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的小卷米粉,是非吃不可的!所謂小卷米粉,即是用「小卷」伴「米粉」煮成的湯粉。湯頭甘甜,有一吃難忘的海鮮香味。小卷切成一段一段,一口咬進去很彈牙,極為新鮮。重點是米粉,有點像香港的瀨粉。
第一次吃到小卷米粉,是在國華街近正興街的邱家小卷米粉。這一家小卷米粉,雖然沒有冷氣,環境亦稱不上舒適,但是只要在週末都會大排長龍,一碗難求。有一次經過時發現沒有排隊,就趕快去試試⋯那種震撼真的至今仍然記得,這碗簡單只是小卷與米粉的湯粉,怎麼可能如此鮮味?
尤其驚喜的是「米粉」,香港人對米粉的認識,大概就是「新竹米粉」,是一種幼長的米製麵食。但是小卷米粉的米粉,有點像香港的「瀨粉」。瀨粉也是米製的麵食,粗幼如筷子,比粗米粉更長更爽更滑,即使用筷子也不是能輕易挾起來的。天爸小時候到大牌檔晚餐時,很愛以瀨粉作主食,一是因為瀨粉滑得很好玩,每次挾五六條,但真正能滑進嘴裏的只剩一兩條⋯對仍是小孩的天爸而言,這是很有趣的樂事。另一個喜歡吃瀨粉的原因,是因為瀨粉的湯頭很清淡,所以天爸在挾菜時會故意讓菜汁滴到湯瀨粉上,如此就能混和出不同口味的瀨粉了,一樣很好玩!
大人的世界不會只有清湯的瀨粉,香港人愛「燒鵝瀨」,即是燒鵝配瀨粉。幾件燒鵝放在湯瀨粉之上,讓燒鵝的肉汁與油脂為清淡的瀨粉增添風味,成為吃燒味的一大絕配。
在沒有瀨粉的台南,小卷米粉已經能讓天爸感到人在異鄉,似曾相識的溫暖。
聽說台南的小卷米粉「正宗」,是國華街近府前路的葉家小卷米粉。第一次想去吃時,是在下午二時左右,因為已經售罄而失望而回。第二次就不敢太晚了,早上九時就趕到,但可能剛好遇上人潮,也要在店外稍等一會兒才能入座(入座後反而有空位了⋯)。葉家的是一家小店,有冷氣,桌椅擺放整潔,至少已經賺到不少良好的印象分。
在仍未入座時已經被店門外的一大鍋米粉吸引着,難道米粉能一直泡在熱湯中煮?還是因為生意太旺,銷得快所以不怕久煮而糊爛?
當熱騰騰的小卷米粉送來,湯頭色清而香氣四溢⋯忍不住先喝一口湯頭,甘甜香氣真是別無二家。浮在上面的小卷,經汆燙而捲起,展現出誘人的姿勢,輕輕咬一口,海產的鮮味貫穿其中,彈牙而易咀嚼,可想其烹煮時間拿捏何其精準。
如果瀨粉天生與燒鵝就是一對,那小卷與粗米粉也是天生的一雙。海產的香甜不輸燒鵝的霸道,粗米粉的親和也不輸瀨粉的爽滑⋯當我們一邊吃着小卷米粉而想起燒鵝瀨,也只因惺惺相識,而不是比較誰高誰低。
有一次天爸與台南本地人談起「小卷米粉」,朋友一臉不屑地說台南人不吃這些小卷米粉,都是遊客在吃的。只是天爸常常覺得不用分那麼細⋯關鍵是好不好吃,廚師是否用心經營⋯如果把食物只當作是否識別本地人的身份,往往就錯過了不同的美食了。
就如這碗異鄉中的粗米粉,硬要與瀨粉比較,不就沒趣了嗎!盼大家吃在當下、活在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