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17|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我是Projector如何自主發起行動?

原文發佈於:2021/03/23 【三顧茅蘆,被看見的美】"請邀請我" 。投射者俱樂部
我實踐及自習 LYD 快 3 年半了。我跟大部份 Projector 導能者一樣,起初無法確認什麼是正式邀請。雖然我這3年多以來,都遵循我的 S&A 如常生活,幸好這期間,我人生之中並沒有太多的人生大事需要我去確認邀請。如何分辨正式邀請,對於擁有至少10種類型的 Projector 來說,真的很困擾。
經過 3 年多的實踐,也不斷上網學習。最近,對於如何等待正式邀請,又如何自行發起行動,我終於體驗到了一點心得。
首先,RA 說過,Projector 等待的正式邀請,都是人生大事邀請。所謂的正式邀請,是指具名的正式邀請,而不是一般的公開邀請。譬如:招聘廣告就是公開邀請,除非是獵人頭公司發來具有名字的招聘,才算是正式邀請。如果不幸接受了“非正式“邀請,也就是“錯“的邀請,Projector 的人生軌跡,將會誤入歧途,而且很難回歸正道!
第二,Projector 本身的事務,不必等待邀請,也可以自行發起,但是,必須遵循人生策略與內在自主權。怎樣才算是本身/自己的事呢?我的心得是,不影響其他人的舉動,都是本身/自己的事,可以自行發起/發動。例如:Projector 可以自己去登山,這只是個人的事,並不影響任何人。但是,如果 Projector 毛遂自薦要帶隊登山,這是帶領及影響隊友,就是非邀請且自動發起,登山團隊即使成行,也必定會狀況百出,後果肯定是苦澀。反觀,如果隊友發現 Projector 你平時登山很熟悉環境而邀請你當領隊,那才是正式邀請。
例子:個人外出用餐,如果需要先預約訂位的餐廳,因為會影響/牽涉到其他人,所以不宜自行發起。如果是快餐店、普通餐館影響/牽涉到他人的機會較小(也有可能干涉到他人,譬如排隊點餐時可能跟其他人發生爭執⋯⋯),可以自行發起,但必須遵循你的 S&A(人生策略與內在自主權)。
再舉例,我自行發此帖,原本的目的(我的人生策略與內在自主權)是分享我的心得,但是,最終還是會影響看到此帖並對此帖產生共鳴(或不認同)的群友,因此,這不算是正式邀請,所以我必然會得到苦澀。
總結心得:
不影響 / 干涉 / 接觸他人的個人事務,Projector 可以不必等待邀請而自行發起行動,但是,必須遵循人生策略與內在自主權。
人生大事和會影響 / 干涉 / 接觸他人的事務,必須等待正式邀請才能成事,當然必須遵循人生策略與內在自主權。 僅此分享。
【更新:我的認知與理解】
這是去年的文章。過了約一年之後,又有新的認知與理解。
首先,RA說過,其實,邀請無所不在。但須記住:這只是對已經遵循策略與內在自主權、獨自入睡及遵循對應的PHS過了至少7年去制約之旅的 Projector 而說的。事實上,即便是過了7年去制約之旅,Projector 也未必達到完全順遂而活的境界,因為制約無所不在,也無法完全去除,更何況 Projector 不可能連續7年百分百的活出自己設計,其中必然會被各種行星、太陽、月球、地球、身邊的人、寵物等制約。所以RA才說,制約不能被消除,人們只能儘量減低制約的影響,即減少生命阻力而活。
其次,RA說過,Projector 要會對邀請說:「好的,但是⋯⋯」因為很多 Projector 擔心邀請不會再來,因此,一旦遇到邀請,就當場立刻應允。這樣沒有經過內在自主權去核實及確認邀請是否正確的決定,肯定會帶來苦澀的結果。我認為,RA提醒 Projector 要會對邀請說:「好的,但是⋯⋯」提出自己的要求條件,是給機會 Projector 「緩衝」時間去核實及確認該邀請是否正確。事實證明,同一個正確邀請會接二連三的到來。如果 Projector 第一次婉拒或暫緩的邀請不再出現,那就表示,該邀請並非正確邀請。懂得說:「好的,但是⋯⋯」正是 Projector 做決策的方法之一,因為如果是正確的邀請,對方會再次提出邀請,因為對方賞識及認同你就是別人無法替代的最佳人選。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