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晚安對話0502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影像價值」的提問

我們這行的,常說是在歷史的第一排見證歷史,這個答案來自於「影像價值」的提問,到底影像有何價值?
這幾天讀完了新出版的尤金史密斯傳記,好多時候都覺得如果有影像看見會有多好,那個地方、那個人。影像是不是歷史唯一的見證?是最佳見證?文字書寫可以嗎?文件可以嗎?那麼影像做為歷史見證的價值是否不成立?
影像為何重要常會被放在歷史與文化層面去論述,其實這有點是影像的難題,因為影像內涵極其複雜,常常花費千言萬句也不見得可以說明或釐清,那麼只好簡化到歷史和文化層面去論述,這應該是比較好讓更多人去理解與接受,可是這樣卻因此而狹隘了影像,並且降低了影像的價值。
如果進一步延伸在歷史與文化之外,影像會是什麼?或還能有什麼價值?我覺得那會是一把鑰匙,一把萬能鑰匙,微至個人、巨到世界,透過影像得以恣意遨遊、探究真理。社會學、政治學、人類學、美學、哲學、心理學、傳播學應用影像言說,對外展現影響力,對內挖掘靈魂、靜心明性。影像價值深厚,只是很多人尚未領悟,僅以表面定之、虛廉以對,實在可惜。
世界已是地球村,我們越來越在統一的影像視覺體系下被馴化,當我們對世界各地光鮮亮麗的影像所刺激、吸引,投以愛慕眼光之時,關於自己在地原生的影像卻如嚼蠟、棄如鄙屣,常常讓我覺得非常奇怪,難道是這些影像就發生在你我身邊於是便不屑一顧?或其實我們根本就不知如何去觀看這些熟識的影像?因為那個語法不是被馴化的語法?
上週末,第三期報導者影像扎根計畫工作坊的第一次內部發表結束,三年來,每次聽到這些生力軍提出來的題目和影像,都讓我感動不已,那是多麼初心與原生的力量在迸發,那是一種台灣在地草根的意念釋放,不一定成熟但讓人動容。這群人有著一種強烈信念,「我要用我的影像言說,我存在著渴望,我相信用影像可以帶我通往另一個境地」。除了他們,還有每一位在各地默默帶著這樣信念耕作的同路人,聚集了這些散落的人和信念,我們才慢慢相信,影像具有價值,我們有價值。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會員
35內容數
新聞攝影在台灣就如同雞肋,看似重要又不重要,從媒體呈現的架構看起來就是一個圖像世界,事實上就像果蠅的複眼看世界,氾濫而失焦。新聞攝影是另一種白色巨塔,外人看起來巨大而神秘,按圖索驥、緣溪行,或許就能發現箇中天地。就自己從事新聞攝影工作十餘年的心得分享所思所聞,提供觀看新聞影像的多重視角。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小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轉變中的台灣新聞攝影與大賽 當時代在轉變,事情也應該要有所轉變。 從2007年開始的「台灣新聞攝影大賽」走過12個年頭,今年共有109位參賽者,將近2,000張作品,其中還不乏有來自國外投件,規模與競爭已是12年來的高峰。從今年的得獎名單顯示了一些轉變的現象。
看見黑洞與影像的事件視界(EV) 我們看見的並非是黑洞「本身」,而是事件視界外黑洞的影子。我們常常無法看見「本身/真」,因為我們就陷在「本身/真」裡面,於是看見影子便開槍。因此我特別敬佩身在其中卻能看見的人。
門打開、人進來 九合一選舉落幕,而襲捲台灣的風暴才正要開始,極圈帶的環境是最佳藉鏡:洋流、冰山和生物。 第17屆卓越新聞獎「2018新聞志業特殊貢獻獎得主」李惠仁在頒獎典禮上提了一個想法, ──不同的問法就會得到不同的答案與解決方法 持續做下去就是了。
攝影晚安對話1024 TT的故事 T跟T都很年輕,可是常讓人錯覺他們很老,原因是他們很早就選定這件事為他們的志業,所以很早就投入進去;隨時間過去,成長一直在發酵,這並不是個輕鬆愉快的過程,各自有各自的配方在交互作用,壓力肯定是存在的,否則怎麼榨出香醇的底勁;這是練氣,不是修形,形好練,氣難修。
攝影晚安對話0917 定一個高標準 很簡單 要去達到這個高標準 好像也不是很難 這不是否定標準 而是提醒自己別忘了 還有「人」 拍照是科學的 有一大串標準纏繞在按下快門之前與之後 但重要的是「人」 是你 自己 和其他人
攝影晚安對話0912 人生是困難的 最困難的是找到自己 透過提問 和找尋答案的過程 可以理解到 攝影就是人生 所以攝影是困難的
轉變中的台灣新聞攝影與大賽 當時代在轉變,事情也應該要有所轉變。 從2007年開始的「台灣新聞攝影大賽」走過12個年頭,今年共有109位參賽者,將近2,000張作品,其中還不乏有來自國外投件,規模與競爭已是12年來的高峰。從今年的得獎名單顯示了一些轉變的現象。
看見黑洞與影像的事件視界(EV) 我們看見的並非是黑洞「本身」,而是事件視界外黑洞的影子。我們常常無法看見「本身/真」,因為我們就陷在「本身/真」裡面,於是看見影子便開槍。因此我特別敬佩身在其中卻能看見的人。
門打開、人進來 九合一選舉落幕,而襲捲台灣的風暴才正要開始,極圈帶的環境是最佳藉鏡:洋流、冰山和生物。 第17屆卓越新聞獎「2018新聞志業特殊貢獻獎得主」李惠仁在頒獎典禮上提了一個想法, ──不同的問法就會得到不同的答案與解決方法 持續做下去就是了。
攝影晚安對話1024 TT的故事 T跟T都很年輕,可是常讓人錯覺他們很老,原因是他們很早就選定這件事為他們的志業,所以很早就投入進去;隨時間過去,成長一直在發酵,這並不是個輕鬆愉快的過程,各自有各自的配方在交互作用,壓力肯定是存在的,否則怎麼榨出香醇的底勁;這是練氣,不是修形,形好練,氣難修。
攝影晚安對話0917 定一個高標準 很簡單 要去達到這個高標準 好像也不是很難 這不是否定標準 而是提醒自己別忘了 還有「人」 拍照是科學的 有一大串標準纏繞在按下快門之前與之後 但重要的是「人」 是你 自己 和其他人
攝影晚安對話0912 人生是困難的 最困難的是找到自己 透過提問 和找尋答案的過程 可以理解到 攝影就是人生 所以攝影是困難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為讀書筆記,書中該章節探討了影像意義的產生過程,以及在社會脈絡中觀看實踐的多樣性。了解影像召喚觀看者的作用條件、影像製作者的企圖、美學與品味的權力關係,最後再談收藏、展示和機制批判,並舉例證說明。筆者也在閱讀中以延伸自己所能想到的例子,以呼應該章節概念。
  如今,沒有什麼比我們親眼見到的現象更真實,沒有什麼比跨國企業、比網際網路、比賣座電影更加真實。那些明明已經凝鍊卻無比巨大的現代性,成為了人類意識與價值的最主要來源,這些「人造物」不再為人所效勞,而是賦予人類勞動價值,好讓自己得以更廣泛地自我複製與傳播的新的神祇。
Thumbnail
人很容易興起對「美好的從前」的懷念,幾乎有文字歷史記載以來,每一個時代的人都曾如此感歎。   我相信不管任何人,總會有一些過往的影像,包含著一些情緒、某種特定氛圍,會在記憶中留存,侯孝賢導演把這種懷想,稱為『最好的時光』
Thumbnail
文/陳婉伶 「愛情」是從古到今電影中最常出現的題材之一,從我國小第一次自己去看電影,一直到二十多年後的現在成了影展從業人員,進入紀錄片領域,多數時候的觀影內容都被戰爭、難民、移工、殖民、貧窮等議題包圍,漸漸地少在電影中追逐那些愛情故事,也讓人不禁要想:「難道真實生活中沒有愛情?紀錄片中的愛情會呈現
Thumbnail
講者:史惟筑(中央法文系助理教授、法國里昂第二大學文學與藝術博士) 時間:2021.6.15 1. 問題意識:當代電影如何思考電影?電影經驗?電影的意義是什麼? 2. 起源:一般電影史認為電影的起源是1895.12.28盧米埃兄弟在晚上9點的巴黎大咖啡廳放映付費的電影─火車進站
Thumbnail
真理問題在詮釋學的脈絡中便是意義與否的理解問題,何謂歷史的意義?歷史是否如同經典般是跨時空、效應(影響)歷史的存在呢?詮釋學認為經典的跨時空性必須滿足兩項條件:1.經典為某時代最具代表與原創的東西。2.此原創性的東西進入跨時代。反映到歷史便是歷史是某時代最具代表(如集體記憶的事件;改朝換代、
Thumbnail
何謂歷史?歷史為何重要?如何理解歷史?歷史學家的任務是什麼?理解歷史之於我的人生有什麼幫助?在過往學習歷史的經驗,歷史是有客觀的、有標準答案的,但是在考卷、教科書之外,上述那些關於歷史的問題在學校教育中(包含歷史系所)並不被討論。本書便是以哲學後設的立場,打破我們對歷史刻板的認知,例如:歷史
影像是完美複製的工具,卻也是赤裸裸的武器 影像可以記錄下那些我們怱略的細節,那些我們遺忘的瞬間,為了留住這些畫面,才有了電影、有了紀錄片。 而家,是每個人最親近的關係,也是不得不面對的關係。 或許每個人的家庭都不一樣,或許在成長過程中有爭執,但那都是彼此表達愛的方式。
Thumbnail
今年1/5-1/7,我參加了大苑藝術所主辦的藝術未來飯店型博覽會。在展覽期間很直接地面對了市場和觀眾,因此也激發了我對於影像收藏的問題和想像。因此整理出幾個比較關鍵的問題和大家分享。影像收藏是否仍有價值?影像取得變得容易,攝影作品價格是否也應該因此降低?這些問題都值得探討。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為讀書筆記,書中該章節探討了影像意義的產生過程,以及在社會脈絡中觀看實踐的多樣性。了解影像召喚觀看者的作用條件、影像製作者的企圖、美學與品味的權力關係,最後再談收藏、展示和機制批判,並舉例證說明。筆者也在閱讀中以延伸自己所能想到的例子,以呼應該章節概念。
  如今,沒有什麼比我們親眼見到的現象更真實,沒有什麼比跨國企業、比網際網路、比賣座電影更加真實。那些明明已經凝鍊卻無比巨大的現代性,成為了人類意識與價值的最主要來源,這些「人造物」不再為人所效勞,而是賦予人類勞動價值,好讓自己得以更廣泛地自我複製與傳播的新的神祇。
Thumbnail
人很容易興起對「美好的從前」的懷念,幾乎有文字歷史記載以來,每一個時代的人都曾如此感歎。   我相信不管任何人,總會有一些過往的影像,包含著一些情緒、某種特定氛圍,會在記憶中留存,侯孝賢導演把這種懷想,稱為『最好的時光』
Thumbnail
文/陳婉伶 「愛情」是從古到今電影中最常出現的題材之一,從我國小第一次自己去看電影,一直到二十多年後的現在成了影展從業人員,進入紀錄片領域,多數時候的觀影內容都被戰爭、難民、移工、殖民、貧窮等議題包圍,漸漸地少在電影中追逐那些愛情故事,也讓人不禁要想:「難道真實生活中沒有愛情?紀錄片中的愛情會呈現
Thumbnail
講者:史惟筑(中央法文系助理教授、法國里昂第二大學文學與藝術博士) 時間:2021.6.15 1. 問題意識:當代電影如何思考電影?電影經驗?電影的意義是什麼? 2. 起源:一般電影史認為電影的起源是1895.12.28盧米埃兄弟在晚上9點的巴黎大咖啡廳放映付費的電影─火車進站
Thumbnail
真理問題在詮釋學的脈絡中便是意義與否的理解問題,何謂歷史的意義?歷史是否如同經典般是跨時空、效應(影響)歷史的存在呢?詮釋學認為經典的跨時空性必須滿足兩項條件:1.經典為某時代最具代表與原創的東西。2.此原創性的東西進入跨時代。反映到歷史便是歷史是某時代最具代表(如集體記憶的事件;改朝換代、
Thumbnail
何謂歷史?歷史為何重要?如何理解歷史?歷史學家的任務是什麼?理解歷史之於我的人生有什麼幫助?在過往學習歷史的經驗,歷史是有客觀的、有標準答案的,但是在考卷、教科書之外,上述那些關於歷史的問題在學校教育中(包含歷史系所)並不被討論。本書便是以哲學後設的立場,打破我們對歷史刻板的認知,例如:歷史
影像是完美複製的工具,卻也是赤裸裸的武器 影像可以記錄下那些我們怱略的細節,那些我們遺忘的瞬間,為了留住這些畫面,才有了電影、有了紀錄片。 而家,是每個人最親近的關係,也是不得不面對的關係。 或許每個人的家庭都不一樣,或許在成長過程中有爭執,但那都是彼此表達愛的方式。
Thumbnail
今年1/5-1/7,我參加了大苑藝術所主辦的藝術未來飯店型博覽會。在展覽期間很直接地面對了市場和觀眾,因此也激發了我對於影像收藏的問題和想像。因此整理出幾個比較關鍵的問題和大家分享。影像收藏是否仍有價值?影像取得變得容易,攝影作品價格是否也應該因此降低?這些問題都值得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