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想,敢做,敢活的新退休世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一個平日的下午,我面前坐著2位新進的「熟齡網紅」。我像一個小粉絲一樣,從早上跟著他們上網紅社群課,一直尾隨著到下午拍素人改造的影片。跟大眾認知中,吃飽閒閒的退休老人,他們完全相反。下午我有幸跟2位網紅吃飯,閒聊對話中我感受到的,除了像年青人的敢想,還有豐富的人生經驗,以及敢想敢做的勇氣。

● 敢想 ● 熟齡網紅是為了要創造什麼價值?

其實我追蹤了他們好一陣子了,最近也在思考,熟齡網紅的目標觀眾到底是誰?是要對什麼人帶來影響?沒想到我心底的疑惑,他們也在思考著。
「我無法一直做沒有目標的事情!」
說話的是大鳳,「我無法一直做沒有目標的事情!」她不止熱愛舞蹈,還是一個舞團的創辨人。在她身上感受到滿滿的活力,名符其實的說到做到行動派。鏡頭前的她,時而是自信滿滿的舞者,時而是網紅中的氣氛王,配合度很高。鏡頭下的她,認真、有想法。
熟齡網紅到底是什麼?隨著人口老化這議題愈來愈被受重視,也愈來愈多新創找到解方,迎接超高齡化社會的來臨。「成功老化」、「活躍人生」,這些都是解方的關鍵字。在跟幾位網紅聊過後,發現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希望:把他們的豐盛退休人生活在鏡頭前,希望讓更多人知道,退休生活還有一萬種可能性,別把長照當成注定的終點。
不過在這資訊癱瘓的世代,曝光率、點擊率、流量都不是那麼容易就能快速增長的東西。難怪大鳳會有疑惑,現在在做的真的有意義嗎?這問題我們沒有答案,因為他們都是這領域先進者,沒有前車之鑑,只能一步一步的在試錯中成長。
三位熟齡網紅 Suri (左),小Q學姐 (中),大鳳 (右)
圖源:自人生下半場 我們的主場 facebook粉絲專頁

● 敢做 ● 我想做Podcaster !

然而,這話題並沒有停留在反思。一邊吃著酸辣粉,大鳳提出了她的新計劃:「我在思考自己還什麼專長,我的結論是 - 聲音。」因為繼我們上一個話題的結論是,參考目前一些成功的熟齡網紅,成功的關鍵在於他們都已有「特點」,銀髮只是一個附加價值。熟齡人士本身沒有吸引力,厲害的熟齡網紅才是關鍵。「我希望成為一個podcaster,我已經上了一些課,了解了可以用什麼軟件,準備要買設備了!」
接著大鳳就開始邀請身旁的另一位網紅 - 小Q學姐,一位退而不休的護理師,去成為她podcast的第一位嘉賓。要做podcast的話,主題是什麼?「就分享你一件人生的大事吧!但不要講太久喔!5分鐘好了。」大凰早已經想好了,節目時間在15分鐘以內,連節目結合線下的活動,合作攝影師的人選也找好了,「這是圓夢計劃!讓受訪嘉賓來拍一張照片。」也許兒時夢想是成為表演家,雖然老了不一定學得來,但至少可以找個舞台拍一張照片吧!也許,對這群活躍無憂的熟齡群,最大的願望就是圓夢、留下一點紀念吧!
也許,對這群活躍無憂的熟齡群,
最大的願望就是圓夢、留下一點紀念吧!
「嗯....我想想!我可以在你的podcast裏講SARS時期的難忘時刻!」沉思了好一陣子的小Q學姐說道,「那時候我們真的會怕,不像現在有指揮中心。隨時也怕回不了家,孩子會沒人照顧。但是,病患比我們更怕!所以我們不能讓他們感受到自己在怕!」聽著小Q學姐分享著,大鳳一邊回應著。而我,非常榮幸的,成為這場模擬podcast的第一位聽眾,一邊聽著看著她們的對答,一邊享受著我的咖哩飯,感覺午餐也變特別好吃。畢竟,有誰不喜歡聽故事?更何況是活生生、有汗有淚的真實故事呢!
邀請大鳳挑一張她喜歡的照片,收到這張後,感受到大鳳內心滿滿少女心呢!

● 敢活 ● 世代

「照顧好自己,不拖累後輩。」
最近有看過一句話:這一代的熟齡族是『奉養父母的最後一代,子女棄養的第一代』。這群熟齡網紅都有一個共同的想法,「照顧好自己,不拖累後輩。」畢竟嬰兒潮人生是開低走高,但現在青壯年一代是開高走低,特別這幾年社會的經濟環境嚴苛,加上新冠疫情、中美貿易戰、戰爭等等,作為後輩,聽到也只能無奈同意、接受。
雖然,此刻沒有人知道這群熟齡網紅能走到遠、走到哪。但是,我會一直跟隨著。畢竟,他們現在在走的路,也會是我們未來的必經之路啊。感恩!有這群開拓者,讓社會看到退休後更多不同的可能性!年齡不過是數字罷了。

喜歡這文章的讀者,請按個喜歡、追蹤、收藏!讓我更有動力跟大家分享更多青銀議題的內容。
每一個人,都是從不同的故事所組成。 每一位長輩,就像一本豐富的經典故事,精彩、又充滿啟發性。 收集故事,並以「一個人生故事,啟發一個人的人生」為目標。 也許下一篇被啟發的,就是你。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分享小美在職場上的困境和轉變,以及如何透過調整心態和行動,重新找回職場的熱情和成功。這是一個關於個人成長和職業規劃的勵志故事。
Thumbnail
你希望父母退休後,還能持續為社會做出貢獻嗎? 這天我在中區就業博覽會宣導職務再設計,遇到了一位退休的阿姨,她跟我聊了許多關於退休後的生活。
Thumbnail
隨著戰後嬰兒潮一代逐漸走向退休,對工作熱愛的長者與年輕人的創新思維共同合作,尋找社會共識是當前的重要議題。臺灣積極推動老中青世代融合,但仍面臨溝通障礙等問題。建議透過教育和培訓促進瞭解與溝通。此外,共讀活動如'金色職涯煉金術'和'我的野蠻同事'可以為退休者和年輕人提供實用建議。
Thumbnail
近期大考寫作,考了幾次與年長者相關的議題,例如108年會考〈青銀共居〉寫與銀髮族的互動及相處經驗,111年學測國寫〈樂齡出遊〉思考如何照顧長者在生理及情感上的需求。可見高齡化社會的安養問題,已經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年輕學子尚未經歷老年,甚至很少跟長輩相處,該如何體會老年人的心聲、理解他們的需求呢?
Thumbnail
「中年人」時常被遺忘、被忽略, 但他們又是現今社會的主幹, 究竟該如何成為中年人呢?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年紀大就是動作慢、講話老番顛嗎?100歲的阿公還騎機車環島、60歲的阿姨上台講脫口秀,他們用行動打破年齡界限,為新一代的老人發聲。 當你年過65歲或退休後,敢發聲說出自己的需求或夢想嗎?而當你到80歲時,還有作夢的勇氣嗎?
Thumbnail
三十歲進入婚姻,三十五歲完成生子計畫。六十歲,孩子成家立業,我們的責任也宣告結束,功成身退。六十歲開始不一樣的人生,這個人生就是為自己的晚年鋪路,如果說六十歲開始投入慈善,慈善年齡就是一歲,許多阿公阿嬤從六十歲做到九十歲,慈善年齡就是三十歲,想想,三十年可以囤積多少功德財,福慧福雙的紅地毯都鋪到下一
Thumbnail
每次開課第一堂課,讓我期待又好奇,因為學生們來自不同的地方,各有各的背景,各有不同的需求,對課程也有不同的期待。在同學的自我介紹中,我發現大家不管歲月的多寡,快樂、美麗有自信的過每一天,是每個人最大的期盼。 洳
最近迷上看韓劇「她很漂亮」,裡面有一番話讓我感觸很深, 她說:小時候常常有人問你長大後要作什麼?你的夢想是什麼? 長大後就沒有人再問了,所以當她成了上班族,還有人問到她的夢想, 她認真的想了後,真的就朝她小時候的夢想—童話作家邁進, 她也真的達成了。   我在想自己小時候夢想,想當老師,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價值和自我實現的重要性,在退休後尋找自己想要的生活和滿足感。作者以自身經歷和決心為例,勇敢地決定活出自己,不僅僅是孫子需要的奶奶。文章以幽默而深刻的方式訴說了橘青春的心態和精神。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分享小美在職場上的困境和轉變,以及如何透過調整心態和行動,重新找回職場的熱情和成功。這是一個關於個人成長和職業規劃的勵志故事。
Thumbnail
你希望父母退休後,還能持續為社會做出貢獻嗎? 這天我在中區就業博覽會宣導職務再設計,遇到了一位退休的阿姨,她跟我聊了許多關於退休後的生活。
Thumbnail
隨著戰後嬰兒潮一代逐漸走向退休,對工作熱愛的長者與年輕人的創新思維共同合作,尋找社會共識是當前的重要議題。臺灣積極推動老中青世代融合,但仍面臨溝通障礙等問題。建議透過教育和培訓促進瞭解與溝通。此外,共讀活動如'金色職涯煉金術'和'我的野蠻同事'可以為退休者和年輕人提供實用建議。
Thumbnail
近期大考寫作,考了幾次與年長者相關的議題,例如108年會考〈青銀共居〉寫與銀髮族的互動及相處經驗,111年學測國寫〈樂齡出遊〉思考如何照顧長者在生理及情感上的需求。可見高齡化社會的安養問題,已經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年輕學子尚未經歷老年,甚至很少跟長輩相處,該如何體會老年人的心聲、理解他們的需求呢?
Thumbnail
「中年人」時常被遺忘、被忽略, 但他們又是現今社會的主幹, 究竟該如何成為中年人呢?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年紀大就是動作慢、講話老番顛嗎?100歲的阿公還騎機車環島、60歲的阿姨上台講脫口秀,他們用行動打破年齡界限,為新一代的老人發聲。 當你年過65歲或退休後,敢發聲說出自己的需求或夢想嗎?而當你到80歲時,還有作夢的勇氣嗎?
Thumbnail
三十歲進入婚姻,三十五歲完成生子計畫。六十歲,孩子成家立業,我們的責任也宣告結束,功成身退。六十歲開始不一樣的人生,這個人生就是為自己的晚年鋪路,如果說六十歲開始投入慈善,慈善年齡就是一歲,許多阿公阿嬤從六十歲做到九十歲,慈善年齡就是三十歲,想想,三十年可以囤積多少功德財,福慧福雙的紅地毯都鋪到下一
Thumbnail
每次開課第一堂課,讓我期待又好奇,因為學生們來自不同的地方,各有各的背景,各有不同的需求,對課程也有不同的期待。在同學的自我介紹中,我發現大家不管歲月的多寡,快樂、美麗有自信的過每一天,是每個人最大的期盼。 洳
最近迷上看韓劇「她很漂亮」,裡面有一番話讓我感觸很深, 她說:小時候常常有人問你長大後要作什麼?你的夢想是什麼? 長大後就沒有人再問了,所以當她成了上班族,還有人問到她的夢想, 她認真的想了後,真的就朝她小時候的夢想—童話作家邁進, 她也真的達成了。   我在想自己小時候夢想,想當老師,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價值和自我實現的重要性,在退休後尋找自己想要的生活和滿足感。作者以自身經歷和決心為例,勇敢地決定活出自己,不僅僅是孫子需要的奶奶。文章以幽默而深刻的方式訴說了橘青春的心態和精神。