完就是覺得好甜,好棒!我覺得讓這麼多人都覺得好看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因為整部戲充滿生活感的細節,讓人強烈共感後,再跟著主角一起面對並處理內心的傷痛,跟舊愛復合、找到人生意義,做出主動選擇,帶我們體驗擺脫不幸的輪迴後的療癒感。不管怎樣,總之我喜歡女主角!人設合理,而且演技精湛又腿長脖子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