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2|閱讀時間 ‧ 約 1 分鐘

油豆腐

    台灣很小,但吃食上面卻博大精深,光油豆腐這項,就因北中南的地區性,而有著非常顯著的差異。
    30歲前在台北生活,每次吃米粉湯或切仔麵等吃食,油豆腐絕對是必點的項目,之後再搭配著豬皮骨仔肉豬肺甚麼的,就是撫慰我靈魂的一桌好吃;台北的油豆腐幾乎都在大鍋裡滾著,像粗米粉湯,裡面滾著各種豬內臟或豬肉,油豆腐在其中,沉穩的緩動著,跟著那噗噗噗的湯滾聲,樸素的像是個在紅塵裡禪定的師父,等客人下了單,老闆或老闆娘俐落的用夾子夾起,放到斬板上,咚咚咚的切成小方塊,然後跟眾多豬肉品項一起呈於盤上,放上新鮮的薑絲,有時候還加香菜,最後澆上一瓢濃嘟嘟、醬油底的醬料,這才送至客人桌上。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在這專題內,我說吃寫吃,因為我愛吃也煮。我先生在宜蘭種米,不用農藥、不用化學肥料,所以食物對我來說,除了果腹,還有我人生的軌跡,並且還藉由我的孩子仍繼續在延續著,這是好悠遠好長的過程,想分享那滿滿的記憶跟感概,這就是我在這裡的原因。 我是個理想的病人,我仍然過著我理想的生活,你也一定可以。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